程春华,陈 炜,陈少云△
(1.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重庆 404100;2.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 400000)
康复医学是由理疗学,物理医学逐渐发展形成一门新学科。随着康复理疗手段多样化发展,康复理疗器具品类繁多。而且康复科病房免疫力低下患者数目多,且有创操作及手法治疗均增加了病房内的细菌感染的机率,细菌耐药问题尤为严重[1]。反复使用的康复理疗器具成为交叉感染主要传播介质。《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2016)[2]中指出中度风险区域应保持清洁,如遇污染应先清洗后消毒,但未明确哪种材质使用何种消毒剂,临床实际操作中处于盲目状态。因此需迫切规范针对康复理疗器具的清洁与消毒。因此,本研究在2种不同材质康复理疗器具中,确定消毒效果后,探索合适的消毒方法,为临床选择何种材料的康复理疗器具提供实验依据。
1.1材料
1.1.1选用消毒剂种类 500 mg/L含氯消毒剂、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有效成分双链季铵盐,含量为0.22%~0.28%,杭州卓式科技有限公司)。
1.1.2消毒对象 两组康复理疗器具,分别为塑料材质组和金属材质组。其中包括步行架扶手、跑步机扶手、上下肢训练器、中频电极片、抽气罐、颈椎牵引器、自行车扶手等能直接接触患者皮肤的康复理疗器具,每组30件。
1.1.3检测材料 细菌培养检测材料为复合中和洗脱液套装(庞通医疗)。在用消毒液做了环境消毒后,中和采样样本中残留的消毒剂,以有利于有效检测微生物限度。这种复合中和液可中和的消毒剂有: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过氧化物、氯己定溶液(洗必泰)、季铵盐类、醛类和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消毒剂。ATP生物荧光快速检测仪和3M ATP表面采样棒(3M Clean-Trace ATP LX25)。
1.1.4检测方法
1.1.4.1ATP生物荧光检测采样方法 使用ATP表面采样棒在物体表面来回涂擦,≥100 cm2的采100 cm2,<100 cm2的全采,并重点关注关节咬合部、齿槽、螺纹处。将涂抹好的采样棒插入测试管中,用力向下推压顶端的蓝色手柄使采样拭子彻底插入,激活荧光反应。激活后,以45°的幅度迅速振荡采样棒至少5 s,以混合底部的反应液。打开3M荧光检测仪的样品室,将采样棒插入其中。15 s快速读数,由设备主动计算给出ATP数值,单位为RLU。
1.1.4.2细菌培养检测采样及检测方法 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3]中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检查方法。规范采样后,采样物体表面有消毒剂残留,采样液应含相应中和剂。采用涂布法,将样本做稀释,取1 mL样本加入琼脂平板中,用L型玻棒涂布开,正面放入孵箱孵育使细菌生长,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
1.1.5判断标准
1.1.5.1ATP检测判断标准 参照说明书,ATP生物荧光快速检测相对光单位(RUL)值,RUL≤250为合格。
1.1.5.2细菌培养检测判断标准 该区域属于Ⅲ类环境,参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中均要求菌落数小于或等于10.0 cfu/cm2及不能检出致病菌。
1.2方法 将其分为含氯制剂组、双链季铵盐组,每组30例。一组对照(金属类):含氯制剂组、双链季铵盐组;两组对照(塑料类):含氯制剂组、双链季铵盐组;并通过消毒后5 min,3、6 h对两组物体表面部位依次采样,进行ATP值和菌落数的对比实验。
2.12种消毒方式对2种材质物表消毒后ATP合格情况 对比2种消毒方式对金属、塑料2种材质的消毒后,菌落数小于或等于10.0 cfu/cm2,其合格率均为100.0%,均消毒合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种消毒方式对2种材质物表消毒后ATP合格情况
2.22种不同材料2种消毒方法ATP值比较情况 采用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检验发现ATP值呈偏态分布,ATP值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采用Mann-WhitneyU秩和检验比较不同材料两种消毒方式的AT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一种消毒方法中金属和塑料的ATP值具有显著差异,塑料消毒后的ATP值显著高于金属(P<0.05)。见表2。
表2 2种不同材料2种消毒方法ATP值比较情况
2.3菌落数监测结果2种材质通过500 mL/L含氯制剂、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在5 min,3、6 h进行观察。从3个时段观察,随着时间的延后,消毒细菌监测的合格率均在下降,在消毒后5 min、3 h 2个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4。在2种消毒方式消毒6 h后塑料材质检出菌落数监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3 菌落数监测结果(消毒5 min后监测的情况)
表4 菌落数监测结果(消毒3 h后监测的情况)
表5 菌落数监测结果(消毒6 h后监测的情况)
康复医学科患者大多数需要进行康复理疗器具的相关治疗,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从而康复理疗器具成为患者与患者之间的细菌接触传播的主要途径。有文献报道,污染的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是易感患者感染病原微生物的重要来源之一[4]。《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5]提出接触传播是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而且医院消毒不规范或不到位,造成医院空气、物体表面等细菌超标,在诊疗过程中易发生医院内感染,对患者甚至是医务工作者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6]。因此做好康复理疗器具的清洁消毒尤为重要,是切断其传播途径的主要手段。康复理疗器具中,排除其一次性的康复理疗器具、未直接接触皮肤的康复理疗器具;而织类清洁消毒方法主要为清洗浸泡,木头类的数量极少。因此主要对金属和塑料2种材质的直接接触患者皮肤的康复理疗器具进行对研究。国内多项研究证实,ATP含量(RLU)与微生物数量(CFU)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7-9],因此2项指标对实验结果有指导性。
有研究表明,许多因素会对传统清洁和消毒的功效造成不利影响,例如设备表面涂层材料可能影响消毒效果、消毒剂载体材料使用不当、消毒剂的稀释浓度或作用时间不充分等[10]。从表1中可以看出,两组方式消毒后,塑料材质康复理疗器具消毒后的 ATP值显著高于金属材质的(P<0.05),说明康复理疗器具的材质对消毒效果是有影响的,金属材质表面光滑已于清洁消毒,塑料材质表面光滑度低于金属材质,特别是步行架扶手、跑步机扶手、上下肢训练器等康复理疗器具,为了防滑,表面设计是均匀、凹凸不平的。这种设计能起到好的防滑作用但不易于消毒。
在两组对比实验过程中,塑料材质的康复理疗器具使用双链季铵盐消毒后检出6个芽孢,而500 mg/L的含氯制剂消毒后的塑料材质康复理疗器具中未检出芽孢。说明双链季铵盐对芽孢的消毒效果不佳,但菌落数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从表3、4、5中可以看出,消毒结束后5 min,2种材质对应2种消毒剂消毒后起细菌菌落数合格率均为100.00%,消毒合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0 mg/L含氯消毒液和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消毒3 h后金属材质康复理疗器具表面菌落数监测合格率分别为86.67%、93.33%,而塑料材质复理疗器具表面菌落数监测合格率分别为86.67%、90.00%,较消毒后5 min合格率有所下降,消毒6 h后金属材质康复理疗器具表面菌落数监测合格率分别为46.67%、63.33%,而塑料材质复理疗器具表面菌落数监测合格率分别为30.00%、56.67%,较消毒后5 min合格率有大幅度的下降。特别是塑料材质的消毒比较突出,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的附着在物表的时间更长,消毒效果更持久。因此,消毒效果的持久性会随着时间的延后有明显的下降。该结论与隗颖等[11]研究结果一致,含氯消毒剂与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均有较好的消毒效果,但消毒湿巾的消毒效力更优。而含氯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佳,但刺激性强;需要现配现用配置时刺激性较大,配置后需要使用含氯制剂测试纸进行浓度测试[12]。特别是对金属有腐蚀性、易挥发、消毒30 min后需要使用清水进行擦拭,使用含氯制剂时需要使用专用的毛巾,使用后的毛巾需要清洗、浸泡消毒、晾干,流程繁杂,毛巾重复使用也易引起二次污染[13]。同时也会受护理和保洁操作人员人为因素影响,因而影响了使用的便捷性及舒适性[14]。国内医疗机构清洁工具的选用及其复用方法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15]。通过不同时间上消毒效果的对比,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康复理疗器具的高频率使用是在白班,建议针对康复科高频接触的康复理疗器具消毒频率为每次4~6 h,每天2次。其中含氯消毒剂的消毒频率宜低于6 h,更能保证其消毒效果。
本研究目前尚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样本量较小,场所仅限于一家医院的康复理疗器具,现在对中医已经康复医学领域的消毒研究较少,今后将过大范围,联合其他医院共同进行实验和探讨,研究合理消毒方法和频率,以降低医院交叉感染的风险,降低医院感染率。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两种消毒方式在两种材质康复理疗器具表面消毒均能达到消毒效果,消毒频率为每次4~6 h,每天至少2次。而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操作方便、低刺激性、低腐蚀性、消毒长效性更优,已于临床医务人员操作与接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