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玥,王 旭,于 嵩
(辽宁中医药大学解剖组胚教研室,辽宁 沈阳 110847)
《人体形态学》是本校护理学(包括护理中升本和专升本)及相关专业学生学习生理、生化、病理等后续课程和临床实践所必备的基础课程。本门课程分为三部分。首先,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指导下,通过理论教学及实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器官宏观形态结构、位置及毗邻关系(大体解剖学部分);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学生在微观水平掌握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光镜结构及超微结构,理解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关系(组织学部分);此外,熟悉人体胚胎发生过程和常见畸形成因与预防(胚胎学部分)。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均得到培养和提高,并为学习其他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2020年第二学期,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人体形态学》理论和实验教学临时改为网络线上教学模式,采用软件主要为超星学习通[1],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授课教师从开始的一筹莫展到轻车熟路,逐渐地适应了网络教学,并掌握网络授课的基本技能,保证教学顺利开展。2020年暑假过后,本校迎来了疫情之年首届大一新生。学生陆续返校,授课形式仍然采用线下教学为主。为了让课堂不在枯燥无味,教研室授课教师决定在已有线上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面对面线下教学,即不断开展线上教学课程建设,并融合线下多元化的教学改革,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发挥线下和线上各自教学优势。下面将对这一段时间以来《人体形态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详细总结与探讨。
辽宁中医药大学《人体形态学》这门课程主要的授课对象是护院高护、护理中升本及专升本的护理本科生,这些高校护理学生普遍存在以下特点:(1)学生自身基础与高校要求略显不适应。本专业学生虽然实现了大学梦,但进校后,由于自身学习能力稍差,学习方法不得当,基础不扎实,有些学生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2)人生目标模糊,缺少学习兴趣,主动性不足。这也是一些学生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原因。而且在课余时间,他们很少自我加压复习,缺乏青年人那种锐意进取的精神。但更为重要的是,许多学生的学习不具有计划性,不考虑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被动摄取知识,不涉及预习-学习-复习的简单而基本的过程。由于学习的主动性、求知欲和探索性不够,学生几乎不提问题,对不懂的学习内容也难以表达哪里不懂,为什么不懂。(3)专升本和中升本的学生在专科学习过程中,对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有所了解,但对所学知识只限于表面,死记硬背,缺少概括和总结能力。
目前,为提升教学效果,承担本门课程的教师集体备课,探讨教学方案和教学方式。采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在课前发布任务点视频供学生预习使用(微课与翻转课堂)[2-5],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使教学结构更为完整,内容更加创新,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6-7]。学生观看结束后,通过查阅相关教学资料,参与与临床相关的教学案例分析,完成教师布置的讨论内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让学生提前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并做好预习[8-9]。如“消化系统”一章,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课程中上传《健康为本-不吃早餐的危害》《健康为本-肝》等视频资料,通过生活小常识,使学生了解人体消化系统重要器官的结构及功能。同时,教师也通过学习通显示的数据了解到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每一名学生的特点。
在课上教学过程中,为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融入立体解剖学图谱和SliceViewer软件,结合典型案例,以启发式和问题式的教学方法,打破课堂枯燥沉默的状态,使课堂生机有活力。此外,恰当地发掘课程体系理论和知识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元素,有助于学生在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知识的同时,树立远大的家国情怀,确定人生目标,提升职业素养[10]。《人体形态学》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可以先理解为“德育”或“素质”)非常多。如遗体捐献文化影响学生的“感恩,敬畏,责任”的价值观,以实验报告为导向的科学观等。在授课过程中,当教师讲到神经系统脊髓结构一节的时候,会提及一丸济世德的中国著名病毒学专家、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顾方舟爷爷,通过真实故事的呈现,使学生们懂得医者大仁以及医学大家的人格魅力与科学精神,激励学生要为解除人类之病痛而刻苦学习,更需要未来的医生能给予这些患者更多的温暖和关爱,使学生带着思考和使命开始医学知识的学习。对于教师而言,课程思政的融入具有育人和自育作用,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发掘《人体形态学》课程思政元素,开阔视野,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寻“道”之道,“立德树人”永远在路上。
课后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布置作业、发布通知。学生作业完成后,系统自动批改客观题,授课教师批改主观题并直接给出成绩及批改意见,并提供试卷答案及分析。授课教师可以通过软件统计了解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并通过学习通消息或讨论平台进行答疑解惑。见表1。
本校《人体形态学》理论课均为66学时,实验课22学时。2020年线上教学部分课程总评成绩为教学视频任务点(50%)+章节测试(20%)+签到(10%)+讨论(10%)+问卷调查(10%),学生均能很好地完成。线下部分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70%)+实验课测试(30%)。2020级护院中升本、专升本学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而2019级学生未受疫情影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在试卷难易程度相近的情况下,将两期学生进行期末成绩综合比较。统计学分析表明,2020级70~90分学生人数较2019级显著增多,不及格人数较少,且平均分高于2019级。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接受并喜欢新型教学模式,其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有所提高。由此可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表2 2019级与2020级中升本、专升本学生期末成绩比较
表3 2020级中升本、专升本学生调查问卷
综上所述,通过半年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本校《人体形态学》课程中的实施,使学生脱离了传统的填鸭式学习方式,学生由被动接受接受者转变为课堂的中心,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显著提高,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知识广度,促进了师生间的教学相长。课堂思政的融入,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引入思政教育,引导教育学生不断追寻和挖掘专业知识点所蕴藏的医学人文知识,掌握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真正懂得敬畏、关爱和尊重生命,不断提高人性修养,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坚持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进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