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2-01-25 13:32黄玉妹赵锦英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骨科康复满意度

黄玉妹 赵锦英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州,350005)

创伤骨科接收的患者大多为急诊患者,主要表现为外力或外伤导致的创伤骨性疾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与干预,极可能引发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应激反应,对其临床治疗的开展以及睡眠质量均会造成较大影响,严重情况可导致休克及惊厥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1]。因此,在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疼痛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对其治疗的耐受性、睡眠质量以及康复效果的改善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本文对强化疼痛护理在急诊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诊创伤骨科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45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20~49岁,平均年龄(35.69±6.41)岁,髌骨骨折12例、尺神经损伤8例、先天性髋内翻9例、趾间神经痛5例、滑囊炎6例、其他5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5.81±6.25)岁,髌骨骨折13例、尺神经损伤7例、先天性髋内翻10例、趾间神经痛4例、滑囊炎5例、其他6例。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意识清醒的急诊创伤骨科患者;2)病例资料完整的患者;3)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1)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2)存在精神及智力障碍等无法沟通的患者;3)配合度及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1.4 护理方法

1.4.1 对照组 所有患者给予相应的复位固定治疗措施,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健康指导以及围术期护理等基本措施。

1.4.1 观察组 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强化疼痛护理。内容如下:1)入院护理:当患者入院后,及时给予相应的疼痛评估与记录。随后将以上信息上报主治医生,遵医嘱采取相应的镇痛措施进行干预。除使用必要的镇痛药物外,可适当给予一定的非药物护理方式,包括听音乐、看视频等患者较为喜欢的娱乐方式,来帮助其分散注意力,同时给予其一定心理支持,以此减轻疼痛感。2)术后护理:a.疼痛评估及护理。完成手术治疗后,对其各项生命体征及指标进行严密监测,同时给予相应的疼痛评估,术后每2 h进行1次。若发现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ing,VAS)评分>5分,需立即上报,并遵医嘱给予相应的静脉镇痛泵等措施进行干预,连续干预10 h后,若患者的VAS评分<5分,可将其评估间隔改为4 h进行1次,并将其镇痛方式逐渐改为口服镇痛药物。b.体位护理。适当调整患者体位,并对其活动进行一定的控制;若发现肢体肿胀等不良情况,可适当抬高其肿胀肢体,以缓解症状。c.健康教育。对患者疼痛原因进行详细的讲解,以缓解其由于未知而产生的紧张感,并告知其疼痛的不可避免性,帮助其正视疼痛,提高其对治疗配合度的重视,促进其临床康复。d.术后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康复效果,指导其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对于压缩性骨折患者,可于术后开始功能锻炼,需注意其腰围的保护工作,避免弯腰以及额外负重;对于爆裂性骨折患者,应在早期尽量避免负重及行走等活动,可在床上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比如翻身等活动,术后1个月后可逐渐下床活动,需注意腰围的保护。

1.5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睡眠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1)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评分范围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2]。2)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进行评估,PSQI包括7个评估条目,分数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3]。3)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3个选项。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前后VAS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护理前后PSQI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PSQI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6%(43/45),其中非常满意23例,满意20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36/45),其中非常满意19例、满意17例、不满意9例。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疼痛是急诊创伤性骨科患者最为典型的临床症状,往往会伴随疾病发展及治疗的整个过程,其与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康复等存在密切关系,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疾病康复。在急诊创伤性骨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若其疼痛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会对其康复及预后等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其康复进程的延缓[4]。此外,若患者的疼痛未得到有效控制,极易引发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情绪,从而导致医患纠纷的产生。因此,在患者的治疗及干预过程中,强化其疼痛护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对其预后及康复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价值。

据相关研究报道,科学合理的疼痛管理可有效缓解患者在生理及心理上的疼痛感,从而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均有着积极的临床作用。以往的常规护理作为医学领域内较为通用的护理模式,虽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其针对性较差,往往达不到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5]。本文所涉及的强化疼痛护理则是针对疼痛而制定的护理干预方式,可通过各种镇痛措施帮助患者在最大程度上减轻疼痛感,从而降低疼痛带来的影响及损伤,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对医患关系的改善也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及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此结果也充分验证了以上观点。

综上所述,将强化疼痛护理应用于急诊创伤性骨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有效改善其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且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骨科康复满意度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数字骨科”专题文章导读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