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块链发展的控制路径

2022-01-24 07:01周荣庭何同亮李佳艺杨晓桐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24期
关键词:通径区块发展

周荣庭,何同亮,李佳艺,杨晓桐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 230026;2.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沉浸式媒体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51)

1 研究背景

区块链正在迅速崛起,全球各国争相规划和投入区块链的发展,期待这项新兴技术能够在金融交易、资产管理、合约管理及法规监管领域产生巨大效益。全球区块链规模排名前十位的企业总量占比为83.08%,主要分布在美国、欧洲及亚洲少数国家和地区[1]。区块链最典型的应用是加密数字货币,比较典型的有比特币、以太坊、瑞波币和莱特币等。随着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方面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相关支撑技术对区块链起到了助推作用,帮助区块链机技术全面升级和扩展。并且,区块链本身亦属于一门底层技术,具有鲜明的灵活性和可塑性,可以在发挥自身价值的同时与其他前沿科技融合,发挥更大的商业价值。目前,区块链应用正逐步从加密数字货币延伸到数字金融、能源、物联网、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

区块链的高速发展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持续关注,国内外的不少文献中都探讨了区块链的发展、应用和监管问题,总体上可以归结为发展和控制两个方面。第一,区块链的发展方面,虽然已经在很多场景中得到探索性应用,但事实上该技术并不完全成熟,区块链集成的非对称加密算法、点对点网络(P2P网络)、共识机制等都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可能导致平台瘫痪或被攻击。第二,区块链的控制方面,区块链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部分技术特性对于各国监管体系构成了挑战,主要涉及监管的主体、有效性、安全性和实施措施方面的变化。过去几年,中国区块链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规模化的应用还处在摸索阶段,面临着发展与控制方面的难题。另外,作为一种战略性的前沿技术,区块链的升级迭代速度快,涉及面广泛,对社会带来的影响与变化巨大,尤其是发展和控制的平衡关系需要慎重对待。然而,区块链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仍然是一个不得不面临的难题,现有的研究成果缺少经验性的实证检测。因此本研究围绕中国(未含港澳台地区。下同)区块链的发展状况梳理控制要素,通过通径分析计算区块链发展的最优控制路径,并根据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弥补国内外相关研究不足,促进实践中的反思。

2 中国区块链发展现状

近几年,中国区块链的发展进入了加速阶段,不仅市场规模跻身世界前列,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也更加完善,尤其是2020 年借鉴区块链技术,在全球率先推出数字人民币(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DCEP)系统,影响了不少国家的主权区块链发展。目前,中国区块链的发展优势体现在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关注度和技术水平4 个方面。

(1)政策环境方面,中国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早在2013 年,中国政府便开始持续跟踪区块链的发展,前期主要是应对比特币带来的经济市场变化。2013 年12 月3 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将区块链货币界定为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并在当时要求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其相关的业务。之后的几年间,区块链的相关政策围绕着加密数字货币的应用保持着审慎态度。直到2018 年,相关政策的重心开始转移,从推广布局和金融风险防范转向应用体系建构。3 月下旬,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2018 年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标准化工作要点,欲推动区块链创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促进成立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委员会;10 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地方政府关于区块链的政策也开始丰富,链塔智库(BlockData)[2]发布的《2018年中国区块链政策环境分析》中部分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 年5 月,中国已有2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了约96 项关于区块链的扶持政策,其中广东省最多。2019 年,中国出台的区块链政策数量居全球首位,共40 多项国家层面的指导政策[3]。2020 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国家级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鼓励探索“区块链+”模式,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促进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经济环境方面,中国一方面对首次币发行(ICO)全面禁止,另一方面表现出对该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全力孵化。2016 年以来,大型互联网企业纷纷入局区块链领域,到2018 年,初创企业的规模更是进入井喷状态,投融资事件及额度剧增,产业经济规模成倍扩张,产业化应用覆盖了多个领域,从硬件制造、基础设施到底层技术开发、平台建设,再到安全防护以及媒体社区等区块链行业服务机构,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工信部信息中心[4]发布的《2018 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从创业资本和企业数快速增加、产业分布的集聚、应用的加速与转型、对实体经济的升级作用、商业模式的变革5 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目前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有供应链金融、贸易金融、征信、交易清算、积分共享、保险和证券,而在实体经济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商品溯源、版权保护与交易、电子证据存证、财务管理、精准营销、大数据交易、工业、能源、医疗、数字身份、物联网、公益和电子政务。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表现出较为集中的态势,包括地域集中在个别发达城市和融资集中在天使投和A轮融资阶段,这表明中国区块链产业整体上还处于初期探索状态。

(3)社会关注度方面,自2014 年开始区块链在中国获得了广泛关注,媒体报道不断增多,社会公众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百度搜索指数查询关键词“区块链”,从结果可以发现,2014 年中国关注区块链的人极少,之后呈现倍数级增长,在2018 年达到了峰值,年日均搜索值为16 259,尽管近两年有所回落,但年度日均搜索值依然保持5 000以上。从出现峰值的2018 年来看,中国关注区块链的人群中,30 岁至39 岁的群体兴趣最高,占52%;其次是40 岁至49 岁的群体,占27%;20 岁至29 岁的群体排在第三,占14%。其中,关注区块链的男性高达75%,是女性的3 倍。

(4)技术水平方面,也有着同步的增长轨迹。在中国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公布公告平台(http://epub.cnipa.gov.cn/)上查询可知,最早公布的区块链专利出现在2016 年4 月,当年共计67 项,其中区块链共识方面的专利仅1项,随后的4年呈现跳跃式增长。2019 年公布的区块链相关技术专利达到了5 089 项,每月都在300 项以上,最多的一个月有547 项,几乎与2017 年的全年数量相当,其中共识专利有75 项,超过了往年的总和。另外,区块链的运行架构保障了系统内部的驱动力,能够适应复杂外部环境,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快速发展。区块链在系统层面的演化不仅强化了其生存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相关支撑技术的发展,导致相关技术群在宏观技术系统中的地位与比重加强,对应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大。随着区块链在技术框架、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方面取得了关键性进展,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对于相关的支撑技术起到了反哺作用,带动了加密算法、点对点网络、数据库、数字货币等主要支撑技术及其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

3 区块链发展的控制要素

根据中国区块链发展的现状,本研究从政策、经济、社会关注和技术4 个方面梳理相关的控制要素。

3.1 政策要素

政策要素主要是有关区块链的政策态度,包括监管和扶持两种情况,这对区块链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技术通常表现出较强路径依赖性,使随机或特殊事件对技术的成功或失败产生巨大影响,但这些影响是有序累积结果,由可预测影响的一系列因素组成。尽管区块链的发展主要受限于技术层面的因素,但政策制度层面的因素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区块链的应用引起的监管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关注,相关的政策可能会减慢区块链的应用推广,甚至可能阻止某些应用程序应用[5],因而,颁布相关的政策法规及其配套的措施是控制区块链发展的主要方式。链塔智库[2]发布的《2018 年中国区块链政策环境分析》中尽管只是部分数据,但已反映出政策对区块链的控制力度,从中央到地方出台的多项政策覆盖互联网、消费、金融、教育、政务、物联网、大数据和医疗8 个领域,22 个省份在2018 年5 月之前发布了共96 条相关政策(不含监管政策)。目前全球主要采用监管沙箱(regulatory sandbox)和分类控制措施。监管沙箱最早见于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本是用于测试和激励金融科技的创新,同时保护用户利益的一种折中管理办法[6]。除了采取遏制措施外,一些国家有时也会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扶持和引导措施,如直接参与符合规定的区块链项目建设,尤其是国家发起和参与的区块链项目,这类项目通常斥资多、规模大、布局广、实用性和创新性较高,能够快速推动区块链的应用与发展。

3.2 经济要素

在当前以市场为基础的全球性经济背景下,不受监管的金融资本发挥着难以预料的作用,使得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复杂性和非线性,甚至可能相互矛盾[7]。区块链作为一种创新技术,相关应用与经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在诸多的经济条件影响中,市场风险投资是限制区块链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缺乏风险资本融资的情况下技术很难得以发展,并且会因地理位置差异而获得风险投资的机会与额度都不相同,而经济和传统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对于技术的需求存在差异,技术发展和活动需要充足的资金来发展和拓展其业务,传统金融部门建立的孵化器与股票市场是获得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8]。因而,区块链的应用推广需要资本投入,在充足资金的助力下,区块链研发与应用相关产业能够迅速成形和实现规模化发展。在推动或抑制区块链发展的经济要素中,主要包括了从业人员情况和产业的经济活动情况。

3.3 社会关注要素

社会关注要素主要包括了公众积极的关注程度和舆论推广情况。不少观点认为,新兴的技术的创新是由对技术有不同兴趣的不同社会行为者在社会交往中构建的,这些利益相关者在公共空间发表关于技术创新的意见和信息,通过媒体报道和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的意见产生公共话语,推动内部某些价值的传播和制度化[9],当其意见形成合议之后,以舆论的形式持续影响着技术的发展与演化。舆论导向的区块链控制效果主要体现在媒体报道和公众舆论对于区块链应用需求方面的影响,各类媒体通过报道和评论引导舆论对于区块链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增加和减少、或正向和负向的宣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公众理解区块链的速度和深度,快速形成广泛的合议,以此对区块链的应用和推广产生影响。过去的几年中,在媒体报道和公众舆论的作用下,区块链的应用机会和社会需求不断增加。舆论广泛宣传区块链所具有的技术特性有助于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如利用区块链实现供应链中的产品溯源,以及帮助公益事业解决流程中的弊端等,围绕这类问题的探讨增加了潜在的需求。例如分布式记账的区块链交易在理论上具有可追溯性的特征,将此应用于供应链中的产品溯源能够发挥更多的作用,解决假冒伪劣商品和食品安全问题,提高公众的健康生活水平;区块链用于公益慈善活动中,可以保证资金去向信息的公开透明,提供流程更加简化的点对点交易方式,捐赠者直接捐赠给指定的人或机构后实时监督捐赠资金去向,从而避免了第三方机构导致的篡改金额、吞没和挪用资金等失信事件,维护公益事业的良性发展。在媒体的正向报道和公众的正向舆论中,区块链产品和服务获得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更多的应用需求,推动了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升级,增加对相关应用场景的探索和实践,如在游戏、基因测序等领域的创新。媒体与公众舆论广泛地报道区块链的探索和潜在的应用对于区块链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而区块链造成社会动荡和非法用途等负面报道和议论也会产生消极作用[10]。另外,有研究显示,像比特币论坛这样的信息交流活跃的大型社会社区中,少数意见领袖所传递的信息可能左右整个社区的意见[11]。

3.4 技术要素

区块链的技术要素主要分为核心技术要素与支撑技术要素两个方面。核心技术要素主要包括了框架水平与算法水平;支撑技术要素根据区块链的应用主要有货币与非货币两种,因而又可以细分为数字货币技术与非货币的相关技术。

区块链的框架水平是区块链最为核心的要素之一,是决定区块链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区块链的技术框架包括了对应数据访问的硬件与网络基础层,对应业务逻辑的分布式应用层和分布式编制层,对应用户界面的技术展现层。其中,硬件与网络基础层表示区块链系统的运行基础以及所需的软硬件条件;技术展现层表示区块链系统对于节点的请求,接收后以数据的形式返回,为客户端提供应用程序的访问;业务逻辑层可以细分为离散式编制层和离散式应用层,这也是区块链系统的核心,离散式编制层表示区块链的代码基础,包括通信层、公钥基础、构建和维护数据库的数据结构以及用于智能契约语言的执行环境,开发和维护编制层的人最终控制着整个系统的功能,而离散式应用层表示的是以智能合约形式实现的服务的应用逻辑,与离散式编制层不同的是,该层的代码可以由任何参与者编写并绑定到系统,被参与者控制,一旦用户将自己的代码部署到开放运行的区块链系统上,离散式编制层的开发人员就不再控制系统实际发生的事情[12]。在进一步深化开发后,区块链的技术框架可以细化为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以及应用层[13]。随着区块链的技术更新和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有些技术层如激励层已不是区块链的技术框架中所必须具备的,可以分解为网络层、交易层和应用层[14]。

区块链的算法水平主要通过共识机制表现,区块链的共识属于“分布式共识”或“离散式共识”概念,即让所有节点对系统的当前状态达成一致。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包括一致性和共识性,前者是指网络节点数据一致,后者是指实现统一结果的措施[15]。区块链市场上数十种共识机制并存,最常见的有工作量证明(PoW)、权益证明(PoS)和实用拜占庭容错(PBFT),其余的共识机制都是在这些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发展而来。由算法支撑的共识机制决定了区块链的生产流程与运营方式,不同共识机制的区块链项目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有所差异。

区块链的数字货币技术与非货币相关技术主要包括了数字货币、加密算法、点对点网络、数据库,其中数字货币对应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技术,后三者属于区块链的非货币相关技术。数字货币技术与非货币相关技术在发展水平和应用上对区块链的发展起到促进和制约作用,对特定时期区块链的发展方向、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实现路径产生深远的影响。

4 研究方法与指标数据

4.1 通径分析

通径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技术,基于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将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解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由于可以通过分解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来研究因变量(性状)的相对重要性,因而通径分析在不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适用于寻找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最佳影响路径。例如,Kirk 等[16]通过通径分析评估了社交焦虑和恐慌症状与基于特征的回避(经验回避)、预防性和恢复性安全行为的使用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关系,以确定其在预测临床相关结果方面的直接和间接贡献;Irani 等[17]对370 名患有心力衰竭的人的样本所产生的横截面数据进行通径分析,以检查社会环境、社会便利和自身信念同自我管理行为之间的间接和直接关联。通径分析过程所涉及的计算指标包括直接通径、间接通径、总影响系数、直接通径系数、间接通径系数、决策系数和剩余通径,建模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标准化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正则方程组,具体如下:

式(1)中:rij为自变量Xi与Xj之间的关系系数;β1、β2、…、βj为直接通径,是自变量X1、X2、…、Xj对于因变量Y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反映所有自变量分别对因变量的影响;βjrij是间接通径,反映每个自变量通过其他自变量对因变量Y产生影响,总间接通径为∑βjrij(i≠j);rjy为总影响;i,j=1,2,…,p。

从而计算出直接通径系数为Rj=βj2与间接通径系数Rij=2βirijβj,则有决策系数R=Rj+∑Rij,即∑βjrjy;通过公式计算出剩余通径,由其大小判断模型中自变量提取成分的解释能力,值越小说明结果越有效力。对各个自变量的决策系数进行排序,选最大值对应的自变量为目标对象,获取最佳的决策路径。直接通径为正值或负值说明该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呈正比和反比关系;而间接通径为正值说明目标自变量会辅助该通径上的另一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若为负值则说明目标自变量对通径上的另一个自变量的影响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本研究中,区块链的控制决策通径分析以所有指标的耦合协调度为因变量,根据公式计算得出,其中耦合度,n个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数,权重采用熵值法计算。

4.2 指标与数据

根据中国区块链发展中的政策、经济、社会关注和技术水平情况,梳理出9 个与控制有关的要素指标,包括区块链框架水平(F1)、区块链算法水平(F2)、从业情况(F3)、人的主观活动(F4)、政策态度(F5)、经济活动(F6)、舆论和推广(F7)、相关技术水平(F8)和数字货币水平(F9),如表1所示。要素指标进一步细分为20 个观测指标,其中区块链框架水平和区块链算法水平由区块链技术水平和共识机制水平反映;用户指数、新客户指数、员工指数反映人的从业行为情况;关注度体现人的主观活动情况;政策态度由新增扶持政策和新增监管政策反映;经济活动包括资产价值指数、融资环境指数、研发投入指数、业务收入指数、业绩完成指数、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舆论和推广则是由资讯指数和媒体指数反映;相关技术水平和数字货币水平由区块链的支撑技术情况来反映,分别包括对称加密技术水平、点对点网络技术水平、数据库技术水平和数字货币技术水平。

表1 中国区块链发展控制决策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对应的数据选用上,全部采用客观的截面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后(排除遗漏值和公布的数据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最终截取时间段为2019 年4 月至2020 年6 月的月度数据。区块链技术水平、共识机制水平、非对称加密技术水平、点对点网络技术水平、数据库技术水平、数字货币技术水平指标有关数据来源于中国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公开的中国专利情况,检索词条分别为“区块链 or blockchain ”“区块链共识”“非对称加密 or RSA”“点对点 or P2P”“数据库 or Database”“数字货币 or DIGICCY”,根据公布日期截取分月度数据。百度搜索指数提供资讯指数、媒体指数、关注度的个人电脑(PC)端和移动端数据,选取区块链概念中最为常见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并取和值,包括“区块链”“比特币”“以太坊”。根据百度公司提供的解释,百度搜索指数的数据反映互联网用户(包括PC 端和移动端)对关键词搜索关注程度及持续变化情况,是以网民在百度的搜索量为数据基础,以关键词为统计对象,科学分析并计算出各个关键词在百度网页搜索中搜索频次的加权。资讯指数和媒体指数的数据反映新闻资讯在互联网上对特定关键词的关注和报道程度及持续变化,其中,资讯指数是以百度智能分发和推荐内容数据为基础,将网民的阅读、评论、转发、点赞、不喜欢等行为的数量加权求和得出资讯指数;媒体指数是以各大互联网媒体报道的新闻中,与关键词相关的、被百度新闻频道收录的数量,采用新闻标题包含关键词的统计标准,数据来源、计算方法与百度搜索指数无直接关系。资产价值指数、融资环境指数、研发投入指数、业务收入指数、业绩完成指数、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新增扶持政策、新增监管政策、用户指数、新客户指数、员工指数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央财经大学共识经济学课题组与互链脉搏网站合作公布的研究数据,通过爬虫程序抓取https://www.hulianmaibo.com/网站中所有相关数据。根据互链脉搏提供的解释,各项指数根据定期调研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具体为“增加”选项的百分比×1+“基本不变”选项的百分比×0.5,其中,融资环境和业绩完成两指标为逆向指标。

5 计算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中,各项指标单位不同,因而需要先进行标准化处理。新增监管政策为负向指标,按照公式进行计算;其余均为正向指标,按照计算。最终计算得到指标的耦合协调度值,在此基础上运用SIMCA 14.0 与SPSS 25.0 计算变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与间接通径系数。以9 个要素指标为自变量,记为F1、F2、F3、F4、F5、F6、F7、F8、F9,综合耦合协调度为因变量D,通过SPSS 25.0 对所有样本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2 所示,得到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表2 中国区块链发展控制决策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

通过SIMCA 14 进行偏最小二乘法(PLS)计算,获得标准化回归系数,代入直接通径系数计算公式,得到各指标的直接决定系数;将直接通径与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代入式(1),计算出间接通径、总影响和各个自变量的决策系数,结果如表3 所示。计算出模型的决定系数约为0.982,从而得到剩余通径值约为0.136,说明指标数据具备的解释能力约为98.2%,涵盖了与本研究问题相关的主要影响成分,通径分析的结果对于控制要素作用的解释具有显著意义,因而根据计算结果可以总结出最优的控制路径,从而有效分析不同控制要素对于区块链发展影响。根据各自变量的决策系数值的大小进行排序,则有F6>F3>F8>F1>F2>F7>F4>F9>F5,因此判断经济活动(F6)为控制系统的主要决策变量,以此对应的通径路线为系统最佳控制路径。

表3 中国区块链发展控制决策通径计算结果

表3 (续)

如图1 所示,主要结果如下:经济活动(F6)的总影响值在所有要素中最高,通过人员的从业情况(F3)、舆论和推广(F7)和相关技术水平(F8)发挥的增进作用最强,但政策态度(F5)和数字货币水平(F9)通路对控制要素的耦合协调情况影响较小。因此,当前中国要提升区块链控制要素的耦合协调水平,需加强区块链的经济活动,基本保持或提升区块链框架水平、区块链算法水平、人员从业情况、人的主观活动、舆论和推广和相关技术水平,并对政策态度和数字货币水平适当加以限制。

图1 中国区块链发展的最优控制路径

6 对策建议

区块链是当今社会中具有战略地位的前沿技术,其发展的复杂性与创新性超过了以往任何技术,并且涉及面较广,带来的社会性变革难以预估,因而在控制上需更加慎重和全面。中国的区块链发展迅速,在全球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对中国区块链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对全球的区块链发展和治理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本研究通过梳理与整合政策、经济、社会关注和技术4 个维度的控制要素并进行系统性分析,发现经济要素对中国区块链发展整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围绕区块链的经济活动和从业情况,为中国区块链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技术要素发挥着较大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的是相关技术水平和区块链框架水平的促进作用,中国区块链技术水平的稳步提升能够不断地支撑社会经济的创新,推动政策环境的优化与社会舆论的关注。而当前中国区块链发展的实际情况表明,政策和社会关注方面的要素对于促进区块链发展整体控制效果实现耦合协调的贡献较少,还需进一步的调整。因此,结合以上通径分析的计算结果,对中国区块链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提升区块链的经济活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全面扩大体量,增加区块链控制系统的绝对值,如通过立项刺激投资、探索应用场景和创新服务、拉动市场需求、扩大用户规模、提升从业人员水平和行业抵御风险能力等;另一方面,调整经济活动的贡献比例、增加相对值,如适当减少政策干预和限制数字货币方面的投入。

第二,从经济活动方面来看,从业情况、舆论和推广以及相关技术水平的通路对区块链发展的贡献较大,因而引导或直接加大经济投入、培育区块链产业规模,提高相关就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优化人员结构,有助于区块链发展控制系统实现协同与发挥整体效力;加强科普力度、减小公众的信息熵,增加区块链相关信息,可以消减对区块链认知上的不确定性,塑造有利的环境;相关技术水平不仅与区块链经济活动有着较高的协力效果,也是区块链技术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其同样需要加大投入以形成良性环境。

第三,目前中国的区块链政策态度和数字货币水平限制了区块链的经济活动作用发挥,减弱了区块链发展最优方式的调控效力,需要在兼顾区块链经济活动增强的同时注意调节相关政策的影响,注重扶持和监管政策出台的时机、力度和频度,精简流程和措施,避免各种资源之间的脱节和浪费,尤其是需要配合政策对数字货币应用加以限制。

第四,不能忽视区块链框架水平和算法水平在现有的区块链发展控制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区块链的框架水平越高,其系统结构和功能越复杂,共识机制的实现难度越大,阻碍了人的认知、理解和参与;而人的认知在区块链的演化和控制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解读后的信息传递给其他要素,引导其他要素作出调整,包括技术专家行为、政策态度、经济活动等,在没有充分的保障下,区块链的框架和算法水平发展过快会阻碍人类社会和宏观技术系统对于区块链发展的控制。另外,共识机制的复杂程度是理解区块链的又一难点,作为区块链系统运行的核心要素,共识机制含有大量难以理解的信息时会限制媒体报道,引发科普质量和力度降低,会进一步限制公众的理解度程。正是有关区块链的信息熵较高,尤其是共识机制相关的理解难度高,导致区块链在中国一度被误解,公众舆论缺乏科学性,严重干扰了区块链发展控制系统的行为及其协调。这就要求不仅要持续发展区块链的框架和算法水平,还要尽力营造相匹配的信息环境,在各种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借助宣传和应用的不断推广,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促进人们对区块链技术的认知、理解和参与。

猜你喜欢
通径区块发展
圆锥曲线焦点弦的一条斜率性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曲径通幽处——个圆锥曲线结论的再证明
区块链助跑财资管理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
区块链助力企业创新
通高考 径自来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