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慧燕,徐 烨,何 敏,黎 芳
(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佛山 528200)
产后出血属于妇产科常见的一种产后并发症,具有高危险性,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危及患者生命。以往研究[1]显示在使用缩宫素的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米索前列醇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基于此,笔者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产后出血产妇患者进行研究,以探究三药联合应用对于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产后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大38岁,最小21岁,平均(29.5±1.5)岁,孕周最大41周,最小37周,平均(39.0±1.5)周,初产妇32例,经产妇4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最大39岁,最小22岁,平均(30.5±0.5)岁,孕周最大42周,最小37周,平均(39.5±0.5)周,初产妇33例,经产妇4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诊断标准的患者;(2)年龄小于40岁的患者;(3)签署之情同意书的。排除标准:(1)有相关药物过敏史;(2)伴有严重脏器损伤或凝血机制异常;(3)伴有哮喘症状。
对照组患者给予肌肉注射缩宫素(生产厂家: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232),注射剂量为20U。与此同时,将5.0U缩宫素用500mL 5%葡萄糖溶液溶解,静脉滴注,滴注速度为0.001~0.002U/min,并且每30min上调滴注速度0.001。当患者单日出血量少于100mL停止用药。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口服米索前列醇。当患者单日出血量低于100mL停止用药。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出血量、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分别在术中、术后2h以及术后24h三个时间点进行统计。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显效:患者出血量显著降低,同时宫缩恢复良好;有效:患者出血量有所下降,同时宫缩改善明显;一般:患者出血量下降不明显,同时宫缩改善也不明显;无效:患者出血量和宫缩改善在用药后均无改善,甚至加重[2]。有效率=(显著+有效)/总例数×100%。并发症包含有感染、休克、贫血以及呼吸困难等。
应用SPSS 25.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术后2h和术后24h,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血量对比(mL)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为97.33%,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为:感染7例(9.33%)、休克3例(4.00%)、贫血4例(5.33%)、呼吸不畅4例(5.33%),总发生率为24.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为:感染2例(2.67%)、休克1例(1.33%)、贫血2例(2.67%)、呼吸不畅1例(1.33%),总发生率为8.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产后出血具有高危性的特点,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给予产后出血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3]。以往临床通常采用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缩宫素进行治疗,缩宫素给药后的3~5min之内,患者子宫可以得到有效的收缩。但是单一治疗方案存在不足,主要原因在于缩宫素只能对子宫上段产生影响,并且在刺激点刺激饱和之后将很难再发挥药效。与此同时,大剂量缩宫素的使用很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低血压和水中毒,且子宫位置的平滑肌对缩宫素是否敏感,是否受用,并无明确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常用的催产药物,对于产后出血可以起到抑制作用,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子宫平滑肌的动作电位,有效提升了细胞内部的Ca2+流量,从而保障了子宫腔内的兴奋度,降低出血量。同时还有研究证实该类药物可以与平滑肌层的前列腺素充分融合,从而形成了物质Ca2+载体。推动了细胞膜的反向流量,进而显著提升平滑肌细胞中的Ca2+含量,明显抑制腺苷环化酶的产生,使得CAMP无法有效形成,降低肌质网膜蛋白磷酸化的概率,进而显著提升患者子宫的收缩能力。从而实现显著的止血效果。因此,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具有非常良好的促进子宫恢复和止血效果,除了使用该药物之外,还增加了米索前列醇,这样可以使孕妇宫颈出现收缩,软化子宫,减少患者出血[4]。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在单一治疗方案中,出血量、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等指标均差于观察组,这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在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中,联合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情况,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