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伟
它是中国首座符合国际标准的跳台滑雪场地,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将承办跳台滑雪、北欧两项2个分项8个小项比赛,产生8枚金牌。
它是世界上首个在顶部出发区设置大型悬挑建筑物的跳台滑雪场馆,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跳台滑雪赛道。它就是被称为“雪如意”的中国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历届冬奥会的跳台滑雪场馆都是该届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充满中国元素的“雪如意”,无疑也将成为张家口赛区最具辨识度的“符号”。
位于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古杨树场馆群,夜晚灯光炫彩夺目,勾勒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轮廓,与中国传统吉祥物“如意”的曲线完美融合。自2018年5月开工,短短两年半,“雪如意”落成。
“这块场地特别适合跳台滑雪。”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场馆建设二处副处长、古杨树场馆群设施经理王敬先说,跳台滑雪运动员飞行时特别忌讳有横风,而此处的山呈碗状形态,把这片场地含在山谷里,能够减弱大部分干扰运动员的风。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设计总负责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曾对媒体说,能找到这块场地要归功于国家体育总局团队,他们沿着北京方圆200公里到处找这样的山。
2017年,北京冬奥组委协助崇礼区规划局组织古杨树场馆群国际设计方案征集活动,并由清华大学设计团队对胜出的方案进行整合,形成古杨树场馆群设计的雏形。
“‘雪如意的造型设计,我看了超过200个方案,包含了灯笼、长城、博古架等各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清华大学设计团队相关负责人王灏说,从中国文化元素转化体育建筑是非常困难的,而如意的形象正好和跳台接近,成为最终选择。
“在张家口赛区4个竞赛场馆中,‘雪如意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王敬先说。
据王敬先透露,“雪如意”建设经历过一次重大调整。2018年6月,国际雪联相关专家来现场考察,那时“雪如意”还是朝东偏南30°方向,专家通过考察地形后决定把“雪如意”的朝向调整为现在面向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所在山谷的方向。这会让运动员在飞行时有非常愉悦的飞行感受,视野更加开阔,还能看到远处的长城遗迹,并且将大跳台和标准台的左右位置进行了互换,让大跳台可以作为防风屏障保护标准台。
“雪如意”滑道架在山体上方,其最高处达30米,坡度最高达37度,建设面临物料垂直和水平运输的困难。为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建设者们选择塔吊传塔吊方式进行物料运输。虽然效率受到影响,但他们24小时轮班,终使进度追上预期。
在王敬先看来,“雪如意”建造难度最高的还是其“柄首”顶峰俱乐部——前端悬挑高度37.5米,外径达78米,内径40米,使用了超过1600吨钢材,但作业面非常狭小。
为将这一顶端设计完整地向世界呈现,建设者们通过多番研讨论证,确定了用39根钢桁架作为临时支撑进行施工,钢材的预加工也都在下方完成,然后进行吊装、焊接。2020年6月,“雪如意”钢结构卸载后的允许偏差为5cm,而实际误差不到2cm。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图片|新华社
“雪如意”设计建造中,不少世界顶级专家提供了很多指导。跳台坡面曲线由国际雪联跳台建设委员会主席Hans-Martin Renn親自操刀,根据最新国际标准设计;助滑道设备来自斯洛文尼亚的MANA公司,该公司负责人是助滑道设计领域专家。还有芬兰工程师和中国同行一起负责落地区混凝土的灌注,控制曲线达到比赛要求。
冬奥期间,“雪如意”将举办10场比赛,其中6场在晚上举行,这对灯光要求较高。为此,经过专业体育照明公司计算,“雪如意”建设了15根大型灯柱,可以达到1600勒克斯的照度。赛时,“亮如白昼”的光照将满足比赛和赛事转播需求。
此外,在赛事期间,“雪如意”的变角度斜行电梯也投入使用。它是针对“雪如意”的特殊造型和赛事用途专门设计的,是目前全球速度最快的变坡斜行电梯,总长259米,速度可达每秒2.5米,是常见的变坡斜行电梯速度的5倍。赛时,将快速实现运动员场内交通转换。
“从设施设备来讲,‘雪如意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跳台滑雪场地,能够保证运动员出好成绩。”王敬先说。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冬奥会后的场馆利用是‘雪如意建设初期就考虑到的重要环节。”王敬先说。
据介绍,跳台滑雪是极具挑战的运动,普通大众直接使用奥运场馆体验这项运动的可能性不大。但作为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之一,“雪如意”将成为当地标志性建筑融入周边环境,为人们提供运动休闲及多元化的旅游功能。
“雪如意”的建成,未来除了可以继续举办世界高水平跳台滑雪比赛外,夏季可举办音乐会等娱乐活动;赛道两边可攀爬的楼梯,赛后可开发为极限旅游项目;顶峰俱乐部可举办会议会展,接待旅游观光。
王敬先认为,充分挖掘“雪如意”在后奥运时代的价值,契合北京冬奥会“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特别是,通过体育服务业带动消费,以更加绿色的方式拉动经济增长,本身是一道重要课题。
◎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