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敏敏 任小强 徐西桂
(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7)
土地勘测定界是土地测绘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土地制度由无偿转到有偿使用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土地的征用、划拨频繁发生,故而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以及勘测所得的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1]。勘测定界是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2-3]。同时勘测定界成果也是建设项目竣工后土地登记的权源资料,既保证了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又实现了土地审批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4]。勘测定界成果一旦被主管机关确认,便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是用地审批、土地预登记的依据。
北京市门头沟区采空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项目由12个地块(城子A、城子B等)组成,位于门头沟区东部,是门头沟新城门城地区的核心地带。门头沟在历史上曾是北京的主要煤炭产地,而门头沟区采空棚户区是旧城、旧矿、城中村相互交织的复杂区域,区域内房屋低矮破旧,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管线老化陈旧,居住条件亟待改善[5]。
门头沟采空棚户区是北京市首批棚户区改造试点之一,也是门头沟区建区以来最大的一次搬迁改造工程,对加快门头沟区采空棚户区建设步伐、改善区域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5]。
本文以北京市门头沟区采空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项目为例,介绍了勘测定界的基本流程,提出了基于宏语言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GIS)平台开发的勘测定界内业处理新方法,并对勘测定界成果进行了展示。
总体技术路线设计如图1所示。首先是前期准备阶段,查阅相关文件、搜集图件及勘测资料,并进行现场踏勘;然后制定技术方案,对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及质量等培训;其次是数据处理阶段,基于传统测绘手段及GIS、遥感(Remote Sensing,RS)软件,并结合自主开发,进行内外业数据处理和面积量算;按照“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制度进行成果质量检查,并进行报告、图件编制,同时对报告和图件的规范性进行检查,最后进行坐标转换,完成成果提交。
图1 总体技术路线图
主要步骤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收集资料与查阅文献,是勘测定界工作中的首要环节,也是比较关键的工作。资料的完整性,与后续的工作进度息息相关[6]。需要收集资料的内容,主要包括权属证明、图件资料、用地批准文件、相关技术规定、控制点成果等。首先,在收集用地批准文件时,需要收集《土地勘测定界规程》等各项规程及技术文件,作为该项工作的政策保障,同时需要查阅土地权属相关的法规依据,以及《建设项目规划条件》《建设工程规划用地测量成果报告书》等,保证勘测定界工作的合法性。其次,要收集相关的图件资料,包括地形图、测区范围航片、基本农田接线图、工程总平面图等。再次,收集权属证明文件,包括权属审查结果、土地证、土地承包协议、出让合同、征用土地文件等。最后,收集控制点及其相关资料,比如,用地界址点拟定坐标,与定界有的参考资料等[6]。另外,还需获取最新宗地层及地类层数据。
传统的人工统计和处理土地勘测定界数据的方式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土地勘测定界业务的需要[7]。在北京门头沟区采空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项目作业中,利用ArcGIS软件及自主研发的制图软件,依据门头沟区地籍管理数据库权属地类数据及项目规划钉桩数据,进行内业数据处理,对项目范围内的权属、地类、规划等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用地范围内各权属单位地类的面积,用地范围内征用、划拨、代征等面积,并出具勘测定界图(总、国有、集体)、土地利用现状图[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率。
在国土专题数据统计方面,基于《土地利用现状技术规程》中57个二级类,结合门头沟区地类数据库,基于Excel的宏语言功能,完成国土数据统计模块,保证了土地利用数据、规划数据及拨地钉桩数据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勘测定界报告编制和出具是本项工作关键的环节,勘测定界报告书是办理项目建设用地手续的要件,也是土地勘测定界的重要结果和各类成果表达的重要载体,其准确性、完整性、严谨性非常重要。勘测定界报告书包括封面、勘测定界技术说明、勘测定界表、勘测面积表、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汇总表、界址点坐标成果表、勘测定界图、建设拟征(占)土地权属情况汇总表、建设项目用地权属(地类)情况汇总表、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勘测定界报告书是成果质量检验的重要内容,也是项目建设用地手续主要归档材料,勘测定界成果一旦被主管机关确认,便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是用地审批、土地预登记的依据[1]。
此项功能需要对表格做初步的处理,首先将项目名称、权利人、地类编码(DLBM)、规划、面积信息拷贝到工作表1中,然后进行排序,优先顺序为权利人、规划、DLBM。排序后的表格如表1所示。
表1 工作表1排序后的数据示例(部分)
工作表2为《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汇总表》的模板部分,模板部分包括项目名称、地类三大类、一级类及二级类名称等,如表2所示。
表2 《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汇总表》模板(部分)
代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需要用到的变量包括项目名称、权利人、地类编码、规划、面积信息及其他用于表示行数、列数的变量。其中xz表示项目名称,xc表示权利人名称,bm表示地类编码,bh表示规划,mj表示面积信息,i表示即工作表1中的行数,j表示表格的列数,c1用于控制最终统计表的行数,因最终统计表的前5行为项目名称、地类名称等信息,面积信息从第6行开始显示,因此,c1的初始值为6。该部分的代码如下:
Dim xz, xc, bm, bh As String
Dim mj As Double
Dim i, j As Long
Dim cl As Integer
c1=6
逐行读取工作表1的信息,并进行赋值。xz、xc、bm、bh、mj分别赋值为初始表第i行的项目名称、权利人、地类编码、规划和面积信息。142为初始表1中的行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该部分的代码如下:
For i=2 To 142
xz=Sheets(1).Cells(i, 1).Value
xc=Sheets(1).Cells(i, 2).Value
bm=Sheets(1).Cells(i, 3).Value
bh=Sheets(1).Cells(i, 4).Value
mj=Sheets(1).Cells(i, 5).Value
项目名称需要一直和第三张表的名字作对比,如果不一致就新建工作表,新建工作表的位置永远是第三张工作表,保证后续数据统计结果都显示在同一张工作表中。同时,将工作表2中的模板拷贝到新建的工作表3中,并把工作表1第1行的权利人和规划信息填写到工作表3中第6行的第一列和第二列。该部分的代码如下:
If xz <> Sheets(3).Name Then
Sheets(3).Select
Sheets.Add
Sheets(3).Name=xz
Sheets("Sheet2").Select
Range("A1:AT6").Select
Selection.Copy
Sheets(3).Select
Range("A1").Select
ActiveSheet.Paste
Sheets(3).Cells(3, 1)="项目名称:"& xz &" " & "单位:公顷(0.0000)第页 共页"
Sheets(3).Cells(7, 1)=Sheets(1).Cells(i, 2)
Sheets(3).Cells(7, 2)=Sheets(1).Cells(i, 4)
End If
设置精度为小数点后四位,设置表格边框为实细线,颜色为自动配色。该部分的代码如下(此处仅显示左边框样式的设置,其他边框样式设置与此类似):
For j=2 To 46
Sheets(3).Cells(c1, j).NumberFormatLocal="0.0000_ "
With Sheets(3).Cells(c1, 1).Borders(xlEdgeLeft)
.LineStyle=xlContinuous
.Weight=xlThin
.ColorIndex=xlAutomatic
……
此部分的逻辑为:读取的工作表1中的权利人和规划信息,如果与上一次循环中权利人和规划信息相同,则根据地类信息,将面积按照不同的地类,填入到上一次循环时相同的行数中。如果与上一次循环中的权利人和规划信息不同,则新增加一行,将信息填入新的行中。该部分的代码如下:
If xz=Sheets(3).Name Then
If xc=Sheets(3).Cells(c1, 1)And bh=Sheets(3).Cells(c1, 2)Then
Select Case bm
Case "012"
Sheets(3).Cells(c1, 3)=Sheets(3).Cells(c1, 3)+mj
Case "013"
Sheets(3).Cells(c1, 4)=Sheets(3).Cells(c1, 4)+mj
……
End Select
Else
c1=c1+1
Sheets(3).Cells(c1, 1)=Sheets(1).Cells(i, 2)
Sheets(3).Cells(c1, 2)=Sheets(1).Cells(i, 4)
Select Case bm
Case "012"
Sheets(3).Cells(c1, 3)=Sheets(3).Cells(c1, 3)+mj
Case "013"
Sheets(3).Cells(c1, 4)=Sheets(3).Cells(c1, 4)+mj
对每一行中的数据进行相加操作,即得到每个权利人每类规划的面积总和,该部分的代码如下:
Sheets(3).Cells(c1,46)=Sheets(3).Cells(c1,3)+Sheets(3).Cells(c1,4)+……
该程序运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程序运行结果(部分)
该方法极大地节省了传统复制粘贴的作业时间,而且避免了人工复制粘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遗漏或者错误,确保了成果数据准确无误。
在利用地籍管理数据库现有权属及地类数据基础上,基于目前国际居于领先水平的GIS软件进行组件式开发,利用组件化的GIS平台集中提供空间数据管理能力,并且能以灵活的方式与数据库系统连接。用到的控件主要有:制图控件MapControl和PageLayoutControl;框架控件TOCControl和Toolbar Control;Reader Control。开发的软件模块能提供拼接、裁剪、叠合、缓冲区等空间处理能力和丰富的空间查询与分析能力,并像ActiveX控件一样开发和集成GIS应用系统,形成比较快捷完善的GIS图廓整饰功能,如自动生成接图表、图例、图示、公里网格等要素,自动化实现勘测定界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规划图等专题图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幅降低了人工错误,确保了成果的准确性、规范性和系统性。
勘测定界主要成果是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汇总表、勘测定界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等。
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汇总表是勘测定界业务的核心成果。建设用地项目所占用的土地应全部体现在该表单当中。国家对土地实行用途管制,建设项目如果需要用地,必须调查统计出来所占用的土地分类,以便供决策部门审批、补偿测算、土地评估。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汇总表示例如表4所示。
表4 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汇总表(部分)
勘测定界图是报批国务院的报件附图,其定界过程就是将获得的土地使用范围、利用情况、界址位置等内容加以融合,并形成区域性的专业图件。勘测定界图中包括总体情况、用地情况说明、国有土地情况、集体土地情况、现状地类情况、用地范围线、用地界址点和线、权属范围线、规划线、作业单位、作业人员等信息,勘测定界图上必须加盖施测单位的“勘测定界专用章”[9]。
土地利用现状图是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为基础,结合土地证、征地批复等,用空间方式表达项目范围内地类的分布情况[10]。是勘测定界业务成果的重要补充。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是在区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用空间方法表达项目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规划情况,项目的土地利用规划应符合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勘测定界作为贯穿报批建设用地全过程的测绘工作,其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将直接影响用地手续的办理效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基于传统测绘手段及GIS、RS软件,并结合自主开发,从外业测绘到GIS制图,采用先进手段制作了科学、规范、准确的测绘成果,明晰了项目范围内土地权属地类规划状况,规范了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程序,充分发挥了地籍管理基础作用,为国土资源行政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为今后类似项目开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