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艺津 蔡 磊 娄维思 邢晓娟
(1.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北京 100038; 2.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8)
作为世界著名古都,北京市积极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要求,围绕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推进各文化领域的建设发展。北京的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目前对历史文化保护与宣传缺乏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支撑,对历史文化的地理内涵发掘不够,对历史文化的地理空间表达技术、表达形式均尚未成体系。
地图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历史文化良好的阐释者和表达者。文化地图是地图和文化、设计之间的新型交叉学科,是主观创造与客观实际的结合、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结合、地图与历史文化的结合。但是,当前文化地图在突出艺术性和故事性的同时,常常难以兼顾地图空间关系的科学性和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往往难以准确反映历史文化的地理特征。
本文分析提炼了北京历史文化的地理特征,提出了北京历史文化资源空间分类体系;建立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并建立了网络众包方式更新机制;创建了手绘地图与传统制图技术相结合的文化地图制图工艺,建立了城市级-区域级-街区级的文化图设计表达技术体系;构建了反映北京“四个文化”的独特特质的文化地图产品体系和示范应用。
古都文化是首都文化之“根”。是北京在长期作为都城的历史中形成的器物、制度和精神等文化形式,是北京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态。
红色文化是首都文化之“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
京味文化是首都文化之“神”。是北京的特色文化,是北京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生活化气息浓厚的文化。
创新文化是首都文化之“翼”。是创新风气和创新思维渗透到包括文化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并凝练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一种全民族的创新氛围、创新意识。
对北京的各类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分析、提炼,研究并提出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分类体系,建立适用于特大型历史文化名城的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研究基于网络众包的历史文化资源数据更新方法,并对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与管理、评估与分析、质量控制与激励机制的模式进行研究,以实现对历史文化资源数据的空间、属性、多媒体信息的更新。在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上,研究手绘地图与传统制图技术相结合的文化地图制图工艺,立足城市意象提炼、主题视角选择、内容综合程度、要素丰富程度、历史文化承载量等维度,研究建立基于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城市级、区域级、街区级文化地图设计表达技术体系。基于北京“四个文化”的独特特质,研究历史与现状的融合方法、传统文化故事与地图景观要素的融合方法,研究构建以地理空间为载体的多元时空要素集成的北京历史文化时空地图叙事脉络,并建立产品体系和示范应用。
对各类北京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界定、梳理、整合与分类,分析出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制定了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分类标准,形成北京历史文化资源分类体系,基于“资源-人物-事件”三者相互关联的数据库设计理念,建成了海量异构的特大型历史文化名城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了高效运行、可扩展的特大型历史文化名城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同时,打造了二三维一体化集成的承载北京文化资源的资料宝库和传播北京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成果的公众服务平台。
设计出“价格-时间-质量”三要素相关联的数据采集与管理、评估与分析、质量控制与激励机制的更新模式,实现了对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更新,如图1~2所示。
图1 北京历史地理信息数据建库及更新
图2 “资源-人物-事件”三者相互关联的数据库设计理念
在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上,研究手绘地图与传统制图技术相结合的文化地图制图工艺,立足城市意象提炼、主题视角选择、内容综合程度、要素丰富程度、历史文化承载量等维度,研究建立基于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城市级、区域级、街区级文化地图设计表达技术体系。基于北京“四个文化”的独特特质,研究历史与现状的融合方法、传统文化故事与地图景观要素的融合方法,研究构建以地理空间为载体的多元时空要素集成的北京历史文化时空地图叙事脉络,并建立同期产品研发体系和示范应用,如图3所示。
图3 文化地图制图及同期产品研发工艺技术路线
2.2.1北京文化地图设计
(1)技术路线
基于历史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结合二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历史文献资料和互联网数据,提炼形成了北京文化地图的设计制图工艺,开展了《北京四季美食地理》《中国大运河·北京》《门头沟京西古道》《大栅栏手绘导览地图》《南锣鼓巷手绘地图》等文化地图设计制图实践。通过对不同尺度文化地图文化符号内含的提取、分析,从城市意象提炼、主题视角选择、内容综合程度、要素丰富程度、文化信息承载量等5个设计维度出发,设计侧重各有不同。如图4~5所示。形成了城市层面、区域层面和街区层面文化地图表达体系,如表1所示。
图4 北京文化地图文化符号内涵
图5 北京文化地图制图技术路线
表1 文化地图表达体系
(2)软硬件条件
硬件包括:Wacom绘图板、惠普HP 5225彩色打印机、联想ThinkPAD P72便携式工作站、工作计算机。
软件方包括:ArcGIS,Adobe Photoshop,Adobe Illstrator。
(3)城市层面手绘地图研究-《北京四季食地理》手绘地图
以首都功能核心区为主要表述范围,以“展示北京老城的精华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热爱所在,展示北京历史文化名称和地道的风物”为主题。形成以“美食逛玩”“地理文化”2大展示体系,展示以“四季地道风物”、新老北京景点、北京老字号、北京伴手礼等12大类内容清单。并形成“北京城究竟是怎么来的”等6大北京城最具地理特色科普知识体系。从美食到地理,对北京城整体梳理出全方位的理解与认知。
(4)区域层面手绘地图研究——《中国大运河·北京》专题地图
以大运河北京段为范围,确定“绘制大运河北京段的历史与现状遗迹空间分布,展示北京城市发展与运河的水城共融关系”文化主题。以俯瞰的角度总览大运河与北京城的关系;形成中国大运河北京段的历史遗迹及历史故事科普体系,透过北京城的大运河水系展现了中国大运河北京段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讲述了中国大运河北京段在各个年代发生的历史事件。
(5)街区层面手绘地图研究——《大栅栏手绘导览地图》
选取北京大栅栏地区为主要表达场景,以“立足于大栅栏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还原北京多种文化,展现地区真实历史场景”为主题。还原真实大栅栏地区风貌,以游、赏和人文的结合,介绍人文历史发展概况,形成会馆文化、出版文化等7小类文化科普体系。
2.2.2 以“地理信息+文化应用研究”为理念的北京文化地图同期产品研发
围绕北京市“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和独特的文化特质,梳理城市发展脉络,讲好城市历史、发展、演变的故事, 开展了“地理信息+文化”应用的探索,如图6所示。
图6 “地理信息+文化”应用
将地理信息数据、历史文化及地图文化融合,搭建多元化平台,把已有文化地图设计成果进行再发掘、再创新,形成包括北京印迹App、文化探访路微信小程序、《北京印迹:北京历史文化资源图集(门头沟卷)》图书。
采取“地图+文化=故事”的形式,开设京味儿收集公众号。将地理地图产品走向大众,用地图讲述北京城市文化故事,开发地图文化创意产品。为了扩大文化地图的公众认知,促进文化地图成为一项职业技能,开设地图文化科普课程。
研发多维度地理信息+文化产品体系和示范应用,实现从数据地图产品到知识地图产品,再到互联网可传播信息地图产品的升级跨越,有助于提升公众的互动体验和文化认知水平,拓展地理信息和地图文化的应用深度和广度。
(1)“北京印迹APP”
“北京印迹APP”作为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浏览和查询的移动端平台,公众可随时随地通过北京印迹APP对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及文化交流信息进行浏览和查询,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北京历史文化信息。
(2)北京印迹文化探访路微信小程序
研发 “北京印迹-探访路微信小程序”,策划设计公众可高效便捷进行线上线下观光游览、历史寻踪、文化探访、城市体验的文化线路,实现设计地图导览、线上线下联动打卡、竞赛答题、分组评比、自动生成明信片5种功能。有效地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不但丰富了游客的旅行体验,更为北京点亮了城市金名片。
(3)策划 “红色文化”主题地图
根据红色文化(五四精神之旅)主题线路的内容,以民国期间(1930年的北平市最新详细全图)地图为基础,绘制四级(16~19级)“时空切换”地图的路网及建筑地图底图,实现现代与民国的时空切换。
(4)北京印迹:北京历史文化资源图集(门头沟卷)
《北京印迹:北京历史文化资源图集(门头沟卷)上下册》详细调查梳理了门头沟区域内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工业文化遗产等12部分内容,共计600多处历史文化资源实体。
(5)微信公众平台——京味儿·收集栏目
基于北京的地理特征与历史文化,在北京测绘公众号开设京味儿·收集栏目,意在“科普地理地图知识、传播京味地理文化”,将京味儿文化的挖掘和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提炼,把地理信息数据和历史文化有机融合,凝练成兼具科学性、故事性、极高可读性的文化产品。
(6)地图文化衍生品
用地图讲述北京城市文化故事,以文创产品的形式呈现给大众,分为三大系列:地图上的老北京系列、老地图系列、线描北京系列,如图7所示。
通过对北京历史文化地理特征的多元地图表达方式的思考,尝试和研究,实现了4方面的创新:一是提出了北京历史文化资源空间分类体系,建立适用于特大型历史文化名城的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解决了全市历史文化资源分散无统一分类标准、无信息化支撑手段的问题,为北京文化地图的建设奠定了数据基础;二是提出了一种历史文化资源的网络众包的数据更新方法,建立了一套数据采集与管理、评估与分析、质量控制与激励机制的更新模式,实现了对历史文化资源数据的空间、属性、多媒体信息的更新;三是创建了一种手绘地图与传统制图技术相结合的文化地图制图工艺,立足城市意象提炼、主题视角选择、内容综合程度、要素丰富程度、历史文化承载量等5个维度,建立了基于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城市级、区域级、街区级文化地图设计表达技术体系;四是基于北京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的独特特质,将历史与现状有机融合,将传统文化故事与地图景观要素有机融合,构建了以地理空间为载体的多元时空要素集成的北京历史文化时空地图叙事脉络,建立了产品体系和示范应用。
在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打开固有思路,顺应时代地理信息化的需求,创新和拓宽北京历史文在地理信息领域的表新形式,搭建和推广名城保护公众宣介的平台,发掘展现更多文化地图的潜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