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熊俊杰,赵伟哲,何昊,李佳,陈拓新
(1.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96;2.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77)
近年来,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应用,使得传统电力系统中发电单元的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深刻改变着电力系统的动态行为[1-3]。由于新能源电力大都需要经过电力电子变换器接入电网,缺乏同步发电机(synchronous generator,SG)的转子惯量支撑,大规模并网后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新能源并网引起的弱惯量问题,借鉴SG的频率运行特性,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的控制策略应运而生。文献[4-6]通过对SG转子运动方程的等效模拟来控制逆变器,使其在频率输出特性上与SG的频率响应特性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文献[7]对VSG的惯量支撑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了SG的惯量特性。值得商榷的是,VSG控制的逆变器系统虽然具备了惯量特性,但在并网模式中容易引发系统的不稳定。文献[8-9]指出VSG具备SG惯量的同时,也继承了SG容易引起振荡的风险,在受到扰动时,系统的频率会产生持续的振荡。文献[10-11]分析了VSG虚拟转矩特性及失稳机理。文献[12-13]针对VSG动态特性适应性较弱的问题,提出VSG的惯量自适应控制策略。大量文献研究表明,VSG控制在并/离网运行时所需要的惯量特性并不相同,恒定惯量系数下的VSG控制难以实现不同运行下的惯量需求。文献[14]分析了多机并联系统的振荡问题,并提出通过参数优化的方式来解决该问题,但参数优化对系统结构参数、稳态运行参数的要求较高,适应性较差。文献[15]提出最优响应的VSG控制策略,但切换过程的阈值判断条件并没有给出。文献[16]提出一种自适应虚拟阻抗控制策略,解决中低压阻感线路功率耦合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自适应虚拟阻抗的实质是强化了有功-频率和无功-电压的耦合关系,减小功率耦合对控制的影响,但阻抗的优化实现较为复杂。文献[17]提出一种适用于微电网系统的转动惯量自适应控制策略,并给出了相关参数的设计原则,但在具体实现中需要实时地判断频率的运行范围,控制的灵活性较差。在以同步发电为主的电力系统中,为了提高系统阻尼能力,抑制低频振荡,通常利用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因此VSG也可以借鉴PSS的工作原理,通过控制手段来提升VSG系统的稳定能力。
本文在上述文献研究基础上,借鉴SG控制中PSS的运行原理,通过将频率偏差经补偿控制器引入电压控制中构成附加阻尼控制,提高系统的阻尼能力,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最后,仿真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附加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VSG的主电路及控制结构如图1所示。系统主电路由逆变器和滤波电路等构成,控制系统由频率-有功、电压-无功控制环节及相应的计算模块构成。主电路中,Udc为直流母线电压;ix(x=a,b,c)为逆变器三相输出电流;ux(x=a,b,c)为 PCC 点三相电压;L,C分别为滤波电感和电容;R为滤波线路电阻。控制电路中,Pref,Qref分别为有功、无功功率给定值;J为VSG系统的转动惯量常数;Dp,Dq分别为频率、电压下垂控制系数;K为控制常数;e为输出电压指令;Mf为模拟励磁系数;if为励磁电流;Un,ω0分别为额定电压和频率;U为VSG输出电压;θ为输出相角;s为微分算子。
图1 VSG主电路及控制系统结构Fig.1 Circuit and control system structure of VSG
根据图1,以a相为例可以得到VSG的电磁方程为
根据文献[4]可以得到VSG的定子与转子间的电气与磁链关系为
其中
式(2)描述了励磁电压与VSG输出端电压关系[4-6]。
VSG模拟了SG的下垂特性,通过阻尼来反映频率-有功下垂特性,如下式:
式中:ΔTe,ΔP,Δω分别为电磁转矩、有功功率及角频率增量。
同理,电压-无功下垂特性通过引入Dq到控制中,实现电压的调节,如下式:
式中:ΔQe,ΔU分别为无功功率和电压增量;Q%,U%分别为无功功率变化和电压变化百分比。
VSG的控制原理在于通过模拟SG的运行特性,使得逆变器具有了与发电机相似的运行特性,并通过在控制中引入频率和电压的控制,实现了逆变器在稳定频率和电压的同时,也提高了微电网的稳定性(VSG的详细数学模型可参考文献[4-6])。
根据电力系统中发电机的小信号建模原理,可以得到VSG控制作用下的逆变器系统频率-有功的小信号分析模型。VSG的给定功率与输出功率传递函数为
式中:H,SE分别为系统的等效惯性时间常数和同步功率系数;E,U,Sn,X分别为逆变器和电网电压及系统总容量和线路阻抗;δ0为稳态功率因数角。
在不考虑VSG电压耦合的影响时,根据式(5)的传递函数,可以得到频率-有功控制环路的等效小信号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等效小信号模型Fig.2 System equivalent small signal model
为了直观地体现惯量系数J对系统频率特性的影响规律,图3为不同惯量系数变化时对系统频率响应的影响曲线。
图3 转动惯量变化时VSG的输出频率特性Fig.3 Output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VSG when the moment of inertia changes
图3中,Nadir为频率曲线最低点。从图3中可以看出,随着J的增大,系统的惯量增大(对应等效惯性时间常数H增大),在受到扰动时,频率的变化率及最低点有所改善,但是振荡时间明显变长。在实际电力系统运行中,频率振荡时间过长可能触发频率解列装置保护动作,威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为了提高VSG的动态性能,希望VSG在并网时能够具备较大的阻尼作用,在不影响系统出力的情况下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为此借鉴SG系统中的PSS原理,将频率偏差引入到电压控制中形成附加阻尼控制系统,以改善系统的阻尼能力,提高系统的频率稳定性。
在电力系统中,一般通过加装PSS来提高SG的阻尼特性[18],PSS的原理如图4所示。图中,Kpss为 PSS 控制的增益;Tω,T1,T2为控制器时间常数;m为补偿控制器阶数;ΔUpss为PSS输出电压增量。
图4 PSS的传递函数框图Fig.4 Transfer function block diagram of PSS
PSS控制器通过对频率偏差的校正,为系统提供一个正的阻尼转矩,在不影响输送容量的情况下提升了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借鉴PSS的工作原理,通过改造原有VSG控制系统的电压环路,引入信号频率偏差,实现附加阻尼控制。电压控制环路的控制结构如图5所示。
根据图5可知,电压由3部分构成,分别为PSS控制(本文中补偿控制器阶数为0,即m=0)、无功调节及电压调节,VSG电压方程为
图5 附加阻尼控制结构图Fig.5 Structure diagram of additional damping control
式中:KQ,DU分别为无功和电压比例系数;Ug为电网电压幅值。
为了分析附加阻尼控制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建立含电压控制的VSG系统小信号模型。对文献[4]中电磁转矩、输出功率在稳态工作点附近进行线性化,在不考虑电网电压变化时可得:
式中:E0,U0分别为端电压和输出电压稳态值;K1~K5均为与系统稳态运行工作点有关的常数;Δδ为功角增量;ΔE为端电压增量。
对式(7)做拉普拉斯变换,并消去ΔE可以得到下式:
根据式(7)可以得到反应系统动态特性的传递函数框图,如图6所示。
图6 VSG附加阻尼系统的传递函数框图Fig.6 Transfer function block diagram of VSG additional damping system
从图6中可以看出,VSG系统的等效阻尼特性由3部分构成,分别为VSG下垂特性、电压耦合以及附加阻尼作用。其中,原有电压控制会产生一个负阻尼,削弱了VSG系统的阻尼能力。通过频率偏差信号的反馈,一方面可以抵消原有电压控制产生的负阻尼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系统提供额外的正阻尼,提高系统的阻尼能力,有助于提升系统的频率稳定。
根据式(8)可以得到在附加阻尼控制作用下系统的等效阻尼为
为了保障系统有足够的阻尼作用,需要对附加阻尼控制器进行设计。由式(9)可知,系统等效阻尼为复数量,为了提高对振荡的阻尼作用,要保障等效阻尼具有足够大的实部,从而产生足够的阻尼转矩作用,即Re[D(jωs)]>n,ωs为振荡频率,n为系统所需最小阻尼系数[18]。
为了验证本文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系统模型进行分析验证,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如图7所示,图中两台VSG的容量比为2∶1,主要参数如表1~表3所示。
表1 VSG1主要参数Tab.1 The main parameters of the VSG1
表2 VSG2主要参数Tab.2 The main parameters of the VSG2
表3 负荷及线路阻抗参数Tab.3 The parameters of the load
图7 系统的整体结构图Fig.7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为了分析VSG的惯量特性,图8a和图8b分别为离网、并网模式下,当受到负荷扰动时不同惯量系数下的频率输出特性。起始时刻VSG机组单独带负载运行,0.5 s时突加8 kW的有功负荷。并网运行时扰动与离网时相同。为了说明并网时大惯量对系统的影响,图9给出了并网模式下VSG的输出电流曲线图,图中可以明显看到大惯量作用下,并网电流受到扰动后存在明显的振荡过度过程。
图8 不同模式下VSG的频率特性Fig.8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VSG in different modes
图9 并网模式下VSG的输出电流曲线Fig.9 Output current curve of VSG in grid-connected mode
由图8可以看出,VSG在离网和并网模式下不同惯量所表现的频率特性并不相同。具体表现为:离网时,较大的惯量可以缓解系统受到扰动的情况下频率变化率过大的问题,提高系统应对随机负荷的扰动能力;并网时,较大的惯量特性可能会使系统的振荡时间过长,在受到大的扰动时,持续的频率振荡可能触发频率保护动作,不利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惯量的大小要视具体运行工况来设计,一味地追求大惯量也不一定有利于系统的稳定。
为了分析VSG附加阻尼控制的有效性,对两台VSG并联运行时的动态特性进行验证。起始时刻两台VSG并联带载运行,输出功率为30 kW,分别由两台机组承担,3 s时突增8 kW的有功负荷,系统频率下跌;5 s时,第二台VSG增加8 kW的有功出力,频率恢复至额定值。图10为两台VSG在没有附加阻尼控制下的运行特性曲线。图11为VSG在附加阻尼控制下的输出特性曲线。
图10 两机并联系统输出特性曲线Fig.10 Output characteristic curves of two-machine parallel system
图11 附加阻尼控制下系统输出特性曲线Fig.11 System output characteristic curves under additional damping control
从图10可以看出,两机并联运行下,当受到负荷扰动时,系统由于阻尼能力不足导致系统发散失稳,频率和功率不能维持正常运行。由此可以看出,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运行能力,增加系统的等效阻尼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比图10、图11可以看出,在附加阻尼控制器的作用下,系统的稳定运行能力有所提高,在受到扰动时仍能够保持系统的稳定运行。这与前文分析的结论一致,附加阻尼控制可以有效地提升系统的阻尼能力,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直观地对比附加阻尼控制的优势,从阻尼、惯量及稳定性角度对比了附加阻尼控制与原控制的优势,具体对比如表4所示。
表4 附加阻尼控制性能对比Tab.4 The parameters of the load
从表4可以看出,在VSG中引入附加阻尼控制后,可以有效地改善系统的阻尼水平,同时不影响系统的惯量特性,互联系统的稳定性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本文针对VSG系统动态特性弱的问题,提出一种附加阻尼控制策略,不需要改进电路结构及附加装备的条件下,通过对频率偏差信号的反馈即可实现VSG的附加阻尼控制。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VSG的频率-有功与电压-无功控制的相互耦合弱化了系统的阻尼水平,尤其在VSG并联组网运行时阻尼能力会受到更大的影响,威胁系统的稳定运行;
2)借鉴电力系统PSS的原理,提出了附加阻尼控制,一方面可以抵消电压耦合带来的负阻尼,另一方面,通过参数的合理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阻尼能力,提升系统的稳定性;
3)设计附加阻尼控制器时,只需要保证系统总的等效阻尼具有较大的实部,不需要完全补偿掉电压耦合带来的阻尼相位角。
本文对VSG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附加阻尼控制,提高了VSG系统的稳定运行能力,但相关控制参数的优化设计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后续工作将围绕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参数优化设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