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亦斐老师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临近元旦,她问孩子想要什么新年礼物,本希望借用物质激励、对孩子進行一番教育,不料被“泼了一盆冷水”。孩子的回答是“我什么都不需要,只要你不来烦我,让我玩一天就行!”
沈亦斐的这番分享,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下70后、80后这代家长遭遇的困境:面对从小在物质条件相对优渥环境中成长起来的00后、10后,试图用简单的物质奖励方式来鼓励孩子的教育方式收效甚微。
“作为家长,面对00后、10后的孩子,时常会发现孩子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速度和深度,已经超越了父辈和祖辈。”一位教育学者点出了如今家长在育儿方面遭遇的现实困境。
跟随社会的发展趋势,父母的角色也要有所转变,要从家庭里的“权威者”转变为支持者。随着孩子年龄不断增长,家长还要从“守门员”,转变为“教练”“啦啦队”。甚至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家长只要守住“观众席”就已经成功了。
步入知识大迁移时代,家长必须重构自己的知识观、学习观,培养孩子以“确定的能力”来对抗不确定的未来。比如,培养孩子的理性认知和思辨能力、对知识的获取、整合能力,以及迁移运用能力等。
“双减”后,孩子会有更多时间参与音、体、美等丰富的活动,还有机会投身于更多增长见识、拓展想象力的活动。家长不妨给孩子创造更多接触社会、扩大视野的机会,要允许孩子从选择中发现自己的兴趣与潜能,以养成、提升他们对个人行为选择、负责的能力,并同时提升心理抗挫力。 (摘自《生活报》 张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