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剑文
到了福建德化,漫步荒坡野林,你一不小心,或许左脚踩在宋元瓷片上,而右脚就踩在明清陶片上。是的,这是一片有着上千年的土地,走在荒坡野岭,似乎每一脚都能踩到那散落四处的废瓷片,心中泛起的是无尽的沧桑感,然而,我知道那片片碎瓷无不诉说着德化曾经的辉煌。
去年,我在新闻中得悉,位于德化上寮溪西岸的尾林窑址又有新的考古发现。考古队在尾林一号窑址以及两处作坊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4座窑炉遗迹,其中三座为南宋晚期至元代初期的龙窑、明代中期分室龙窑、明代晚期至清代中期的横室阶级窑,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斗宫德化窑址”的又一大考古发现。为配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考古队分阶段对德化县三班镇内坂—尾林区域的宋元窑址及相关遗迹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发现了上寮溪两岸的山坡上分布着众多宋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的窑址和堆积,同时在溪流拐弯处发现多处水碓作坊遗迹,从而为申报世界遗产提供了更为翔实有力的实物佐证。
德化许多古窑址我几乎都走过了,唯独尾林古窑址尚未造访,便寻思着找个时间去探个究竟。今年10月,丰泽作协与德化作协联合组织走进瓷都采风活动,主题便是“重走海丝之路,探寻瓷帮古道”,而参观尾林古窑址就是其中的重要行程。于是,我欣然参加了采风活动,再一次近距离地领略了德化瓷都的千年神韵,一路走过去,从德化陶瓷博物馆到屈斗宫陶瓷博物馆,从月记窖到尾林窖,虽然时光跨越千年,但我感觉每一个历史片断都有瓷光在闪烁,那或许就是德化的文化之魂了。
1275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并慕名到了瓷都德化,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述了此行的所见所闻:“刺桐城(泉州)附近有一别城,名称迪云州(德化),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马可·波罗把德化瓷器带到了欧洲,那温润如玉的白瓷深受法国、意大利等许多欧洲人喜爱,他们把德化白瓷称为“马可·波罗瓷”。于是,德化陶瓷多了一个洋名字,它就如中国文明的使者漂洋过海,源源不断地通过那条漫长的海上丝路走向世界,让洋人们惊羡不已,奉为珍宝。其实,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宋元时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外销的陶瓷产品与丝绸、茶叶等量齐观,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故有人认为,或许把丝绸之路称为“茶瓷之路”更确切一些。
在德化陶瓷博物馆,我久久地凝视那一件件精美瓷器,静静聆听那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导游说,最早传入欧洲的中国瓷器便是德化白瓷,如今在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内,仍珍藏着一件元代的德化精美白瓷,那是他们的镇馆之宝。其实,在洋人眼里,所谓的乳白似象牙的“中国白”,说的便是德化窑烧制的白瓷。
“泉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夷域”,泉州地瘠人稠,又靠近大海,早有贩海通商习惯,于是泉州人利用林木茂盛,溪流纵横,瓷土资源丰富,水陆交通畅达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制瓷产业,从而较大限度地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德化瓷都也因此蜚声海内外。早在唐、五代时期,中国瓷器就走出国门。到了宋元时期,随着海上丝路的拓展,外销的中国瓷器需求增大,泉州地区的瓷器产业应运而发。明代中晚期,随着制瓷和窑炉技术的改进,德化窑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创烧出胎釉浑然一体、釉色如脂似玉的白瓷制品。其中的佛道人物塑像,代表着德化窑的最高制瓷水平。到了清代,德化窑除继续生产白瓷外,还生产青花瓷和彩瓷,渐渐地,青花瓷成了中国的又一个文化符号。
导游介绍,德化瓷对海外影响深远,尤其在欧洲,德化瓷更是引发了当地的厨房革命,德化瓷甚至替代了原有的金属餐具,人们因拥有德化瓷而四处炫耀。展柜里有一尊明代制瓷大师何朝宗的白釉渡海觀音像,我久久地欣赏着这尊艺术珍品,观音雕像神态安详自然,栩栩如生,衣饰披巾垂拂流转,颇具神韵。凝望观音雕像,我仍可感觉到那瓷光,那般安静,那般祥和。
岁月的流水可淘洗一切,让许多东西变得苍白无语,而有些东西却沉淀下来,成为一段辉煌历史的见证,譬如德化陶瓷。近年,陆陆续续从海底沉船里挖掘出的千万件陶瓷文物重见天日,这些文物虽深埋海底千百年,但当人们淘去上面的层层海泥,仍可感受到这些远销海外的瓷器所焕发的光芒,那是一个东方文明国度所拥有的风采。人们在这些文物中发现了一些文字与图案,这些信息许多都标有德化窑的印记,证明德化陶瓷曾经是泉州海上贸易的畅销品,那是瓷都人引以为傲的一段荣光。
宋元时期,内坂—尾林窑址是德化外销瓷的主产区之一。1996年,中国西沙渔民在南海华光礁潜水捕鱼时发现一艘古沉船,得悉这一消息后,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海南文物部门组织专家于1998年进行了考古挖掘,出水约800件南宋时期的文物。2007年,考古队再次对深埋海底的“华光礁I号”古沉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这是中国首次大规模远海水下考古发掘,又发掘出水了万件古瓷器,有青白釉圆形粉盒、青白釉花口瓶、青白釉喇叭口印花瓜棱瓶等,据考证,这些瓷器主要来自福建、江西等地,专家从瓷器上的信息符号考证出得出结论,这些文物中有一部分就来自德化内坂—尾林窑。
1987年,广东台山渔民在台山海域也发现了一艘宋代沉船,这就是震惊海内外的“南海I号”沉船,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到了2019年8月,沉船船舱内的货物才清理完毕,共出水超18万件的宋代文物,其中最多的文物当属瓷器,而来自福建的瓷器占了很大比例。专家再次考证,“南海I号”沉船发现的部分青白瓷与宋元德化内坂—尾林窑生产的瓷器无论在胎、釉、器形、纹饰、尺寸及装饰手法上都大致相同,从而认定其中的许多出水文物就来自德化内坂—尾林窑。我想,千年之前的那次风涛,让那艘满载瓷器的商舶沉入大海,也因此封存了一段辉煌的航行,这是不幸的。而千年之后的一次偶然,让这艘沉船重见天日,也让那精美的瓷器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又是万幸的。
那天,正好赶上一场秋雨,然而,萧瑟的风雨并不能浇去我们探访尾林古窑址的热情,我们驱车到了德化县三班镇,撑伞走在那条蜿蜒清澈的上寮溪边,那茂盛的野花绽放在溪的两岸,秋风过处依然花色缤纷,争妍斗艳,似乎忘记了时序已是残秋。眼前这条上寮溪穿过尾林、内坂、大垄口,到了梅岭山下才汇入大云溪,溪的两岸植被茂密,瓷土深厚,从古至今为陶瓷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燃料和原料,难怪此处成为德化瓷的主产区。
尾林窑址位于上寮溪西岸,与内坂窑址隔溪相望。漫步古窑址,可见5座窑炉遗迹散布在山坡上,旁边错落着数个瓷土加工作坊,有石臼、臼坑、沉淀池、水碓坑等,还有水渠、水坝、桥梁等古建筑,一个融瓷器烧制、瓷土加工、交通运输于一体的宋元窑厂似乎呈现在了眼前。窑址边的山谷里那废弃的垫圈、垫柱、匣钵、垫饼随处堆放,久而久之就成了堆积层,俯身捡起一块瓷片,仍可看到上面有缠枝花卉、莲花等纹饰。古代工匠在溪流拐弯处筑坝开渠,沿溪建起了数个淘洗池,并利用水力推动水碓,粉碎瓷土。上寮溪两侧分布着瓷土加工作坊,中间有木桥可通行。
颜仁郁(唐,福建三班泗滨人)在《赞神曲》中云:“村南村北春雨晴,东家西家地碓声;麦黄正满绿针密,稻黄无际红云平。”其中提及了家家户户繁忙的水碓声,可以想见作坊里水碓起起落落的作业情景。同行的文友介绍,去年春天,考古队在这里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出土宋元至清代青白瓷、白瓷、青花瓷标本数千件。尤其是首次在一个遗址中发现四座分属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窑址,对应着从龙窑至明清时期的横一室阶级窑的发展演变过程,填补了德化窑古代窑业技术史的一项空白。
走在崎岖山路上,考古人员正是从这些碎片中获取了大量有研究价值的标本,并根据标本类型,认定文物的不同年代。他们发现,宋元时期的烧制工艺较为简单,以日用品和外销的茶盏、粉盒、瓶、罐为主,而明代则增加了雕塑品,到了清代则以青花瓷为主,这些散落的瓷片虽然破碎,但仍可拼凑出一个时代曾经的辉煌。
10至14世纪,泉州曾是世界海洋贸易网络中高度繁荣的商贸中心之一。作为宋元时期中国与世界的对话窗口,泉州展现了中国完备的海洋贸易制度体系、发达的经济水平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态度。泉州申遗的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分布在自海港经江口平原一直延伸到腹地山区的广阔空间,它们完整地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富有特色的海外贸易体系与多元社会结构,从多维度支撑起“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这一主题。而宋元时期的尾林古窑址,如果从世界遗产的视野出发,对这一遗产价值就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千年瓷光重现了!如今,泉州申报的“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已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内坂—尾林古窑址众望所归地成了世界级文化遗产。可以预见,这一千年瓷光必将生生不息,映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