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明
(平邑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山东临沂 273300)
重症肺炎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患者表现为换气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重症肺炎患者若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治疗和控制,随着组织缺血、缺氧症状加重,还会出现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进而引发小动脉痉挛异常等问题[1]。同时,动脉痉挛还会导致机体心脏负荷加重,加大心力衰竭风险。据调查显示,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2]。目前,临床多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衰竭,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其病情,但病死率仍居高不下。依据大量临床考证,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多脏器的功能衰竭或严重的感染等疾病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3]。故本研究特以本院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26例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为对象,开展了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该病临床应用价值的专项研究,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时段内平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设为样本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性别构成情况:男性32例,女性31例;年龄47~73岁,平均年龄(59.34±5.21)岁。对照组性别构成情况:男性31例,女性32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59.46±5.23)岁。纳入标准:①符合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诊断标准[4]并经临床确诊;②临床资料清晰完整;③意识清醒及认知功能良好者。排除标准: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②合并其它慢性及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③对本研究涉及药物过敏史。
两组对象基线资料比对结果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开展研究前,由主治医师针对研究对象及家属予以了涵盖治疗行为、预期结果等内容的全面医疗诠释,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内容通过平邑县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治疗方法 予以对照组患者强心、利尿、吸氧和镇 静等常规治疗方式,依据患者实时病情予以营养支持、抗感染、抗生素以及机械通气治疗等。观察组患者除上述治疗外予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首次剂量3 000~5 000 U,过程中剂量维持于20~600 U/h。若患者出血严重,可予以无肝素法治疗。依据患者机体实时酸碱及电解质指标调整置换液,血流量维持于150~200 mL/min,速度控制在2 000~3 000 mL/h。单日多次治疗,持续治疗5~20 d。研究对象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指标检测均运用本院AccuSim多参数监护仪综合测试仪(深圳一测医疗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型号:TPS-1),当数值超过0.7且血压水平稳定、肝功能正常后可停止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 ①肾功能指标。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10mL,以3 000 r/min转速离心2 min,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号:BS-280)检测肾功能指标,指标包括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②血气指标。运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深圳市麦迪聪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型号:BG-800B)检测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pH 值。③治疗有效情况。显效:多器官功能衰竭症状改善显著,尿量明显增加;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尿量无变化;无效:对象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且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涵盖统计过程(运算、分析)均基于统计学软件(SPSS 22.0)平台处理。其过程中涉及计量及计数资料均予以(±s)及[例(%)]表示,组间比对分别予以t及χ2检验;所得结果则予以P表示,若P<0.05,提示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及pH值情况 治疗前, 两组患者两项肾功能指标及pH值比较均未体现显著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Cr、BUN 水平均降低,pH值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SCr、BUN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H值高于对照组(P<0.05),各项比对差异均体现出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及pH值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及pH值比较(±s)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5。SCr:血肌酐;BUN:血尿素氮。
组别 例数 SCr(μmol/L) BUN(mmol/L) pH值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3 521.02±21.45 178.25±13.04* 37.89±5.09 14.25±2.30* 6.81±0.63 7.95±0.39*对照组 63 520.82±22.31 278.59±19.55* 38.02±5.13 22.56±3.71* 6.79±0.61 7.30±0.38*t值 0.051 -33.891 -0.143 -15.110 0.181 9.475 P值 0.959 0.000 0.887 0.000 0.857 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3项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均未体现显著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PaO2/FiO2均升高,PaCO2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PaO2、PaO2/Fi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比对差异均体现出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5。PaO2:血氧分压;PaC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FiO2:氧合指数。1 mm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PaO2(mmHg) PaCO2(mmHg) PaO2/FiO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3 51.81±4.60 93.26±5.89* 58.06±5.32 40.72±3.18* 198.11±22.09 347.39±26.68*对照组 63 51.65±4.58 80.13±5.62* 57.95±5.31 47.41±3.83* 197.66±22.03 306.31±25.75*t值 0.196 12.801 0.116 -10.667 0.114 9.424 0.845 0.000 0.908 0.000 0.909 0.000
2.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 效率(96.83%)高于对照组(80.95%),比对差异体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例(%)]
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衰竭是临床常见病症,其病情较重、起病隐匿,死亡率和致残率常年来居高不下。研究证实,全身炎性反应所释放的炎性介质是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性多器官疾病的重要原因[5]。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感染患者体内的促炎因子会大量释放,这不仅会导致患者心肌收缩力降低,还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通透性加强,诱发血栓[6]。因此,应加强对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反应的控制,避免代谢产物过量堆积,及时阻断炎性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是新型生命支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危重症疾病的治疗。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主要通过吸附作用和过滤作用清除血浆内白细胞介素、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介质,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 延缓对组织器官的损伤[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Cr、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H值则高于对照组(P< 0.05),进一步证实了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其能有效减少对患者肾功能的损伤,改善肾功能指标。原因在于连续性血液净化能够模拟人体正常肾小球溶质清除机制,进一步以对流及吸附的方式将血液滤过。整 个过程中,稳定、持续的控制水盐、电解质代谢以及氮质血 症,持续有效地清除中分子及有害物质,改善肾功能[8]。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PaO2、PaO2/Fi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证实,治疗后患者体内的酸中毒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并趋于稳定,平均动脉压及血气指标也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在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中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效果较为理想,其能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与血气指标,疗效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