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妃妃
(惠阳三和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惠州 516211)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区域血液供应障碍所引起的脑组织缺氧缺血性坏死病变,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相应的神经功能症状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丁苯酞可有效保护脑部神经血管,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但单一用药效果有限。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急性脑梗死属于 “卒中”“中风”等范畴,该疾病以气虚、血瘀为主要病机,应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为其主要治疗原则;醒脑通络开窍汤含桃仁、地龙等多味中药,具有化瘀通络、开窍醒脑之效[1]。本研究旨在探究醒脑通络开窍汤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根据本项研究所得结果,进行下列报道。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惠阳三和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9.35±6.13)岁。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8.74±5.7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惠阳三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此研究,且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2]中的脑梗死西医相关诊断标准并经CT检查确诊;②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3]中的脑梗死中医相关诊断标准并经临床确诊;③初治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者;②合并严重免疫功能疾病者;③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2 治疗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抗凝、降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规格:100 mL)静脉滴注,100 mL/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通络开窍汤治疗,药物组成:桃仁、地龙、天麻、陈皮、红花、石菖蒲、赤芍各10 g,法半夏9 g,黄芪、丹参、鸡血藤各30 g,白术、川芎、当归各5 g。水煎服,150 mL/次,1剂/d,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治疗后,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3]评估临床疗效:痊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降低>90%,生活自理,临床症状消失;显效:NIHSS评分降低46%~9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活基本自理;好转:NIHSS评分降低18%~45%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无效:NIHSS评分降低<18%,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②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评分[5]、Barthel指数(BI)[6]评分。NIHSS最高45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FMA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运动障碍越轻;BI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活动能力越强。③炎性因子水平。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约5 mL,以3 500 r/min离心10 min,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NIHSS、FMA、BI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FMA、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NIHSS、FMA、BI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NIHSS、FMA、BI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P<0.05。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FMA: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BI:Barthel指数。
组别 例数 NIHSS FMA BI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21.96±3.54 10.11±2.14* 37.88±5.13 75.25±6.13* 46.17±5.81 78.32±6.15*对照组 40 22.13±3.46 16.75±2.68* 38.12±5.51 61.16±5.74* 45.78±5.33 60.36±5.79*t值 -0.217 -12.245 -0.202 10.611 0.313 13.44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降低,IL-10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P<0.05。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6:白细胞介素-6;IL-10:白细胞介素-10。
组别 例数 TNF-α(ng/mL) IL-6(pg/mL) IL-10(n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4.11±0.43 0.82±0.13* 161.89±6.24 87.57±3.24* 24.75±2.48 40.96±5.33*对照组 40 4.06±0.32 1.27±0.05* 161.31±6.56 132.17±3.36* 24.86±2.27 37.97±4.59*t值 0.590 -20.433 0.405 -60.432 -0.207 2.68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急性脑梗死是由血液供应障碍而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其发病率、致死致残率较高。丁苯酞是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常见药物,可以缩小局部脑缺血的梗死范围,改善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但该药有可能会引发转氨酶轻度升高的情况。
中医学认为急性脑梗死属于“中风”“眩晕”范畴,多由风、痰、瘀所致。醒脑通络开窍汤中的鸡血藤、桃仁具有活血通络、散瘀舒筋的功效;黄芪、当归可益气养血;川芎、赤芍、白术能够活血、行气、化瘀;石菖蒲可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地龙具有清热之效;丹参、红花能够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天麻可以祛风通络;陈皮、法半夏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全方共奏醒脑开窍、逐瘀通络之效,体现了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FMA、BI评分高于对照组,且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醒脑通络开窍汤联合丁苯酞治疗能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活动能力,可加快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TNF-α、IL-6由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其水平升高可加速脑神经元凋亡,促使血栓形成,是导致缺血后脑损伤的重要机制。IL-10是一种抑制炎症细胞的因子,其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进而缓解病情。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川穹中含有丰富的川穹嗪成分,具有抑制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此外,其还可通过抗氧自由基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抑制炎性因子表达,发挥抗炎作用,进而减轻脑损伤[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醒脑通络开窍汤联合丁苯酞治疗能调节患者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症损伤。
综上所述,醒脑通络开窍汤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炎症反应,疗效值得肯定,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