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朝艳
(六盘水师范学院 图书馆, 贵州 六盘水 553000)
六盘水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城市, 根据六盘水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 (2020 年): 六盘水市市区常住人口93.25 万人,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数为25.66万, 占总数的27.52%, 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各个社区中呈现出 “大杂居、 小聚居、 交错杂居” 的分布格局。 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 以民族、 阶层和职业为识别标准的分化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对以往的社会整合方式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如何应对这种分化可能带来民族关系的社会风险, 成为摆在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难题。 2021 年8 月27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 ……必须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形成人心凝聚。 ……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促进各民族在理想、 信念、 情感、 文化上的团结统一, 守望相助、 手足情深。”[1]构建民族互嵌型社区可以有效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目前, 对于何谓民族互嵌型社区, 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说法。 但是, 对于这一概念界定是可以通过中央出台文件和召开的有关会议精神来进行总结概括的。 2014 年12 月,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 强调,“要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促进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 相互尊重、 相互包容、 相互欣赏、 相互学习、 相互帮助。” 根据这一文件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的要求,可以总结出, 所谓的民族互嵌型社区是指多个 (至少两个) 民族生活在同一地域范围内, 并在日常的生活中有着深入和频繁的交流互动, 从而形成一个相互离不开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 从这个概念中可以明显看出, 民族互嵌型社区有三个必要的组成因素: 一是至少要有两个民族共同居住在同一个社区内; 二是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频繁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 三是在这个社区中的各民族成员既是利益共同体又是命运共同体, 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对该社区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种类型的社区与单纯的民族混居社区有着本质的区别。
社会学一般采用隔离度指数 (indexofsegregation) 来描述城市社会空间中不同群体之间的隔离程度, 其计算公式为:
隔离度指数: IS=0.5*∑∣xi/X-yi/Y∣①
根据六盘水市民族与宗教委员会 (2020 年) 所提供的数据, 在六盘水市区以及所随机抽取的三个社区内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人数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人数分布表
根据隔离度指数运算公式可得, 少数民族和汉族的隔离度指数是0.47; 彝族和彝族以外的民族隔离度指数是0.47; 苗族和苗族以外的民族隔离度指数是0.50; 回族和回族以外的民族隔离度指数是0.45; 白族和白族以外的民族隔离度指数是0.41;布依族和布依族以外的民族隔离度指数是0.49; 水族和水族以外的民族隔离度指数是0.40; 满族和满族以外的民族隔离度指数是0.38; 瑶族和瑶族以外的民族隔离度指数是0.39。 从上述数据可知, 六盘水市区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隔离度相对较高。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 很多少数民族农村劳动者被迫迁入城市, 与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混居在一个社区内, 而构建民族互嵌型社区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各民族相对独立的居住状态, 让各民族群众的生活交织在一起。 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生活方式、 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均不相同的各民族成员生活在同一个社区中, 稍有不慎就会产生族际矛盾,甚至引发冲突。 民族之间的心理隔阂, 以及民族之间的矛盾是阻碍民族互嵌型社区构建的重要因素。课题组在六盘水市区选取了三个城市混居社区进行调研, 发放 310 份问卷, 有效回收 292 份, 调查对象有汉、 彝、 苗、 回、 白……等 14 个民族。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 我们发现, 在三个社区生活的各民族成员, 因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等文化层面不同而产生冲突的现象普遍存在。 但是, 城镇化是当前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为适应我国各民族融合和大团结的需要, 在少数民族聚居城市地区构建民族互嵌型社区已经是当前城市工作的重要任务。 作为城市管理者的政府要尽快解决这些问题, 让六盘水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建构得以落实, 并以一定的速度向前推进。
在六盘水城市周围, 分布着大大小小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不同程度上是以占有周边农村土地来进行的, 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直接增加了城市人口数量, 加速了城镇化的发展。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在城镇化中进入城市的人口有51.6%是初中文化, 28%是高中中专文化,其他都是初中以下学历。 可以看出,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 这些被迫进入城市的农民, 因长期生活在农村, 加之受教育程度有限, 缺乏长期扎根城市生活的基本技能, 直接导致进入城市后生活的困顿。 原市民与各民族群众在受教育水平、 收入、 职业、 消费结构等社会阶层结构上存在的差异所导致了明显的社会阶层分化, 使得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社区的各族群众因为自身各方面差距而产生交往交流交融的障碍, 阻碍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构建。 因此, 要想从各少数民族杂居的社区向真正的民族互嵌型社区的转变, 就必须要解决少数民族在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社会交往和融入城市等问题, 推动各民族成员在同一个社区中实现交往交流交融。
居住格局 (远近、 各民族独居还是混居) 影响着居住各方交往的频度和亲密程度。 在城市中, 各民族交错混居在同一个社区, 这种居住格局影响着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关系和社会网络结构, 为各民族相互交往提供了场域条件。 但是, 民族互嵌型社区并不等同于混居和杂居式的社区, 后者只是在地理区位意义上做出的界分, 并不能促进社区各民族成员之间行为上的频繁互动和情感联系上的持续加深。 因为, “民族互嵌型社区结构首先表现为各民族成员在地理空间上的混杂居住, 并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共生共荣的交融关系。 ”[2]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背景下, 城镇化所带来的社区新结构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混居式社区层面, 而需要向民族互嵌型社区层面推进。 由此, 在同一个社区内,各民族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频率、 交流的内容和交流的深度是衡量是否构成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关键指标。 经过实地调查, 课题组发现在六盘水的任何一个城市社区中, 汉族和少数混居在一个楼层或者一个单元的现象比较普遍, 这样的居住格局为构建交往交流交融型的互嵌社区提供了场域空间。 当问到“您与居住在社区内的其他民族居民交往频率” 时,选择 “经常交往” 的占 32.89%, 选择 “偶尔交往”的占 36.58%, 选择 “从不交往” 的占 30.53%。 在这些交往过程中, 大多以聊天为主, 占总数的66.78%; 当然, 除了聊天, 也有一些是朋友之间相互帮助, 占总数的13.76%; 到民族朋友家做客的占16.44%。 朋友之间相互帮助、 到民族朋友家做客、逢年过节互相拜访就属于一些较深层次的交往方式, 但这些交往方式一般发生在之前就形成的混居式社区中。 在城镇化进程中所形成的民族混居社区中, 社区居民的交往形式大多都是 “点头之交” 或者是 “不相往来”, 由于不同民族对彼此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了解程度不深, 在浅层次的交往中偶尔还会发生一些摩擦和冲突。 因此, 要实现从民族混居社区向民族互嵌型社区的转变仍需要较长的时间。
民族互嵌型社区构建的核心就是健全社区服务体制、 丰富社区服务内容, 有效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 归属感。 通过对六盘水三个社区实地调查发现: 由于城镇化进程过快, 很多社区存在着服务缺位现象, 社区的基础设施不能够满足社区居民需求, 如很多社区没有小区环境, 基础设施缺乏, 社区居民没有休闲娱乐的场所。 同时, 社区居委会举办的活动很少, 即使举办社区活动, 很多居民也不愿参与, 大部分居民的社区生活处在一种严重的 “脱嵌” 状态之中。 当问到 “您是否参与社区活动” 时,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 所调查的三个社区的居民活动参与率极低。 从不参与社区活动的居民共有123 人, 占总数的41.28%; 偶尔参加社区活动的居民共102 人, 占总数的34.22%; 经常参加社区活动的居民共73 人, 占总数的24.50%。 居民参加的活动大多以文艺演出形式为主, 对于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活动几乎没有, 而且居民了解社区活动的途径多是通过社区中朋友的告知或是社区宣传栏上的宣传内容。 当问道 “您是怎样得知社区举办活动” 这一问题时,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 有32.89%的社区居民是通过社区公告栏得知的, 有37.92%的社区居民是通过邻居告知的, 有23.15%的社区居民是从不知道有社区活动的, 剩下的6.04%的社区居民是去居委会时工作人员告知的。 综合上述分析, 社区在活动的宣传工作上还需要努力, 社区活动的内容需要基层工作人员去丰富、 去创新, 从而能够更好地吸引社区居民参与。 只有完善了社区服务体制、 丰富社区服务内容, 有效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认同感、 归属感, 才能真正地完成民族互嵌型社区的构建。
完善民族社区社会结构是解决城市中民族问题、 协调民族关系的重要途径。 所谓的民族社区结构要素是指, “民族社区的社区环境、 人口、 组织、 文化要素的状态和组合。 ”[3]所以, 民族互嵌型社区的构建可以通过合理地整合以上几个要素来实现。 根据六盘水的实际情况, 构建六盘水市民族互嵌型社区, 提出以下建议。
构建民族互嵌型社区不仅仅只需要一个场域基础——混居式社区, 还需要一定的社区环境。 这里所说的社区环境, 主要指社区中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空间格局, 如居住位置, 社区中区位划分, 社区功能的划分等, 这些环境因素对所在社区内的民族关系、 公共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组织功能配合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以群体团结理论而闻名的社会学家马可夫斯基曾指出, “社会网络的关键特征就在于网络的密度, 人们能够彼此接触, 是产生群体高度团结即内聚力的首要的结构性条件。 ”[4]
根据人类的生活习惯来看, 各民族相互接触机会最多的地方是居住、 学习和工作场所。 所以, 民族互嵌型社区构建, 在城市社区建设规划中政府就需要合理引导, 引导每个民族社区建设质量过硬且功能完善的社区广场、 供社区居民娱乐休闲场所、社区图书馆以及社区医疗卫生室等服务设施, 以满足社区居民在户外各方面的日常需要, 吸引社区居民主动走向公共区域, 和不同民族群众开展交流和互动, 这就为构建民族互嵌型社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 民族之间的相互嵌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只能通过政策、 管理、 完善社区建设等手段来加以引导。
1. 政府通过宣传和引导来避免因习俗差异带来的民族矛盾。 民族互嵌型社区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社区居民和谐相处。 然而, 在混居的社区中, 各民族之间常常因为习俗的差异而导致心理隔阂甚至矛盾。 如回族对饮食有较严格的要求, 对回族民众来说, 其他民族成员不在他们面前出现其禁忌的东西是对他们民族的尊重, 如在丧葬期间, 周围的人需要保持肃静等习俗。 这些与汉族的风俗习惯相比有着比较大的差异。
为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 一方面, 需要政府去宣传讲解各少数民族文化及风俗习惯, 让各民族彼此了解各自的传统文化习惯, 并相互尊重彼此的文化, 避免因文化差异引发的摩擦和冲突; 另一方面, 遇到这些因宗教信仰、 民族文化所引发的摩擦和冲突时, 要通过国家政策去引导。 例如, 六盘水钟山区X 社区就规定汉族老人去世后, 如果主动到殡仪馆办理丧葬仪式, 不在该小区摆仪式, 则可以从该小区所在民政部门领取一笔费用, 如果在该小区内操办就领不到。 这些务实的措施, 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矛盾的产生, 从而为民族互嵌型社区的构建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2. 选拔一些对各民族风俗习惯、 宗教文化及国家政策了解的少数民族管理工作人员从事社区工作。 民族互嵌型社区的构建进程需要社区基层管理人员的参与, 在六盘水各社区中都存在一定比例的各少数民族居民。 因此, 在各民族混居的社区中,应多选拔与各社区民族构成成分相同的工作人员从事社区工作。 由于他们比汉族人更加了解其民族心理、 宗教文化及风俗习惯, 所以, 在解决各民族间的冲突时, 更容易被少数民族居民认可。
在社区日常工作中, 能否解决居民生活困难是一个社区和谐的标志之一, 也是缩小民族之间差距、 促进平等相处的重要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吃饭等基本生活问题已经解决。 社区工作者利用国家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对社区中的各族困难群众进行救济, 遇到民族特有的习俗时, 需要在尊重民族习俗的基础上进行帮助。 与各社区民族身份相同的工作人员从事社区工作时, 要主动利用自身具有的少数民族身份融入到居民日常生活中去, 要站在民族、 宗教问题的角度上, 因地制宜地执行行政政策; 同时, 要以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去处理问题, 避免民族矛盾激化。
3. 政府和企业为居民创造交流互动空间, 推动民族互嵌型社区的构建。 民族互嵌型社区的构建关键在于社区内部居民密切的交流互动和是否形成紧密联系的关系纽带, 因此政府、 企业和民间组织可以为社区各民族居民创造交流互动渠道, 促进社区内部各民族居民的交流。 例如, 在同一个社区中,或者是在相邻的几个社区之间, 以一定的活动形式组织社区成员聚集在一起。 这些活动可以是民族性歌舞形式的表演, 也可以是组织社区成员集体聚餐或者集体旅游等一些社区成员参与性较高的活动;企业可以通过举办抽奖活动来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 奖品可以是一些生活用品, 例如食用油、 大米、 卫生纸等; 政府可以在社区举办一些法治讲座、 组织社区居民讨论政府的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等活动, 例如六盘水市区明湖社区政务大厅的 “民众会议”。 政府和企业选择参与性高而且容易凝聚社区居民心理的活动, 促进社区各民族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进一步增强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 归属感, 促使社区成员之间形成紧密联系的关系纽带, 进而完成从混居式社区向民族互嵌型社区的转型。
4. 改变固有的二元对立, 促进各民族相互交融。 从乡村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居民, 在受教育程度、 职业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和原有已经居住在城市中的市民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在进入城市后, 少数民族居民的社会网络资本严重缺乏, 在享受社会资源方面处于劣势。 “进一步消除社会结构分割、社会资源排斥、 社会心理疏离, 促进少数民族社会融合, 是各民族相互嵌入型社会结构建立的重要路径。 ”[5]因此, 国家应该关注城市中少数民族群体社会网络资本的建设, 从而让其享受公平的社会公共服务。
帕森斯认为, “在现代社会, 社会分层结构主要表现为职业结构, 职业造成了群际间财富和声望的巨大差异。 ”[6]所以, 对于失地而被迫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人口, 应针对其教育程度低、 缺乏能够适应城市的劳动技能来 “对症下药”, 让少数民族居民能够 “进得来, 留得住”。 首先, 可以对就业困难的少数民族居民进行就业再培训, 针对就业形势好、 又急缺的工种进行培训, 帮助该群体就业;其次, 鼓励自主创业, 政府可以为少数民族社区居民提供一定数目的小额贷款; 最后, 在六盘水是一个旅游型城市的背景下, 可以在发展类似农家乐、民宿等第三产业, 以解决就业问题。
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 社区所具有的服务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要求, 要构建民族互嵌型社区, 就需要加强社区居委会的服务能力, 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六盘水市市区各社区居委会要不断探索构建民族互嵌型社区的服务路径, 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要从原来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通过入户访谈等方式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 为各民族成员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努力让各民族居民感受到关心和温暖。
社区中的非政府组织在增强社区凝聚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支持成立各种各样的非政府组织, 鼓励各非政府组织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促进在不同民族的居民之间形成互相帮助、 和睦相处的民族氛围。 这种氛围一旦形成, 以不同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为区分的民族差别意识就会淡化, 各族群众在这种氛围中交融在一起, 加速民族互嵌型社区的构建。
在城镇化背景下, 民族互嵌型社区的构建过程实际上等同于 “社会整合” 过程, 是社会各方力量共同作用消除民族隔阂的过程。 民族互嵌型社会结构通过构建利益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 社会成员参与互动等方式, 将各少数民族和汉族紧密联系在一起, 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六盘水民族互嵌型社区的构建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需要社会各界同仁的共同努力。
注释:
①隔离度指数,《城市社会学》一书中的分异度计算公式之一。 式中,xi是空间单元i中某群体的人口数;X则是整个城市中某群体的总人口数;yi是空间单元i中除某群体以外的其他人口数:Y是整个城市中除某群体以外的其他人口总数。 这一指数展现的是群体在特定空间单元(如社区)上实现均匀分布所需的调整程度,即被考察群体的实际空同分布与均匀空间分布状态之间的差异情况。 指数得分为0~1,0 为完全均匀分布的情况,1为完全隔离的情况,得分越高,分异度越大。 经验表明,IS 小于0.3 的情况为隔离度较小, 大于0.6的情况则为隔离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