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孟楠,韦丽春
(1.吕梁学院体育系,山西 吕梁 033000;2.河池学院体育系,广西 宜州 546300)
中国体育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在原始社会后期,人们就借助“舞”把身体动作结合在一起,让人们可以舒展身体、运动四肢,保持身心愉悦。甲骨文考古证明,殷商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探寻生病、治愈、分娩、疼痛等部分生理现象同个人卫生习惯、运动锻炼之间的关系。到先秦时期,人们已经着手探寻体育运动和健康养生之间的关系,并将之应用到中国传统医学理念中,构建出独特而长远的体育养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养生思想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发展成完善的体系,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体育运动和身体健康、寿命长短的关系随着文化的发展而逐步深入,并逐渐形成一定的体系。除此之外,古代中国也出现了有关不老药、不死仙丹的各种传说,美丽的神话激发了人们对长寿的追求,长生不老成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普遍心理诉求。养生术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初见端倪,它从传统巫术中吸取了相关的保养、运动和延寿元素。
《周易》是我国经典的哲学著作,其内容涵盖自然万物 、天地宇宙等自然之道,更突出了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崇拜,成为我国古代的传统养生保健的理论基础,并奠定了养生体育的文化基础。而道家理论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对养生体育有着深远影响。天人合一要求人们遵照自然规律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顺应自然、善待万物,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达到身体和心灵的互相契合。庄子的养生理论更加强调顺应自然,强调养生对人体自然规律的遵从,并将天人合一和节制相结合,主张人要适当地控制欲望,善待万物,从而达到身体状况和心灵情怀的平静祥和。孟子、朱熹十分重视体育养生,孟子的体育养生理论是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的,认为人的所有精神文化活动都要以人的身体为前提,因此“行在”决定“神在”,只有保证身体顺应自然变化规律而运动,才能保持生命肌体的健康,才能为所有的思想思维活动提供载体[2]。
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虽然是在农业经济的社会大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是对于现代化的工业化生产生活方式而言,依然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尤其是进入现代以来,人们逐步打破单一的健康观念的思想局限,更加追求全面的整体的健康,这和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思想内核不谋而合。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肌体的健康,而是囊括肌体、心理、情感和道德等多方面因素整体健康。
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重视人的自然属性,强调自然在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涵养中的重要作用。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所崇尚的自然养生观,强调人的肌体、精神心理活动和自然的变化相适应,从而做到天人合一的层次。老子提出的顺应自然的养生理论认为,自然界是人生命健康的根本,人所有的正常生理活动、生命活动都要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进行,这样才能实现延年益寿的目的。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论衍生了四季养生法、十一时辰养生法。汉末名医华佗提出动静结合的养生理论,模仿自然界动物的行动特点创作出了“五禽戏”,模仿熊、虎、鹿、鸟和猿的动作,无论从理念还是实践中都在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
五禽戏中的“熊戏”沉稳轻灵,具有彪悍特征,练习熊戏有助于胃部消化,活动关节,舒展身体;练习虎戏可以缓解腰背疼痛,增强背部肌肉功能;练习鹿戏可以保护肾脏,活动腰部,燃烧腰部脂肪;练习猿戏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减少气喘、气虚症状;练习鸟戏可以活动关节,预防关节炎,舒经活络。八段锦是我国古老的民间导引术,动作强调以动入静、以静入动,顺乎五行,上下通络,通顺气血、充盈五脏,消内化病症,补体力充盈,达到健身祛病的效应。
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和中国的文化、道德、哲学和医学等理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思维方式、审美理念、人生观、宇宙观和价值观追求。因此弘扬传统体育养生文化,能进一步扩大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深度,加强对现代人的精神、心理的调解作用。在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指导下,现代人会更加向优秀传统文化靠拢,感悟体育运动中的意境美、气韵美和文化美,从而在体育锻炼中,追求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3]。
民族体育养生项目丰富,就民族体育养生的概念而言,主要强调以缓慢、均匀为主导的肢体活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调养身体。以提高生命质量和追求长寿为主导功能的传统体育项目,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身体运动的动作、技术技巧、姿态、运动规则之间的衔接规律和组合方法形成的一种身体语言,来表达各种目的的实践参与。二是蕴涵在其自身内部的一些价值观念、精神内涵,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来娱乐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展现人的内心世界(表1)。
表1 民族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方式和内涵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能否长寿与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有关:遗传基因影响占15 %,社会因素占10 %,环境因素占7 %,医疗水平占8 %,而自己的生活行为方式则占到60 %。由此可见,人的健康水平关键取决于自己的生活行为方式,而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以体育运动为基础,是一个融合了饮食、起居、道德涵养文化的多角度的养生文化体系。
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一个囊括多种要素的文化体系,不仅强调体育运动对肌体的保健作用,更强调从日常生活也就是饮食起居做起,综合改善肌体健康状况。其中饮食机制是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医学认为,食物的种类、温度、色泽、品质等能从不同层面对人体起到滋补作用,因而科学有规律的饮食机制对肌体的调解能力十分强大,尤其是对部分慢性疾病而言。从饮食入手能从根本上提高肌体能力,加强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强调饮食的规律性,饮食规律体现在时间、烹饪方法、饮食方式等多个层面。在传统中医理论中,不同的时间节点被分成阴阳属性,阴阳又对应不同的食材,选择合理的食材能有效调解身体的阴阳属性。饮食上要做到因人而异。中医阴阳学说将人的体质分为阴阳平和、偏阳体质、偏阴体质三种,将食材分为平性、寒凉和温热性,不同性质的食材对应不同的体质,偏阳体质应当多食用寒凉和平和食材,偏阴体质应当多食用温热食材,利用食材的阴阳特性来达到有目的的饮食,从而调解体内阴阳属性,达到阴阳协调的目的[4]。传统中医中的“四时五味观”强调人们顺应季节变化而采用相对应的饮食方式,以达到养生的目的。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是“四时五味”的主要指导思想:“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肾气。”“四时五味观”以五行相克的道理指导人们在一年四季里通过合理的饮食保障肌体健康,以达到体内正气充盈、阴阳调和的效果,是我国体育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各民族饮食文化大多取材于自然、山川,这就是膳食原始食材,再根据气候、地理环境等做出符合肌体需求的菜品,大多发展出酒文化和茶文化,以养身、提神、健体为目标,推动民俗文化发展(表2)。
表2 民族传统饮食文化机制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起居有常”的概念,认为健康有规律的作息机制能够使人保持身体健康,提高肌体免疫力。起居养生含义深远,传统养生文化认为人的起居作息和自然的四级更替、每日的阴阳变化是相对应,都有一定内在规律,如果违反规律则有可能造成人体肌体机制的混乱,甚至导致气血失调,引发疾病。古人将一天的时间段与人体的经络器官对应,在不同时间段,适当休息能让相对应的器官得到修养。例如肝脏对应丑时,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在丑时入睡能达到养肝护肝的作用;心脏对应午时,因此午间小憩能让心脏得到修养。“起居”在传统体育养生环境中的含义不仅包括作息,也包括言语、穿着、屋舍等内容,“起”强调的是起身活动,“居”指的是停止劳作。健康的生活作息机制体现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中的“动静结合”特质,强调肌体在劳作和休息之间的合理调解,对现代人的生活起居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5]。
养生本意就在于防患未然,治未发之病,强调通过调养肌体和精神,增强体制,治愈疾病,提高肌体防御力,保障身体健康,进而延年益寿。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认为人的疾病发生受到体内的正气的影响,因此通过身体锻炼、调整姿态、调解呼吸、修心养性,可以达到静脉舒通、腑脏协调、气血平和的目的,从而涵养肌体正气,抵御外邪、疾病侵扰。在传统体育养身文化的引导下,现代人更应当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豁达大度宽容的心态,合理调解自身情绪,同时也要有适当的抒发情绪的渠道,避免情绪大起大落,保持心态平和,减少愤怒、悲观和抑郁情绪。在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中,养生就是养性,“性”从广义层面上讲是人体生命的发展规律,从狭义层面上可以理解为人的精神状态。个人如果长期处在悲观、抑郁、忧伤的情绪中,就会导致精神状态低下,体内阴阳失调、气血不足,影响肌体的免疫力,以及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不仅注重健体,更注重健心,一方面通过适量的体育运动做到内外兼修、动静相宜、舒展四肢、活动筋骨;另一方面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排除忧思杂念,做到情绪平静、心态祥和[6]。
整体观是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基础理论之一,更是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传统体育养生文化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人的身体也是一个整体,人的肌体和精神状态更是一个整体。人的生理变化、肌体运动、情感情绪等都和大自然的整体运动状态相关,自然界的变化影响着人体的变化。推动和促进人体健康,就是要从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关注自然界和人体的整体联动效应。在整体观和“天人合一”理念的共同推动下,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将人体的所有肌体活动和自然界的变化进行关联,强调人的养生要置身于大自然的环境中,以局部调养带动整体调养[7]。在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影响作用下,现代人的体育运动和身体锻炼应当包括生理、心理上的综合锻炼,以身体健康推动心理健康,以心理健康调整肌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增强肌体的适应能力和防御能力,完善肌体机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促进民族传统养生的必要手段,因此将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传承和发展,也对民族传统养生具有重要意义(表3)。
表3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类型
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不仅是一种体育锻炼形式,在思想文化层面上更是具有一定的视野和高度。传统的体育养生文化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观,强调自然和人是一体的,人的行为、思想要符合自然规律。在“整体观”“天人合一”“形神结合”等理念的引导下,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十分注重生命智慧的存在,强调宇宙、人体的和谐,并指出身体的健康必然要有人格、道德的参与,高尚的道德可以提高肌体健康水平,肌体健康有助于培养高尚的道德修养[8]。修身也是修德,当一个人道德水平高时,他的一切行为,包括言行举止都是端庄正中的,同时体内正气足,气正才能身心健康,心理健康才能推动肌体健康。促进健康机制的形成要保持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将养生理念牢固树立在主流价值观上,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做到“善、正、和、中、通”,将养生的精神升华为做人做事的精神。其中,“善”指的是道德修养,是养生的终极目标,注重道德涵养和文化素养;“正”强调的是做人之本,是体内正气的集聚,是孟子所强调的浩然之气,人体内正气足,则邪气无法入侵,身强力壮;“和”指的是和谐,心平气和,气韵和谐,在养生中做到人与自然合一,降低欲望,顺其自然;“中”强调的是人的行为准则,守中的内涵在于尺度,任何事物都是过犹不及,追求过多反而适得其反,顺其自然反而唾手可得;“通”强调的是变通,是人的处事策略,更是整体哲学,反映人和自然万物的相通相生。
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兼顾身心的养生学问,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对人的生命、对自然万物的独有认识的基础之上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特殊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技法,能有效达到预防疾病、提高肌体免疫力的目的,发挥延年益寿、调解身心的作用。在现代健康和运动理念的指导下,传统的体育养生文化和现代健康理念有着内在一致性,都强调身心健康,注重运动的科学性、规律性,强调人的肌体运动要尊重自然规律,符合人体运动规律。因此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加以宣扬和传播,使之形成科学的养生体系,并和现代体育运动领域相结合,不仅能有效指导现代人的健康生活,更能推动全民族身心健康发展,践行全民健康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实现健康中国和绿色发展更好地融合,促进全民族的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