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引凯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 赣州 341000 )
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亟须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城乡一体化建设阶段,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建筑行业的发展想要全面展开,就要考虑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我国同等条件下的建筑材料能耗比其他国家高 20%;此外,我国建筑业垃圾、污水年产量 8 000 万 t[1]。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管理被纳入建筑业,将节能减排的理念应用于建筑设计,按照绿色的理念采购早期生命周期材料,从而减少建筑在使用中如何减少环境污染。通过政府、企业和企业内部各层次、各链条的合作,建立政府部门以及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博弈关系对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运用外部经济学理论和博弈论方法,分析了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在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投资收益中的作用。其次,运用博弈论方法,建立关系促进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利益最大化的过程[2]。
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生命周期中的成本主要包括决策成本、建设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
(1)对于建造企业来说,主要承担施工决策成本和施工成本。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根据建筑施工的需要,要求使用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材料,安装环保节能设备。另一种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转化为绿色创新技术,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在施工前都需要接受培训,这将使得商品住宅绿色建筑中的施工成本略高于普通建筑[3]。
(2)消费者,即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的使用者,在使用阶段承担主要的成本,包括维护成本、管理成本、能源成本、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由于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具有节能效益,与普通建筑相比,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的消费者使用成本将大大降低。
(3)政府主要承担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损失生命周期中的活动,主要包括环境、行政成本和报废。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具有生态和环境效益,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环境污染大大减少,政府的环境成本和报废成本相对较低。政府行政成本主要指政府监督的激励成本[4]。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属于外部经济的产品,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和经济外部性,可以产生收入,在其整个生命周期给每个共享个人间接带去的收益是不同的。政府和消费者在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成本越低,能源节约和环境成本降低是友好的。
目前,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绿色技术和国家新能源建设阶段。建筑的“绿色”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建筑业自身的发展,还可以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针的实施和国民经济结构的完善。绿色建筑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建筑业要发展绿色建筑,必须重点抓好结构建设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的节能减排工作[5]。在项目施工阶段,施工企业除了选择建筑材料、设备和供应商进行选择管理外,还需要选择施工工艺,还需要考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绿色建筑的支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各项法律法规,使建筑业从设计、施工到运行回收各个阶段都达到绿色环保的要求。
这种情况属于博弈过程的范畴。在博弈过程中,政府与施工企业在博弈中有 2 种决策:一是自愿与各方合作,对绿色标准进行补偿(以下简称“补偿”);二是拒绝与绿色标准进行合作,采取商品房绿色建筑行为(以下简称不补偿)。本文的基本假设如下。
(1)三者在选择决策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2)假设博弈中的三方都采取补偿策略,并积极与建筑业合作,可以保证双方的共同利益。如果一方采用随机策略,其被视为一种不合作的状态。
(3)假设政府、建筑施工企业和建筑材料供应商并不是完全理性的,那他们将学会模仿之前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决策,最终达到一个平衡状态。
(4)影响决策变化的因素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可变性。
(1)政府积极促进建造企业补偿绿色标准的概率x,政府不补偿绿色标准的概率 1-x;建造企业补偿绿色标准的概率y,建造企业补偿绿色标准的概率 1-y;建筑材料供应商补偿绿色标准的概率z,建筑材料供应商不补偿绿色标准的概率 1-z。
(2)建造企业积极参加时得到政府的补偿R1,企业积极参与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获得的付出成本主要指制度成本C1,建筑企业积极参加时得到政府的奖励B1,对消极参加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给予一定处罚F,政府在消极参与时给予建筑企业一定的补偿z1,此外,政府部门不论积极促进还是消极促进,都是自愿有偿的给予建造厂商一定的补偿,仅仅在与政府的监管水平和付出成本存在差异。
(3)企业主动参与的获得的补偿P,因此获得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增值收益为G2,同时,积极协助企业加入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获得的长期收益M,企业积极参与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获得的付出成本(主要时间、交通成本)C2,给其他建造企业带来的收益为M,建造企业放弃使用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时获得收益R2、给建筑企业造成的损失L。
(4)企业积极参与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获得的付出成本(主要时间、交通成本)C3,积极协助企业加入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获得的长期收益R3,政府部门给予自愿使用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建造企业一定的补偿为F;建造企业消极的参与获得的额外收益为E3’;因此受到政府的处罚为F。
根据上述的变量的设定,得到支付矩阵,政府积极促进建造企业补偿绿色标准的概率z如表1 所示,政府积极促进建造企业不补偿绿色标准的概率 1-z如表2 所示。
表1 政府补偿绿色标准的博弈支付矩阵
表2 政府补偿绿色标准的博弈支付矩阵
建筑材料供应商、建造企业和政府部门各群体构造的三维非线性方程组如式(1)所示。
高次项省略高次项
计算可得特征根如式(2)所示。
将x=0、y=0、z=0 ,代入式(1)、(2),得 1=R1-C1-P<0,2=R2'-L<0,3=R1-S2<0,所以E(0,0,0)为吸引子。
将x=0、y=1、z=0 ,代入式(1)、(2),得 1=R1-S1-P>0,2=R2'-L>0,3=R1-S2>0,所以E3(0,1,0)为排引子。
将x=0、y=1、z=0 ,代入式(1)、(2),得 1=R1-S1-P>0,2=R2'-L>0,3=R2-S2>0,所以E2(1,0,0)为排引子。
令x=0、y=1、z=1 ,代入式(1)、(2),得 1=-(R1-S1-P) <0,2=R2'-L<0,3=R1-S2<0,所以E5(1,1,0)为吸引子。
将x=X解、y=Y解、z=Z解,x<0、1<0、2>0,由于1、2 异号实根,所以E8(X解,Y解,Z解)为其鞍点。
演化博弈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性。这一特性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人们在做决定时依赖于这种选择来强化而加以实现。在本文中,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企业最后结果是一个明确的“补偿”的理论。吸引了E1、E2这两点周围的决定,两个吸引子理论的两个因素“补偿”“不补偿”,所有的决策点通过演化的初始状态最终会从E1到达E3。这样一个范围密切相关的一组特定的吸引子理论是一个吸引子区域,任何决策点从理论最终会倾向于一个特定的吸引子组,E2-E3-E5是系统演化的关键边界。如果初始决策点落在“不补偿”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决策区域,所有参与建筑的企业都会选择E1(0,0,0)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初始决策点落在“补偿”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决策区域,推进系统最终将演化为(1,1,1),不难看出进化系统的最终结果高度依赖于初始决策,且这种变化过程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通过分析,我们得出,E1(0,0,0)、E2(1,0,0)为演化稳定策略,依据E1~E8均衡点特性可以得出演化博弈理论。建筑供应商与建造商群体、政府部门构建的动力演化博弈过程,矩形区域体积被E2—E8—E3分割开来。三均衡点分为“补偿”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决策和“不补偿”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决策 2 部分。如果初始态(x,y,z)∈“补偿”时,经过多次演化企业最终将到达(1,1,1)点,即博弈各方均会选择补偿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决策,所以成该区域为“补偿”的空间区;如果初始态(x,y,z)∈“不补偿”时,经过多次演化企业最终将到达(0,0,0)点,即博弈各方均会选择不补偿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决策,所以成该区域为“不补偿”区。由此可知,始发状态的不同,建筑供应商与建造商群体、政府部门构建的动力演化博弈的最终结果将不同。当建筑行业和建筑商降低补偿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的成本时,成本的降低会增加博弈各方的净利润。均衡点E向左下移,“补偿”体积增加;建筑行业和建筑商的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利润增加R2' 时,均衡点E5也会向左下移,“补偿”的体积区域也会扩大,从而增加商品住宅中绿色建筑补偿的可能性[3]。
考虑成本和利润对商品房补偿绿色建筑策略的影响时,除了增加政府的政策补贴,每个施工企业也应该从自身开始,大幅度提高创新能力,降低工程造价,规范产权制度。继续探索商品住宅的“绿色建筑”,规范绿色建筑的法律制度体系,稳定绿色建筑形式,明晰绿色建筑定义;并强化用途管制,严格界定各级政府的权能,积极推广绿色建筑使用,在保障制度与其他利益的基础上适度放活建设用地的权利,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使用效率。加强风险防范机制,需要多方协同合作,为避免出现“搭便车”等投机性收益行为的干扰,政府应提高监管水平,特别是加强集体经济组织在法理基础、社会监督方面有序的合理性。加大惩戒力度,充分保障各建筑商知情权,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从而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信用机制。促进各方实力增收机制,不应带有任何强制性趋利色彩,过高补偿不仅会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也可能出现搭顺风车现象,故不通过能盲目提高补偿来推动实行,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以及具体情况提供合理适度的补偿。这可以委托社会机构等对农户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测评,以了解农户的现状与需求,作为量化补偿标准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