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交叉视域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思考

2022-01-20 11:49林文财周玉媛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交叉建构学科

林文财 , 周玉媛

(1.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州 350202;2.福州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福州 350108)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概况和社会经济产业发展的新背景

(一)数字媒体艺术发展概况

从艺术媒介的发展来看,艺术形式的发展就是媒介技术演进的历史。媒体通常指信息的存在物,包括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多种形态。例如,15世纪印刷术的发展改变了文字和图像的制造形式,直接催生了版画艺术。19 世纪的电影是工业革命和西方现代艺术融合的媒体艺术。从20 世纪90年代的计算机和互联网到智能手机的兴起,以及如今数据可视化的迅猛发展,直接促进艺术与科技的进一步融合。数字媒体艺术是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数字媒体艺术是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艺术形态。数字媒体艺术体现了数字与信息新媒介的特点。

目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信息设计、视觉艺术、交互设计、人机界面、游戏动画、网络传播、虚拟现实等,基本是从文化、艺术和技术等领域多维度立体建构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二)社会经济产业发展的新背景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技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数字媒体以一种极强的渗透力融入社会、文化、科技产业等各个领域。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的实时交互化,信息的影音化,体验的虚拟化,数字媒体成为经济产业和社会文化的一种常态。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着数字媒体带来的新的课题和机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育也迎来了一个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的新时期[1]。随着网络服务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智能化数字设备的普及,数字化信息体验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目前,文化产业、创意经济、数字媒体、移动互联网等相关领域越来越重视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大数据可视化处理、智能城市、智能服装等也逐渐成为新的内容。例3D Mapping、动画游戏、沉浸式空间、立体电影、影视特效、互动艺术、网络艺术、数据艺术、装置艺术、虚拟现实艺术、数字博物馆等新视觉艺术领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虚拟现实的世界图景正逐步改变着社会文化,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显示其跨界融通的特征、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特征、技术与美学交织的特征。数字+媒体+艺术的模式不仅架构起认识信息时代的视野,同时也成为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桥梁。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的交叉实验性和跨学科的融合性不足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具有交叉实验性、多学科融合的特征。该学科的课程建设需要在不断的交叉实验中获得提升和改进。在学科交叉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架构探索,不断地沉淀出行之有效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进行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摇摆的情况,这是由于其具有学科的实验性特征。课程的合理建构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不断地调整和修正。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门融合了多个学科知识体系的学科,因此它呈现出了一专多能的体系,形成知识上的综合和延展、技术上的创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但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大部分采用各学科并立教学的方式,并没有真正做到学科知识交叉提炼以及课程的融合和优化[2]。在教学上,艺术设计和媒体技术形成了两个独立的授课关系和教学逻辑。学科的差异和共性无法获得精准定位和提炼。交叉并不意味着简单粗暴地关联在一起或简单地并置。

(二)课程群建设的整体性倾斜以及课程体系的混乱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多学科共同参与教学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其教学过程中会形成一系列课程群,这些课程群相互支撑、彼此交融。部分高校在该专业的课程群建设方面,主要倾向于多项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交叉融合课程的设计。总体思维的建构有利于学生通过多个角度重新架构知识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从而对问题产生立体的解读和解决方式[3]。例如,在交互设计课程中,教学偏向于制图软件的教学,而对编程内容一笔带过,从而导致课程群建设整体倾斜。课程群的不合理建设也会导致专业优势与动画专业、影视专业的人才培养无法明显地区分开。另外,专业课程形成一种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无法形成统一的脉络和知识体系框架,学科和学科之间形成相对孤立的状态。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课程无法形成统一的进度,造成部分学科课程的反复和部分课程的缺失。总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将艺术设计和媒体技术两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都纳入课程群中,并且形成琳琅满目的并置和生硬的拼合状态,或者简单的平衡状态。

(三)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符合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需要。数字媒体文化创意产业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迭而发展出新的需求,新媒体数字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单一技能的熟悉,而是越来越重视交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学科群的建设上,要合理地规划和安排以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综合能力。另外,数字媒体行业的发展较为迅速,人才培养需要随着行业和经济的发展做适当的调整和转变、删除和补充、合并和开发。同时,也要时常将学校课程和项目实践、企业调研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形成教学统一的关系。学校课程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统一关系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教材选定、课程设置等方面需要持续关注的因素,避免教学教材的落后和局限。

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学科交叉课程群体系的建构方案

(一)跨学院合作是学科交叉课程群探索和建构的有效机制

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数字媒介语言的应用型学科。在课程群的设置上既要有计算机技术的知识,也要有人文艺术的知识。基于学院间的课程共建模式形成教学优势资源的互助和贯通。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编程软件课程等为数字媒体艺术学科注入理性的思维和方法。软件、编程等数字工具根据艺术设计规律、美学创造力和想象力来进行创作。数字媒体艺术涉及诸如交互性、跨媒介、沉浸式、实时性、虚拟现实等全新的艺术概念。在专业课程群建设方案中要运用跨院、跨学科融合的总体思维进行思考和贯通,避免单一化的思考模式和简单化的处理方式[4]。另外,教师队伍要能够通过跨学院学习、跨专业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改变教学内容的单一性,能够在交叉课程中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在知识的取舍上把握跨学科教学的核心[5]。例如,交互设计课程中的部分课程是艺术生不熟悉以及艰涩难懂的内容,教师要在诸如编程逻辑、编程中视觉艺术要素的代码设计等课程内容中形成艺术、科技、媒介三者贯通的教学理念。

(二)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群的体系结构

数字媒体艺术具体可以划分为数字科技、媒体文化、视觉艺术三个关键课程内容(图1)。通过三个领域的建构,我们可以再划分出四个具体专业领域,第一个是交互设计领域,第二个是影视动画领域,第三个是视觉传达领域,第四个是媒体文化领域。这四个领域相互交叉重叠、相互渗透重组。影视动画领域主要指由时间叙事逻辑建构的媒体领域,如电影、动画、电视、影视特效、表演、剪辑、蒙太奇理论、视听语言等课程。交互设计领域更侧重用户控制导向,具体可以划分出四组内容,第一组是以影像为主体的交互式动画与电影,第二组是以设备装置为主体的游戏交互,虚拟现实、界面交互以及其他交互装置设计,第三组是以网络媒体为主体的网络媒体,第四组是以数据信息为主体的信息与交互设计。影像、信息、装置、互联网共同建构了交互设计课程群的框架,具体课程及其关系如图2 所示。

图2

交互设计的课程主体由影像类课程、装置类课程、信息编程类课程、网络媒体类课程共同组成。在课程方面并无主次关系,因为它们都是交互设计的重要因素。它们互为基础、互为条件。这四个部分犹如金字塔的四个基点,共同联结成四个立面,最终四个课程核心交织于一点。它们相互依托、缺一不可,并形象地体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交互艺术设计方向课程建构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上的总体性特征。因此,这样的课程设置才能够在独立学科间抓取其核心,从而形成相互交叉融合的关系,以实现交互设计的课程目标和人才能力的培养。由此避免多个学科之间的混杂关系,以及课程群的摇摆和偏向。

(三)交互设计课程群的整合和优化

通过上文对交互设计专业课程群的体系结构的分析,清晰看到学科群之间的关系和知识之间的组织框架,发现一些课程内容进行了合并重组,例如,交互影像课程整合了视听语言、影视特效、编剧等课程;界面交互设计整合了视觉传达设计和动画课程;虚拟现实交互课程则整合了影像、动画、信息交互设计等课程的内容,这样的整合形成了课程根系的块茎关系。块茎课程在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式中获得了有弹性的配置关系。课程群的整合能够提炼更为紧凑的课程框架,避免知识体系的消解或者以偏概全的问题。课程群的整合并不是为了让其在单一指向中失去知识建构的活力,而是为了保持其知识体系的开放性和发展的特征,在应用层面上可以实现多种链接途径和开启多种工作模式。总之,课程群的优化需要对不同课程有深入的研究,以及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剔除和补充课程,从而实现课程群的不断调整、修改以及优化。

(四)突破课堂时间的学时限制,重建多维度的课程考核体系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群内容较为丰富,它不仅需要注重各学科基础知识的准确掌握,同时要深入了解学科间知识架构,仅依靠课堂时间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突破课程学时的限制,建立起课上课下贯通的学习体系[6]。例如,在交互设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和相关企业合作建立校企教学模式,定期安排学生下企业实习。学生能在长期或者短期的项目训练中获得实战运用能力。另外,单一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很难全面地界定学生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因此需要建立多维度立体化的课程考核体系。除了理论和实践的考核维度外,也需要考核学生在企业和项目中的工作能力。例如,学生参与企业实训、项目工作和科研竞赛可以作为课程考核内容之一。突破课程的时限和考核体系,学生能在探索式研究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和技能,并且从研究中获得更多创新的条件和可能性。

(五)艺术与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

艺术与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是多学科课程设置以及跨学科教学实践的重要场域。具有跨学科特征的实验室承担了传统机房实验室所无法具备的学科交叉教学的功能。例如,在沉浸式交互空间设计中,学生可以实现知识和技术的综合运用,传统的机房只能在有限的学科范围内完成一部分工作。艺术与科技创新实验室能够提供多种设备和项目工作实验,将复杂的艺术与科技融合于同一空间中。这样的实验室教学提高了跨学科教学的效率和直观性。再者,能够探索和建构校企教学新模式,相关企业在参与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将同时构建设备和软件系统的培训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充分地接触设备,直观地理解相关行业的设备和操作规范。因此,实验室成了学生和教师进行科研课题和产学课题研究的重要场所。

猜你喜欢
交叉建构学科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学科新书导览】
菌类蔬菜交叉种植一地双收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超学科”来啦
建构游戏玩不够
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