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永宏, 张文敬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中山 528402)
目前,本科高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采用的教学模式大同小异,主要是以课堂教授为主、课程实训为辅的模式,课程考核方式大多为期末闭卷考试。为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本研究通过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发放问卷,调查了大三和大四年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共发放问卷200 份,占两个年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总数的50.89%。回收192份,其中有效问卷190 份,样本基本信息如表1 所示。调查结果表明,现有教学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表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对于课程的理论教学,24.50%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过于抽象,尤其是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货物运输保险条款、违约等内容;51.10%的学生认为缺乏真实性案例,16.90%的学生认为网上相关学习资源分散、庞杂,学生识别能力有限,因此利用率不高。对于课程的实践教学,学生希望在实训课上能够得到教师更加具体的指导。而63.70%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上的学习抽象,实训操作与外贸实际结合度不够。总的来说,调查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课程内容和实际工作岗位的联系不够紧密。具体调查情况见图1。
图1 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调查
目前理论讲授与实训环节的安排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理论与实训同时开展,实训稍滞后于理论讲授,另一种是完成理论讲授的全部教学内容后,集中做实训。
在受调查学生中,有17 人觉得实训操作与课堂讲课学时搭配非常合理,基本能跟上课堂和实训操作学习节奏,占比8.95%。有126 人觉得基本合理,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跟上学习节奏,占比66.32%。有47 人觉得两者分配不合理,实训操作存在许多疑惑,占比24.74%。上述调查结果表明:仍有24.74%的学生表示实训操作中的部分内容先于课堂讲学,影响了实训进度和实训成绩,并增加了教师实训指导的工作量。
随着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逐渐向全国推广,与货物进出口相关的货物申报、许可证申领、出口退税等外贸业务操作不断发生变化,逐步实现贸易便利化目标。但是教材和实训软件的更新速度慢,导致内容变化滞后于实际业务流程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能力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等外贸新业态迅速涌现,新的外贸业态呈现出不同于传统贸易方式的特征:简化归类申报、增值税免征不退等。最近出版的教材已开始增加这些新的知识点,但是实训软件明显跟不上外贸发展的速度,通常任课教师通过知识拓展等方式扩大课程容量,但是由于缺乏实训练习,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仅限于文字描述。因此,现行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虽然任课教师不断尝试教学改革,但是改革的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长期以来,国际贸易实务课的考核方式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比例多为70%~90%,其余为平时成绩。这种考核方式无形中对教师授课的行为方式和学生的学习目标设定都产生了较大影响:知识目标成为重点教学目标,能力目标往往被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在整个课程考核中所占比例较小,教师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可操作的空间相对较小;学生会按照课程的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所占比例来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学习积极性不高。如果考核方式不加以改革,将很难推动教学手段改革。
对考核方式的调查发现,学生更倾向于提高过程考核比例,降低期末考试比例。供被调查对象选择的范围为:过程考核比例为30%~60%,期末考试比例为40%~70%。其中,选择期末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60%的人数最多,占总数的36.32%。选择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的人数较少,占总数的2.1%。可见,学生同样具有改变考核方式的诉求。
调查发现,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中的案例普遍存在以下短板:一是案例涉及的企业以“A 公司”“B公司”等命名,使得案例缺乏真实感。二是涉及的港口、船公司等以虚拟名称出现,不利于与实际航线规划、运费计算、港口条件等外贸业务结合。三是案例较为陈旧,与最新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相关规定脱节。因此,这大大降低了案例教学的效果,甚至在接受调查的有国际贸易实习或工作经历的学生中,有52.3%的人认为课程中的案例对实际工作没有或仅有一点帮助。四是缺少连续性综合案例,缺少贯穿不同章节的连贯案例,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
在这个互联网与大数据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多数学生已具备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基本技能。然而,面对海量信息,尤其是专业性强的学习资源,学生的辨识能力明显不足,在学习资料搜集和筛选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导致学生宁愿放弃对网络学习资源的利用。在本次调查中,24.5%的学生认为课本的知识还不够深入全面,同时也认为网上资源比较分散。虽然教师推荐了相关官方网站的链接,但是实际访问的学生并不多,对于海关、商务部等官网以及学校图书馆的相关数据库利用率偏低。对这类资源的学习活动未纳入教学互动和考核体系是学生不愿自主学习的主要原因。
格拉塞(Glass,1979)的研究表明,班级规模越大,学生的平均成绩越低;班级规模越小,学生的平均成绩越高。近年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班的规模不断变大,以90 人的教学班为例,用传统点名方式考勤用时大约5 分钟;进行课堂分组讨论时,每组的人数较多,讨论效率低且存在搭便车行为,另外,教师对讨论进展难以全面把握;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无法做出针对性的、个性化的点评,学生在多次未收到教师课堂反馈的情况下,自愿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下降。因此,课堂管理的方法也应随之改变,采用新的管理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本研究所调查高校针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重塑进行了大胆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改革措施可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
项目教学法能够将学生代入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学生通过合作完成项目,提高利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契合。例如,给定出口交易标的、目的地、交货期等条件下的运输方式、运输路线选择;设定交易标的、运输方式和路线等条件下的完成投保;根据给定货物产地、目的地及其他必要条件做出口报价;等等。全部项目设定均源于实际,项目的完成均需要进行调研。学生分组完成每个项目,模仿外贸公司对项目团队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的“社会懈怠”心理。
在信息来源和渠道多元化的背景下,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源供给丰富,教科书和课堂所承载的线下学习资源已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是,对于学生而言,无法在海量分散的网络学习资源中高效率地获取信息,基于此,由教师担任线上学习资源的识别者、分享人是解决问题的现实选择。
随着考核重点由对知识的记忆转向对能力的评价,课堂由线下延伸到线上,学习时间由固定变为随时,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应由标准化向多元化转变,以过程考核为主,实行线上线下多元考核。过程考核重点指向能力目标,涵盖任务或项目完成情况、思维能力等内容,期末考试关注重点指向知识目标。这种新的考核方式一改以往以知识记忆为主的评价形态,要求学生全程参与课堂、线上、线下学习与互动,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测试都与总成绩密切关联且不可逆。改革后,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实践技能大大提升,课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更加匹配。
掌握进出口业务基础知识前提下,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以真实产品、外贸公司、报关企业、货代公司等业务问题为线索,通过课程平台或课堂下达任务,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分组调研、讨论完成任务,教师在课上对学生的完成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各组之间进行互评。这种做法使学生自主学习了教材未能囊括的知识点,同时也了解了最新的行业动态,更加有利于对接企业需求。
上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通过一系列教学模式的创新,塑造了新形态教学体系,能显著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以及分析和处理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与职业素养。但是,尚有两个瓶颈问题制约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一是缺乏国际贸易实务优秀案例。现有教材内案例多为单一知识点模拟,对学生的代入感不强,不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现有网络资源内案例丰富,但是有待挖掘整理,使之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二是缺乏新形态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改革效果。基于此,如何依托移动互联网和在线课程平台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是一个值得持续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