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广西一次极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成因分析

2022-01-19 13:04:24王军君王艳兰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1年4期
关键词:冻雨雨雪冰冻

王军君,唐 熠,王艳兰

(桂林市气象局,广西 桂林 541001)

引言

自2008 年中国南方发生大范围低温冰冻天气后,极端低温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和研究[1-6]。极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是影响广西冬季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对农业、林业、电力、交通等行业有重大的影响。进入21 世纪以来,广西发生过三次较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08 年1 月13 日至2 月5 日,强冷空气不断补充南下,使得广西出现50a 来最长的低温冰冻期,冰冻持续20d 之久;2016 年1 月23—28 日广西多地出现第一次降雪记录,强冷空气导致雪线到达华南沿海,为近50a 来最南雪线;2018 年12 月28—31 日,广西再次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这次过程雪线只是在广西北部一带,多站最低气温突破建站以来同期历史记录,达到极端事件标准。许多科研业务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南方低温雨雪天气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有意义的结果。丁一汇等[2]指出造成2008 年南方持续低温冰冻天气的主要原因为欧亚1月阻塞形势的异常发展和大气环流形势持续稳定,孟加拉湾和南海出现持续的大量暖湿空气向北输送;高安宁等[3]指出蒙古横槽南压分裂小槽东移,使地面冷高压强度突然增强并爆发南下,是造成华南寒潮天气的起因;李灿等[7]研究表明低层冷垫上空暖湿气流强盛,垂直结构逆温长时期维持是南方极端低温冰雪过程的重要特征。本文从环流形势、锋区结构、水汽条件等方面特征对2018 年12 月28 日至31 日广西发生的一次极端低温事件的成因进行分析,寻找广西极端低温事件的预报着眼点,为今后的低温雨雪预报预警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所用资料包括:2018 年12 月28 日至2019 年1月2 日广西地面气象观测站气温等观测资料,FNL(1°×1°)逐6h 每日4 次再分析资料,1998 年至2018年NCEP(2.5°×2.5°)逐6h 每日4 次再分析资料。通过气候统计和合成方法,结合天气学诊断方法,从环流形势、热力条件、锋区结构、水汽条件等方面揭示此次极端低温雨雪天气的特点及其成因。其中500hPa 与地面环流形势分析用的NCEP(2.5°×2.5°)资料,其余均用FNL(1°×1°)资料。

2 过程特点及灾情

据广西地面观测资料统计,2018 年12 月28—30 日,广西各地降温幅度5.5~9.2℃,其中崇左市大部及合浦、平果、德保等地降温幅度达8~9℃。过程最低气温:桂北-3~0℃,桂中1~4℃,桂南5~8℃;高寒山区-8~-4℃。广西有328 个乡镇最低气温降至0℃以下,最低出现在桂林资源瓜里乡,达-8℃。其中,30 日融水和柳州最低气温分别为-1.0℃和-1.1℃,均打破当地建站以来12 月同期最低记录。另外,南宁、雁山、融安、融水、柳城、鹿寨、沙塘、柳州、柳江、环江、罗城11 个站日平均气温创下当地建站以来12 月日平均气温新低。2018 年12 月29 日至2019 年1 月1 日,全区平均气温连续4d 低于8℃,其中12 月30—31 日连续2d 低于4℃,为近50a 来12 月下旬少有。广西北部和中部、南部降水相态有明显差异,桂北出现雨夹雪或小雪天气,部分地区出现结冰或冻雨,全区共出现冰冻36 站日、雪54 站日、冻雨31 站日,为2003 年来12 月冻雨最多的过程,而桂中、桂南以小雨到中雨天气为主,未出现降雪或冻雨。据统计,此次过程共造成广西2.83 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303 万元,低温冰冻灾害主要出现在桂北,受灾的经济作物有砂糖橘、沃柑、百香果、柿子、甘蔗等。

3 环流特征及成因分析

3.1 500hPa 环流形势

在强冷气影响广西前,2018 年12 月25 日12时,乌拉尔山与贝加尔湖之间有一个强而稳定的阻塞高压,中心达548dagpm,比常年同期偏高24hdagpm 以上,在贝加尔湖有一个强盛的冷性低涡,中心强度达488dagpm,且持续稳定在50°N 以北,冷中心温度达-52℃,贝加尔湖至新疆一带有一东西向的横槽,有利于强冷空气在我国北方不断堆积,随着横槽转竖,槽后强盛的西北气流引导北方强冷空气向华南输送,另一个低槽区位于乌拉尔山以西到巴伦支海。强冷空气影响广西时,到12 月30 日12 时,亚洲中高纬呈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中纬度有小槽东移,在横槽前面出现阶梯槽的疏散结构,预示着横槽将转竖并向南加深,将引导北方强冷空气大举南下。到2019 年1 月1 日12 时,500hPa 横槽转为竖槽,位于我国东北附近,地面冷锋已完全进入南海,强冷空气影响广西基本结束。此次过程副高强度大于常年同期,整个冷空气影响过程前、中、后期,588hPa 线北界都接近20°N,冷空影响时,副高稍有南落,明显高于常年同期的15°N,副高的异常偏强有效阻止冷空气的向南扩散,造成广西南北温差较大的温度分布。

3.2 地面冷高压强度

由12 月28 日—31 日海平面气压平均场(图略)可见,整个亚欧大陆由大陆强冷高压控制,冷高压中心位于贝加尔湖与乌拉尔山之间,平均强度达到1055hPa,比常年同期偏高24hPa 以上,29 日高压中心强度达1070hPa(图略),等压线密集,整个中国大陆都处于强盛的冷高压控制之下,1035hPa 线南压至广西地区,如此强大的冷源实属罕见。

4 物理机制分析

4.1 850hPa 的0℃线位置

850hPa 0℃线一般预示着广西雪线的位置。12月27—31 日,850hPa 温度场上华南地区维持一个等温线密集区,为锋区位置所在,随着强冷空气向南推进,广西上空等温线更加密集,0℃线于12 月30日南压至24°N,导致广西北部大部出现冻雨或雨夹雪天气,而广西中部、南部850hPa 基本高于0℃,只是以降雨为主,没有出现降雪。计算(20°N,110°E)与(30°N,110°E)的南北温度差,28—31 日平均温度差可达20℃,其中28 日20 时,随着强锋区南压,(30°N,110°E)温度降至-10℃,20°N 与30°N 温度差达到22℃,超过广西寒潮爆发时平均锋区强度20℃的临界值,冷空气异常强盛,为这次过程提供了较好的热力和动力条件。

4.2 锋区结构特征

冷暖空气交汇形成锋区是低温雨雪的主要原因,为了更好了解这次过程期间锋区的垂直结构及特征,沿110°E 作假相当位温及温度的垂直剖面图(图1)。以320K、284K 分别作为锋区的上、下界,28日20 时,锋区北界位于28°N 附近,南界伸至20°N附近,锋区内等温线密集,28°N 以北有明显逆温层,此时广西上空逆温层不明显。随着强冷空气南下,当强冷空气主体影响广西时,即12 月30 日12 时锋区北界到达22°N 附近,锋区南界到达18°N 附近,广西上空锋区内等温线较28 日更加密集,锋区内逆温层在24°N 附近非常明显,在850~700hPa 之间有一明显>0℃的暖层,中层的暖层为融化层是冻雨形成的有利条件,广西北部低层气温在0℃以下;而广西中部、南部逆温层不明显,其上空600hPa 以下基本都大于0℃,因而不利于冻雨或降雪,主要为降雨为主。由上述分析可知广西北部和中部、南部上空的锋面垂直结构有明显差异,北部明显的逆温层、中层暖层及较低的低层温度有利于降雪或冻雨的发生,而中部、南部上空不存在明显逆温,虽然温度也较低,但都在0℃上,不利于降水相态由雨向雪的转变。

图1 沿110°E 作假相当位温(彩色等值线单位:K)与温度垂直剖面(黑色等值线≥0℃,虚线<0℃,单位:℃)

5 水汽输送特征

5.1 相对湿度分析

充沛的水汽条件是雨雪天气的必要条件。沿110°E 作相对湿度的纬度-高度垂直剖面图(图2,阴影区为相对湿度≥80%的区域),通过分析发现,2018 年12 月28 日24°N 以南,广西相对湿度从低层到高层都较小,表明在冷空气影响前期空气较干,不利于降水;而在24°N 以北从地面到700hPa 相对湿度基本在90%以上,中低层水汽呈基本饱和状态,有利雨雪天气的发生。到12 月30 日,强冷空气南下影响广西时,广西的湿层明显增厚,广西北部湿层延伸至500hPa 附近,中低层水汽都呈饱和状态,广西中部、南部的相对湿度也明显增大,有利于雨、雪天气的发生与维持。

图2 沿110°E 相对湿度的纬度-高度剖面

5.2 水汽通量散度分析

分析出现降雪时的700hPa 和850hPa 的水汽通量散度和流场分布图(图略),700hPa 广西上空有大于12m·s-1的西南暖湿急流影响,形成一条水汽辐合带,将孟加拉湾水汽往广西上空输送,水汽辐合中心为-1.2×10-5g.hpa-1·cm-2·s-1,而在850hPa 广西基本为东南气流控制,将南海水汽往广西上空输送,形成另一条水汽辐合带。尽管两条水汽输送带水汽来源不同,但是强度相当,从850hPa 到700hPa 都有较强的水汽辐合,表明这次过程水汽条件深厚,充沛的水汽条件有利于这次低温雨雪冰冻过程的发生发展。

6 结论与讨论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站气温等资料、NCEP 和FNL 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8 年12 月广西一次极端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冷空气强度、锋区结构特征及热力、水汽条件等,得到以下结论:

(1)中高纬度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强而稳定,贝加尔湖有一个强盛的冷性低涡,500hPa 冷中心温度达-52℃,贝加尔湖至新疆一带有一东西向的横槽,有利于强冷空气在我国北部不断堆积,地面冷空中心气压达1070hPa,为低温雨雪过程提供了强大的冷源。副高的异常偏强有效阻止冷空气的向南扩散,造成广西南北温差较大。

(2)副热带锋区强盛,850hPa 南北温度梯度达22℃,为这次过程提供了较好的热力和动力条件,0℃线只南压至24°N,锋区的结构上,锋区内逆温层在24°N 附近非常明显,在850~750hPa 之间有一明显>0℃的暖层,为冻雨形成的有利条件,且广西北部低层气温在0℃以下,而桂中、桂南逆温不明显,600hPa 以下基本大于0℃,从而造成了广西北部和中部、南部降水相态的明显区别。

(3)700hPa 和850hPa 水汽来源不同,但均具有较强的水汽辐合,强冷空气影响时广西北部的湿层延伸至500hPa 附近,广西中部、南部的湿层也明显增强增厚,持续且深厚水汽输送为这次低温雨雪冰冻过程提供有利的水汽条件。

2008 年和2016 年广西均出现了极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08 年低温冰冻天气持续时间达20d 之久,降水相态以冻雨为主,2016 年广西出现了大范围的降雪天气,多地出现建站以来第一次降雪记录,雪线南压至广西沿海,为近50a 最南雪线,而2018年低温冰冻虽然时间不长,雪线也只是出现在广西北部,但其造成的低温冰冻灾害不亚于2016 年,广西各地市最低气温比2016 年过程更低,三次过程的环流特征、热力结构、锋区结构及水汽条件会有怎样的区别,下一步将对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猜你喜欢
冻雨雨雪冰冻
悲伤的事就不说了
散文诗世界(2022年1期)2022-01-13 13:08:43
冰冻的情感
青年歌声(2019年7期)2019-07-26 08:35:00
冰冻兽
趣味(语文)(2019年3期)2019-06-12 08:50:14
新闺怨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 fabrics and fashion trends
西部论丛(2019年5期)2019-03-08 02:51:26
下班拾句
冰冻的梦
冰冻的梦
雨雪天气城际站防止旅客摔滑问题探讨
2011~2013年中国冻雨、冻毛毛雨和冻雾的特征分析
大气科学(2015年5期)2015-12-04 03: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