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卫坚,何莉阳,蔡悦幸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南宁 530022)
局部地区暴雨过程易引起当地洪涝灾害,区域性暴雨会使洪涝灾害加重、范围加大,而持续性区域暴雨会使江河水位暴涨、洪涝灾害的危害性剧增。如2020 年5 月30 日—6 月10 日广西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持续性区域暴雨天气过程,桂北出现了严重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02 亿元。过去人们更多关注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和诊断分析[1-11]及暴雨时空分布特征[12-13],而广西持续性暴雨极端特征研究还不多见。Madden and Julian[14-15]最早发现热带地区存在时间尺度为30~60d 低频振荡现象,称为热带季节内振荡(MJO),是短期天气变化到季节变化等多尺度振荡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它的变化反映了未来几周内大尺度天气系统生消、维持和衰减的循环过程。研究表明MJO 对中国降水影响显著,如琚建华等[16-17]、李崇银等[18]、陶诗言等[19]指出赤道MJO引起南海地区西风的加强,触发中国南部大陆出现季风涌,造成南方暴雨发生;Yao et al.[20]指出10%的华南冬季降水由于MJO 造成的。覃卫坚等[21-23]、何洁琳等[24]分析了MJO 各位相时广西降水异常特征,指出广西持续性区域性暴雨异常多(少)的年份低纬度地区向外长波辐射(Outgoing Long -wave Radiation,OLR)30—60d 周期振荡有明显(相对不明显或不连续)的向东传播,而广西汛期持续性区域暴雨发生前期MJO 所处位相情况如何,还少见有关方面的研究,有必要就该问题展开研究,为延伸期持续性区域暴雨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使用1951 年1 月—2021 年10 月广西90 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美国国家气象环境预测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AR)高度场、风场、相对湿度再分析资料,1978—2020 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气候预测中心(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CPC)MJO 指数资料。当某个地面气象站,如果连续2d 及以上,且每日累积降水量≥50mm 的降水过程,则定义为一次单站持续性暴雨过程。由于一些地面气象站建站时间晚于1961 年,2021 年还未结束,因此在分析持续性区域暴雨气候变化特征中只使用了78 个地面气象站,分析时间段为1961—2020 年。在78 个气象站中,连续有3d 及以上、且每天出现4 个站以上暴雨的降水过程,其中至少有1d出现9 个站以上暴雨,定义为持续性区域暴雨过程。
NOAA CPC MJO 指数是利用200hPa 速度势,经过EEOF 计算,由第一个EEOF 特征函数(EEOF1)的10 个时间滞后模来确定十个指数,描述了约50d周期纬向1 波的东传振荡,10 个时间滞后模的200hPa 速度势异常中心分别位于10 个不同的位置(分别位于20°E,70°E,80°E,100°E,120°E,140°E,160°E,120°W,40°W,10°W)代表了10 个位相,由左到右,分别为第1 位相、第2 位相、第3 位相……。每一候MJO 负指数的最大绝对值所处的位相定义为MJO 在该候所处位相。
采用的统计方法包括一元线性回归方程、Morlet 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合成分析是对历年MJO 所处某个位相广西发生的所有持续性区域暴雨过程第一天的高度场、风场、水汽通量进行合成。
广西各地从建站到2021 年10 月历史最长的暴雨持续天数如图1a 所示,暴雨历史持续时间最长的是东兴市,高达8d,出现在1994 年7 月14—21 日;其次是防城港市,达到6d,出现在2001 年6 月25—30 日;忻城、天峨、隆林、乐业、西林、田阳、苍梧、宾阳、大新、崇左、龙州、宁明暴雨历史最长持续时间最短,仅为2d。在广西90 个站中有62.2%气象站暴雨历史最长持续日数为3d,16.7%气象站暴雨历史最长持续日数为4d,12.2%气象站暴雨历史最长持续日数为2d,6.7%气象站暴雨历史最长持续日数达到5d。从建站到2021 年10 月持续2d 及以上暴雨过程次数分布来看,较多的区域为桂南沿海地区、以桂林和柳州北部为中心的桂东北地区,以都安和凌云为中心的桂西山区和以昭平为中心的大瑶山东侧,均在30 次以上,其中沿海地区最多,达到60 次以上;持续3d 及以上暴雨次数沿海地区最多,达到10 次以上,其次是湘桂走廊及桂西山区,在5 次以上;持续4d 及以上暴雨过程主要集中在防城港市,在3 次以上。图1b 给出了年平均持续性暴雨过程次数的分布,广西各站在0.1~2 次之间,全区平均为0.5 次,其中最少为隆林,仅为0.1 次;最多为桂林和柳州二市北部、昭平、蒙山、都安、凌云、玉林市及沿海地区,在0.5 次以上,沿海三市年平均出现1 次以上,而东兴多达2 次;其余地区为0.1~0.5 次之间。
图1 (a)广西各地建站到2021 年暴雨持续历史最长天数(单位:d),(b)年平均持续性暴雨次数(1961—2020 年平均;单位:次)
1961—2020 年广西持续性区域暴雨过程年际变化略有增多趋势,虽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1961—1968 年为迅速增多的变化趋势,1969—1983 年为平稳变化阶段,1984—1993 年为偏少期,1994—2008 年为偏多期,2009—2020 年为平稳期(图2a)。持续性区域暴雨过程每年平均有2.8 次,1968、2008 年最多,达到7 次,1963 年、1989 年、2018 年最少,无持续性区域暴雨过程发生。从小波分析图可以看出,1964—1970、2002—2009 年持续性区域暴雨过程次数有最强的2a 周期性变化规律,2006—2010 年存在着较强的4a 周期振荡信号,1966—1986 年为16~32a 周期振荡,均通过了置信度为0.05 的显著性检验(图2b)。广西持续性区域暴雨主要发生在汛期(4—9 月),占全年的92.6%,其中前汛期(4—6 月)和后汛期(7—9 月)分别占45.%、47.1%,前汛期和后汛期持续性区域暴雨的影响天气系统有明显的差别,前汛期主要影响天气系统为低涡、急流、高空槽、切变线、地面锋面等,后汛期为热带气旋、西南低涡、高空槽、热带辐合线等。
图2 (a)1961—2020 年广西历年持续性区域暴雨过程次数(黑实线为区域持续性暴雨频数;红实线为一元线性回归线;单位:次)及其(b)小波分析(图中等值线为功率谱;阴影区表示通过了置信度a=0.05 的显著性水平检验的区域;粗实线弧以外是小波变换受边界影响的区域)
1978—2020 年前汛期总共发生了55 次持续性区域暴雨过程,暴雨过程发生前10dMJO 所处位相次数距平值从非洲大陆到大西洋中部的分布:MJO处于第1、2、3、4 位相(非洲大陆到海洋性大陆西部)次数偏多,处于第5、6、7 位相(海洋性大陆到西太平洋)次数偏少,第8、9 位相(东太平洋到西大西洋)次数偏多,第10 位相次数偏少(图3a)。暴雨过程发生前5dMJO 处于非洲大陆和印度洋西部次数较前10d 明显减少,而处于第3 位相(印度洋中东部)次数异常增多,第5、7 位相(海洋性大陆东部到西太平洋)次数偏少,其余位相接近平均值(图3b)。暴雨过程发生时MJO 处于第1 位相(非洲大陆)次数偏少,第2、3、4 位相(印度洋中东部到海洋性大陆西部)偏多,其中处于第3 位相(印度洋中部)次数最多,第5、6、7、8、9 位相(海洋性大陆东部到大西洋西部)偏少,其中第5 位相(海洋性大陆东部)最少(图3c)。可见,前汛期持续性区域暴雨发生前期MJO 多处于上游,暴雨发生时MJO 处于第3 位相次数最多,即印度洋中东部对流增强。为了分析MJO 处于第3 位相对持续性区域暴雨的影响机制,对前汛期MJO 处于第3 位相时所有持续性区域暴雨第一天的500hPa 高度场及850hPa 风场和水汽通量进行合成(图4a),当MJO 处于第3 位相(印度洋中东部)时副热带高压西伸到南海区域,广西处于副热带高压边沿,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夹带着水汽穿过印度洋,向东向北移动,经过孟加拉湾和中南半岛北部,进入广西,源源不断给广西送来丰富的水汽,有利于持续性区域暴雨发生。
图3 广西持续性区域暴雨过程发生前10d(a,d)、5d(b,e)、0d(c,f)MJO 所处位相的次数距平值(a—c:前汛期;d—f:后汛期)
图4 (a)前汛期MJO 处于第3 位相、(b)后汛期MJO 处于第4 位相持续性区域暴雨第一天的500hPa 高度场及850hPa 风场和水汽通量合成
1978—2020 年后汛期发生了57 次持续性区域暴雨过程,暴雨过程发生前10dMJO 处于第5、6 位相(海洋性大陆东部)次数偏少,第7、8 位相(太平洋)次数偏多(图3d)。暴雨过程发生前5dMJO 处于第3、4、8、10 位相(东印度洋到海洋性大陆西部、东太平洋、大西洋中部)次数偏多,第2、5、6 位相(西印度洋、海洋性大陆东部)偏少(图3e)。暴雨过程发生时处于第1、4、7、9、10 位相(非洲大陆、海洋性大陆西部、太平洋中西部、大西洋中西部)次数偏多,第5、6 位相(印度洋中东部、海洋性大陆东部到西太平洋)偏少,其他接近平均值(图3f)。后汛期持续性区域暴雨发生前MJO 所处位相跟前汛期相比有了一些变化,持续性区域暴雨发生前MJO 位于第4 位相(海洋性大陆西部)次数随时间临近而增多,即海洋性大陆西部对流增强,而暴雨发生时位于印度洋中东部次数略偏少。对后汛期MJO 处于第4 位相时所有持续性区域暴雨过程第一天的500hPa 高度场及850hPa 风场和水汽通量进行合成,如图4b 所示,MJO 位于第4 位相(海洋性大陆西部)时副热带高压偏弱,广西为明显的气旋性环流,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夹带着水汽穿过印度洋,水汽输送带明显比前汛期第3 位相时宽大、偏强,覆盖了印度洋北部地区和中南半岛,给广西送来丰富的水汽,有利于持续性区域暴雨维持。
通过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沿海地区受十万大山地形的显著影响,暴雨过程持续天数历史最长、持续性暴雨过程次数最多。1964—1970 年、2002—2009 年持续性区域暴雨过程次数有较强的2a 周期性变化规律,2006—2010 年存在着4a 周期振荡信号,1966—1986 年为16~32a 周期振荡,均通过了置信度为0.05 的显著性检验。
(2)前汛期持续性区域暴雨发生前期MJO 多处于上游,暴雨发生时MJO 处于第3 位(印度洋中东部)相次数最多,此时副热带高压西伸到南海区域,广西处于副热带高压边沿,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夹带着水汽穿过印度洋,向东向北移动,经过孟加拉湾和中南半岛北部进入广西,源源不断给广西送来丰富的水汽,使持续性区域暴雨得以维持和发展。
(3)后汛期持续性区域暴雨发生前期MJO 位于海洋性大陆次数随时间临近增多,暴雨发生时MJO 位于海洋性大陆西部次数偏多,此时副热带高压很弱,广西上空为气旋性环流,越赤道水汽输送带明显比前汛期第3 位相时宽大、偏强,在西南风引导下向广西移动,利于广西持续性区域暴雨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