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禹程 李新创 李 冰
2001—2011年,全球范围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从1765年工业革命开始到1970年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1]。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平均气温逐步升高,由此产生的极端气候现象,正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不能继续被困在无节制追求、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低质量经济发展目标的恶性循环中,必须平衡好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全球各国须根据本国实情,共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2]。
联合国大会于1992年5月9日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4年3月21日起对中国生效[3];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了《京都议定书》,其中规定发达国家从2005年开始承担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则从2012年开始承担减排义务[4];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黎协定》,自2016年11月4日起正式实施。以上3条约定成为全球各国开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程的标杆与准绳[5]。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标志着中国各行业正式拉开了低碳转型追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大幕[6]。
二氧化碳排放权实际已逐步成为国家、地区、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权。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七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7]。截至2020年12月31日,试点碳市场配额现货累计成交4.45亿吨,成交额为104.31亿元人民币[8]。经过10年的试点摸索,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已于2021年7月16日开市,首批能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的为2225家发电企业和自备电厂,未来其余七大高载能行业将在“十四五”期间陆续进入。
钢铁企业预计在2023年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为了更好地对接该系统,相关企业应提前进行碳资产管理布局工作,本文将从全国碳交易市场的角度出发,研究构建钢铁企业碳资产管理体系。
以碳排放权为标的所进行的交易即为碳交易。《京都议定书》制定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联合履约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目的是通过市场机制推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履行减排承诺,为各国碳交易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9]。
碳排放权是指企业拥有的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权利。在交易中,碳排放权是一种许可权证,代表了政府核定的排放主体在一定时期内可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政府通过立法赋予企业排放权,对企业而言,碳排放权则在法律层面上被确立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碳排权源自于经济学中的排污权,原本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没有限制,然而过多的二氧化碳会造成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为了对由此造成的损失进行平衡,就需要对排放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征收一定的费用。碳排放权将成为生产要素被计入企业生产成本,而不再免费,因此外部的环境成本被内部化。其次,通过排放主体之间的交易,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减少总排放;通过市场机制的设计,提高了排污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激励其改进生产技术、加大减排投入,鼓励减排技术高的企业多生产产品、多研发使用低碳零碳技术,使整个社会的碳排放减少,减少社会总损失,增加社会总福利[10]。
如图1所示,2条斜线C1B、C2A分别代表C1、C2企业的边际碳排放成本,2家企业的初始配额分别为C1F和C2F,配额总额为C1C2。在交易前,2家企业的边际排放成本为C1企业的排放成本(三角形C1BF)与C2企业排放成本(三角形C2DF)之和。2条边际减排成本曲线的交点为A,这意味着2家企业的边际减排成本在此处相等;交易后,2家企业总减排成本(三角形C1AE+三角形C2AE)较未交易之前减少了阴影三角形ABD区域,这说明这2家企业的减排总成本降低了[11]。
图1 碳排放权交易原理
从收益的角度看,如果某企业使用碳排放权可以获得更高的边际收益,当其碳配额不足时,就会购买排放权。理论上,碳排放权的价格应该等于企业的边际收益。显然,在碳排放市场有效的情况下,市场机制会鼓励单位排放低的企业多生产,市场份额也将从减排技术低的企业向减排技术高的企业转移,使整个社会的碳排放减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电力行业)采用基准法来确定配额,就可达到以上效果。以行业较高水平的排放标准作为基准,鼓励效率高(单位排放低)的企业多生产而效率低(单位排放高)的企业少生产,从而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整个行业的单位碳排放水平[11]。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见图2):第一阶段(2014—2017年)为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完成碳交易体系建设;第二阶段(2017—2021年),通过“五市三省”(深圳、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福建)的地方碳交易市场试点,为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积累经验;第三阶段(2021年7月16日之后),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正式运营,逐步达到公平、有效、可预测的基本要求,并适时扩大覆盖范围,考虑与国际市场对接[12]。
图2 中国碳交易市场主要事件时间轴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国各试点碳市场配额现货交易累计成交4.4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104.31亿元。广东、湖北、深圳累计成交量位列前三,广东、湖北、北京累计成交额位列前三。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仅有火力发电行业(见表1),共计2225家企业。市场覆盖了每年40亿吨的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0%,开市即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市场开启初期,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暂不可参与碳交易[12]。
表1 已纳入和拟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八大行业时间及预计纳入时间[13]
从目前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所涉及的产品角度分析,共涉及到2款碳交易产品,分别是碳排放配额(CEA,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llowances)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China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碳排放权是指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的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配额,碳排放配额是指1单位碳排放配额相当于向大气排放1 t二氧化碳当量。现阶段,全国碳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主要是碳排放配额,其须经生态环境部备案后用于市场交易;CCER暂未纳入全国碳交易系统。未来经国务院批准,生态环境部可适时增加其他交易产品。目前,全国碳市场允许重点排放单位使用CCER抵消其不超过5%的配额清缴。
近年来,我国碳市场已经形成了以配额为核心,包括减排量、碳税在内的,涉及资产交易、减排创新、气候投融资的多方位市场,具有公信力强、融资成本低、社会形象好等多重优势。
钢铁企业为了尽快适应未来加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形势,需积极主动构建集团内碳资产管理体系,围绕碳资产生命周期的绿色资产服务,开展包括资产开发、资产管理、市场交易与金融衍生在内的多重服务,切实提升企业在碳市场和绿色发展领域的竞争力。
企业构建碳资产管理体系的目的是充分发掘出碳资产所能带来的附加值,提前适应并做好融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准备。经过多年碳交易试点的周期性运行,并通过观察企业在碳资产管理方面日常运营所涉及到的版块,本文提出构建六维碳资产管理体系(见图3)。该体系的6个影响因素分别是低碳管理、资产开发、市场交易、碳中和综合服务、碳金融和行业研究。
图3 六维碳资产管理体系
需要完成碳排放数据核算、盘查核查,以及排放情况分析、配额预测、履约服务等数据管理工作,构建绿色生产、绿色标准评价等体系,以实现包括碳资产在内的绿色生产有效管理,提升企业绿色资产管理能力,从制度、体系、数据、技术等层面多方位提升低碳发展潜力,通过碳排放信息的持续报告,对各类外部信息和内部需求量化分析,科学调整采购、生产、技改、质量控制等各个生产活动环节,促进生产力转型和管理提升。
开发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国家自愿核证减排量(CCER)、国际自愿减排标准(VCS)、黄金标准(GS)项目、国际国内绿证等,联系各类项目投资、交易机构,监督、协调项目实施及推进工作。
量身制定企业碳资产线上交易策略;通过优质市场渠道,销售或采购自愿减排量与碳排放配额;为企业定制最优化的碳交易模式,并为企业设计全周期碳交易解决方案。
确定企业边界的碳排放量,设计通过节能降碳与减排量(或绿色钢铁证书)抵消双重手段实现近“零碳”或碳中和的方案;并综合设计碳资产开发与市场交易方案,提供用以碳中和的减排量。
利用市场准许的金融手段,发掘企业碳资产的金融属性和价值,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企业利用闲置碳资产抵押或增信模式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开展多种以低碳为核心的绿色金融咨询服务、金融方案设计,包括碳债券、碳质押、碳借贷、碳托管、碳期货等。
对碳市场建设、碳资产管理、碳排放权交易操作指导、绿色服务等方面提供实时专业化的定制培训;开展市场、前瞻性、企业咨询、CDM、CCER方法学及国内外相关标准研究;承接与低碳发展、能源转型、碳交易、碳金融、节能降耗、碳汇等内容相关课题研究。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正式启动,电力行业的2000余家企业成为首批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主体,随后建材(水泥)、有色(电解铝)、钢铁、石化、化工、造纸和航空也将在“十四五”期间,成熟一个进入一个。钢铁作为全国二氧化碳排放占15%、仅次于电力行业排放量的行业,要完成在2023年顺利融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并在2025年左右完成全面达峰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因此,钢铁企业须积极探索碳达峰及降碳路径,构建好自身碳资产管理体系,在不断推进技改、适应新一阶段发展模式过程中,充分利用好碳资产,提高附加值。对于钢铁企业的碳资产管理体系,可从低碳管理、资产开发、市场交易、碳中和综合服务、碳金融和行业研究方面进行布局,逐步完善,与时俱进。做好钢铁企业的碳资产管理工作,未来我们一定能在不断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下为企业保驾护航,不断提高抗击行业深度互联后所产生连带风险的能力,为我国顺利实现双碳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