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与动物

2022-01-18 18:39何鑫
天天爱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滨海公约鸟类

上海崇明橫沙东滩·白鹭

湿地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有水的存在,通常可以根据水、植物和土壤等基本特征来识别湿地。

从水的角度来说,湿地的地表常年有积水,或者具有季节性的积水;至于湿地的植物标志就是生长有典型的水生、沼生或湿生植物了;至于湿地土壤的特点则是以排水不良的水成土为主,而且常常富含不少有机质。

在陆地上,沼泽地、泥炭地就是典型的湿地;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的湖泊与河流也是湿地;甚至在海洋中,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滨海海域同样是湿地。湿地都是天然形成的吗?并不是,也有不少人工湿地,比如水库、水田等。

按照通用的标准,全世界的湿地类型有42种之多,其中32种为天然湿地,10种为人工湿地。这些湿地的生物种类、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自然状况各不相同,但不同类型的湿地往往又相互间杂,彼此关联。

在中国,我们参照国际《湿地公约》的分类将湿地划分为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五大类。

f8bd68216d41797b7ee53b80a0e7d3db

《湿地公约》与世界湿地日

起初,人类对湿地的认识和保护并不像如今这么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愈发意识到湿地的重要性,尤其是湿地作为以鸟类为代表的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的重要价值。所以,世界各国对湿地越来越重视,1971年2月2日,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18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为《湿地公约》或《拉姆萨公约》。如今,其成员国已经接近200个。

中国也于1992年加入了《湿地公约》。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World Wetlands Day),向公众宣传湿地的价值和保护湿地的理念,以此希望全世界的人们能更多地关注湿地。

2019—2021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分别为“湿地——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湿地与生物多样性——湿地滋润生命”“湿地与水——同生命,互相依”。

湿地对于地球意义非凡,具有许多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

1有效调节小气候

湿地贡献的水蒸气化为雨水滋润着周边地区,保持着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

2涵养水源

溪流、池塘、沼泽等湿地,不仅自身蓄积了可供人们利用的水量,而且能长期、稳定地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

3保持水土

我们都知道,流水会冲走土壤。不过,湿地中的植物可以使水势减缓,使泥沙沉积下来,减弱流水的侵蚀作用,保持水土的平衡与稳定。在沿海地区,湿地植被的根系很强大,可以牢牢地固定住堤岸和海岸的沙土,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

4调蓄水量

湿地是天然的“储水罐”,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然后再慢慢地将这些水均匀地排出,起到调节水量的作用。

5净化水体

湿地能减缓水流的速度,这样一来,水中的有毒物、污染物就得以滞留和沉淀。湿地中的植物和基质通过复杂的生物、理化作用,能有效吸附、转化和分解这些有害物质,使水体得到自然净化。

6物产丰富流水带来的各种“营养”

会在湿地生态系统中被大量、快速地吸收和积累,最终转化成多种多样的产物,比如木材、牧草、水果、动物等,还可以提供水电、泥炭薪柴等多种能源。

7保持生物多样性

湿地是生物的乐园——有肉眼难以分辨的微小水生生物,还有在水域各处活动的鱼类、两栖类、鸟类,更有大量旺盛生长的植物。它们之间形成了稳定的食物链和能量链,使得整个湿地生态系统保持着平衡、丰富、多样的关系。

8野生生物的栖息地湿地

水源丰富,植物繁茂,生态环境多样,因此适合多种生物在此生存和繁衍,尤其是为鸟类等野生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场所,起到了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重要作用。

9旅游休闲

湿地水陆相连,环境多变,生物丰富,造就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是人们观光、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10教育和科研价值

湿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这里成为了学术研究、科学教育和自然观察的重要资源。有不少鸟类爱好者就常去湿地观鸟,其中不乏身背望远镜和照相机的小小少年。

中国台湾地区台南·环颈鸻

与河流和湖泊相比,人们对于处在海陆交界处的滨海湿地的关注度常常不高。作为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滨海湿地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生存家园,但由于地势平坦,滨海湿地很容易受到人类的开发与破坏,这使得它们成为地球上最为脆弱的生态敏感区域之一。分布在我国南部的红树林湿地,分布在北方的海岸芦苇湿地、碱蓬湿地就是其中的代表。

想象一下你印象中的海岸景观,很多人的脑海中一定出现了阳光沙滩的美景,的确,沙滩是滨海湿地重要的海岸线基质形态。除此之外,岸边可能还有大大小小的礁石。不过,还有一种基质常被人忽略——看起来泥泞不堪的滩涂。实际上,泥质基底的滨海滩涂湿地所承载的生命要远多于沙质和石质基底,因为这里会有更多、更为丰富的底栖动物。丰富的底栖动物会吸引鸟类等捕食者前来栖息,对地球上最为壮观的大迁徙的主角——候鸟而言,滨海滩涂湿地决定着它们的命运。

如果要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湿地动物类群,水鸟一定是最佳候选者。《湿地公约》对“国际重要湿地”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是该湿地是否能够记录某种水鸟的全球种群数量的1%。

在湿地生活的水鸟,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游禽和涉禽。

游禽,顾名思义,是在水面上以游泳的方式生活的鸟类。雁鸭类、鸥类、䴙(pì)䴘(tī)类是最典型的,当然也不要忘了鸬鹚和鹈鹕。根据食性的不同,有些游禽喜欢在水面附近觅食,例如以斑嘴鸭、绿头鸭为代表的各种常见野鸭;有些游禽更喜欢潜到水下深处寻觅鱼虾等猎物,例如䴙䴘、鸬鹚,以及各种潜鸭、秋沙鸭等;还有一些则更喜欢到水岸边找寻唾手可得的食材,例如各种雁类。

与游禽相比,生活在水边的涉禽的游泳能力可就很一般了。不过,为了适应湿地的生活,它们演化出了长长的腿脚、脖子和嘴。鹳(guàn)类、鹤类、鹭类就是人们最熟悉的涉禽类型,它们的嘴又尖又粗,就像鱼叉一般,在捕食时,也大多采取静静等候、伺机啄食的方式。

与其他涉禽相比,琵鹭的嘴特别了不起——喙的末端宛如汤勺一般扁平,在觅食时,它们会将嘴尖插入水中,然后左右晃动头部搜寻猎物。因为嘴端密布灵敏的神经,所以一旦触及鱼虾就会立即合拢。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火烈鸟那造型更为奇特的喙。火烈鸟演化出了滤食的习性,喙就像个筛子一般,可以快速地将水吸进和滤出,这样食物就能留在嘴里了。

鸻(héng)鹬(yù)类在分类学中属于鸻形目,在英文中称为“Shore Birds”,正是滨岸鸟类之意。

它们最喜欢的栖息环境就是滩涂湿地,海岸边的潮间带、河流湖泊的岸边是它们觅食的最佳场所。

鸻鹬类种类繁多,包括喙的长度各不相同,但基本为直直地伸向前方的各种鸻、麦鸡、鹬、滨鹬、塍(chéng)鹬、蛎鹬等。同时,还有不少鸻鹬类为了适应不同的取食需求,演化出了各种独特的喙,例如喙向下弯曲的几种杓(sháo)鹬,喙向上弯曲的反嘴鹬等。正是因为长着各式不同的喙,才使得各种鸻鹬类能够在滨海湿地各得其所,取食不同泥滩地上不同深度的各种底栖动物。

在鸟类世界中,很多鸟类都有迁徙的习性,鸻鹬类就是其中的“集大成者”。许多鸻鹬类会不远万里往返于自己的繁殖地和越冬地。例如,中国东部地区作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候鸟迁徙路线——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的中段,每年春秋两季都有数以百万计的鸻鹬类在此迁徙路过。滨海湿地就是它们停歇与觅食的最佳场所,但这些鸟类面临的形势也很严峻,逐年减少的自然滩涂使得它们在迁徙路上的加油补给愈发困难。

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黑翅长脚鹬亚成鸟

保护湿地已刻不容缓。

江苏常州市奔牛机场·反嘴鹬

《去湿地观鳥》

宋娴/主编;何鑫,林翘/著

米娅非常开心地去湿地秋游,她看到了各种不同的鸟类,还意外发现了被捕鸟网困住的震旦鸦雀。她将可怜的震旦鸦雀解救出来又带着它寻找妈妈。一路上,在神奇手表的帮助下米娅体验了鸟类迁徙的艰辛,明白了保护湿地的意义。图书集科学、艺术和趣味于一体,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次科学前沿的神奇旅行。

江苏常州市奔牛机场·反嘴鹬

猜你喜欢
滨海公约鸟类
图书借阅公约
鸟类靠什么认路
鸟类
《广东省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正式印发
LettheSparkoftheCultureCollisionsShine
探讨海洋文化符号在南方滨海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
新年“希望球”
鸟类乐园
冬季,关爱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