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建虎 连 华 聂晓康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甘肃·兰州)
[提要]以甘肃省文县哈南村为例,通过开展实地调研和考察,总结分析哈南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空间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整合策略,以期提高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空间的整合效果。
传统村落作为组成中国社会的基本单元组织,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习俗。传统村落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独特的民族特色,同时映射出地域文化特色,寄托着当地外出游子的乡愁。哈南村作为首批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传统村落,极具保护研究价值。哈南村地理位置独特,村容村貌古朴。夜春观、担担灯、琵琶弹唱等作为哈南村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表演形式新颖独特,而且内容形式多样,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也正是哈南村自身特色所在。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空间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村落注入新的活力,对于村落的保护研究有着积极意义。
唐朝时,哈南寨曾设防屯兵,修筑过城墙,挖凿过城壕,村内高3米、宽2米多的古城墙,至今遗迹尚存,虽然已是“断垣残壁”,但依旧可见当年雄风。哈南村不仅有始建于元代的道观寺庙,还有始建于唐宋年间的王爷庙、紫云宫、文昌宫、龙王庙等文物古迹。古村寨布局较为规整,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200米,村落中有3条街、9条巷、12座门楼,加之1,000多米长的城墙,展现了山寨的“原生态”以及恢宏的气势。(图1)
图1 哈南村鸟瞰图
随着历史的变迁,哈南村逐步形成以藏族、汉族为主的特色村寨,这类村寨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空间聚落形态,其中的传统文化具有当地特色风格。哈南村所传承的传统文化,见证了村落的发展及变迁,也是一种具有传承的文化形态。
哈南村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现有明代以前的建筑2处、清代建筑30处、20世纪80年代建设的民居建筑470处,图2为哈南村古建筑示意图。哈南村四面环山,山、水、田园融于一体,提供给村民一个接近自然的生态居住场所。哈南村的古建筑以明清建筑为主,西京观、南佛寺等为元代以前的建筑;古楼群坐落于哈南村内,布局严谨,建筑结构特色鲜明,气势恢弘;庙宇依势而建,妙趣天成,匠心独运,是哈南先民智慧的结晶。(图2)
图2 哈南村古建筑示意图
哈南村传统村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村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空间不仅仅是村民日常交往活动的主要场所,更是村落精神文明的载体。同时,如“夜春观”、担担灯、琵琶弹唱等特色传统文化活动也在此举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空间所具有的形态特征与历史文化要素,给参与者带来了心理上的意识认同和情感的归属。
村落在形成期间产生了具有功能和形式等属性的承载空间,村民的思想意识、风俗习惯都会在承载空间中展现出来,而当地的文化和社会关系也将通过承载空间反映。承载空间的形态和分布特征有效地映射出整体空间的文化风貌与场所精神。空间的分类有很多,属性不同分类不同,分类依据也不同。本文研究的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空间,根据研究的内容,将承载空间分为宗教活动空间和生活活动空间两类,如表1所示。(表1)
表1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空间分类一览表
在上述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空间分类中,生活活动空间分布最为广泛,面积占比大。分析原因:首先,生活活动作为村民日常生活的核心,占村民生活比例大;其次,村民生活活动种类丰富,所使用的空间大。生活活动空间作为村落中公共空间的基本,把私人领域的院落和公共空间、空间外部环境紧密联系起来。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哈南村民俗文化丰富,“夜春观”、担担灯、琵琶弹唱等展演活动,不仅县内独特,在省内也是“独一味”。哈南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介、表演时间以及表演形式见表2。(表2)
表2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及简介一览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空间分析。文县哈南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村中文化内涵丰富。村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空间是村民们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本次调研发现,哈南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主要代表有“夜春观”、担担灯、琵琶弹唱等,其活动空间分析见表3。(表3)
表3 哈南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空间一览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空间存在的问题
1、原有空间不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其一,随着村落的发展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与时俱进,村落中原有的空间不能够满足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其二,哈南村原有的空间主要是以公共空间为主,如西京观、南佛寺、村民活动广场以及部分开阔地(门前、院落、树下等),部分半私密空间为辅,如院落、房前、屋后等。其三,在外部因素的介入下,村落原有空间不断减少,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2、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空间功能较为单一。文县哈南村生活基础设施简陋,由于当地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年久失修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空间功能单一。“夜春观”展示空间主要是村内活动广场、街巷以及西京观等,多以公共空间为主;担担灯展示空间主要是村内活动广场、房前、院落;琵琶弹唱展示空间主要是树下、房前、院落、开阔地、街巷等。在村落以往的发展中,多以街巷、道观、寺庙、院落等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为主,一些空间不能够兼顾展示、表演、使用等多种功能,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空间逐渐减少。
3、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少展示空间。哈南村周边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古树名木保护较好,村寨“三街九巷,十二座古城楼,八座庙宇”的空间格局丰富,但是村落古建筑缺乏维护。现在哈南村已围绕古城扩建了几倍,要使传统村落原有风貌保持不变,需要对村内环境、道路、古建筑、民居等进行仿古修缮整治。随着村庄的快速发展,外出打工者不断增多,再加之城镇化的影响,村庄特色的民俗文化受到了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夜春观”、担担灯、琵琶弹唱等民间文艺形式,受到自然、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展示空间将面临减少、荒废等问题。
(一)空间重塑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传统村落对于农村系统来说,是一个繁杂的综合系统,只有在保证使用者的需求并顺应村落良好发展的情况下,这个系统才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不“为保护而保护”,而忽略使用者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诉求,也不能“为保护而发展”,做出一些不切合实际、虚无缥缈的规划设计。不管是使用者还是设计者都应该意识到,村民是乡村的主体,也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的关键,满足村民的使用诉求,才能更好地保证传统村落的原真性与完整性。
哈南村可以依托现有资源,对现有资源的功能进行适度的完善和改造,以达到重塑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空间的目的。例如,可将西京观已改成学校的部分,改造成茶馆、手工艺作坊(重点是制作土琵琶)、画廊、民间艺人创作基地、民俗美术创作写生基地等;可以适当地改造一部分空间,打造为民俗博物馆。另外,创作基地、写生基地、民俗博物馆等的设立,可以让村民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而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展示。
(二)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空间的功能。对于传统村落而言,它的形态与文脉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村落的形态主要包括街巷肌理、空间形态、风貌特征、建筑物单体以及单体周边环境;村落文脉主要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哈南村,物质文化遗产以村落中的古建筑、古楼群、寺庙道观等形式为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例如“夜春观”、担担灯、琵琶弹唱。针对村落中基础设施落后、承载空间功能单一等问题,要结合当地的非物质形态和物质形态,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空间的功能。
(三)增加展示空间,将边缘空间梳理和细化。哈南村是一个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村落文化在其居民生活中形成、保持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通过承载空间进行展示和传承。一方面要留住“乡愁”,留住村落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在村落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留下足够的空间。对于夜春观来说,展示的空间是街巷、广场等大型的公共空间;担担灯展示的空间是街巷、院落;琵琶弹唱承载的空间是院落、树下、房前等私密半私密性的空间。另一方面将村落中年久失修、无人照管的建筑,以及部分空旷地进行梳理整合,形成村落中仅次于广场的节点空间,使村落中的公共空间布局科学合理、规模适当,整合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空间,丰富其空间的功能。
哈南村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陇南地域性文化的代表之一。当前,哈南村的保护与发展已经进入到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空间也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承载空间重塑。立足于对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空间的保护,合理利用村落的民族、历史、文化、经济等资源才是发展的正确道路。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空间涉及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单体,而是涉及多领域、多方面的复杂工程,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空间的整合,实现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在此期间,需要统筹兼顾,综合考量村落的经济、生产、文化、生活、村落的原真性等要素,珍惜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对应的承载空间,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防止村落空间遭到破坏,杜绝“为保护而保护”等问题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