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岩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北京 100009)
《周地图记》是北周政府下令征集各地图经及各种记志后总编的一部地方志,成书于隋。该书亡佚已久,据目前所见之佚文,它详细记载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风俗、物产等各方面内容,资料价值较高。关于其著者,清人王谟等推测为北周宇文护,杨芳灿等记录为明人罗洪先,均误,笔者以为应为历仕齐、周、隋朝之郎茂。历代史志目录记载《周地图记》并不规范,相关称谓有《周地图志》《周地图》《周地记》《周地志》《周地图经》等,卷次亦有一百九卷、一百三十卷、九十卷之不同,差异较大,不能简单将其归为一书。清人王谟辑录《周地图记》佚文八十五条,有创始之功,但文本讹误较多,均需一一厘正。由于时代条件所限,王谟辑本仍需补充和完善,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考补出佚文多条。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至隋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争连绵不断,各种文化交相渗透。隋朝统治时间不长,但也有不少地理学著作问世:“隋大业中,普诏天下诸郡,条其风俗、物产、地图,上于尚书。故隋代有《诸郡物产土俗记》一百三十一卷,《区宇图志》一百二十九卷,《诸州图经集》一百卷,其余记注甚众。”[1]《周地图记》便成书于这个历史大背景之下。然而,《周地图记》亡佚已久,其相关信息记载不一,尤其是其著者、卷次及称谓等问题,没有明确结论。
关于《周地图记》作者,清人王谟曾推测为北周权臣宇文护:
《隋志》:“《周地图》一百九卷。”《唐志》:“《周地图》百三十卷。”俱不著撰人姓名,惟罗苹①“罗苹”误,当作“罗泌”。《路史》注引作:“宇文护造。”则周宗室上公也。然亦别无考证,故不入叙录。[2]
现代学者刘纬毅等撰《汉唐地理总志钩沉》亦据王氏观点,认为《周地图记》“主修人当为宇文护”:
罗泌《路史》卷四四《余论七·历山》载:“后周宇文护造《地记》云,‘妫水、汭水二泉在首山北山中,皆径山下而入河’。”[3]
笔者以为误。王、刘二人均断章取义,未考察引文前后语境,且因断句标点不当才致出现如此失误。笔者节取宋罗泌《路史》卷四四引文,并作断句如下:
乐史谓在偃师西北二十五里有舜庙、舜井、妫水、汭水,妫南汭北。(“妫”一作“沩”:“沩、汭舜庙,后周宇文护造。”《地记》云:“二泉在首山北山中,皆径山下而入河。”然孔安国、马融、王肃、杜预、皇甫谧皆以为汭为妫水之曲云。)
如此,则宇文护所“造”应为沩、汭二水旁之“舜庙”,而并非《地记》一书。罗泌引用《地记》一书,论证了妫水与汭水为二条不同河流,并非“汭为妫水之曲”的观点。按照中国文人书写习惯,动词“撰”“作”“著”“为”“纂”“编”“成”等皆可接宾语“《地记》”,唯独“造”这一字词令人感觉着实欠妥。且“《地记》”与“《周地图记》”文本称谓差异较大,二者为一书之可能性极小。宋罗泌撰《路史》之前,中国古代地方志书名为《地记》者,有南朝梁时期著名学者任昉(460-508)所撰《地记》二百五十二卷:“昉撰《杂传》二百四十七卷、《地记》二百五十二卷、《文章》三十三卷。”[4]又有西晋佚名所撰《地记》五卷:“《地记》五卷。太康三年撰。”[5]即后世学者所称之《晋太康三年地记》。笔者以为,由于《路史》在提及西晋佚名所撰《地记》时,称其为《太康地记》且多达八处:“《太康地记》云:‘曲阿本名云阳。秦始皇凿北坑以败其势,截其道,使阿曲而名。’”[6]则其言《地记》时,应指南朝梁任昉所撰之书,此书便并非“宇文护造”。据清胡文铨修、周应业纂《(乾隆)广德直隶州志》:“古者记地必系以图,故曰图记,曰图经,亦曰图志。隋以来如《周地图记》,冀、齐、幽等州图经,《区宇图志》《元和郡县图志》《皇祐方域图记》《武陵图经》《广西郡邑图志》是也。”[7]《周地图记》成于隋朝,宇文护被杀于北周天和七年(572),其著者便不可能是北周宇文护了。
除宇文护外,另有罗洪先说。罗洪先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嘉靖八年状元及第,授修撰,迁左春坊左赞善,赠光禄少卿。谥文庄。[8]他是著名的地图学家,著《广舆图》二卷,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分省地图集。据清常明修、杨芳灿纂《(嘉庆)四川通志》:
司马相如故宅在州南。(罗洪先《周地图记》:“其地有相如坪,相传云相如营别业于此。”)[9]
此说亦误。据清王谟辑本《周地图记》佚文,其内容为一手资料,所涉时限均为南北朝之前,按照常理,其著者不可能为千年之后的明代人罗洪先。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后认为,《周地图记》著者应为隋朝人郎茂,主要依据为明凌迪知《万姓统谱》:“隋郎蔚之,撰《诸州图经集》一百卷、《周地图志》一百九卷。”[10]这是目前所能见到关于《周地图记》著者记载的最直接也是唯一的证据。郎蔚之即郎茂,生于西魏大同七年。明祁承爜《牧津》:“郎茂,初授肃州司录,有能名,寻除卫国令。”[11]清成瓘《(道光)济南府志》:“郎茂……(北周)大象中卫国令。”[12]唐魏征《隋书》:“郎茂字蔚之,恒山新市人也。父基,齐颍川太守。茂少敏慧……自延州长史转太常丞,迁民部侍郎……性明敏,剖决无滞,当时以吏干见称。仁寿初,以本官领大兴令。炀帝即位,迁雍州司马,寻转太常少卿。后二岁拜尚书左丞,参掌选事。茂工法理,为世所称……撰《州郡图经》一百卷,奏之,赐帛三百段,以书付秘府。”[13]清钱保塘《历代名人生卒录》:“郎茂,大业十一年卒,年七十五。”[14]清宝琳纂修《(道光)直隶定州志》:“茂初仕齐,及周武平齐,授陈州户曹,后又仕隋。”[15]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将郎茂、郎蔚之误作二人予以记载,读者应加以辨别:
郎咏,隐西昌……公当惠我所无。
郎茂,周武帝时除卫国令,时有系囚二百,茂亲自究审数日,释免者百余人……晖无以应。
隋郎蔚之,撰《诸州图经集》一百卷、《周地图志》一百九卷。
唐郎余令,新乐人……官至著作左郎。[16]
清王谟辑《周地图记》,“并抄出《初学记》四条、《御览》十三条、《寰宇记》六十七条,又《史记正义》引《周地志》一条。”[17]共计八十五条佚文。然经与《御览》等引源原文核实,此八十五条佚文并非全部出自《周地图记》,亦有出自《周地图》《周地记》《周地图经》及《周地志》者,王谟将其归为一书。然笔者以为,此数种称谓之志书究竟是否为同书尚且值得商榷。以《周地图记》与《周地图》为例,文献记载《周地图记》为一百九卷,《周地图》为九十卷或一百三十卷,相差甚远。宋王应麟《玉海》:
《周地图记》。《隋志》:“一百九卷。”《唐志》:“《周地图》一百三十卷。”《汉·刘焉传注》引《周地图记》曰:“裦谷西北有古阳平关,其地今在梁州裦城县西北。”《选注》亦引之。《史记正义》:“《周地图记》云:‘长安城南为斗形,北为北斗形。’”[18]
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
《周地图记》一百九卷。不著撰人。《唐书·经籍志》:“《周地图》九十卷。”《唐书·艺文志》:“《周地图》一百三十卷。”章氏《考证》:“《文选·为曹洪与魏文书注》《后汉书·刘焉传注》《元和郡县志·山南道》并引‘《周地图记》’,《太平御览》《寰宇记》尤多引之。”[19]
清罗士琳《旧唐书校勘记》:
《周地图》九十卷,《殿本考证》云:“新《书》一百三十卷。”按新《志》无撰人姓名,沈氏炳震亦引之。[20]
清汪师韩《文选理学权舆》:
《周地图记》。志祖案:《隋》《唐志》:“《周地图》九十卷。不著撰人名氏。”[21]
清佚名《唐书艺文志注》:
《周地图》一百三十卷。(《隋志》:“《周地图记》一百十卷①应是含目录一卷。,不著撰人。”)
《周地图》九十卷。[22]
清章宗源《隋经籍志考证》:
《周地图记》一百九卷。《文选·为曹洪与魏文书注》:“裦谷西有古阳平关,其地在今梁州裦城县西北。”(《后汉书·刘焉传注》同。)《元和郡县志·山南道》:“郢州地,梁普通末置新州,后魏改为温州,因温水为名地。”并引《周地图记》。《太平御览》《寰宇记》尤多引之。《唐志》:“《周地图(省‘记’字)》一百三十卷。”[23]
王应麟、汪师韩等均将《周地图记》与《周地图》相提并论,章宗源更是明言《周地图》乃是《周地图记》“省‘记’字”,意即二者实为一书。然“记”字可省,卷次差别又如何解释?笔者对涉及此数种称谓卷次进行粗略统计,发现凡是《周地图记》均记载为一百九卷,并无记载为一百三十卷或九十卷者。而《周地图》则是一百三十卷或九十卷,亦并无记载为一百九卷者。《周地图志》记载为一百九卷,与《周地图记》一致。因此,依据现有资料,笔者推测《周地图记》与《周地图志》为同书,而《周地图》则不是。称谓如《周地志》者,清丁宝桢《四川盐法志》:
李膺《蜀记》云:“灵江东盐井亭,古方安县也。”《周地志》(《利病书》引作《周地图志》。)[24]
以《周地志》与《周地图志》为同书。至于《周地记》与《周地图经》,并无相关资料可以查阅(见下表)。
清王谟辑本《周地图记》佚文八十五条,其中有二十二条存在讹误,包括错辑、误辑、衍辑、漏辑及字形、字音相似等多种情况,不利于后人利用。笔者追根溯源,并查勘对比其它相关记载,订正王谟辑本佚文文本之误。
1.临洮郡城,后魏太和中筑,置夷城镇,宅羌要路。
按:据文义,“宅”当作“防”。唐徐坚《初学记》卷八原文作“防”。清张英《渊鉴类函》:“临洮郡城,后魏太和中筑,置夷城镇,防羌要路。”[25]
2.油江郡,杨、李二姓各自称蕃于梁。至后魏武帝,得其地,置油江郡,西魏于此立陇州。
历代典籍著录《周地图记》等情况一览表
按:“油江”当作“江油”。“陇”当作“龙”。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一六六原文作“江油”“龙”。宋欧阳忞《舆地广记》:“龙州,春秋及秦为氐羌地,汉属广汉郡,晋属阴平郡,元魏立江油郡。”[26]明严衍《资治通鉴补》:“龙州,古江山,秦、汉、曹魏为无人之地,邓艾伐蜀,由阴平景谷行无人之地七百里始至江油。晋置阴平郡,于此置平武县。至梁有杨、李二姓大豪,分据其地。后魏平蜀,置龙州。”[27]
3.晋义熙末,刺史朱龄石率建平人征蜀,于东山立金戍。后魏平蜀,改为金水郡。
按:“戍”前脱“渊”。《太平御览》卷一六六原文亦脱。清汪士铎《南北史补志》:“金渊郡。晋义熙末,朱龄石于东山立金渊戍,平蜀后立郡。”[28]清洪亮吉《东晋疆域志》:“县有金堂,山水通于巴汉。东晋义熙末,刺史朱龄石征蜀,于东山立金渊戍。”[29]又有“金泉”说。清许鸿盘《方舆考证》:“金水县本汉广汉郡新都县地,晋义熙末朱龄石征蜀,于东山立金泉戍。后魏平蜀,置金泉县,隶金泉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益州。武德二年,避神尧讳,改为金水县,属简州。”[30]清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金泉,今金堂县东南五里。”[31]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三二、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一均作“金泉”。
4.梁武帝太清二年,武陵王萧纪开通外水,立青州于通谊郡南安县北。后魏二年平蜀,三年改青州为眉州,用峨眉山为名。
按:“谊”当作“义”。通义郡,后晋刘昫《旧唐书》:“眉州,上隋眉山郡之通义县。武德二年,割嘉州之通义、丹棱、洪雅、青神、南安五县置眉州。五年,省南安。贞观二年,置隆山县。天宝元年,改为通义郡。乾元元年,复为眉州也。”[32]明严衍《资治通鉴补》:“眉州通义郡,本汉犍为郡南安县地,西魏置眉州,因峨眉山而名。”[33]另“用峨眉山为名”,此句于《太平御览》中为小字排列,疑为乐史注语,而非《周地图记》佚文。
5.顺政郡丙穴(一引此云:“郡有丙山,山有穴,即丙穴。”),以其口向丙,因以为名。
沮水经穴间而过,或谓之大丙水。每春三月上旬,复有鱼长八九寸,或二三日,联绵从穴岀跃,相传名为嘉鱼(一引此下云:“《左太冲蜀都赋》曰:‘嘉鱼岀于丙穴。’”)。初武陵溪蛮人射鹿,逐入一石穴,穴方可容人。蛮人如穴,见有梯在其傍,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霭然,行人翱翔,不似戎境。此蛮乃枇树记之,其后莫知所处。
按:据文义,“如”当作“入”。音似误。《太平御览》卷五四原文作“入”。另据《御览》原文,“初武
陵”后语句出自《武陵记》,而非《周地图记》。清张英《渊鉴类函》卷二六“初武陵”前有“《武陵记》曰”语,清胡绍煐《文选笺证》卷五、清杨伦《杜诗镜铨》卷一一均至“嘉鱼”止,而无“初武陵”后记载。
6.后汉废帝置同昌郡,属封统郡。
按:“汉”当作“魏”。“同昌郡”当作“同昌县”。《御览》卷一六七原文作“魏”“同昌县”。后魏废帝即西魏废帝元钦,在位三年。清许鸿盘《方舆考证》:“同昌县本后魏之旧县也。”[34]清谢启昆《西魏书》:“封统郡同昌,废帝元年置,属有邓至山,云邓艾所至。”[35]清穆彰阿《(嘉庆)大清一统志》:“同昌县有邓至山,邓艾所至,故名。”[36]清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同昌,今文县地,西魏置。《元和志》:‘西魏废帝前元年置,属昌宁郡。’《寰宇记》:‘魏废帝前元年置,属封统郡。’与《元和志》异。按《旧唐志》于武进郡治尚安,于邓州邓宁郡治同昌,今以诸书核之,其说是也,封统郡别无所见。”[37]以“封统郡”误。
7.天和四年,割巴州之伏虞郡、隆州之地,于此置蓬州。
按:“隆州之地”,《御览》卷一六八原文作“隆州之隆城郡”,《寰宇记》卷一三九、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八八均作“隆州之隆城郡”。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西魏定蜀,改置州郡,改南梁州为隆州,以此州有隆城,因以为名。”[38]则隆州包含隆城郡,“隆州之地”语不当。
8.后魏太和十一年,分陕县东界,于冶垆置崤县,在治之郊,属宏农,取崤山为名。
按:据文义,“治”当作“冶”,地名。形似误。《寰宇记》原文作“冶”。“宏农”实为“弘农”,避讳改。唐魏征《隋书》:“陕,后魏置,及置陕州弘农郡,后周又置崤郡,开皇初郡并废,大业初州废。”[39]
9.郿县太白山上恒积雪,无草木。山半有横云如瀑布则澍雨,人常以为候,验之,如离毕焉。故曰:“南山瀑布,非朝即暮。”
按:据文义,“山半”当作“半山”。《寰宇记》卷三〇原文作“半山”。《太平御览》卷四〇及清顾炎武《肇域志》卷三四均作“半山”。
10.明帝孝昌三年,萧宝夤逆乱关右,鸿宾立义栅以捍贼。永安元年,于此置北雍州,以洪宾为刺史,故俗呼为洪宾栅。其年又割北地郡之三原县,于此置建忠郡,属北雍州。
按:“洪”当作“鸿”。《寰宇记》卷三一原文作“洪”。毛鸿宾,“北地三原人。南青州刺史。”[40]明赵廷瑞纂修《(嘉靖)陕西通志》:“遐弟。大鼻眼,多鬓髪,黑而且肥,状貌颇异,氐羌见者皆畏之。后拜岐州刺史、散骑常侍、开国县侯。明帝以鸿宾兄弟所定处多,乃改北地郡为北雍州,鸿宾为刺史,诏曰此以昼锦荣卿也。改三原县为建忠郡,以旌其兄弟。及孝武帝与齐神武有隙,令鸿宾镇潼关。”[41]魏收《魏书》卷一二、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卷三三等亦作“鸿”。然据唐李延寿《北史》:“毛遐(弟鸿宾)字鸿远。”则“鸿宾”乃字也。清查郎阿修、沈青崖纂《(雍正)陕西通志》卷二〇,清达灵阿修、周方炯纂《(乾隆)凤翔府志》卷五等均作“鸿宾”,不载其名,不知为何?
11.后魏孝明帝熙平二年,析鹑觚县,置东阴盘县。废帝元年以县南临宜禄川,又改为宜禄县,属隨平郡,隶泾州。
按:“隨”当作“赵”。《寰宇记》卷三四原文作“赵”。清穆彰阿《(嘉庆)大清一统志》:“石赵建武十年,置赵平郡。后魏大统中,自鹑觚故城移今所。唐改灵台。《明统志》:‘灵台县在泾州南九十里。’又鹑觚故城在县东,与邠州废宜禄县接界。”[42]清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旧置赵平郡(《地形志》:赵平郡领鹑觚、东盘二县。)。后周废郡,并以宜禄县入焉。”[43]清汪士铎《南北史补志》:“赵平郡一作‘隨平’,误。领县三。”[44]
12.姚苌时立节将军杨班居黄梁谷,其谷西有小谷,由来无水。夜中,忽有人语就班,借车牛十具,云:“欲移徙,我是秋神。”寻则声绝。班即备车牛十具云门前。至明,车湿牛汗,乃寻车辙至乾谷。忽有水,方二百余步,其水极深不可测,冬亦湛然。每水旱,祈祷,有应。
按:据文义,“秋”当作“湫”,水池之意。“云门前”当作“置门前”。《寰宇记》卷三五原文作“湫”“置”。清毕沅《关中胜迹图志》卷三〇、清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卷五等均作“湫”“置”。
13.梁天宝三年,武陵王萧纪僭号于蜀。西魏废帝二年,平蜀,二十一州并入于魏。
按:“天”当作“大”。大宝,梁简文帝萧纲年号。《寰宇记》原文卷七二作“大”。清梁章巨《浪迹三谈》:“高祖子萧纪,大宝三年四月僭号于蜀,明年七月兵败见杀。”[45]
14.东武山有池,出白莼,冬夏帯丝,肥美,为一州最,是诸葛莱也。
按:“莱”,《寰宇记》卷七三原文作“菜”,均误,当作“池”。清黄廷桂修、张晋生纂《(雍正)四川通志》:“武侯池在县北,《寰宇记》引《益州记》云武都山有池,出白莼,《周地图记》云是诸葛池。”[46]“武都山”误。清常明修、杨芳灿纂《(嘉庆)四川通志》:“绵竹县……武都山在县北三十里,与紫岩山相接,即紫岩山,又名绵竹山……武侯池在县南东武山。”[47]则武都山与东武山为不同山。
15.武帝天和四年改齐居为青城县,因山为名。
按:“居”当作“基”。《寰宇记》卷七四原文作“墓”,亦误。后晋刘昫《旧唐书》:“青城,汉江源县地,南齐置齐基县,后周改为青城,山在西北三十二里。”[48]宋王象之《舆地纪胜》:“齐武帝永明四年,分江原县,置齐基县。”[49]
16.涪陵均堤东十三里有石门,门东有石鼓清晨,扣之声远。
按:“晨”当作“台”。《寰宇记》卷一二〇原文作“台”。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七四亦作“台”。“晨”语义不通。
17.后魏分汉中郡之褒中、武二乡县,立褒中郡。
按:“武二乡县”当作“武乡二县”。《寰宇记》卷一三三原文作“武乡二县”。清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卷二、清谢启昆《西魏书》卷七亦作“武乡二县”。清沈青崖《(雍正)陕西通志》:“武乡县今属南郑,魏属褒中郡。”[50]清许鸿盘《方舆考证》:“魏延昌元年置武乡县,属褒中郡,后省。”[51]
18.紫陌坂一名龙如山,其山两头高,状似龙形,故以为山名。树多紫柏,故《华阳国志》云:“梁泉县东北八十里有紫柏坂。”
按:“陌”当作“柏”。形似误。《寰宇记》卷一三四原文作“柏”。清毕沅《关中胜迹图志》:“紫柏山在凤县南百三十里,《通志》一名紫栢坂,有洞在山巅,石壁峻险,人不可到。”[52]清许鸿盘《方舆考证》卷三五等均作“柏”。
19.后魏恭帝后二年置武郡于尚安县。
按:“武”后脱“进”。《寰宇记》卷一三五原文含“进”。武进郡,清汪士铎《南北史补志》:“武进郡,恭帝二年立。”[53]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尚安县,后魏恭帝后三年置,属武进郡。隋开皇三年属邓州,七年改属扶州。皇朝因之。”[54]
20.其城汉时所筑也。
按:语义不明,“其”前应补“祁山县”。《寰宇记》卷一五〇:“诸葛亮《表》言,‘祁山县去沮五百里,有人万户,瞻其邱墟,信为殷矣。’即谓此。《周地图记》:‘其城汉时所筑也。’”
21.青涧原与五涧水合流。
按:《寰宇记》卷一五二作“青涧源城与五涧水合流”。皆不通。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马城河河水又东北清涧水入焉,俗亦谓之为五涧水也。”[55]清许鸿盘《方舆考证》:“《周地图》云:‘青涧水与五涧水合流是也。’”[56]则“原”作“水”为是。
22.后魏景明三年,置石城县。废帝二年,因县内化隆谷改为化隆,属浇河郡。
按:“浇河”,《寰宇记》卷一五五原文作“湟河”,皆不当。西魏时期当作“洮河”。唐杜佑《通典》:“古西羌地。后汉延熹中,诸羌与浇河大豪寇张掖,段颎斩浇河大帅于其地,遂定西羌是也。汉末属西平郡,前凉以其地为湟河郡,后魏属鄯州。后周武帝逐吐谷浑,又得地,置洮河郡,兼置廓州以领之。隋初,废。炀帝初,州废,置浇河郡。大唐复为廓州,或为宁塞郡,领县三:广威、达化、米川。”[57]清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后周置洮河郡,领洮河、广威、安戎三县。皇初,郡废,并三县入焉。大业初,置浇河郡。”[58]
清王谟辑本《周地图记》共八十五条佚文,其中《周地图记》七十一条,《周地图》十条,《周地志》一条,《周地记》二条,《周地图经》一条。以此为基础,笔者查阅新史料,新发现佚文多条。
1.襃谷西北有古阳平关,其地在今梁州襃城县西北也。(宋郭允蹈《蜀鉴》卷二)
2.长安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南梁徐陵《玉台新咏笺注》卷二)
3.闵帝元年,于此立新津县,属蜀州。(清钱谦益《钱注杜诗》卷一一)
4.蛮人酋渠田金生代居此地,常为边患。梁普通末,遣郢州刺史元树讨平之,因置新州。(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二四)
5.兰州地名曰夷镇。(宋任广《书叙指南》卷一四)
6.奇华殿,在建章宫旁,四海藏夷器服珍宝,火浣布、切玉刀、巨象、大雀、狮子、宛马,充塞其中。(宋宋敏求《长安志》卷三)
7.太极殿,晋愍帝之宫,在长安南门后,姚兴重建。(宋宋敏求《长安志》卷五)
8.望仙宫南泽中有石盘龙两条,鳞甲动,有云气,声如鸣钟。(宋宋敏求《长安志》卷一八)
9.频阳故城,苻秦时于此置土门护军。(宋宋敏求《长安志》卷二〇)
10.乾安殿,周改曰紫极殿。(元骆天骧《类编长安志》卷二)
11.连珠殿六栿五架,又有云和楼九间重阁。(元骆天骧《类编长安志》卷三)
12.晋原西五十六里蟇颐山上有鹿市,百步平坦,诸山之鹿日一聚于此。其山有穴,如蟇之口,故名。高七百二十丈,崖岩直峭而上,有平地。(清来集之《倘湖樵书》卷八)
13.七门郡,置在僰口,今之七门滩也。(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一七)
14.天和初,破羌夷,得沉黎、汉源二郡,因立黎州及沉黎县矣。(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三五)
15.北面第四平朔门,符氏所开。(明王袆《大事记续编》卷三五)
16.《陇水歌》:陇头泉水,流离四下。念我行役,飘然旷野。登高远望,涕零双堕。(清杜文澜《古谣谚》卷七)
17.汉元鼎二年,太城立九门,少城立九门,故有十八郭门之称。后汉初讨公孙述,臧宫军①“军”后脱“至”。《后汉书》卷13:“十一月,臧宫军至咸门。成都北面有二门,其西者名咸门。”
咸门,又入小雒郭门,咸门北面东头门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六七)
18.孤云山势极险峻,行人三日始达。上有两峰对峙,故曰两角。语云:“孤云两角,去天一握。”(清王行俭修、余孔捷纂《(乾隆)南郑县志》卷二)
19.司马相如故宅,其地有相如坪,相传云相如营别业于此。(清常明修、杨芳灿纂《(嘉庆)四川通志》卷五二)
20.文明楼,西滨汉水,□薄郁然,其基名相如琴台,高六尺,周四十四步。(清常明修、杨芳灿纂《(嘉庆)四川通志》卷五二)
1.灵山,昔蜀王鳖灵登此山,因名。(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六七)
2.临潼县本骊戎国,春秋晋献公伐骊戎,其后秦灭之,为骊邑。(元骆天骧《类编长安志》卷一)
3.鄠,本夏之扈国也。(元骆天骧《类编长安志》卷一)
4.周文王庙,文宪王庙,在长安县西北五十里。(元骆天骧《类编长安志》卷五)
5.岐阳石鼓,其数十,乃周宣王猎碣。(元骆天骧《类编长安志》卷七)
6.玉案山有冉冉行云如瀑布则澍雨。(元骆天骧《类编长安志》卷九)
7.惠陵祠在府西南八里惠陵东七十步。(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一)
8.清水在双流县北十里改名牛饮水。(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五)
9.岐山县西北十五里山下周公邸文宪王庙后有泉,始谓之润徳泉。(明何景明《雍大记》卷一一)
10.允街县临丽水,一名丽水城,地势极险,沮渠蒙逊增筑以为防守之所。(清王功成续纂、韩奕续修《(康熙)陕西通志》卷二七)
11.酒泉出石漆。在延寿城中有山泉,出注地,其水肥如肉汁,燃之似油,极明,但不可食,北方人谓石漆,得水愈炽,本此。(清王功成续纂、韩奕续修《(康熙)陕西通志》卷二七)
武帝天和三年,开越嶲,立蘓祁县,于县置亮善。(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