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经济由外源型经济主导,供应链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旦全球产业结构面临调整或者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可能就会撤走,这时候再来扶持本土企业就为时已晚。
工业是立国之本,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之下,工业强弱成为重塑区域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近几年,全国各地对于工业的重视程度回升,政策频出,促进了制造业回流。
近日,“苏州发布”消息,2021年12月28日召開的中共苏州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透露,2021年,苏州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万亿元左右,外贸总额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进出口3800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18%左右。同时,苏州大力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产业能级不断提升。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迈上4万亿元新台阶。
不出意外,苏州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将反超上海、深圳,成为我国第一大工业城市。
然而,体量是否就意味着质量?“登顶”的同时,苏州制造业又有怎样的“远虑”与“近忧”?
四万亿目标
“苏州2021年1-9月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超3万亿元,全年有望迈上4万亿元台阶。”
在2021年10月14日开幕的2021中国长三角青商高峰论坛上,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作开幕式致辞时透露的这组数据,再次引发关于“最强地级市”冲击“工业第一城”的讨论。
提出4万亿目标,苏州不缺底气。
拥有16万家工业企业,横跨35个工业大类,涉及167个工业中类、489个工业小类,苏州称得上是中国工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
即使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2020年,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依然达到4.0%,高于上海和深圳的1.6%、1.5%。2021年上半年,深圳和上海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分别为12.5%和18.8%,而苏州达到26.5%。
具体来看,在全市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苏州有31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钢铁、化工行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6大行业产值增速超过30%。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分析,苏州在计划经济时代本身就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又抓住对外开放的机遇,承接上海的外溢,包括欧美、日本的一些企业将总部放在上海,工厂设在苏州,这使得苏州的工业实力一直保持在全国前列。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在此前公布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重点任务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有近40项是由苏州工业园区负责或参与推进。包括在生物医药、半导体芯片、智能制造等领域,通过共建平台、共设基金、共同探索产业标准,联手打造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等。
事实上,就在2021年10月初,许昆林主持召开苏州市委季度工作会议,分析总结前三季度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研究部署四季度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时,就曾强调要紧紧围绕规上工业总产值迈上4万亿目标,全力打响“苏州制造”品牌。
具体工作上,不仅要进一步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鼓励引导头部企业更大步伐走出厂门输出服务;进一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还要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沪苏同城化”,强化沪苏两地产业对接,协同打造产业高地。
从2021年前三季度数据看,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0053.3亿元,同比增长20.5%,距离“4万亿”目标只差1/4。
按照2020年第四季度增量10097.31亿元估算,只要不出现负增长,实现目标几乎无虞。
苏沪深争夺“第一城”
多年以来,深圳、上海、苏州作为三个“顶级玩家”, 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等不同的维度上,你追我赶,争当“中国工业第一城”。
凭借独领风骚的制造业优势,苏州GDP在2011年就成功突破万亿,排在全国第六位,紧咬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从2013年起,其规上工业总产值迈上3万亿,捍卫了自己在上海之后“工业第二城”的地位。
直到2017年,深圳的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跟上海、苏州一起构成中国工业城市的第一方阵,激烈的角逐也随之展开。
从当年数据来看,上海、苏州和深圳分别为33989.36亿元、31956.21亿元和30702.7亿,位列工业城市前三位。不过,谁也没有建立起绝对优势。
此后,深圳凭借“一骑绝尘”的增速,2018年以3.46万亿的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苏州,2019年以3.69万亿的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越上海,位列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与此同时,2019年上海规上工业总产值下降0.3%,苏州保持增长并与前者差距缩小至800余亿元。
从2020年数据来看,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3.7万亿元,蝉联第一,上海(约34830亿)以微弱优势超过苏州(约34824亿),差距不足6亿元。而排在第四位的重庆规上工业总产值也就不过2万亿左右,并未构成威胁。
到了2021年,从前8个月数据看,苏州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6583.65亿元,已经完成对上海的反超,并将差距扩大至2000亿元。
深圳目前尚未披露规上工业总产值数据,但透露其增速仅为6.5%。如果此番苏州成功实现4万亿目标,将大概率会超过深圳、上海,成为“工业第一城”。
“体量胜于一切雄辩”,在北京工商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看来,整个产业链是相互贯通的,体量大反映的是你的市场需求大、占有率高,从这个角度而言,苏州对上海、深圳的比较优势正在出现。
他认为,工业总产值是一项基础性指标,在国内很多城市出现产业空心化的情况下,苏州工业体量的跃升是一件非常可喜的事情。实际上,工业立市也是苏州近年来实现经济体量不断跃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巨婴困境”
如果说规上工业总产值衡量的是总规模,那么,规上工业增加值更能反映工业发展质量。在这一项指标上,竞争更为激烈的是上海和深圳,苏州稍显逊色。
2018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9109.54亿元,增长9.5%,成为全国首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9000亿元的城市。同年,上海和苏州分别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8694.95亿元、8240.37亿元。
2019年,上海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了9670.68亿元,又反超了深圳,排名榜首,深圳则以9587.94亿元次之,与上海相差了几十亿元,苏州则为8316.49亿元。
2020年,深圳、上海和苏州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为9528.12亿元、9657亿元、8800多亿元,分别实现工业利润总额2728.57亿元、2831.81亿元和2179.23亿元。
换句话说,即使上海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将被苏州超越,但从经济效益来看,上海依然位居中国工业城市首位。
丁力认为,相比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工业增加值率是一个更为重要的指标,这也是世界范围内衡量劳动力密集型还是技术密集型的一个核心指标。从2020年规上工业增加值率来看,深圳、上海和苏州分别为25.75%、27.7%、25.26%。
“从效益来讲,它说明的是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创新势头,或者新兴产业的成长态势”,陈及认为,深圳上海的科技资源以及产学研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此前许昆林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苏州最大的优势就是制造业,但传统产业占比还比较大,转型升级尤为紧迫,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抢抓“时间窗口”,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着力壮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未来产业。
仅从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来看:
截至2021年3月,工信部公布两批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获胜者,其中深圳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先进电池材料集群、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四个集群获胜,上海集成电路集群和张江生物医药集群两个获胜,而苏州仅纳米新材料集群获胜。
另据工信部公布的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其中上海达到262家,在全国所有省(市)中排名第5位,而深圳以169家的成绩排在全国第2位(直辖市除外),苏州未进前十,只有49家“小巨人”企业。
丁力进一步指出,苏州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巨婴困境”,它是外源型经济主导,也就是说供应链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旦全球产业结构面临调整或者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可能就会撤走,这时候再來扶持本土企业就为时已晚。
“要把大量的生产型企业转型为市场型企业,重构自己主导的供应链体系。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丁力表示。
(本刊编辑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