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乐
“核心科幻”这一概念最早由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提出。在他看来,“核心科幻”应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宏伟、博大、深邃的科学体系本身就是作品的美学因素;二是作品浸泡在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之中;三是能充分应用科幻独有的手法,像独特的科幻构思、自由设置的背景、时空交错、以人类整体为主角等[1]248。在王晋康看来,好的科幻构思有以下三个判断标准:一是它应该具有新颖性,是前无古人的,具有冲击力的,在作品中能够自洽;二是它和故事应该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三是科幻构思最好有一个坚实的科学内核[1]250。
王晋康的观点对科幻概念的厘清大有裨益。较之于过去“硬科幻”和“软科幻”的对立二分,“核心科幻”与“非核心科幻”的提法更加严谨,也更加清晰,这一提法在国内科幻文学界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在笔者看来,类似《三体》这样的“核心科幻”作品,其影视化改编在科幻电影史上鲜有成功案例。以历史为序,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1898)可以说是一部“核心科幻”作品,然而根据其改编的科幻短片《月球旅行记》(1902)却很难说是一部“核心科幻”电影。阿瑟·克拉克的小说《2001 太空漫游》可以说是一部“核心科幻”作品,库布里克导演的《2001 太空漫游》可以说是一部“核心科幻”电影,但二者的关系却是小说诞生于电影之后,而非电影改编自小说。影片《接触未来》(1997)和《火星救援》(2015)都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的根据“核心科幻”小说改编的“核心科幻”电影,但在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方面依旧褒贬不一。2019 年,我国国产电影《流浪地球》成为首部根据刘慈欣小说改编的科幻片,影片有很多成功之处,但依旧遗失了小说原作中诸多“核心科幻”的作品特质。本文从文本精读的角度出发,对上述四个改编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以剖析“核心科幻”文学作品在影视化改编方面的内在规律。
现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应当从儒勒·凡尔纳和H·G·威尔斯这两位开山鼻祖说起。其中凡尔纳是世界史上第一位职业科幻作家,代表作有《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环游地球八十天》《气球上的五个星期》等;威尔斯的创作时间比凡尔纳略晚,代表作如《时间机器》《隐形人》《火星人入侵》等。在大多数读者的印象里,凡尔纳写的是地理探险类的幻想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这些作品如今都属于少儿读物;而威尔斯的作品开创了大部分现代科幻小说的主流话题,比如时间旅行、外星人入侵等,虽然更加符合大家对于“科幻小说”这一概念的想象,但是却遗漏了凡尔纳小说中“核心科幻”的部分。
《从地球到月球》可以说是凡尔纳作品中“核心科幻”的代表。作者基于牛顿力学这一扎实的物理学理论基础,来计算和推演用大炮把装了人的炮弹发射到月球这件事的可行性。这样的创作思路可以说代表了“核心科幻”最为重要的特点——基于某种理论进行数学计算和逻辑推演。这里面的理论可以是很严谨的科学理论——比如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等,也可以是虚构的(但由它出发进行的逻辑推演是周密严谨的),这样的虚构理论在科幻作品中的功能类似于欧式几何中的公理公设,比如《三体2》中的黑暗森林法则便是如此。作品中数学计算和逻辑推演的严谨性是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有时候也未必能够达到百分百的精准或者合理——比如《从地球到月球》中凡尔纳完全没有考虑炮弹在炮管里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对人的致命影响。考虑到《从地球到月球》这本书写于1865 年,凡尔纳没有想象出火箭这一航天工具也不足为奇。作为一部科幻文学作品,这一类的计算错误或逻辑硬伤通常不会妨碍读者对于作品的热情。比如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无论人类制造行星发动机来推动地球这件事如何天方夜谭,都不影响读者领略作品中传达的理性和悲壮之美。
1902 年,梅里爱的短片《月球旅行记》上映。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幻片。它改编自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1865)和威尔斯的《最先登上月球的人》(1901)这两篇小说。通过这两篇小说和这部电影之间的有趣关系,我们可以分析两篇小说和这部电影之间的改编之处,可以明确的是文字和影像作为两种不同的媒介在传达科幻意念方面各自的长短,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最先登上月球的人》这篇小说中,一位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以实现“反重力”的神奇物质,并利用这种物质登上了月球。这可以说代表了有别于“核心科幻”的另外一种科幻构思,即先想象某种可能性来构思故事情节,再给这一想象赋予一定的科学理论,或者貌似科学的理论——通常还是后者居多。本文无意评判两类创作的高下优劣,只是从创作角度分析其差别。
在《从地球到月球》中,凡尔纳几乎花了整本书的篇幅来精确计算从地球上发射一颗炮弹到月球的初速度必须达到多少,炮弹必须采用什么样的材料,炮管必须得多粗多长,怎样才能获取建造大炮所需的原材料等。遗憾的是,这些细节更适合读者通过文字阅读来体会其“核心科幻”的魅力。在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中并没有涉及这些计算细节。短片中,一群科学家模样的人钻进了一个巨型炮弹,然后被大炮发射到了月球上面。当然,这样的表现手法在《月球旅行记》这部短片中自成一体,炮弹落在人脸装扮的月球上也是整部短片中最有趣的经典一幕。不得不说,梅里爱相当懂得科幻文学的影像改编之道。短片《月球旅行记》虽少了凡尔纳原著中的磅礴大气,也少了威尔斯原作中的淡淡忧思,但却充盈着梅里爱这位电影天才独有的奇思异想与天真烂漫。
2010 年,英国广播公司的电影《登月先锋》(《最先登上月球的人》的另一个译名)把威尔斯的这篇小说原原本本地搬上了银幕。到这时,威尔斯的其他小说如《时间机器》《隐形人》《火星人入侵》等都已经被好莱坞拍了一版又一版①电影《时间机器》最著名的两个版本分别上映于1960 年和2002 年,《火星人入侵》最著名的版本是1996 年蒂姆·波顿导演的《火星人玩转地球》和2005 年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世界之战》,其他关于时间旅行、外星人入侵以及隐形人题材的好莱坞科幻电影不胜枚举。追本溯源的话,都可以上溯至H·G·威尔斯的小说。。可以说,威尔斯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定义了好莱坞的科幻电影,而好莱坞的科幻电影又在很大程度上定义了大众头脑中关于“科幻”二字的既定观念。这种“定义”不光是指威尔斯开创的、日后在好莱坞电影中广泛流行的时间旅行、外星人入侵等科幻题材,而且还暗含威尔斯小说中“反科学主义”的整体基调。“反科学主义”这个词不带有褒贬色彩,指的是对于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现代文明等表示忧虑、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哲学倾向,这样一种倾向在好莱坞的科幻电影中一直占主流,比如《侏罗纪公园》(1993)、《阿凡达》(2009)等影片。尽管凡尔纳的小说《环游地球八十天》《地心游记》也被改编成各种不同版本的影视作品,但已少有人将其与“科幻”挂钩。而凡尔纳当年的“核心科幻”之作如《从地球到月球》,自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之后,更是早已被好莱坞的科幻电影遗忘多年。《从地球到月球》这类“核心科幻”作品中洋溢的那份对于科学精神的肯定与弘扬,对于技术进步的讴歌和赞美,对于现代文明之未来的乐观自信等,日后很少出现在好莱坞的科幻电影中②一般来说,科幻电视剧因为可以在较长时间跨度上做剧情铺陈和世界构建,所以有可能呈现出一个科学主义的世界观、更加发达的人类文明以及光明未来,比如大名鼎鼎的科幻剧《星际迷航》。但对于商业电影来说,为了在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长度上时时刻刻吸引观众,往往会偏向于讲述一些更具戏剧冲突的事件,比如战争、灾难等,这样的创作出发点往往会让影片中的世界呈现偏于负面。当然这里说的只是整体倾向,相反的例子也可以找出不少。。这种整体倾向的偏移不仅是好莱坞科幻电影的一大憾事,更为重要的是,长期来看,这种对科学技术的否定倾向,对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是有一定害处的。
继凡尔纳之后,成为日后科幻文学主流的,不是作为“核心科幻”的《从地球到月球》,而是《最先登上月球的人》以及威尔斯的《时间机器》《火星人入侵》《隐形人》等“非核心科幻”作品。在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发展中,成为主流的不是天真烂漫的《月球旅行记》,而是基调阴暗的《弗兰肯斯坦》(又译《科学怪人》)等影片。相比之下,倒是苏联科幻电影的乐观基调更类似于《月球旅行记》,可惜其数量和影响力远不及好莱坞出品的科幻片。
由玛丽·雪莱创作,出版于1818 年的哥特式恐怖小说《弗兰肯斯坦》,一般被后世认为是第一篇科幻小说。小说中,名叫弗兰肯斯坦的科学家将死尸拼接在一起创造了一个怪物。这篇小说在1910年便被爱迪生的公司拍摄成短片。1931 年,由好莱坞电影公司创作的《弗兰肯斯坦》成为科幻恐怖片的先驱。这个怪物成为日后被翻拍和改编版本最多的一个恐怖片形象。在某些版本中,弗兰肯斯坦有时候被当成了那个怪物的名字。1933 年,威尔斯的小说《隐形人》被好莱坞拍成电影,日后同样被翻拍或改编成各种不同的电影版本。
可以说,在好莱坞电影中,作为类型电影的科幻片最早是在《弗兰肯斯坦》《隐形人》这样的恐怖片里面降生的。二战结束之后,像《地球停转之日》(1951)、《飞碟入侵地球》(1956)这样的科幻电影开始出现。这类科幻片可以看作是一种冷战焦虑的变相表达,题材方面较之以往有所拓展,但这个时候的科幻片在好莱坞依旧算不上可以跟西部片、歌舞片等相并列的主流电影类型。与此同时,在18、19 世纪曾经一度被西方人所崇尚的科学理性精神和乐观进取精神,似乎与20 世纪中叶的好莱坞科幻电影无缘。小说《弗兰肯斯坦》中暗含的“反科学主义”思想,借着恐怖片、战争片、灾难片等类型电影娱乐化的文本表达,在无意中逐渐成为好莱坞科幻电影中主导的观念意识形态。
1968 年,导演库布里克请来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担任编剧,创作了好莱坞历史上史无前例的科幻电影《2001 太空漫游》。片中关于未来太空的极度“真实化”呈现,曾经让年轻时候的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这些大导演如痴如醉,而影片完全非戏剧化的结构却又在日后让诸多影迷完全不知所云。这部电影在当年上映之后,阿瑟·克拉克感觉某些想法在影片中没有被很好地呈现出来,于是又写了《2001 太空漫游》这部小说。《2001太空漫游》在故事或剧情方面实际上非常简单,貌似由某个外星智慧文明送到地球来的一台超级计算机(书中的“石碑”)启发了类人猿的智慧,从而演化出人类文明。小说真正有趣之处在于其中的诸多细节描写,比如下面这一段:
……因此他小心翼翼地一步步抓着把手走过气闸,进入太空站中心轴的圆形大厅。这个圆形大厅到处都有护垫,四壁嵌着许多把手。弗洛伊德紧紧抓稳了一个把手,整个大厅开始旋转,转到配合上太空站本身的转动。
随着速度加快,重力形成一只只隐隐约约、如同鬼魅的手指抓住他,于是他慢慢飘向圆形的墙壁。现在他站在很奇妙的变成了弧形地板的墙上,轻轻地来回摇摆,像是澎湃浪潮里的水草。这时他已经受到太空站转动的离心力影响——虽然在离轴心这么近的地方,离心力还很弱,但是随着他逐渐往外走远,离心力就会一步步增强[2]。
这是一段极具“核心科幻”美感的文字。想要体会其中的美感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其中关于自转离心力模拟重力这一设定,背后的原理需要一定的高中物理知识才能理解。而在理解了这背后的原理之后,再看《2001 太空漫游》这部电影便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比如可以在观看的时候,想象一下影片中人物从失重状态到重力逐渐变强过程中的身体感受。
相对于大众习惯的戏剧化结构的电影审美,像《2001 太空漫游》这样的“核心科幻”电影注定不可能成为主流。真正让科幻电影成为好莱坞主流类型的电影是数年之后上映的《星球大战》(1977)。电影《星球大战》的内核并非来自同为太空歌剧的科幻小说《基地》系列①《基地》是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代表作,可以看作是太空歌剧类科幻小说中少有的“核心科幻”作品。,而是更接近于好莱坞的西部片。西部片中牛仔们云游四方行侠仗义,在《星球大战》中被重新演绎成银河帝国的走私船、绝地武士、原力、光剑等。自《星球大战》之后,科幻电影有了电脑CG 特效的加持,在好莱坞的发展蔚为大观,成为最主流的电影类型。除了《星球大战》这样的太空歌剧类科幻片, 1818 年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衍生出科幻恐怖片《异形》系列;1912年的科幻小说《失落的世界》衍生出科幻怪兽片《侏罗纪公园》系列②电影《侏罗纪公园》虽然改编自迈克尔·克莱顿的小说,但这一题材其实可以上溯至柯南道尔的小说《失落的世界》。这篇科幻小说发表于1900 年,和凡尔纳、H·G·威尔斯差不多同时代。;1898 年的科幻小说《火星人入侵》衍生外星入侵题材的科幻片《独立日》(1996)、《世界之战》(2005)、《洛杉矶之战》(2011)、《超级战舰》(2012)乃至《阿凡达》(2009)等。而在科幻作家里面,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影响更大的或许是菲利普·迪克③尽管菲利普·迪克声称厌恶好莱坞改编自己的小说,但根据他的科幻小说改编的科幻电影却层出不穷,譬如《银翼杀手》(1982)、《全面回忆》(1990/2012)、《少数派报告》(2002)、《记忆裂痕》(2003)等。、威廉·吉布森④威廉·吉布森的科幻小说《神经漫游者》(1982)一般被认为是赛博朋克小说的开山之作,其中关于阴暗都市的未来想象,对日后的赛博朋克电影如《黑客帝国》(1999)、《头号玩家》(2018)等影响深远。等,而非以“核心科幻”作品见长的阿瑟·克拉克或者阿西莫夫⑤阿西莫夫最著名的科幻小说当属《基地》系列和《机器人》系列。然而,好莱坞的科幻电影却总是和他的小说擦肩而过,各种机器人、人工智能题材的科幻片基本上都与《机器人》系列无关。影片《我,机器人》(2004)虽自称是改编自阿西莫夫的小说,但实际上与原著相去甚远。等。
小说《2001 太空漫游》在科幻文学界的经典地位,和电影《2001 太空漫游》在科幻电影中的经典地位相当,二者同属于“核心科幻”。遗憾的是,科幻文学界可以作为“核心科幻”代表的,除了《2001 太空漫游》,尚有同样出自阿瑟·克拉克之手的《与拉玛相会》《遥远的地球之歌》等作品可与之相并列,而电影《2001 太空漫游》在科幻电影界差点成为绝唱。在笔者看来,和《2001太空漫游》气质相近的“核心科幻”电影,一直要等到《接触未来》(1997)、《火星任务》(2000)才算是念念不忘终得回响。
《接触未来》改编自著名科普作家卡尔·萨根唯一的一部科幻小说《接触》。该小说正式出版于1984 年,讲述人类如何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探索外星智慧生命,并与之发生接触的故事。小说中除了地球人接触到外星智慧生命这一幻想情节,其他各种细节都力求符合科学真实。小说刚一出版便被好莱坞买下电影改编权,但一直辗转到1997 年《接触未来》这部影片方才上映。这部小说的创作受到了《星际穿越》的编剧物理学家基普·索恩的影响,而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又反过来对后来的《星际穿越》这部影片产生了一定影响。
《火星任务》出自导演德·帕尔玛之手,讲述的是人类探索火星的故事。《接触未来》《火星任务》这两部电影剧情都比较简单,创作者都非常重视科学细节,力求在影片的戏剧性和科学严谨性方面做到两全。《火星任务》甚至专门聘请了来自NASA的科学家担任顾问。片中关于太空飞船内部的呈现,用自转离心力模拟重力等细节,和1968 年的《2001太空漫游》有异曲同工之妙。和《2001 太空漫游》不同的是,《接触未来》《火星任务》这两部影片都试图在顾全影片科学性的同时,努力让影片保持一个类型电影戏剧化的故事结构,并试图加入亲情、友情、爱情这些情感元素,努力想要让影片在保持“核心科幻”质感的同时还能实现以情感人。至于这样的处理是否真的能实现两全其美恐怕见仁见智。
同样的创作思路,可以见之于《地心引力》(2013)、《星际穿越》(2014)、《火星救援》(2015)这几部影片。这为数不多的几部科幻电影,在创作思路方面和同时期全球热映的漫威电影《星球大战》(7/8/9)等科幻片相差甚远。
从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到阿瑟·克拉克的《2001 太空漫游》,再到卡尔·萨根的《接触》以及刘慈欣的《流浪地球》《球状闪电》《三体》等小说;从库布里克的《2001 太空漫游》到《接触未来》《火星任务》,再到《星际穿越》《火星救援》等影片,这些属于“核心科幻”的电影或文学作品都有一些普遍特点:
其一,以科学上的严谨性为出发点,或者至少力求做到这一点。
其二,较之于一般电影,这类电影都有一定的欣赏“门槛”。观众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比如需要理解物理中的牛顿力学,才能看懂《2001 太空漫游》《火星任务》中的模拟重力;需要知道化学中的氢氧反应,才能明白《火星救援》中用氢气和氧气燃烧制造水的情节;至少需要对相对论的时间效应有所了解,才能看懂《星际穿越》中出现时间差的情节;同样至少需要懂得一点科普层面的量子力学知识,才能看懂《球状闪电》中的“概率云”是怎么一回事。
其三,这类作品在倾向于表达科学理性的同时,尽管有些也想要兼顾到情节方面的戏剧性,但通常来说戏剧性都会比较弱一些。此外,类型电影常有意利用亲情、爱情、友情等元素给观众制造共情体验,“核心科幻”电影顾及科学理性的同时在这方面往往也会弱一些。事实上,科学理性带给人的情感体验更为博大更为崇高,但通常来说需要观众接受过一定程度的科学教育作为基础。两全其美的创作思路可能会让影片票房口碑双丰收,比如《星际穿越》,但也可能让影片两头都不太讨好,两种口味的观众都觉得没能得到满足,比如《火星任务》。在这一点上,电影《火星救援》显得更为“纯粹”。这部电影里面既没有《接触未来》《星际穿越》中的父女亲情,也没有《火星任务》中的友情爱情,非常专注地在讲一个火星版鲁滨逊的故事,相比之下更具“核心科幻”的质感。在笔者看来,它更纯粹地展现出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的独特美感。
在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1865)问世100 多年以后,刘慈欣的《流浪地球》(2000)、《地球大炮》(2003)等科幻小说在中国的科幻文学界掀起一阵“硬科幻”的热潮。他的长篇小说《三体》更是走出科幻的小圈子成为畅销书,并被翻译成各种不同语言版本畅销全世界。刘慈欣自己曾在多个场合表示,“我所有作品都是对阿瑟·克拉克的拙劣模仿”。其实再往前追本溯源的话,《流浪地球》跟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在气质方面可能更为接近,凡尔纳想象的是怎样利用牛顿力学来发射炮弹到月球,刘慈欣想象的是怎样利用牛顿力学来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二者同样都是大气磅礴的想象力和精准的科学逻辑的完美结合。
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流浪地球》小说的开篇:
地球自转刹车用了四十二年,比联合政府的计划长了三年。妈妈给我讲过我们全家看最后一个日落的情景,太阳落得很慢,仿佛在地平线上停住了,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才落下去,当然,以后没有“天”也没有“夜”了,东半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有几十年吧)将处于永远的黄昏中,因为太阳在地平线下并没落深,还在半边天上映出它的光芒。就在那次漫长的日落中,我出生了[3]。
类似这样的文字是小说当中最迷人的部分。假设地球转速变慢,普通人眼中看到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人类会产生什么样的群体心理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这是阅读小说《流浪地球》最大的快感来源。遗憾的是,这些内容在电影《流浪地球》中并没有被很好地表现出来。小说《流浪地球》给人的情感体验是人类在种族延续问题面前的悲壮感,而非电影《流浪地球》中靠亲情、友情等戏份所追求的细腻感人和以情动人。在这一点上,电影《流浪地球》和《火星任务》《星际穿越》等影片的创作思路类似,但却与原著的基调相去甚远。
尽管如此,电影《流浪地球》的意义仍然是不可估量的。比《流浪地球》上映时间稍晚的《阿丽塔:战斗天使》尽管在技术上几近完美,赛博朋克、蒸汽朋克、废土朋克、反乌托邦等各种科幻元素一应俱全,但在观感方面是老旧的,而电影《流浪地球》尽管在技术方面有很多瑕疵,但给人的观感却是新颖的。刘慈欣在评价科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时,曾这样认为:
人物形象的概念在科幻小说中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扩展。其一,以整个种族形象取代个人形象……其二,一个世界作为一个形象出现……前面说过科幻文学所特有的两个形象:种族形象和世界形象。它还有第三个主流文学所没有的形象:科学形象[4]。
这段话非常适合拿来评价电影《流浪地球》的新颖。可以说,在这部电影中一共有三个主角:其一是面临生死存亡的全人类这一群体形象;其二是在太空中流浪的地球这一世界形象;其三是隐在的科学形象。可以说,《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给中国带来科学思想的启蒙和理性精神的传播是无法估量的。全民热议能不能推动地球,和全民热议能不能在火星上种土豆(《火星救援》中的情节),其背后都是科学价值观的树立。中国的科幻电影不是像好莱坞科幻电影般脱胎于海量的“非核心科幻”作品,而是始于《流浪地球》这样的“核心科幻”作品,这一点目前来说恐怕还无法简单论其利弊。但就电影产生的社会影响来说,一部优秀的“核心科幻”电影作品,除了电影的娱乐功能,还可以在大众当中树立正面的科学形象,歌颂人类探索自然、探索宇宙的精神,强化民众对于人类文明向着光明未来发展的信念。对于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发展,一方面,好莱坞科幻电影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另一方面,我们的理论研究完全可以走在电影创作的前面,让未来的中国科幻电影为国家发展助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