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天兵 程芸
1.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云南建投第一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边坡的变形破坏、滑移失稳一直是危害工程建设的一大问题,严重时更会危害生命安全。边坡失稳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岩土体类型、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下水、地震和人类活动等[1-2],下雨往往又是诱发边坡坍塌、坡体滑移、边坡变形的重要因素。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方法主要是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定性方法主要有自然历史分析法、工程类比法和图解法,定量方法主要有极限平衡法和数值分析法。在稳定性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提出加固支护、排水等方面的综合治理措施[5]。
云南省昆明市某大型工业厂房西南两侧边坡在连续暴雨后,发生多处滑塌,为保证边坡及邻近建、构筑物的安全,需针对边坡的稳定性开展专项勘察、稳定性评价并提出治理方案。
项目范围为厂房南侧及西侧的边坡,其中西侧边坡距离厂房3m~5m,坡高约20m,长47m~55m,边坡坡度40°~70°;南侧边坡距离厂房5m~8m,坡高13m~18m,长约42m,边坡坡度80~90°。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
通过地质调查、钻探、探槽、岩土取样试验、原位测试等手段,查明场地边坡范围内岩土的分布情况及其特征、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通过计算分析评价边坡现状的稳定性,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和建议。
本次勘察属边坡专项勘察,在边坡范围内布设钻孔13个,探槽14个。设计钻孔深度为15m~25m,钻孔间距6m~17m,设计探槽深度为2m~3m,探槽间距11m~17m。
工程场地位于长虫山山麓的斜坡地带,处于小江断裂带与普渡河-西山断裂带之间相对稳定的地块上,场地所在区域地壳稳定性划分为次不稳定区(Ⅱ2区)相对稳定地块。
拟治理边坡地貌上处于长虫山山麓的斜坡地带,地势总体上由北向南东缓倾。现地面相对高差约21m,起伏较大。根据钻探揭露的地层结构及成因类型表明,场地地层结构中等复杂。表层为人工填土,其下依次为第四系坡残积相、残积相的粉质黏土层,下伏基岩为泥盆系中统组海口组(D2h)。典型地层剖面见图1。
图1 边坡坡体典型剖面图
采用剪切波波速测试仪进行波速测试,钻孔等效剪切波速υse分别为250m∕s和268m∕s,判定场地土为中硬土,Ⅱ类场地。场地可不考虑砂土液化的影响。因场地内人工填土层分布不均匀,属于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地震峰值加速度值为0.20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
根据场地地层分布情况、岩性特征、土体的受力状态,对黏性土分别选用固结快剪、直接快剪及浸水饱和快剪三种室内剪切试验,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岩土体抗剪强度指标
根据地质调查、钻探揭露的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地形地貌及现状边坡的主要变形特征分析,西侧边坡主要为表层坍塌,南侧边坡主要为沿接触面的滑动,均属于推移式滑动。在天然状态下,边坡土层处于地下水位以下,处于坚硬至硬塑状态,边坡稳定性较好。但当长期暴露于雨水中,表层填土层土体松散,为雨水下渗提供了良好的通道。雨水的下渗一方面软化土体,造成土体力学性质的降低,同时在坡体内部产生向下的渗透力,进一步加剧了下滑,导致边坡失稳。
选取典型纵向剖面6个进行稳定性计算,选用复杂土层圆弧形滑裂面进行计算,按照天然工况(一般工况)、暴雨工况(边坡土体饱和)和地震工况(考虑地震)分别进行稳定性验算。计算结果详见表2。
经稳定性验算及分析,揭示出西侧边坡不稳定滑动面为①1、①2层人工填土与②、③层粉质黏土接触面滑动面为圆弧形;南侧边坡不稳定滑动面在③粉质黏土中,滑动面为折线形或圆弧形。应对边坡采取相应措施,综合治理,确保建(构)筑物、人员安全。
拟在西侧边坡采用放坡喷混凝土+钢筋锚杆支护,南侧边坡采用抗滑桩+挡板墙进行支挡。由于场地限制,场地抗滑桩可选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径以800mm~1200mm为宜,以④1全~强风化砂岩层作为桩身嵌固段持力层。
抗滑桩有关设计参数列于表3,放坡喷混凝土+锚杆支护设计参数建议值列于表4。
表3 抗滑桩设计参数
表4 放坡喷混凝土+锚杆支护设计参数
雨水的下渗是引起边坡失稳的关键因素。而西侧边坡现状整体范围内未设置排水设施,南侧边坡现状排水沟被雨水冲刷垮塌。如遇强降雨的情况下,地表水、生活用水长期渗入坡体,将会加剧边坡土体的变形破坏。因此,应加强截排水措施。在坡顶设置截水沟,坡脚、上下级坡面分界处设置排水沟,在挡板墙设置泄水孔,并做好坡面封闭措施,防止雨水下渗。
场地西南两侧边坡现状发生多处滑塌,危及周边构建筑安全。通过地质调查、钻探、槽探的方式对现场开展了边坡专项勘察工作,结合室内试验统计结果,对边坡进行了稳定性验算和安全性评价。分析认为:(1)西侧边坡主要为表层坍塌,南侧边坡主要为沿接触面的滑动,均属于推移式滑动;(2)西侧边坡不稳定滑动面为①1、①2层人工填土与下层粉质黏土层接触面,滑动面为圆弧形。南侧边坡不稳定滑动面在③粉质黏土中,滑动面为折线形或圆弧形;(3)根据西、南两侧边坡破坏模式的不同,西侧边坡采用放坡喷混凝土+钢筋锚杆支护,南侧边坡采用抗滑桩+挡板墙进行支挡;(4)雨水下渗软化是引起边坡失稳的关键因素,因此应加强截排水和坡面封闭措施,防止雨水下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