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霞
近年来,对于中共党史的研究无论在学理探究还是史实梳理方面的条分缕析虽已相当充分,但个人认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已有百年,对百年中共党史发展的研究,理想信念在整个党史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往往强调不够。作为一个现代政党,百年历程,不管它今天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从世界范围看,一个政党从在野党到执政党,从地下到公开,从五十多人,到现在的九千万,这样的发展是近代世界政党中绝无仅有的。单单靠正确的决策和借助同盟力量走出困境是不够的,精神层面的因素、信仰的激励是不可忽略的。我们今天回望这段历史,马克思主义信仰理念对于中国共产党群体的精神支撑,是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的。
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一群有着社会主义理想的青年人的努力所至。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以大量西方的社会理论和科学技术在中国得到传播为特征,中经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转而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要特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纷纷出现。当年的知识精英选择马克思主义完全是一种主动的、理性的选择。原因何在?
首先,1914到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让中国青年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病。而1917年11月的革命(俄历十月),让中国人看到了工农革命的伟大力量。
其次,对于辛亥革命后的北洋政府和社会的极度不满。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以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的形式推翻现行政府,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工农政府的理论。
第三,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所显示的力量。
第四,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一批知识精英研究和信仰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河北乐亭人,是我国最早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1920年他在北大开设了《唯物史观》《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工人的国际运动与社会主义的将来》等课程。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1916年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
围绕在李大钊周围的有:邓中夏、罗章龙、刘仁静、高君宇、张国焘、黄日葵、何孟雄等。他们秘密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0年5月,邓中夏到长沙,与毛泽东一起商量成立湖南学生联合会,参加到全国学生联合会。
中共一大的召开与上海的共产主义小组直接相关。1920年5月上海的共产党小组,各种回忆录中屡屡提到的活跃人物有陈独秀、俞秀松、陈公培、李汉俊、沈玄庐、王仲甫和施存统7个人,8月上海共产党小组正式成立,它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筹建中得到共产国际的帮助,成立后,陈独秀被选为书记。上海发起组成员先后有李汉俊、沈玄庐、陈望道、俞秀松、施存统、李达、杨明斋、周佛海、邵力子、袁振英、沈雁冰、林伯渠、李启汉、李中、沈泽民等10余人。发起组主要工作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帮助各地建立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指导和开展工人组织,联系北京、武汉、济南、长沙、广州等地共产主义小组和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0年成立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聚集了当时优秀的知识青年。1921年7月中共一大13人,平均年龄27岁。今天来看当时这13人的结局:1人脱党,1人开除,3人叛党,2人投靠日本人,除了牺牲的,坚持到底的不过两三人,毛泽东算一个。这就要归结到信仰和坚持的力量。
建党时期的一批优秀青年,若不是对马克思主义抱有坚定的信念,他们本可以过着非常不错的生活,但他们走上了一个充满荆棘之路。以马恩所构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一幅美好的蓝图,但通向这一蓝图的道路却是一条充满荆棘之路。这是由这一理论所预设的道路和当时中国的形势所决定的。马恩的社会主义社会内涵;列宁对民族殖民地国家社会主义的构想;北洋政府的昏聩颟顸;革命势力的弱小。上述这些因素都使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在当时是一件将头颅系到裤腰带上的事情。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有13位代表参加,代表着全国58名党员。其中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有14人,包括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沈玄庐、邵力子、袁振英、林伯渠、沈雁冰、沈泽民、杨明斋、俞秀松、李启汉、李中;北京16人,包括李大钊、张国焘、邓中夏、罗章龙、刘仁静、高君宇、何孟雄、缪伯英、范鸿劼、李梅羹、张太雷、朱务善、江浩、宋介、吴雨铭、陈德荣;武汉8人,包括董必武、陈潭秋、刘伯垂、包惠僧、郑凯卿、张国恩、赵子键、赵子俊;长沙6人,包括毛泽东、何叔衡、陈子博、贺民范、彭璜、易礼容;广州4人,包括谭平山、谭植棠、陈公博、李季;济南3人,包括王尽美、邓恩铭、王翔千;旅法5人,包括张申府、刘清扬、周恩来、赵世炎、陈公培;旅日2人,包括施存统、周佛海。
这58名中共早期组织成员基本上都是知识分子,留日18人,北大毕业有17人,其他大学毕业8人,中师、中学毕业13人。其中湖南籍20人,湖北籍11人,浙江籍的有8人。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成员研究》记录的58名成员名单中,代表上海的14人,北京16人,武汉8人,长沙6人、广州4人,济南3人,旅法5人,旅日2人。说明国内聚集地主要是上海、北京。而国外是法、日等国。
他们大多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活跃分子,他们投身革命,不是迫于生计,也不是为小我而奋斗,他们超越了以往仁人志士的追求,怀揣着用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中国和世界”的理想,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征途上,这58个成员历经“大浪淘沙”,有21人牺牲(包括在革命岗位上病逝),有16人因各种原因脱党退党,后来又有5人恢复党籍继续参加革命工作,有8人被开除党籍,叛党的有4人。到革命胜利时,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有4人。嘉兴市社科联副主席黄允钰说,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经受住了考验,充分说明这个群体是当时中国先进分子的集中代表。
现在的研究通常认为,中共一大召开时有党员约58人,主要由三波人组成: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同盟会员,五四前后留过学的知识分子,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的左翼学生。这是一批极具家国情怀的青年。知识分子占96%。
青年毛泽东。我们对他仍然是有误解的。我们现在可以在1924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决算书中查到毛泽东的工资,是120元。而五年前,他是北大图书馆管理员,工资是8元。离开上海去了广州,成了国民党宣传部代理部长,候补中央执行委员,部级领导,官俸应在680元。这时33岁。应是人生巅峰了。毛泽东大部分时间在研究“三农”问题。每会必讲农民。农运和土地问题,他分析从辛亥革命到五卅运动所以失败,是没有3亿2千万农民支持。在当时是很超前的。
1949年前,有些阶段若不是信仰的坚定是很难越过历史的沟坎的。我们从下面这组数据可看出,这是一组中国共产党组织数量变化的数据。中共在各历史关键年代的党员数量变化是非常大的,当然有牺牲、有病故,也有脱党和逃兵。历史的洪流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意志坚定、信仰稳固者。
李大钊、陈延年、赵世炎、汪寿华、萧楚女、熊雄等先后英勇牺牲。我们来看一下他们临上刑场前的表现。
李大钊就义前的陈词: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共产党万岁!夏明翰的诗句:砍头不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周文、陈铁军: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从1927年8月的南昌起义到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在一年多时间中发动了200多次起义,无一例外,都失败了。但仍然前赴后继,不屈不挠,没有理想和信念是坚持不下来的。就以秋收起义为例,一开始的计划是围攻长沙,但尚未到达长沙,几路起义军相继失利,先后退至浏阳文家市,前敌委员会经激烈争论,接受毛泽东的意见,放弃打长沙,保存实力,沿罗霄山脉向南进发,这就朝井冈山进军了。这一状况发生的背景是:
(1)国共关系完全破裂,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发布的秘字第一号命令就是实行“清党”。明令通缉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成立中央清党委员会,颁布“清党条例”。
(2)中共所有城市组织机构完全转入地下,并遭到严重破坏。
(3)全国二百余次起义都未成功。
需要怎样的信念才能坚持下去?
广州起义牺牲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张太雷,他死时,他的儿子出生只有2个月。
秋收起义中牺牲的卢德铭,出生富裕家庭,黄埔二期毕业,北伐时为叶挻独立团连长,战斗中晋升营长。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并担任总指挥,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1927年9月21日在掩护部队撤退中牺牲。倘若不是过早牺牲,定然会成为元帅级的中共领袖。当年毛泽东痛惜不已,叹道:“还我卢德铭!给我3个师也不换。”
1933年,中国共产党拥有了10多个省大小根据地十多块。红军发展到30万人,中共党员也达30万人左右。1934年10月,在蒋介石的大力围剿下,红军被迫进行西征,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甘宁只有七八千人(长征从赣南闽西出发时为8万人),红五军团2万人(组成西路军,1937年3月失败)。
红军长征是被迫的和万不得已的,但其过程却是英勇的,显示了红军战士和共产党员不屈不挠的精神。比如:飞夺泸定桥。30小时走了240公里。爬雪山,过草地,天寒地冻,饥寒交迫。冻饿而死的比战死的多。单单1935年牺牲的高级领导人就有:刘伯坚、方志敏、瞿秋白、何叔衡、毛泽覃。他们在牺牲前的表现,充分显示了共产党员对于理想信念的忠贞,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
(1)刘伯坚
曾在冯玉祥部队中任国民军第二集团军总政治部副部长,后来再次被派往苏联学习军事,并出席了中共六大;到中央苏区后,任苏区工农红军学校政治部主任,参与领导宁都起义并任红5军团政治部主任,后任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苏区坚持斗争。1935年3月初率部队突围时不幸负伤被捕,21日壮烈牺牲。时年40岁。
刘伯坚的遗书:
叔振同志:
我的绝命书及遗嘱你必能见着,我直寄陕西凤笙及五六诸兄嫂。
你不要伤心,望你无论如何要为中国革命努力,不要脱离革命战线,并要用尽一切的力量教养虎、豹、熊三幼儿成人,继续我的光荣的事业。
我葬在大庾梅关附近。
十二时快到了,就要上杀场,不能再写了,致以最后革命的敬礼。
狱中诗:
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
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
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
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
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2)方志敏:
方志敏同毛泽东、彭湃一起被公认为“农民大王”。
方志敏是江西农民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江西地方党团创始人之一。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一批苏维埃政权。方志敏参与领导弋横暴动,创造了拥有“铁的纪律”的红十军;创造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十六字战略要诀。方志敏在苏区首创了股份制,发行了股票;首创了地雷战,把人民战争提高到新水平;首创了对外开放的边贸政策,形成了数条开放型贸易路线;首创了列宁公园,创办了一批学校和文教卫生单位。
1934年,由方志敏、粟裕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谭家桥镇乌泥关、白亭、石门岗一带遭到国民党王耀武部队追剿,此役我军损失惨重。红十军团被王耀武率领的国民党军队追击包围,方志敏等军团主要领导被俘、牺牲,一万多人中仅有粟裕率领400多人突出重围。
1935年1月29日,在江西省玉山县怀玉山区被俘,囚于南昌国民党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严辞拒绝了国民党的劝降,实践了他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同志被秘密杀害于江西省南昌市下沙窝,时年36岁。代表作《清贫》,一直是中学教材的范文,今天读来仍很有感慨。
1935年5月25日,方志敏写下最后一首诗:
《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
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
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
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3)瞿秋白
红军主力长征时,瞿秋白因患肺病,留在江西瑞金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中央局宣传部部长。1935年2月,他的肺病日益严重,中央决定派人送他转道香港去上海就医。当2月24日走到福建省长汀县濯田区水口镇小径村时,被当地反动武装保安团发现,突围不成被捕。当时化名林祺祥,职业是医生。4月初,国民党第八师俘获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万永成之妻徐氏,供出瞿秋白已在长汀县被俘的情报,国民党根据徐氏提供的情况,从被俘人员中找到了瞿秋白,又让被俘的、曾当过收发员的叛徒郑大鹏在暗处指认,证实“林祺祥”确系瞿秋白。
瞿秋白在中共发展史上,一度身份特殊。1927年8月担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并主持中央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任最高领导人。1931年1月7日瞿秋白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不再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1935年红军长征后,瞿秋白带病留守南方,在向香港转移途中遭国民党宋希濂部逮捕,6月18日,在长汀中山公园执行枪决。
国民党在福建省长汀县逮捕了瞿秋白。开始采取各种手段对他利诱劝降,都被他严词拒绝。6月17日,蒋介石密令“着将瞿秋白就地处决”。18日,他坦然走向刑场,沿途唱着《国际歌》《红军歌》。到刑场后,微笑着对刽子手说:“此处甚好。”接着,他盘膝坐在草坪上,饮弹洒血,慷慨就义,时年36岁。留有遗作《多余的话》,一度引发争议,但1980年代中共中央作了重新评价。
(4)何叔衡
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赣南的何叔衡年近六旬。1935年初国民党军杀声从四面逼近,中央局书记项英派便衣队送何叔衡和病弱的瞿秋白等去闽西。他们一行昼伏夜行,2月14日凌晨到达了上杭县水口镇附近。不太熟悉陌生环境的便衣队一时大意,天亮后在小村做饭冒出炊烟,结果很快保安团二营便包围上来。几十个便衣队员用驳壳枪且战且走,冲到村南的大山上,匪兵紧追不舍。何叔衡气喘吁吁奔跑困难,又不愿拖累同志,面色苍白地向带队的邓子恢喊:“开枪打死我吧!”邓子恢让特务员(警卫员)架着他跑,到了一个悬崖边,何叔衡突然挣脱警卫,纵身跳了下去。邓子恢后来痛心地回忆,当时他们过了这座山,依托一条小河将追兵打退,何叔衡若能被架着再跑一段,也许可免于殉难。
后人根据邓子恢的回忆,长期认为何叔衡是坠崖而亡。60年代福建当地公安机关审讯一个当时的反动团丁时,才知道进一步的详情。据凶手交待,他和另一团丁在战后搜索时,在山崖下发现了一个躺着的老人,已头破血流,从衣服里发现了银元和港币。这两个家伙搜身时,老人突然苏醒,抱住凶手的腿欲搏斗,结果被连击两枪打死。何叔衡在“新民学会”时就以性情刚毅著称,临难不苟正是他这种品格的表现。
从1930年代到1940年代,共产主义对于中国青年有着巨大的感召力,有这样一个事实可以证明:
国民党高官的子女,不少都参加了共产党:
陈布雷的8个子女中有4个是中共党员,如他的女儿陈琏与女婿袁永熙(袁的姐夫为国民党外交部次长叶公超)
居正的女儿居瀛棣和女婿祁式潜
周佛海的儿子周幼海
张作霖之子、张学良之弟张学思
傅作义之女傅冬菊
杨森之侄女杨汉秀
何香凝的儿子廖承志、女儿女婿廖梦醒、李少石
于右任之婿屈武
杨虎城之子杨拯民
对一个政党而言,如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它将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政党,一个没有吸引力和号召力的政党。对个人而言,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今天人们回溯和探讨历史,绝对不只是还原历史或发古之幽思,更重要是接受历史的启迪,思索走向未来的路径,汲取走向未来的力量。我们总在说要创新,然而没有历史的资源,创新是无从谈起的。在人类所有的创新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中,都会有历史的影子,这可能是历史对于我们看似无用但实际上有大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