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华兵,何文忠,李东生,李 伟
(周口市中医院,河南 周口 4660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多烯磷脂酰胆碱是临床常用于治疗NAFLD 的药物,能抑制脂肪变性和减缓脂肪纤维化的程度。但NAFLD 的发病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肝脏脂肪沉积的恶性循环,而常规西医只针对脂肪堆积导致的肝纤维化进行治疗,未针对疾病发病原因进行治疗,导致临床疗效不佳[1]。NAFLD 属中医“痰浊”“胁痛”范畴,痰瘀互结证是其常见证型,饮食不节、脏腑虚衰导致脾胃运化失健,聚湿成痰,痰积于胁下,日久成瘀后导致该病,故中医治疗应从消脂祛痰、化湿除瘀入手[2]。本研究将观察消脂化浊健脾法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NAFLD的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肝病科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就诊的109例NAFL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男44例,女11例;年龄52~68(59.17±4.52)岁;病程2.5~10(6.03±0.71)年。对照组54例,其中男42例,女12例;年龄51~67(58.42±4.37)岁;病程2~10(5.68±0.6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3]①临床诊断: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每周<140 g(女性<70 g);除外病毒性肝炎、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导致的脂肪性肝病。②肝活检见肝腺泡3 区大泡性或以大泡为主的混合性肝细胞脂肪变,伴或不伴有肝细胞气球样变、小叶内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以及窦周纤维化。③实验室检查:不明原因的血清ALT 和(或)AST、GGT 持续增高半年以上。④影像学检查:肝脏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或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或肝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
1.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4]痰瘀互结证:主症表现为右胁下痞块或右胁肋刺痛;次症表现为纳呆、胸脘痞闷、面色晦暗,舌淡暗有瘀斑,苔腻,脉弦滑或涩。
1.4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标准;②入组前半个月未接受相关治疗;③患者依从性良好。
1.5 排除标准①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②合并其他严重的脏器病变;③合并造血系统疾病。
1.6 治疗方法患者均接受饮食干预、运动指导。
1.6.1 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每粒228 mg,国药准字H20059010),每次口服2粒,每日3次。
1.6.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脂化浊健脾法(方用自熊文生教授拟定的疏肝健脾消脂方)治疗。药物组成:白术、白芍、泽泻各15 g,茵陈20 g,草决明、茯苓各20 g,三棱、延胡索、地龙、桃仁、丹参各10 g,香附、茜草各5 g。随症加减:情绪抑郁焦虑、眠差者,加首乌藤、合欢花、酸枣仁;胁肋明显痛者,加川楝子、延胡索;胃口差者去三棱,加麦芽、谷芽;脾虚泄泻者去草决明,加山药、白蔻仁。每天服用1剂,水煎分成2次温服。
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1.7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1.7.1 中医症状积分[5]主症(右胁肋刺痛)按症状的发生频率分为无(0 分),偶尔(2 分),经常(4 分),持续存在(6分);次症(胸脘痞满、纳呆、面色晦暗)按症状的发生频率分为无(0 分),偶尔(1 分),经常(2分),持续存在(3分)。
1.7.2 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情况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和餐后2 h 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BG),采用贝克曼AU68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餐后2 h 血糖(2 hPG),应用稳态模型法分析计算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胰岛β细胞的分泌指数(HOMA-β)。
1.7.3 影像学参数治疗后用飞利浦64 排螺旋CT扫查,记录肝脏CT 值、肝脾CT 比值。
1.7.4 肝脏B 超疗效用飞利浦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查患者肝脏,B 超疗效标准[6]如下。轻度:肝脏回声轻度增加,可显示肝内血管边界及膈肌;中度:肝内回声中等增加,肝内管道或膈肌显示轻度减弱;重度:肝内回声明显增加,肝内管道、膈肌或后叶部分显示很差或不能显示。
1.7.5 肠道菌群失调状态治疗前后收集两组患者新鲜粪便0.5 g,加入装有0.5 ml 生理盐水的试管中,用灭菌稀释液稀释至10 倍进行培养,对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进行菌落计数。
能够影响到企业金融风险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占很大比重的就有员工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不足以及企业整体规划不够符合实际情况等,这些原因都会直接导致企业的各种经济风险,甚至会给企业带来财产损失和名誉受到损害。
1.8 疗效评价标准[5]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CT 显示肝脏形态和实质恢复正常,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0%;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CT 显示脂肪肝恢复至轻度,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89%;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好转,CT 显示脂肪肝恢复至中度,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30%~69%;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CT 显示脂肪肝程度未改善,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9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的FBG、2 hPG、HOMA-IR、HOMA- β、FIN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BG、2 hPG、HOMA-IR、HOMA-β 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INS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水平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观察组对照组n 55 54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FBG(mmol/L)7.52±0.68 5.76±0.48①②7.46±0.65 6.24±0.46①2 hPG(mmol/L)13.16±1.12 8.18±1.07①②13.06±1.14 9.46±1.23①FINS(mU/L)5.07±1.02 6.28±1.12①②5.05±1.04 5.69±1.25①HOMA-IR 3.28±0.80 1.76±0.45①②3.37±0.79 2.24±0.51①HOMA-β 32.15±5.67 19.54±3.71①②31.64±5.89 24.67±4.66①
2.3 两组治疗前后影像学参数比较治疗前,两组的肝脏CT 值、肝脾CT 比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肝脏CT 值、肝脾CT 比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肝脏CT值、肝脾CT比值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肝脏CT值、肝脾CT比值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观察组对照组n 55 54肝脏CT值治疗前35.86±6.20 36.59±6.15治疗后45.92±5.48①②42.63±5.67①肝脾CT比值治疗前0.73±0.12 0.72±0.13治疗后0.97±0.15①②0.89±0.13①
2.4 两组肝脏B超疗效比较观察组肝脏B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肝脏B超疗效比较 (例)
2.5 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失调状态比较治疗前,两组的大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大肠杆菌、肠球菌含量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失调状态比较 (lgCFU/g,±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失调状态比较 (lgCFU/g,±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观察组对照组n 55 54大肠杆菌治疗前9.57±1.06 9.46±1.08治疗后7.94±0.95①②8.62±0.92①双歧杆菌治疗前6.57±0.92 6.48±0.95治疗后8.01±1.16①②7.34±1.03①乳酸杆菌治疗前6.50±0.75 6.43±0.71治疗后7.59±1.05①②7.14±0.94①肠球菌治疗前7.95±0.25 7.98±0.26治疗后7.66±0.16①②7.73±0.18①
目前普遍认为NAFLD 的发病与胰岛素抵抗造成肝内脂肪堆积过多有关,而常规西医治疗不能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疗效欠佳[7]。NAFLD 因患者饮食不节、脏腑虚衰致水湿内生成痰浊,痰阻血瘀,脾胃运化失健,以致膏脂不化,故治疗当以健脾、祛湿消脂、化浊除瘀为法。
肝脏CT 值为测量肝内脂肪含量的指标。肝内脂肪沉积越多、肝纤维化越严重,患者肝脏CT 值、肝脾CT 比值越小。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FINS、肝脏CT 值、肝脾CT 比值高于对照组,FBG、2 hPG、HOMA-IR、HOMA-β、腹部B 超检查肝脏的回声增加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消脂化浊健脾法可调节NAFLD 患者血糖代谢与胰岛素抵抗,改善肝脏的影像学表现,临床疗效佳。疏肝健脾消脂方中白术、茯苓补气健脾,泽泻降脂、泄热,白芍养血、柔肝止痛,桃仁、茜草活血化瘀,三棱散瘀止痛、破血行气,草决明清肝止痛,地龙清热、通络,茵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延胡索行血活血、止痛祛瘀,丹参化浊利湿、通经止痛,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宽中。现代药理学研究表示,茵陈所含的水溶性成分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加速肝组织的修复,同时降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减轻肝细胞的氧化损伤和变性;另外,茵陈通过促进外周组织利用葡萄糖,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产生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改善肝细胞的降脂能力,进而改善肝脏的影像学表现[8]。
肝内脂肪变性和肝纤维化导致肠道内胆盐、胆汁分泌不足,引起胃肠血液循环不畅,肠道菌群紊乱,而肠道菌群可通过调节肠黏膜的通透性影响食物中能量的摄取,并影响炎症反应和免疫平衡[9]。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的大肠杆菌、肠球菌水平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消脂化浊健脾法有助于调节NAFLD的肠道微生态。现代药理学研究表示,丹参可降低血脂和转氨酶水平,并能降低丙二醛的活性,升高SOD 水平,可促进脂质代谢和抵抗脂质过氧化[10];泽泻可抑制外源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吸收,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并促进脂质转运和分解,减少脂质在肝脏的沉积,减轻肝脏纤维化程度,进而改善胆汁分泌和胃肠血液循环,改善肠道菌群紊乱[11]。
综上所述,消脂化浊健脾法治疗NAFLD 痰瘀互结证,可通过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调节肠道菌群失调状态,提高临床疗效,进而改善肝脏的影像学表现。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本研究中无血脂水平生化指标的观察,不能全面评价消脂化浊健脾法治疗NAFLD 的效果,且本研究为小样本量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可能会出现一定偏倚。在下一步研究中,可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量研究,并观察血脂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