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美育工作研究

2022-01-14 21:13钟敏雷斯羽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2年1期
关键词:美育党组织基层

钟敏 雷斯羽

中国正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美育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生动力,具备普通美育教学工作的所有功能,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同时还具备传承农业文化、推进文化振兴等重要功能,可见,乡村美育意义重大。但乡村美育的实施存在较多困难,单靠乡村院校并不能有效突破困难,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有责任、有义务、有必要给乡村美育工作提供应有助力,力求解决现实难题,全面提高乡村美育效果。文章将对乡村美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论述,并分析乡村美育实际难题,从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层面入手提出解决难题的策略。

一、乡村美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思想境界

中国乡村地区在以往发展中之所以会出现经济落后现象,除了受现实因素影响以外,还涉及乡村人员的思想境界。以往乡村人员的思想被称为“小农思想”,这是一种缺乏追求、只顾当下的思想,导致很多乡村人员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安于现状,并没有强烈的发展欲望。正是因为这种思想的存在,加之其他因素的影响,乡村地区的经济水平与城市地区的经济水平差距越来越大,最终造成当前局面。要实现乡村振兴目的,就要破除小农思想,提高乡村人员的思想境界,使乡村人员放远目光,有意识地追求个人理想。乡村美育能起到提高思想境界的作用,美育不仅是传授美术艺术技巧或理论的教育工作,而且具有培养人审美观、想象力的功能。在审美观的作用下,个体会发现现状存在的不足,因而产生追求欲望;同时,想象力能够引导人树立追求目标。这样,个体就会围绕目标开展活动,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二)实现城乡结合

多年以来,城乡结合工作的推进速度常缓慢,且取得的效果比较片面,目前取得的最突出的成绩就是旅游产业对乡村资源的开发。但乡村资源类型丰富,只通过旅游产业进行乡村资源开发并不能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目的。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受到小农思想的影响,部分乡村人员在城乡结合工作中的参与度不高,没有建立足够数量的组织机构,城市投资者缺乏投资渠道;其次,因为组织机构少、合作难度大,所以乡村地区难以吸引城市投资者关注,加之很多乡村资源依旧处于原始状态,未得到有效开发,进一步降低了乡村地区的吸引力,最终造成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借助乡村美育工作,能够激发乡村人员的创作欲望,在欲望的推动下,部分乡村人员会自发开发原始乡村资源,建立更多的组织机构,降低城乡合作的难度,提高乡村资源的吸引力,城乡结合的推进速度会大幅提升,实现城乡结合只是时间问题。

二、乡村美育工作的现存难题

(一)资金

乡村美育工作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撑才能有序开展,且资金投入需要长期保持稳定。但现实中,乡村美育工作面临资金难题,不仅所得资金少,而且资金投入并不稳定,经常出现波动,这就使得乡村美育工作无法正常运作,质量难以保障。整体来看,当前乡村美育工作的资金支撑主要源于政府拨款,但政府拨款额度有限,这是造成乡村美育工作资金难题的一大原因。

(二)师资

师资是乡村美育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教师是教育工作的执行者,如果教师数量不足,乡村院校就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或者教师资质不足,就会导致乡村美育出现质量问题。据相关数据统计,全国美育教师人才缺口达2.8万,乡村美育师资数量不足。部分美育教师出于个人目的想要追求更好的工作、环境与个人待遇无可厚非,而乡村院校并不能满足美育教师个人需求,导致部分美育教师虽然有投身乡村美育的热情,但碍于个人发展,鲜少会在乡村院校中任职,最多临时代课。例如,某乡村院校曾试图招揽高素质美育教师,该教师非常愿意在该校任职,但在个人薪资待遇上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最终导致该校教师缺口继续存在。

(三)教学资源

对于乡村美育而言,教学资源是必备之物。若资源不足,教学质量必然大打折扣。但要想引入足够多的资源,就必须支出对应的成本,还要安排人员负责对接,而这些都是乡村院校欠缺的方面。部分乡村院校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引入资源,且无人对接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乡村美育出现教学条件陈旧、单一的现象,乡村院校难以对美育课程投入足够多的设施,导致教学只能借鉴、模仿他人,在条件限制下,还要对教学流程、内容进行简化,教学质量自然得不到保障。例如,某乡村院校美育教学工作中经常出现画板数量不足的现象,多名学生共用一块画板,且许多画板已经存在多处破损,理论上接近极限寿命,但该校囊中羞涩,无力更换。

三、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下的乡村美育工作策略

(一)强调美育性质,启用校企合作

事实上,乡村美育工作与普通美育工作存在性质上的区别,前者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而后者并不具备这一属性,因此,可以将参与乡村美育工作等同于参与公益活动,不计报酬。在这一基础上,高职院校艺术与设计学院基层党组织利用专业优势,统筹社会资源,发掘本地有艺术专长的人,鼓励城市文艺工作者、文艺志愿者开展课外辅导工作,充实农村师资,如与美术家协会合力策划乡村美术展览,借机开展研讨交流活动,引领儿童美育发展。公益组织、学校、协会、政府整合资源,对乡村美育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此外,高职院校艺术与设计学院基层党组织应当负责与城市投资者对接,在对接交流中强调乡村美育工作的公益性质,改变城市投资者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观点,力求激发城市投资者公益心,这样能够加大城市投资者为乡村美育投资的概率。基层党组织与地方政府可以共同协商,予以愿意给乡村美育投资的城市投资者一定的商业活动优待,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激发城市投资者的投资意愿。

(二)活用网络,突破限制

针对师资难题,高职院校艺术与设计学院基层党组织依托学院和專业优势,培养和带动对乡村美育教育有高涨热情和探索兴趣的教师和学生到基层支教。学生通过在学校系统学习和在艺培机构实践,与教师一道制定出有利于乡村儿童身心发展的美育课程模式。支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考察当地的文化资源与民族特色艺术,将其演化为具有民族艺术的特色课程,让乡村儿童感受地方文化与民族文化之美,加强对民族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认同。

(三)丰富教学资源,突出资源特色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在乡村美育工作中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多种美育教学资源,弥补自身资源不足。网络美育教学资源基本都可以免费获取,即使收费,费用也不会很高,且单个资源可以反复利用,不易损毁,诸如网络画板作为虚拟绘画工具不可能损毁,能无限期使用。除了教学设施资源以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大力开发乡村本土特色资源,坚持就地取材、扎根民间,进行更接地气的美育。例如,乡村院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可增设当地的戏曲、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农耕文化以及其他具有地方特色的美育课程,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制作风俗节日纪念品,并到市场上进行义卖,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彰显乡村资源特色。

四、结语

综上所述,落实乡村美育工作意义重大。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解决现实难题。本文针对性地分析了乡村美育现实难题,且基于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提出解决方法,采用文中方法可以让乡村美育的资金充沛、师资提升、资源丰富、质量提升,乡村美育能充分发挥作用,逐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

【课题项目】宜春市社会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项目一般课题“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美育工作研究——以二级学院党总支为例”(编号: Ycsk1-079)。

参考文献:

[1]侯丽华.高职院校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J].乡村科技,2018(12):10+12.

[2]李生国,吕健.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J].农村科学实验,2018(13):99-100.

[3]贺志强,巨荣峰,徐艳秋.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院校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职大学报,2021(05):87-90.

[4]梁延省,程天德,黄小明.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方法与途径: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10-13.

(作者单位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美育党组织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清华党组织公开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