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新挑战及应对路径

2022-01-14 20:58:08李瑞平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2年1期
关键词:辅导员时代政治

李瑞平

随着现代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深刻影响着社会进程和人类未来,冲击着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心理发展、行为模式以及思想道德观念,改变着他们的生活、学习与思维方式。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动向,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如何抓住时代机遇,因势利导,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当前高校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而又紧迫的时代课题。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新挑战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新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层面的新挑战

理想信念淡薄。网络信息科技时代,高校大学生利用脸书、MSN、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进行日常社交活动已经成为常态,但网络、新媒体的内容多样,真伪难辨,各种思想激荡,一些非主流、不健康、负能量思想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巨大冲击和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淡薄。

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欠缺。当前,大多数大学生对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充满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但也有部分大学生深受一些非主流、不健康、负能量思想的影响,追求自我享乐,忧患意识不强,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诚实守信观念缺失。少数大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强,做人做事急功近利,诚信观念淡薄,学术造假、考试作弊,违规违纪,知行不一。

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当前,部分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越,从小生活在家庭成员的宠爱之中,一旦在学习、生活和恋爱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失败,往往会产生心理不适。如果其不能正确化解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困惑,就会产生焦虑、自卑、孤僻等心理方面的问题。

痴迷于网络虚拟世界,难以自拔。随着现代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部分大学生难以抵挡网络游戏的诱惑,长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中,逐渐迷失自我。

(二)日常管理工作层面的新挑战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实际管理者。但是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网络主体是平等、单独存在的。网络主体的多元化和平等化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大学生和辅导员在网络虚拟空间中作为平等主体存在,辅导员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在网络虚拟空间实现对高校大学生全方位、无死角地监管和引导。同时,网络主体的多元化和平等化直接对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管理产生消极影响。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失语、失声,但是在网络虚拟平台上却留下十分活跃的身影。高校辅导员对这部分学生难以监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实际管理者的权威不复存在。总之,大数据时代,网络主体的多元化和平等化对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身份造成极大挑战,深刻影响了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权威,同时也对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及职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职业能力层面的新挑战

新时代,对新技术与新事物具有较强敏感性的高校大学生群体是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的最先尝试者,也是各种网络社交平台及大数据时代最活跃的庞大用户群体之一。与传统的大学生相比,自媒体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具有更复杂多样的思想特点,也更具独立自主意识,其质疑一切权威的特点更加突出。部分大学生会在日常生活、学习和恋爱中对辅导员有意无意地隐瞒一些关键事实和重要问题,这就导致高校辅导员无法及时发现和化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惑。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教育者与管理者,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是高校教育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身心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苗头,提前介入,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跟上时代步伐,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

二、应对路径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高校辅导员要紧紧抓住时代机遇,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因势利导,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必须适应新时代,符合新要求,树立新观念,成就新作为。一方面,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教育政策和方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抓手,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理论贯穿于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另一方面,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立足点,以大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政治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创新工作方式,提升管理成效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果辅导员工作方法单一,缺乏方法手段创新,一味地采取填鸭式教育方法,教育效果将不甚理想。因此,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紧抓网络发展机遇,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开设微博、微信及新媒体平台,创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以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加强教书育人。一是形式要多样。高校辅导员要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生活和娱乐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內容要丰富。高校辅导员要结合专业特色,将思想引领、学科引领和校史资源有机融合,深度挖掘校史和学科资源中的红色基因、优良校风和背后的感人故事,真正做到以文化育人。三是管理要有效。高校辅导员要善于借助网络科技信息化和大数据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融入学生日常活动和教育管理工作中,精准分析学生对各类活动的兴趣度,通过网络科技信息化和大数据平台优化学生活动供需动态匹配,推送精准信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三)强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各项工作能力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教育者与实际管理者,是做好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是高校教育管理的第一线和中间力量。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必须进一步提升日常管理工作能力,才能胜任本职工作。首先,高校辅导员要紧抓时代机遇,积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只有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才能承担起岗位职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其次,高校要进一步完善与辅导员相关的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内涵方面的专题培训。高校要建立健全培训体系,有计划地开展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专题培训,提升高校辅导员各项职业素养。相关部门要为高校辅导员提供更多深入基层实践、国内高校挂职、境外研修等机会,从理论深度、实践广度来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与工作水平。最后,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加强辅导员理论研究和工作经验总结。高校辅导员要善于从日常繁杂的事务工作中总结管理经验,把日常工作经验的积累进一步转化为研究成果的总结,改变辅导员少有研究成果的现状,树立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多元新形象。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2020年度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贵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研究”(编号:2020FDY03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骆郁廷,唐丽敏.改革开放四十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大跨越[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12):133-142+162.

[2]唐宽丽,刘智慧.试论高校辅导员微观政策环境的改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8):138-139.

[3]阳洪霞.新时期阳光辅导员角色定位刍议[J].价值工程,2011(19):198.

[4]刘新东,张明亮.辅导员专线: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平台[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5):142-144.

[5]史洁.基于职业化发展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131-133.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学院历史与档案学院)

猜你喜欢
辅导员时代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HANDS OFF THE WHEEL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