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伟伟
文化馆是中国政府建立的公益性文化机构,为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定场所,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引导民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力量。进行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应意识到文化馆的重要性,利用文化馆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健全文化服务体系,把握群众文化发展方向,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一、文化馆对于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
(一)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
在人民群众文化追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多元的文化需求,文化館会举办书法、绘画、舞蹈、摄影及红歌比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各项文化活动,在文化馆内进行文化学习与交流。特别是在文化部、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后,文化馆场地和资源可以对群众免费开放,保障群众享有基本的文化权益,文化馆成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
(二)能够促进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提高
文化馆除了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活动场所和机会之外,还能通过宣传、培训和指导,促进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提高。文化馆通常会借助各种媒体渠道对科技、道德、法律、经济、农业、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进行宣传,在文化馆的宣传和引导下,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有所提高。同时,文化馆还会对人们的业余文化活动进行指导,为人民群众提供书法、绘画、舞蹈、摄影等培训机会,使他们在文化馆的服务下顺利完成相应的文化作品,促进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提高。
(三)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有着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只有将这些民间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才能确保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保持独有的民族魅力。这就需要文化馆对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并借助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将其传承和发扬下去。民间传统文化是当地人们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与当地民众生活习俗与信仰有关的,具有历史参考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馆将民间传统文化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中,既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又能促进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增强民众的民族自豪感。
(四)能够指导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同时受到国外各种文化的冲击。如何在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过程中确保人们不受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保证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健康有序,并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人们有了足够的物质基础和时间,就开始自发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来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满足精神需求。但是,由于部分民众文化思想认识有限,有些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并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时,就需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引导群众文化活动健康发展。文化馆通过开展各种主题鲜明的文化活动,可以引导人民群众形成正确的文化认识,使群众文化活动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五)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文化馆在组织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除了要引导群众形成正确的文化思想认知,促进其文化素养提高,也要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齐头并进,使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积极健康。例如,一些文化馆会通过讲座与公益文化活动等形式为群众普及法律知识,使人民群众能够知法懂法,严守法律底线,有效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二、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重要作用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文化馆管理工作
文化馆要想充分发挥作用,促进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就要加强文化馆管理工作,保证文化馆各项工作能够井然有序地开展。为了保证文化工作的有序开展,文化馆应事先做好工作安排,按照计划有序进行,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文化馆应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面向社会聘请优秀人才,并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有效提高馆内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和文化素养,使其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另外,为了确保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最大作用,文化馆应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和手段,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馆的认知,使人民群众在文化馆的指导和帮助下,享受更高质量的文化生活。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文化馆的各项基础设施
由于文化馆是国家建立的公益性文化机构,能够为人民群众的文化学习和交流提供免费的场地和充足的机会,为充分发挥文化馆的公益功能,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以确保文化馆的正常运转。但是,政府的财政支持毕竟是有限的,文化馆应在保证为人民群众提供免费文化服务的基础上,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使其基础设施能够满足群众文化活动的需要。同时,文化馆要做好投入资金的管理工作,完善设备购入预算工作,根据馆内实际资金状况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设备需求,完善基础设施,使人民群众在相应设备的帮助下,获得不一样的文化活动体验。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文化馆的基础设施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将数字化信息管理技术应用于文化馆管理工作,建立数据库,准确掌握文化馆各项信息,根据馆内情况落实相应设备的更换工作。
(三)定期组织和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性文化活动
由于文化馆具有组织人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职能,文化馆除了在馆内组织舞蹈、绘画、书法和摄影等文化活动之外,还应走进群众,面向社会定期组织和开展全民公益性文化活动,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民众积极参与,使人民群众在文化馆的引导和帮助下,既能够形成正确的文化思想认知,又能够提高文化修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文化馆可以就国家政策、法律知识、国情状况、道德规范等开办公益讲座、举办展览活动,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其中。文化馆还应有效发挥民间力量,促进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对民间自发组织的公益性文化活动给予支持和帮助,助推群众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
(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文化馆在组织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不能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提供文化服务,应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及自身的实际条件,对文化服务形式和内容進行创新,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在文化活动结束之后,文化馆要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结合群众的需求和意见对文化馆的各项活动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同时,为了有效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文化馆应指派专人负责群众接待和上访工作,欢迎人民群众对文化馆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监督,确保文化馆工作方式方法更有利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五)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文化馆的运营和管理
时代在发展和进步,文化馆在组织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不能再按照传统的运营和管理模式组织和指导群众文化活动,应根据文化发展形势和市场经济需求,基于文化馆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定位,采取市场化的运营和管理模式,扩大服务范围,优化服务形式和内容,在加强文化建设的同时,促进文化馆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只有这样,文化馆才能有足够的资金购入大量群众文化活动所需的基础设施,进而促进其社会效益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馆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给予了指导,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而且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文化馆应意识到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和不足之处,加强内部管理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定期组织和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更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晓旭.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探析[J].大众文艺,2021(19):20-21.
[2]邹力.关于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与应用研究[J].今古文创,2021(9):102-103.
[3]苏晓庆.如何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J].文化产业,2020(24):141-142.
[4]彭旭.如何推动文化馆实现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引导性作用[J].中国文艺家,2020(4):277.
(作者单位 临沭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