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富学,杨 帆,陈祖建
(福建农林大学 艺术学院 园林学院(合署),福州 350002)
随着我国近年来的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1],人们的人居环境得到极大程度的改善和提升,但是同时我国也面临着每天至少消失近百个村落的残酷现实[2]。十八大与十九大我国又相继提出了美丽乡村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3-4],接着在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指出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5]。伴随着乡村开发建设的进程中,传统聚落格局打乱、建筑风貌破坏、乡土元素遗失等问题开始凸显出来[6]。从我国近年来的相关政策与战略明确了聚落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传统聚落是人们信仰和文化的载体,也是由人们不断适应周围环境、改造环境而造就了今天的聚落格局与风貌[6]。传统聚落不仅寄托着大多数人们的信仰与乡愁,也承载了无数人的梦想与回忆。聚落内的街巷空间除了是村民日常交往和使用最为频繁的公共空间,也是乡土气息最为浓厚的区域。
平潭岛上常年大风天气[7],人们因地制宜,使用当地盛产的石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造就了福建省内别具一格的的建筑特色——石头厝[8-9]。同时伴随着现代交通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严重挤压了传统街巷的生存空间[10]。同时国内相关学者也将研究方向转向了街巷空间的研究上。段进等[11]提出了空间基因的概念,研究了国内外以主轴线为主的街巷空间布局,但是在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其布置层次、体系和朝向存在差异性;李祯[12]从平面图底关系、空间界面、空间尺度等方面解析汉中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特征,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刘一杰[13]以日常生活为视角,聚焦于日常生活、空间场所和街巷空间之间的关联性与互动性。本文以平潭山地型和丘陵型的滨海聚落为例,通过聚落街巷空间相互间的街巷秩序表现、界面形态、界面材质组成、空间尺度和交叉口之间的对比分析,为日后的传统街巷活化改造提供基础性数据支撑和参考。
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许多聚落表现出了强烈的地域性特征,也造就了风格迥异的街巷空间类型。从其地形和街巷秩序表现的差异,可将街巷分为山地型自由式街巷和丘陵型网状式街巷。
北港村与君山村是典型的山地型聚落,背靠君山,面朝大海。与传统的山地型聚落相比较,其具有更强的开阔性、灵活性和复杂性。因为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其地势呈现出不规则形态,地表起伏较大,传统建筑的分布也呈现出自由式形态分布,建筑与建筑、街巷与街巷之间的关联性和连续性也比较弱[14]。但是山地型街巷空间灵活多变,空间层次丰富且富有趣味,主次街巷分布明显清晰,导向性极为强烈[15]。街巷的发展、形成与周围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影响适应而造就今天的聚落格局与面貌[16](见图1)。在山地型聚落街巷布局存在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北港村的街巷布局模式,其主、次巷道穿插连接并与聚落内主要道路连接,最终在与环岛路相连接。二是君山村的街巷布局模式,其村内主要道路的与环岛路之间的街巷直接接入环岛路,降低了村内主要道路的主导性与引导性。
图1 自由式聚落街巷布局
白沙村与白胜村属于丘陵型聚落,属于背靠大山,面向大海的整体格局。聚落内虽然存在一定高差,但是与山地型聚落相比,其地面起伏相对较小。聚落的人为规划痕迹较为明显,建筑的分布整齐划一,同时因为地形的起伏变化,街巷会在在局部进行转折调整。聚落内的主要道路不仅是各级街道、巷道的“主支干”,也是疏通内外交通的主动脉,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街巷的空间布局和特征。聚落中的街巷空间层次清晰明确,由聚落中主要道路为全村的基本骨架,主巷道连接着主要的建筑组团和主要节点,次巷道作为人们的入户小道,维系着建筑与次巷道、主要道路之间联系。主要道路在聚落内呈现出半环状结构,将主要街道、巷道包围其中,同时又将周围局部的街巷布置纳入自己的整体街巷格局体系,组成了街巷之间交流便利,对外交通发达的网状式街巷类型(见图2)。
图2 网状式聚落街巷布局
空间基本是由物体本身和感受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而形成的[17]。街巷空间是由地面、建筑或者构筑物围合而成的特殊空间,加上顶部的空间构造,共同组成了街巷空间的三界面[18]。
聚落街巷空间底界面由道路、坡道、台阶、沟渠等组成,主要通过铺砖材料的连续变化或者建筑的围合来界定空间[19],其主要功能是服务于交通并且部分兼具景观特征。山地型聚落街巷空间的延伸、发展与地形变化的联系较为紧密,而以白沙村、白胜村为代表的丘陵型聚落,其街巷的发展与地形的联系相对较弱,而人为的规划较为强烈,加上部分地形的高低起伏变化,街巷空间不仅四通八达,而且跟随地势转折变化,趣味无穷。
以北港村和君山村为例的山地型聚落,其与外界沟通连接的主要道路独立于聚落之外,并与聚落内主要街道、主巷道和次巷道共同组成聚落内外的路网交通体系。而以白沙村和白胜村为例的丘陵型聚落无独立与外界连接的主要道路,其聚落内的主要道路充当了对外交流的“主动脉”。从平面形态来看,山地型聚落其街巷空间蜿蜒曲折,变化丰富,与地形地势联系较为强烈。街巷与等高线主要有三种相交的形式:一是平行于等高线;二是垂直于等高线,街巷直面向前发展;三是斜相交于等高线,视觉变化丰富。丘陵型聚落内主要道路对聚落形成半包围的态势,主巷道在内部联系着各个主要建筑组团,次巷道与主巷道、次巷道与主要道路、次巷道与次巷道三者之间不断交叉转折变化,形成了发达的交通路网体系。在底界面中,街巷不仅有引导交通的功能,同时也具有部分景观性质的功能。在材质组成方面,山地型聚落的材质种类较为丰富,有颜色材质各异的石块、石条、卵石以及现代铺砖等(见表1)。白沙村与白胜村铺装材质较少,主要道路、街巷都已被混凝土覆盖,局部街巷和公共节点空间运用了石条和铺砖材质(见表2)。
表2 丘陵型聚落底界面材质构成
侧界面是限制街巷空间的重要构筑,其中侧界面的装饰,例如门、窗、山墙等是丰富街巷空间层次与结构的重要组成。山地型聚落与丘陵型聚落测界面的主要材料都是石材或者部分界面使用了空心砖或者红砖。山地型聚落地形起伏较大,较为崎岖,使得街巷空间连续性较弱。但是地形的变化又使得人们步移景异,同时侧界面不同材质的门窗点缀空间,不同的山墙形式勾勒出了别致的弧形姿态,身处其中,视觉体验丰富。丘陵型聚落建筑密度高,街巷四通八达,街巷的连续性强,两侧界面材质种类丰富,材质各异,山墙形式主要有人字形与波浪形。连续的街巷空间,侧面为了防止雨水渗入,而两侧不同的石材铺砌手法和特殊的水泥勾缝结构,为冗长的街巷空间注入了生活的气息与活力。
表3 聚落侧界面装饰
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在街道及美学的论述中,以街巷中的宽高比(D/H)作为空间比例尺度的标准,对街巷空间与人之间的感受进行研究[20]。本节主要选取了主巷道和次巷道的比例尺度进行研究,而聚落中的主要道路不在其范围。
不同的聚落类型呈现出风格迥异的街巷类型,也创造出不同的街巷空间,同时也给予人们不同的街巷感受。网状式街巷在(0,0.4]区间远远高于自由式街巷空间,主要由于聚落街巷采用了“密路网+生活街巷”模式[21],建筑密度高,街巷分布密集,扩大的各类人群的交流。加上该类型聚落中建筑高度多为三到四层甚至更高,这些因素的累加共同造成了网状式街巷类型的D/H值较小。而自由式街巷中的D/H值分布区间与网状式街巷相反,占比值为40%,其值大于0.8的区间显著高于网状式街巷类型,主要由于建筑层数多为两层为主,地形高差的影响又使得前后或者左右建筑之间高差较大,使得街巷空间的D/H值增大(见表4)。
街巷空间中结构组成的差异也造成了街巷空间中的体验差异,侧界面的不同材质组成主要有挡土墙、普通墙体、附属建筑和建筑四种,四种材质之间的不同性质、不同组合搭配创造出了不同的街巷体验。山地型聚落中常见的挡土墙,人们为了克服地形变化带来的影响,创造性的使用挡土墙防止了地形的坍塌但也分割了街巷空间。人们沿阶而上,两侧的空间比例多大于0.8,使人们感到视野开阔,体验舒适。而丘陵型聚落中墙体主要以普通的墙体为主,该类墙体主要用于分割街巷与庭院空间,并且墙体高度大多高于1.8 m,街巷空间比例尺度多分布于0.5~0.8,人们多处于良好的街巷体验。两种类型的聚落空间在巷道宽度差距不大的情况下,两侧建筑的高度决定了巷道内的空间比例尺度。在山地型聚落中其建筑的高度多分布在4.8~6.5 m,还有部分附属建筑为单层,高度多为2~2.5 m,使得建筑之间组成的街巷尺度比例多位于0.4~0.6。丘陵型聚落其建筑层数多,建筑高度骤增,使得D/H值减小,人们在该街巷中感到压抑沉闷(见表5)。
表5 街巷空间比例对比
续表5
街巷节点在交通空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引导、分流、联系和疏散等,也提升了不同街巷的联系和增加了居民间的交流[22]。街巷交叉口不仅为居民提供了集会祭祀、交通集散、休闲交往等场所,同时部分经过景观规划设计的绿化空间也成为了当地人们乘凉休憩的场所。
山地型聚落与丘陵型聚落的街巷交口平面形式可分为五种:由两条街巷连接交汇形成的 “U”型,三条街巷连接交汇形成“T”型、“Y”型,以及四条街巷连接交汇形成“X”型(见图3、图4)。北港村(自由式街巷)其交叉口形式以“U”型和“Y”型的比例最高,都是27%,而在白胜村(网状式街巷)其“U”型的街巷交叉口比例最低,仅为1.1%。在白沙村中,其地势较为平缓,建筑集中且密度高,街巷之间穿插交汇较为频繁,故其“X”型街巷交叉口占比与北港村相比出现大幅提高。
图3 北港村交叉口汇总
图4 白沙村交叉口汇总
(1)从街巷的平面分布表现对比可知,山地型聚落北港村与君山村是自由式的街巷肌理;而丘陵型聚落的白沙村与白胜村是网状式街巷肌理。
(2)从界面材质构成方面,山地型聚落的底界面材质与丘陵型聚落相比相对丰富,侧界面的材质组成相差无几。在街巷空间的比例尺度上,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山地型聚落的D/H值明显大于丘陵型聚落。
(3)不同类型街巷交叉口平面连接交汇形式也存在一定差异,山地型的自由式街巷以“Y”型比例最高,丘陵型的网状式街巷以“T”型比例最高。同时,网状式街巷中的“X”型比例与自由式街巷相比骤增了一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