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芳,龙祥平,韦先超,梁勤,黄劼,段平
(1.四川省水产学校,四川 成都611730;2.成都市利腾种植合作社,四川 成都611530)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和大力建设“鱼米之乡”的决策部署,以农民增收、渔业增效和乡村振兴为目标,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引领、技术集成、政策扶持,找到一条适合四川省“鱼米之乡”建设的稻渔综合种养增收新模式尤为迫切,全面提升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水平,从而实现“一水多用、一地多收、稳粮增效、稻渔双赢”的综合效益。
2020年4月,四川省水产学校依托四川省科技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成都市邛崃高埂街道光明村,将稻渔综合种养与新型改良高位池有机结合,与成都市利腾种植合作社共建100亩“稻田高位池”稻渔综合种养内循环生态养殖基地。该模式使高位池和稻田形成一个良性的内循环体系,在稻田旁配备圆形养殖池,利用圆形养殖池水体旋转流动的向心力作用,将水产养殖的粪污收集到池底中心,通过水流的带动,排放入稻田,作为水稻生长的生物肥料,在水循环系统中设置蓄水沟,利用循环区的水体,种植水上蔬菜,解决晒田期间和小春期间的水循环净化,净化处理后利用水泵回到养殖池中供鱼类生长,以达到生态综合内循环种养。
在成都市邛崃高埂街道光明村水稻种植基地,选择100亩水稻田,按照10~15亩稻田配备1个循环圆形养殖高位池,用于养殖鲈鱼、黄颡鱼等名优鱼品种。
100亩稻田共建8个高位池,高位池直径30米、深2.5米,载水深2.2米、载水1 500米3,池子为锅底形状,坡比为1∶30。养殖池的水位面高与地面高差1.5米。高位池骨架由角钢管焊接而成,池壁和池塘底部由帆布做成,池底预埋2根直径为200毫米的PVC管与稻田连接,1根为排污管,1根为水位平衡管。养殖池配备1台0.75千瓦水车式增氧机,和1台换水量为100米3/时的水泵,水泵和增氧机对向排布,水流按照一个方向旋转。
稻田离养殖池旁开挖两条循环水沟,长约300米,并在水沟上搭建大棚种植蔬菜,用于净化后水体的收集和收水稻期养殖尾水的处理,用隔水板将稻田的水体分开,使养殖池的粪便能更好地分布于稻田。
(1)进排水系统:PVC管材。进水系统位于养殖设施上端,圆形池与池壁成30~40度角,排水系统位于底部,设计水流量应大于进水管流量。根据养殖系统的数量设计支排水管和总排水管,总排水管与稻田相连,每个高位养殖池分别连接15~20亩稻田。
(2)抽水系统:低扬程、大流量抽水泵,功率750~2 500瓦,流量50~150米³/时,管径10~20厘米。
(3)增氧系统:罗茨微孔曝气增氧设施,推水气提式微孔增氧机。
(4)电力保障系统:三相电备用发电机组,自动切换系统。
(5)智能监控系统:水质在线监测、增氧机自动启闭等智能化设施。
本技术对稻田内循环水处理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养殖粪污通过改良后的高位池高效沉淀后进入二级沉淀池,通过管网输送到稻田分级消纳后,在水循环系统中设置蓄水沟,集中收集稻田循环后的水体,种植水上蔬菜,解决晒田期间和小春期间的水循环净化,利用微生态制剂(如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小球藻等)调水,净化处理后泵回到养殖池中供鱼生长,达到生态综合内循环种养。稻田高位池建设基地模式见图1。
图1 稻田高位池建设基地模式
本建设基地100亩,总投资100万元,配套8个高位养殖池,有机水稻平均亩产量600千克,年产水稻60 000千克,年产名优鱼40 000千克,年总产值约152万元。年可实现利润52万元,平均亩利润5 200元(表1)。
表1 稻田高位池内循环基地2020年经济效益分析
在稻田旁配置一定的水产养殖高位池设施,不占用或部分占用现有稻田养殖面积,达到了政府稳粮增收的目的。将水产养殖的粪污收集到池底中心,通过水流的带动排放入稻田,作为水稻生长的有机肥料。水产养殖的粪污提供了水稻生长的大部分营养需求,可减少化肥用量40%以上,水稻种植期内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达40%。养殖尾水经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于高位池,可实现养殖水体种养结合内循环,本模式生态效益显著。
本建设基地由公司+集体+农户进行生产经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撂荒问题,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示范基地2020年新增就业40余人,带动近20余名农户增收,由产业发展带动附近农民就业,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推出,农业环境保护得到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水稻种植业污染物排放主要来自农业种植过程中化肥和农药的过度施用。水产养殖业农业污染主要问题在于饲料和添加剂的使用,以及各种养殖动物的排泄物。本模式新型稻田高位池稻渔综合种养内循环技术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构建稻-渔共生互促系统,具有稳粮、促渔、提质、增效、生态等多方面功能,能有效解决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经过示范建设结果表明:新型稻田高位池模式平均亩产值达到15 200元,是全省稻虾综合种养平均亩产值6 000元的2.53倍,是单种水稻2 800元的5.43倍;平均亩利润达到5 200元,是稻虾综合种养2 200元的2.36倍,是单种水稻292元(2019年四川省农业统计)的17.8倍,经济效益提升非常显著。
本新型稻田高位池内循环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把水稻生产放在第一位,充分利用内循环水产养殖设施拓展水产养殖空间、保障粮食安全,在养殖面积占比低于10%的条件下,本模式不仅不影响水稻生产,而且解决了稻田撂荒闲置和“非粮化”“非农化”等突出的农村问题,大大调动了农民种稻积极性,促进粮食稳产,是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本模式改良传统渔业养殖项目以渔业养殖为主、生态环境保护为辅的模式,遵循“以种定养”“以养促种”的种养循环理念,实现粮食生产、水产养殖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确保持续产出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的农产品、水产品。本模式切实符合国家和地方现代农业发展大政方针和政策,技术上可行,经济效益显著,生态效益明显,社会效益良好,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