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二十四节气

2022-01-12 16:31钱果果
中国新时代 2022年1期
关键词:节气美食饮食

钱果果

民以食为天,节气饮食是体现这种智慧的重要途径,讲究的就是应季和顺时,以饮食与时序协调。以一年为周期,随着时间的变化,遵循不同的饮食规律。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相信不少人对《二十四节气歌》都不陌生,短短几行,却能把我国一年四季中24个节气完整描述出来。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农耕文明的智慧精华,也是中国人独特的时间美学。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国际气象界,这一已有千年历史的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节气,简单来说就是特定节令,其中“节”是时节,“气”指气候。古人认为气充盈在天地间,万物的生长衰荣都离不开气,气的不断变化,带来了时节变换和寒暑交替。《史记》中就有“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的记载。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在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候、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在我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农耕时代的到来,是人类观察太阳周年运动,依据农作物生长周期建立自然时序与农事节律的开始,也是节气文化的开始。商代时期,就出現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这4个早期的节气名。到战国后期,《吕氏春秋》中记载了 8 个节气名,每个季节的开始和中间划分出了“立”和“分”两部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到了汉武帝时期,《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至此,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基本完备。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季节、气温、物候的变化,讲求人与自然在时序中的和谐统一,也凝结了应时而动的智慧。节气文化除了具有指导农事的作用以外,还体现在提醒人们季节转换、指导人们养生,在日常饮食中达成人体内循环与外界气候大循环的协调。人们会根据节令气候的变化,调配适合自己身体的食物来追随自然的规律,使身体与自然达到一种平衡。

用美食感知时节

民以食为天,节气饮食是体现这种智慧的重要途径,讲究的就是应季和顺时,以饮食与时序协调。以一年为周期,随着时间的变化,遵循不同的饮食规律。

节气蕴藏在一年四季中,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点与谨守,与中医养生所强调的顺应四时、顺时养生理念相统一。孔子曾讲“不时不食”,这里的“时”指的就是节气,是说要在合适的时令下吃合适的食物。可见中国从古代开始就将“顺应节气,顺应自然规律”的饮食习惯传承了下来。

可以说,节气的变化影响了我国众多的饮食文化。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季节、不同物产,各地人们以不同饮食顺应四时物候。由于二十四节气是根据最早的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不断改进的,因此节气饮食还是以四季轮转为基本。

天气变暖,立春到来,因为气温还低,宜食辛甘发散之品,此时很多地方都有“咬春”的习俗。晋代潘岳的《关中记》对于春饼就已经有所记载:“于立春日做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除此之外,根据汉代崔宴的《四民月令》记载,我国很早就有“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的饮食习俗。

在北京,立春吃的春饼通常是用面粉烙制或蒸制而成的一种薄饼,常常配有炒豆芽、炒菠菜粉丝、炒韭菜、炒鸡蛋、酱肉、鸡丝、葱丝和蘸酱等,包好一起食用。清代诗人蒋耀宗和范来宗《咏春饼》联句对此有精彩生动的描写:“匀平霜雪白,熨帖火炉红。薄本裁圆月,柔还卷细筒。纷藏丝缕缕,才嚼味融融。”

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宜少酸增甘以养脾气。除此之外,“雨水节,回娘家”还是流行于川西一带汉族的节日习俗。到了雨水节气,出嫁了的女儿带上罐罐肉等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到了夏天,天气渐热,为了迎接立夏这一天,在过去,人们甚至会举行盛大的迎夏仪式,吃立夏蛋应该是最广为人知的风俗了,寓意着顺利进入夏天,也有事事都圆圆满满之意。

作为一年四季中最热的夏至,饮食以清淡为主。此时正是进入三伏天的开始,应当减少外出以避暑气。夏至时节,不同地区的人,美食里也有不同的讲究。比如,北方许多地区有夏至吃凉面的习惯,可以帮助降火开胃、促进食欲;长沙人夏至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为“夏至羹”;无锡夏至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

天气转凉之后,饮食以养、收为原则,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饮膳正要》云:“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民间有句俗语:“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由于夏天过于炎热,人们常常食欲不振,夏季过后,又总会感觉体虚无力。此时多吃些滋补的,贴贴秋膘会对身体有好处。霜降作为秋冬气候的转折,也会以“补”为原则,所以也有“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的讲究。

“冬至大如年”,冬至还有“过冬”“正冬”“交九”之说,可以看出冬至在老百姓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地区不同,冬至的食俗也不同。除了众所周知的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客家人会蒸糯米粿、做圆粄祭祖,叫做“团冬”;山东有“蒸冬”的习俗,把五谷杂粮磨成面粉,蒸成窝头来吃,有兆丰年的含义。

传承与创新的碰撞

节气不仅是中国古代漫长农业文明的智慧积淀,也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与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时间刻度,与食俗也相辅相成。《舌尖上的中国》第一、第二季的导演陈晓卿表示,围绕二十四节气产生的饮食风俗,不仅为日常饮食增添了色彩,也潜移默化地提醒着人与自然、时间之间的关系。

如今,人们仍会在节气时分吃相应美食,行传统之事。比如在立春当日举行迎春活动,咬春,祈福新春顺利;清明时节,吃青团、踏青,祭拜逝去亲人;到了冬至数九,吃饺子,许愿期待着温暖的来临……流传至今的民俗里饱含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里重要的一环,节气的传承发展也需要有创新精神,跟上时代节奏,用新的创意重新拨动国人记忆深处中的传统文化“时钟”。

2020年10月29日,2020首届中华节气菜大会在四川省资阳市开幕。大会以“献给世界的礼物——美食名城 魅力资阳”为主题,探讨中华节气菜的发展和弘扬。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杨柳表示,中国饮食文化和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会提出的“中华节气菜”概念,让二十四节气焕发出时代活力、融入现代生活,通过每个节气引导老百姓健康饮食。此次大会的召开除了帮助各大菜系相互学习交流,推动传统餐饮转型升级,也是传承“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实践,有利于打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华节气菜”菜式体系,弘扬中国饮食文化。二十四节气顺应自然界气象、物候的变化,根据节气的特点阐释养生之道,既是对二十四节气的活态传承,又是创新开发。

除了专业的美食大会,其实也有让老百姓可以参与的节气美食体验。家住上海的林源所居住的社区时不时就会开展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2021年小暑的时候,社区请了一些厨艺比较好的长辈,现场展示教学如何制作凉面。林源说,自己和孩子也可以参与进来,这种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让自己和孩子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不知不觉就学到传统文化知识,并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了解传统文化,感受节气带来的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今网络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为我们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个便利条件下,宣传和推广节气文化,利用近年来的国潮热,在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之外,还可以将传统的文化资源转化、衍生出现代具有国潮特色的电商零食,实现价值再生与创意开发,让二十四节气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活、时尚、科技结合,创造出有意思且带有文化特色的产品,从而实现并创新二十四节气的现代价值。

比如,某中药房以春分为灵感,出品了春分包装的铁棍山药,既结合了传统的节气文化,又有现代年轻人“朋克养生”的时尚感,让节气重新进入年轻人的生活圈;某上海老字号也有自己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节气礼盒等。这些创新产品,既能普及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又具有实用价值,可满足年轻消费者多元的文化需求。

像这样,让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产生碰撞,也可以实现二十四节气的更具有广泛性的传播。相信在未来,通过美食的汇集、节气文化的碰撞,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与传统文化产生共鸣,通过情怀体验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潜移默化地接受节气文化,了解节气,爱上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节气美食饮食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何为清淡饮食
美食
健康饮食
美食都被玩坏了
美食的诱惑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