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立飞
三十多年前的一天,我爸爸和小叔“拼团”买了两辆自行车。车子买回来,小叔家的直接投入使用,我爸爸是个精细人,为延长自行车的使用寿命,把很多地方重新注了黄油,给车座加了座套,在大梁上缠了塑料带,就连刹车手把也买了专用的塑料把套包裹起来。
几年后,小叔自行车的大梁有些地方已被磨得露了铁。可能是为了教育弟弟对东西要爱惜,有一天,爸爸故意当着小叔的面,拆掉了包裹着大梁的塑料带。
悲哀的是,“教育”以失败告终。被塑料带子“保护”了几年的大梁,上面的车漆已经起了很多泡泡,被专用把套“保护”了几年的电镀刹车手把,上面的电镀层也脱落了很多,用手轻轻一搓,漆皮和电镀层随风飘散,那辆被保护得很精心的自行车马上变得锈迹斑斑。
我小时候,家里稍微值钱点儿的东西都是有套的,早期的“三转一响”,除了手表,其余的都有专用的套或“蒙子”。手表虽没有专用套,但每到夏天,也经常能看到在手腕上缠一圈手帕再戴手表的人。其实那时候,即使是比较便宜的国产手表,底壳也多是不锈钢材质,汗液根本不会对手表造成腐蚀。
后来电视机逐渐多了起来,为防尘,很多家庭的电视机一买回来,就会罩上电视机套。简单的是一块布或塑料,如果女主人的手够巧,那套子有可能是按照电视机外形专门制作的,甚至还会绣上漂亮的图案。
记得在我们院子里,有的电视机套上绣着象征富贵的牡丹,有的绣着漂亮的孔雀开屏,在新婚不久的小两口家里,电视机套上绣着成对的鸳鸯,最有特点的是刘大妈家的,因为她家电视机套上绣了四个大字:团结起来!听刘大妈说,那块布是她和刘大爷结婚时,刘大爷战友送的床单,因她觉得那四个字做新婚床单不合适,就一直压在箱底,直到买了电视机才拿出来做了电视机套。
刘大妈是我们院子里手最巧的人,他们家所有的东西都有专用的套,每次当护林员的刘大爷骑着自行车出门,都堪称流动的“刘大妈手工织套艺术作品展”:自行车的大梁和车把有大梁套和车把套,车筐里的水壶和饭盒有专门的水壶套和饭盒套,收音机有收音机套,手电筒有手电筒套,就连护林员互相联络用的对讲机,刘大妈都用钩针专门钩了一个套。
刘大爷随身携带的那些套子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对讲机的套,整个机身和天线都用绿色的腈纶线织成,在天线末端,刘大妈用红色线钩了一朵花,每次刘大爷举着对讲机和别的护林员通话,就像在对着花说话。
日子越来越好,家用电器也越来越多,给家用电器做的套也开始五花八门。洗衣机有专门的洗衣机套,电冰箱有专门的电冰箱套,就连电饭锅和电暖器在不用的时候,也会有专门的套罩起来。有那么几年,特别流行一种按压出水的“高压暖瓶”,一些巧手的主妇也依照暖瓶外形缝制出专用的高压暖瓶套。
那简直是一个“万物皆可套”的年代。
不过凡事都有特例。在我们院儿,最先“下岗”的是冰箱套。那年月,供销社只卖一种型号的冰箱,所以每家的冰箱也都是一样的。到了交电费的日子,大家发现小叔家的电费总是全院里最少的。一开始,还怀疑小叔偷电了,因为每家用的电器配置都差不多,凭什么他家电费总是最少?后来院子里一户人家的冰箱坏了,修冰箱的师傅道出玄机:全院冰箱,只有小叔家的没有套。没有套虽不防尘,但散热比别家的好,都是二十四小时插着电,小叔家冰箱的压缩机工作时间比别家短,电费自然就少。而那台坏了的冰箱,正是因为冰箱套太厚影响散热,压缩机总是超负荷工作导致“英年早逝”。
物资匮乏的年代,家里购置一个“大件”往往需要花去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工资。拿电视机举例,现在很多人一天的收入就能购买一台电视,一台很高档的电视机也差不多就一个月的工资。在我小时候,家里买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的钱,可是我爸攒了将近一年的工资。
上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本来是用作这篇文章结尾的,举完电视机的例子,再总结几句诸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套子这种物资匮乏年代体现人们生活智慧和生活艺术的东西,正渐渐远离我们”之类的话。可是我又突然发现,好像并不是那么回事。有时候,人们对套个套儿的执着未必是一句“ 物资匮乏”就解释得了的。
进入21 世纪,物质生活逐渐变得极大丰富,但人们对套个套儿的执着似乎并没有因为物质的丰富而降低。比如有很多人买车时会因选了真皮座椅而多花一大笔钱,可车刚到家,就赶紧套上织物座套,结果多花了真皮座椅和织物座套的两份钱,却只享受到织物座椅一样。等到车报废时,把座套取下,里面的真皮座椅可能还是崭新的。
前几天我回了趟老家,刚进门,刘大妈就喊我过去帮她看看空调,她家的空调刚安几天,就不出风了。我过去一看才发现,那空调和你们猜到的一样,整个进风口完全被空调套罩住了。我一边搬来凳子取下空调套,一边和刘大妈说我想写篇讲述那些年我们用过的套子的文章。刘大妈听完就火了。
“你小子,閑着没事编排起我们来了,咋地,你们不用呀?人家手机厂为了让手机薄一毫米,得老鼻子工程师花老鼻子钱才能做到,你们买回来还不是又贴膜又套套儿的!”
我沟通半天,刘大妈总算同意我把那些故事写出来了,但是,她给我提了三个要求:
第一,说刘大爷是流动的织套作品展得加上“艺术”俩字,因为她那些年织的那些套都是艺术品;
第二,当年因为套被闷坏的那台冰箱不能说是她家的,因为她曾为那事挺上火;
第三,在文章结尾我得承认,喜欢给东西套各种套不是老年人的专利,我们年轻人也喜欢,比如手机套和贴膜。
啊——我的手机确实有套,也贴了膜。
【原载《当代工人》】
插图 / 当年的记忆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