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综合
秋末冬初,我们在街头常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香味,馋得口水直流。这香味的来源就是糖炒栗子。
糖炒栗子最早是京津一帶独具地方风味的传统美食,如今遍布大江南北。因其口感软糯、味道香甜,已成为一款老幼皆宜的休闲食品,几乎没有人能抵住它的诱惑。
炒的是板栗
栗子是一种美味的坚果,无论生吃还是炒、煮等,口味都很好。糖炒栗子用的栗子一般是板栗,其他栗属的植物比如锥栗、茅栗、欧洲栗、日本栗虽然味道也不错,但是在我国很少大规模种植,不会经常出现在市面上,更难在炒锅里见到。
我国栽种的板栗品种很多,南北方的品种略有差异。在总淀粉含量上,北方的板栗低,南方的板栗高;在口感上,北方的板栗更糯,而南方的板栗更面。
不仅富含淀粉和蛋白质,板栗还可作药,有养胃健脾、强筋补肾、活血消肿等功效。
因为板栗中的水分和糖分远比花生、瓜子、腰果等高油脂坚果要多,所以板栗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尤为敏感,储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过热过干都不行,湿度过大又容易霉烂,储存温度低于-3 ℃也会发生冻害影响品质。糖炒栗子要将板栗连壳一起炒的原因也在于此,如果剥壳后炒,很容易把它炒成栗子干。
用石子炒学问大
走近糖炒栗子摊位,细心的你会发现,明明是糖炒栗子,锅中却有大量的石子,栗子随着黑黑的石子翻滚,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原来,用石子炒栗子,学问大着呢。
如果在铁锅中直接炒栗子,炒栗子的铁锅经过火的加热,温度会变得很高,可以升至几百摄氏度,这得有多烫!铁锅将热量传给栗子,锅里的栗子应该也很烫,然而,发烫的只有栗子壳,因为栗子壳的比热容比较大。简单地说,就是栗子壳很容易吸收从铁锅那儿传来的热量,而且它很薄,温度升高得很快。
按理说,栗子仁挨着栗子壳,也会很快变热,但是由于栗子壳导热慢,不能在短时间内将热量传给栗子仁,最终可能导致的结果是,栗子壳都已经被炒焦了,栗子仁还没有熟透。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人们在炒栗子的时候,会往锅中加入石子。石子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但是温度不会升高得太快,能均匀地传递热量,同时炒的时候不停地翻动栗子和石子,让栗子全方位受热,这样栗子壳的温度不会升高得太快,栗子仁有足够的时间被炒熟。
这下你们明白了吧?炒栗子用石子是为了在栗子壳不被炒焦的情况下炒熟栗子仁。炒栗子搭石子,不是胡乱搭的哦。
告诉你们,那些黑乎乎的石子也是有寿命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炒制之后需要进行更换。
知识卡片:
比热容简称比热,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也就是使单位质量物质改变单位温度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