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增长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2022-01-12 04:04储志刚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同济同济大学轨道交通

储志刚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与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11月19日在北京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总书记要求有关部门要把共建“一带一路”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地方要找准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定位。

自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8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由蓝图变为现实,取得丰硕成果。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累计超过9.2万亿美元,重大合作项目顺利推进,从基础设施“硬联通”到规则标准“软联通”,再到人民“心联通”,“一带一路”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截至2021年11月,我国已与14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要完善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布局,就要加快完善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畅通安全的陆上通道,优化海上布局,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有力支撑。在此过程中轨道交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例如,作为战略通道的中欧班列,在整个疫情期间逆势上扬,列车数、货运量屡创新高,2021年1月至10月,中欧班列开行12 605列,运送货物121.6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26%和33%;开行列数和运量均超2020年全年总量。又如,作为中国与老挝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成果,通向东南亚的钢铁大通道中老铁路,已于2021年12月3日全线通车。

中国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21年,历经百年。这也正是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以下简称“同济轨交院”)的历史起点。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同济轨交院与同济大学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磁浮中心”)党委以务实的态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横向协同、上下联动,积极培育新增长点,聚焦新发力点。

同济轨交院拥有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负责车辆工程本科教学,培养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专业方向的硕士与博士研究生,为国家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培养车辆系统与装备技术的高端专门人才,并已纳入大交通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和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可以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方案。

同济轨交院建有国内高校唯一的轨道交通综合试验系统等科研平台,主办《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学术期刊,与企业联合建设上海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磁浮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国家级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磁浮交通核心与前沿技术研究、磁浮交通系统工程化应用、技术标准制定等工作。建有国际最完整的高、中低速磁浮综合试验线。

2020年和2021年,同济轨交院和磁浮中心新增申请并获批国家铁路局磁浮技术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多网多模式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全国铁路科普实践教育基地,为进一步形成轨道交通与磁浮交通特色研究方向奠定了基础。同济轨交院与磁浮中心在“十三五”期间联合中车公司完成了时速600 km的高速磁浮样车的功能性试验。

同济大学轨交院与磁浮中心聚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技术、磁浮交通技术系统工程两大领域,并在悬浮导向与控制、制动与安全、动力学与振动噪声等研究方向上特色鲜明、持续领先。今后将进一步强化与中国中车等行业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开展基础性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大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同济力量。力争在新型轨道系统、高速磁浮技术方向上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向世界表明了我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疫后全球经济复苏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面向未来,同济轨交院与磁浮中心党委一定要把准轨道交通未来发展方向,紧跟世界轨道交通工业科技水平,为民族复兴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为国家交通强国建设和共建“一带一路”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同济同济大学轨道交通
上海同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22年无损检测进展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同济大学: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
同济堂矛盾说法引“问询” 频繁出错惹市值蒸发5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