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禾
对于支持航天任务、发展近地小行星就地资源利用技术、发展行星防御技术等,小行星模拟技术都至关重要。中国将在未来几年内启动第一个小行星探测任务,目标是从代号为2016 HO3的近地小行星(国际永久编号为469219)上取样并返回,继而对主带彗星311P/311P/PANSTARRS进行绕飞观测。由于对2016 HO3小行星表面形貌和表面性质欠缺了解,该任务的取样操作可能面临巨大挑战。
《空间科学与技术》期刊近日发表论文《近地小行星2016 HO3表面材料和形貌的原型模拟样开发》,介绍了钱学森实验室张晓静团队开发了近地小行星2016 HO3表面材料和形貌的高仿真模拟样。
2016年4月27日,望远镜发现了近地小行星2016 HO3。航天器观测表明,与表面主要被细粒风化层覆盖的体积较大的小行星不同,小体积小行星(直径小于1千米)的表面主要被较大粒度的碎砾覆盖,局部存在风化层。鉴于小行星2016 HO3的直径在40—100米之间,其表面很可能覆盖着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的碎砾,以及微米级至毫米级的微粒。
通过对小行星的观测,研究人员发现S—型小行星与普通球粒陨石两者具有相似的矿物学特征。普通球粒陨石富含硅酸盐,也是迄今为止数量最多的陨石。依据总铁含量进行化学成分分组,这些陨石被分为H群(高铁球粒陨石)、L群(低铁群球粒陨石)和LL群(低铁低金属球粒陨石),在整个球粒陨石类别中,分别占比为42.8%、47.4%和9.8%。
目前尚不确定小行星2016 HO3属于哪一分组,因此,张晓静团队利用地球上的岩石和矿物,根据不同种群陨石的矿物组成,开发出QLS—1、QLS—2和QLS—3三种原型模拟样,分别对应H、L和LL三种球粒陨石。
论文指出,由于尚不清楚小行星2016 HO3的形貌,开发2016 HO3原型模拟样旨在复现小行星表面的光学特性和碎砾结构,故以小行星Itokawa为参考。研究人员通过筛分、混合砾石(几厘米至几十厘米)和微粒,使得颗粒的尺寸分布大致匹配小行星Itokawa上测量到的幂律指数,并将模拟物置于1×0.8米大小的泡沫塑料容器中。拟态样机和小行星Itokawa表面的图像对比证实,二者具有相似的形态和特征。当航天器能初步观测到小行星2016 HO3的光学性质时,模拟样就可以根据结果较为便捷地进行修改调配,用以揭示小行星表面的新发现,将高仿真模拟样用于光学导航实验,则能进行采样器着陆前的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