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莉娜 图登克珠
(①忻州师范学院会计系 山西忻州 034000 ②西藏大学科研处 西藏拉萨 850000)
西藏和平解放70 周年之际,习总书记在西藏视察时明确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硬约束,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四五”开局之年,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全面统筹科学规划,有序开展绿色发展试验地等5个示范基地建设,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与其他产业相比,旅游经济具有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少的特点,在推动西藏边疆民族地区实现绿色转型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进入新发展阶段,西藏旅游经济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助力美丽西藏建设工作。
目前学术界关于绿色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关于绿色发展理念及其实践方面的研究,王钰等[1-4]对绿色发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深入探究,绿色发展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突破,是应对全球环境资源危机的必然要求和创新举措。其次是关于区域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方面的研究,文传浩等(2018)对流域上游全域旅游与绿色理念实现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进行深入分析,从多个视角重新考察流域脆弱复杂的生态系统并提出实现流域发展绿色化的对策建议。[5]李林红等(2021)[6]运用熵值法分别对云南省和中国旅游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同时田磊等(2018)[7]对影响中国旅游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验证性分析。路小静等[8-9]从效率角度对长江经济带和中国旅游产业的绿色发展效率进行了科学度量,以反映旅游业的绿色发展情况。最后是关于区域旅游经济政策方面的研究。孙佼佼等(2021)[10]、齐天锋等(2020)[11]、杨璐等(2019)[12]围绕旅游政策制定及其实施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为推动旅游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决策支持。通过梳理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学者在对我国旅游经济绿色发展现状、问题、影响因素及相关政策制定上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学术成果。但西藏方面的已有成果主要集中于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等方面内容,从绿色发展视角结合西藏实际情况分析旅游经济的研究成果比较少。旅游经济绿色发展具有很强的引领带动作用,进入“十四五”时期,有必要从绿色发展视角对西藏旅游经济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并提出提升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生态环境的指示和要求,为西藏旅游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为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概念的内涵,本文认为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旅游经济发展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超越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承载力。青藏高原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因此要统筹绿色、发展与改革的关系,避免造成对生态系统的污染和破坏。其次,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不断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西藏。最后,要不断提升将西藏生态环境转换为生产力的能力,统筹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充分挖掘“旅游+”功能,增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能力。文章在构建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通过AHM 法与变异系数法相结合实现对西藏旅游经济绿色水平科学客观评价,并通过VAR模型借助Eviews12.0软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验证性分析,为西藏旅游经济绿水发展战略选择和决策者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客观依据和参考借鉴。
基于数据可获得性、数据指标的可比性和一致性等因素考虑,本文研究期设定为2000至2019年,选取西藏自治区相关指标样本数据为实验对象,对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科学测度。为有效解决原始数据的量纲问题,首先需要对原始数据根据不同指标性质进行预处理,具体方式如下式(1)、(2)所示。
公式(1)、(2)中,xi是各不同指标的原始数据,Ki是预处理后的数据,取值范围在[0,1]之间。通过走访调研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西藏自治区统计局、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西藏自治区水利厅、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等政府部门获取相关数据资料,并结合《西藏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文化和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年鉴》《中国环境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中国基本单位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等相关年鉴统计资料。
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客观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等原则,重点突出反映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概念所包含的内涵和外延特征。结合西藏边疆民族地区特殊性和旅游经济行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基于生态环境承载力理论、生态经济效益理论及投入产出理论,参考已有学者研究成果并征询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意见,构建下表1所示的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在进行计算各不同指标综合权重时,采用AHM 法与变异系数法相结合,主客观权重各占一半的方法测算各不同指标对应权重。属性层次模型AHM确定权重方面,根据递阶层次结构,运用九个数量标度定量描述法,构造用于求解优先权数的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判断矩阵A,元素的比较通过征求相关专家意见由1-9 相对比例标度kij得到。将准则层所辖指标层的得分进行归一化处理,指标层得分之和为准则层得分,准则层和目标层各自权重可通过相应得分归一化方法求得,属性判断矩阵B的求解方式如下式(3)所示。
其中β=1,bij≥0 且满足
设wG=(wGb1,wGb2,…,wGbn)T为相对属性权重,由属性判断矩阵B可以算出相对属性权重,计算方法可通过下式(5)得到:
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方面,为客观评价各指标权重,可采用变异系数法,具体方法如下式(6)所示,式中Vij表示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系统对应指标的变异系数,分子sij是标准差,分母xij表示平均数。
通过将AHM 法与变异系数法相结合,由公式(3)至(6)计算得到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系统各指标综合权重。
结合上述设定的研究方法,计算得到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测度结果。从图1 统计结果可以看出,2000 至2019 年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曲线呈现波动上升态势,旅游经济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指数从2000 年0.0492 上升至2019 年0.8687,年均增长率实现15.44%。因此,考察期内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总体态势较好,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了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近年来,西藏在加快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实现了西藏边疆民族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图1 2000-2019年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及其细分系统测度结果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西藏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因此西藏旅游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积极探索适合边疆民族地区低污染、低耗能、低排放、高效率的发展方式。“十三五”期间,西藏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创新推出“冬游西藏”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效,自治区党委、政府扎实开展地球第三极保护行动,努力提升旅游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从图1可以看出,2015至2019年间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均大于0.5,位于0.5至0.9之间,说明这段期间内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绿色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在“两山”理念指导下有效推动了西藏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资源不断转化为区域经济效益。
由于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和交通可进入性、对外开放程度、技术改进、环境管制、城镇化水平等因素有密切联系,在借鉴参考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研究数据可获得性及指标前后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从公路里程(RHM)、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IEV)、国内专利申请数(DPA)、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EPI)、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额(DIR)等五个变量指标对影响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因素进行验证性分析。为消除研究变量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将涉及的全部变量取自然对数得到LNRHM、LNIEV、LNDPA、LNEPI、LNDIR、LNTGD。
由于本文主要研究公路里程、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国内专利申请数、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额对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动态影响,所涉及变量数目不是很多。VAR 模型的特点在于模型包含变量数目比较少,同时无需区分研究变量的内生性和外生性问题,更加关注结构方程与时间序列数据的拟合度。为尽可能降低模型估计所产生的误差,提高模型分析的精度和准确性,本研究选取VAR 模型进行验证性分析,以实现关于公路里程、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国内专利申请数、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额与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间动态关系的科学客观反映。研究所设定的VAR模型一般形式如下式(7)所示。
其中,β1、β2、β3…βk-1、βk表示VAR 模型需要估计的系数矩阵,Yt是内生变量对应的向量矩阵,k 表示VAR 模型的滞后阶数,C 表示常数项,e是随机误差扰动项。
为避免模型结果出现伪回归现象,在模型估计之前首先需要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变量平稳性检验。因此本文借助Eviews12.0 软件,采取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方法对公路里程、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国内专利申请数、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额、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等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从平稳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及各影响因素数据序列LNTGD、LNRHM、LNIEV、LNDPA、LNEPI、LNDIR 的ADF 检验值与1%、5%和10%临界值相比,前者大于后者,各数据系列对应的P 值分别为0.1149、0.8135、0.9396、0.3910、0.6778、0.2528,由此表明原数据序列均属于不平稳类型。因此,需要对原数据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后是否平稳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变量LNDIR的ADF 检验值与5%和10%的临界值相比,ADF 检验值较小,对应的P值为0.0280。LNRHM、LNIEV、LNDPA、LNEPI、LNTGD的ADF检验值与1%、5%和10%临界值相比,全部是前者小于后者,对应的P值分别为0.0000、0.0001、0.0034、0.0000、0.0010。通过检验结果可以发现,研究涉及的全部变量一阶差分形式都是平稳序列,属于一阶单整序列。
在创建VAR 模型之前,需要应用Eviews 软件确定模型适合的滞后阶数,本研究采用相关准则法进行滞后阶数的选择。VAR Lag Order Selection Criteria 结果显示,当滞后阶数为数值1 时,LR(sequential modified LR test statistic)、FPE(Final prediction error)、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SC(Schwarz Information criterion)和HQ(Hannan-Quinn information criterion)的值全部达到最小,所以本研究的最优滞后阶数确定为1阶。
为验证公路里程、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国内专利申请数、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额与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本研究借助Johansen协整方法对变量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LNRHM、LNIEV、LNDPA、LNEPI、LNDIR和LNTGD6个变量间在1%的显著性水平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可以得出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为实证检验公路里程、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国内专利申请数、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额与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借助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Granger Causality Test)验证5 个影响因素是否为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从表2 所示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下,假设“公路里程、国内专利申请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额不是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原因”被拒绝。因此,公路里程、国内专利申请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额是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变化的格兰杰原因。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可以得到,公路里程、国内专利申请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额的变化会对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变化产生影响。
表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为判断设定的影响因素模型是否运用合理,本研究通过AR(AR Characteristic Polynomial)检验来判定影响因素模型的稳定性。AR 根图结果显示,影响因素模型的模值全部小于1,研究所涉及变量特征根全部落在单位圆内,由此表明构建的影响因素模型是稳定的。6 个特征根0.993587、0.712201、0.599315、-0.462238-0.069379i、-0.462238 +0.069379i、0.155133 对应的模值分别为0.993587、0.712201、0.599315、0.467416、0.467416、0.155133。此外,影响因素模型的整体检验结果显示,研究构建的方程拟合程度比较好。
VAR 模型整体检验结果显示,=0.888802,=0.995398,=0.961965,=0.927909,=0.891676,=0.988196,调整后的=0.833204,=0.993098,=0.942948,=0.891864,=0.837514,=0.982294,6 个估计式的R2值都在0.8-1.0 之间,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和SC(Schwarz criterion)的数值较低,表明影响因素模型的拟合效果比较好。由于影响因素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确定为1 阶,所以对研究变量LNRHM、LNIEV、LNDPA、LNEPI、LNDIR 和LNTGD 建 立VAR(1)模型,具体结构如公式(8)所示。
VAR 模型建立之后,为更好地从统(计8)学角度实现对影响因素模型所表示的经济学意义进行解释,需要进一步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可以反映当内生变量发生变化时扰动项如何做出反应,以及当模型受到冲击时其他变量发生如何变化。因此本研究利用脉冲响应法主要分析公路里程、国内专利申请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额的变动对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变动的影响作用,得到结果如图2所示。
图2中的(a)表示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LNTGD)对于自身脉冲响应冲击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响应,最大值出现在第1 期,响应指数为0.129455。随后各期逐渐减弱,自我增强机制延续至第20 期,第20 期的响应指数减弱至0.009082。图2 中的(b)表示公路里程(LNRHM)对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LNTGD)的脉冲响应。对于一个标准差的公路里程(LNRHM)冲击,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LNTGD)在第1 期产生微弱的正向响应,在第2期产生微弱的负向响应,第2期响应指数为-1.56E-05。从第3期开始响应指数全部为正并呈现出逐步增强趋势,在第12期达到最大值,响应指数为0.005239,随后各期响应指数有减弱趋势,但下降幅度非常小,到第20 期响应指数为0.005051。表明从长期来看,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提升产生促进作用。图2中的(c)表示国内专利申请数(LNDPA)对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LNTGD)的脉冲响应。对于一个标准差的国内专利申请数(LNDPA)冲击,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LNTGD)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响应,在第2期响应指数达到最大,响应值为0.088722。随后各期正向响应指数逐步降低并呈现“N”形波动轨迹,第20期响应指数为0.022972。因此,着力提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可以推动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图2中的(d)表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额(LNDIR)对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LNTGD)的脉冲响应。在第1 期和第2 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额(LNDIR)对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LNTGD)的冲击具有负向效应,响应指数分别为-0.009375、-0.005092,从第3期开始响应指数为正。因此,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有利于提升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
图2 影响因素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图
方差分解结果可以分析公路里程、国内专利申请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额对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变动的贡献程度。影响因素模型的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在第1期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受到自身冲击的影响达到100%,从第2 期开始之后逐渐下降,在第10期达到77.81694%。国内专利申请数是对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贡献程度最大的影响因素,方差分解结果在第8期达到8.270340%。公路里程对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从第3 期开始,保持在1%至4%左右,并且贡献程度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额对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同样也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贡献程度从第5期开始保持在1%至3%左右。因此,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变化会受到交通基础设施、科学技术创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
本文以西藏旅游经济为研究对象,在构建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通过AHM 法与变异系数法相结合,实现对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科学客观评价,同时建立VAR模型对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分析,可以为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战略选择和决策者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客观依据,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2000-2019 年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曲线呈现波动上升态势,旅游经济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指数从2000 年0.0492 上升至2019 年0.8687,年均增长率实现15.44%。因此,考察期内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总体态势较好,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了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2015至2019年间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均大于0.5,位于0.5至0.9之间,说明这段期间内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在“两山”理念指导下有效推动了西藏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资源不断转化为区域经济效益。
第二,技术因素是对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提升过程中贡献程度最大的影响因素,因此未来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增强西藏边疆民族地区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为加快西藏旅游经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有效转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交通运输对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产生正向推动作用,所以需要充分发挥交通条件改善对提升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不断加强完善西藏边疆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额是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格兰杰原因,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利于提高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动西藏边疆民族地区以城带乡,从而实现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第三,从资金、税收、人才等方面加大对西藏边疆民族地区的政策支持,虽然VAR 模型检验结果没有拒绝“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不是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格兰杰原因”假设,但并不能说明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提高不受资金、税收、人才等因素影响。因为政策支持是一个长期过程,政策实施效果仍需进一步提升。因此西藏旅游经济实现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程度和治理力度,加强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育,充分激活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资源和要素,为西藏旅游经济在“十四五”期间实现绿色高水平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资金保障与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