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超文
(福建省南平市水利局,福建 南平 353000)
该项目为南平市防洪堤工程南平段的部分工程,工程的造价为1.70 亿元。主要目的是保障城区周边的安全不受支流,沿岸的洪水威胁。整个工程段长为11.03 km。在建筑过程中采用复合式堤、直墙式混凝土砌石堤以及土堤复合的方式进行布置。降低了工程难度,又满足了针对不同区域的防洪需求。整个工程分为A堤和B堤段,具体工程建设规模详见表1。
表1 工程建设规模一览表
防洪工程处于中-低山地貌,在中-低山地貌中,由于岗岭状山脉较为严重,对整个山脉形成了一定的切割,形成了浑圆-梁状侵的地势,从而使得残余山地较多,地势开阔且沙洲和河漫滩较为普遍。因此在进行防洪工程建设时,要针对当地的地貌特征进行施工,从而提高防洪工程的建设质量。
在进行堤段工程建设时,针对该区域的地质特征进行调查。通过对工程区域内的地质勘察研究后发现,该区段大部分属于第四系堆积覆盖,岩体风化较为严重,并且在整个岩体中并没有发现大规模的山体崩塌或泥石流,因此在对该区域进行工程建设时,可以采取常规的建设方式。另外,在针对该区域中洪水期河面凹岸冲刷的状况进行判断后发现,在这些区域内也没有发现古河道等地质缺陷,因此在针对各个阶段进行施工时,通常认为各堤段工程场地上部土层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堆积(Q4s)、冲洪积(Q4apl)及坡残积(Q4del)松散堆积物,下伏基岩为全~弱风化岩体。
2.1.1 工序施工质量的首道检查——自检
自检是指一线生产人员根据图纸或规格的要求对其产品进行检查并做出合理判断的过程。这种检查充分反映了劳动者必须对他们所从事的项目负责,通过自检,发现所存在的质量问题,使用他们的大脑,寻找解决方案,以避免下一次再犯。要做好这一步的工作,必须进行技术交底,使操作人员和施工经理了解项目规模,明确项目任务,明确施工方法,牢记质量标准,生产满意、合格的生产。
2.1.2 工序施工质量的次道检查——复检
复检是团队之间的相互检查,或者是组长的检查。此次检查不仅有利于确保项目的质量,防止疏忽和违规,而且更有利于加强工人之间的相互监督,提高团队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
2.1.3 工序施工质量的第三道检查——终检
最终检验是基于工艺或机组工程前两次检验合格的全职质量检验,前两次检验,由于最终检验人员是专业的质量检验人员,无论对施工图纸或技术标准的理解比现场运行管理人员更清楚,检验技能和检验方法更先进,检验结果更准确。其次,现在项目管理逐渐向强化管理模式,合作团队业务质量和业务能力不均衡,生产者往往片面追求利润,忽视质量、错误检查、漏,甚至现象,甚至质量检查人员检查,生产者通过这种现象,要使工程质量隐藏危机,最终检验人员的责任更加重要,任务更加困难,更换初期检验,复检无法更换,要求最终检验人员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按照技术标准、规范执行,并做好质量宣传工作。质检人员不仅是质量检验员,还有一线服务的操作人员、拥有第一质量服务的宣传人员和技术操作顾问。
为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全国现阶段提出“三检制”的质量监管体系,并将该体系作为目前全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核心,促进工程施工各个环节满足施工要求。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为追求施工效率和低成本施工,通常不能够严格遵循“三检制”的监督体系,为此导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无法保障。比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对于混凝土的施工工序、施工完成后的初检程序、施工队的复检程序以及最终的质量检验程序等,都会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存在严重限制了三检制的实施力度,降低了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造成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在于施工团队的专业素质较低,施工人员的薪资报酬不均衡,施工队的人员流失较为严重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建筑团队的施工质量无法保障,从而降低了对“三检制”的追寻力度。
如今在工程建设中,“三检制”的实施是十分普遍的。然而,在实际工程建设中,由于“三检制”的实施较为频繁,因此现场施工人员为应对质检人员的检查,会对检查资料进行补充与修改,最终造成检查次数越频繁质量问题越多的现象,经过多次检查和修改最终导致“三检制”面目全非。另外,为了迎合质检人员,现场管理人员会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检查资料的修补,导致现场监理人员陷入两难境地,对于检查资料的认真态度受到影响,从而降低了对现场施工的巡检。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督作作是一个较为繁杂的工作。通过对现场的质量监督进行调查后发现,“三检制”表格的设计有以下几点常见错误:首先,检查记录一栏中,不能够直接填写符合设计要求,而是应该具体到符合规范条款中的哪一条;其次,在涉及尺寸、高度以及垂直度时,应该对尺寸的偏差进行实际数据的测量,而不是仅仅填写实测数值范围。最后,在针对工程进行复检时,要详细填写工程的建设意见,对于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要及时提出,并给予论证。(具体详见表2)。
表2 某工程普通混凝土模板制作及安装工序施工质量验收“三检制”表
为促进建筑施工的规范化和提高工程监督质量,全国颁布了诸多有助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例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以及近年来颁布的《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对全国水利工程建设进行了细致的规定,并对工程的质量检测给予了相应的标准,提高了全国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的质量保障。然而,目前全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完善,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全国应该不断完善法治建设,提高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三检制的实施,并不断地提高三检制在工程质量建设方面的促进作用,最终才能够真正体现三检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
三检制的实施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在水利工程建设时,应该加强监督制度的落实,提高施工团队对于质量监督制度的认可度,督促施工团队积极的配合“三检制”的实施,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由于目前全国大多数水利工程建设中,在管理模式以及施工质量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造成了消极影响。因此加强对“三检制”实施力度,提高对施工团队的监管,是有力促进“三检制”实施的重要方式。例如,在进行“三检制”的实施时,可以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监管机制的调整,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但要控制检查频率以防止监督次数过多,而对现场施工产生反效果。另外,在质量监督过程中,积极扩大质量监督工作经费,确保专款专用,杜绝徇私舞弊的现象发生,积极的引导“三检制”的实施。
在目前全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由于大多数采用包工制的方式进行施工,从而导致施工团队的质量以及施工团队内部的人员素质无法保障,最终导致“三检制”在现场施工中无法顺利实施。另外,现场监督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也会导致现场施工中无法有效进行施工管控,阻碍“三检制”在现场施工中的运用。为此,在目前的水利工程施工中,应该不断地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够有效地提高监督制度在现场施工中的有效实施。在进行人员培训时,应该不断地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施状况,增强队伍的整体素质,针对不同岗位进行不同的提升,促进工作人员对于岗位的认可度,才能够不断地提高监督团队的整体素质。
随着水利工程制度的不断发展,相应的监督制度也应该随着工程施工而不断创新,才能够满足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要求。目前福建省对于水利质量施工管理进行了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创新,建立了福建省水利建设市场信用评价平台,对整个福建省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规范了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各项不合理行为,同时也为施工企业提供了诸多信用评价的服务。另外,福建省水利厅还制定了《福建省水利水电就工程质量监督导则(试行)》《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福建省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等现代化管理办法。
在建筑业中,三种检查制度被定义为自检、特殊检查和交接检查。自检按验收标准检查过程质量,项目部检查过程质量,填写复验表,施工技术人员组织运行监督和下一道工序参与验收,并填写最终检验表。与水利建筑行业三种检测体系的定义相比,可以发现建筑业三种检验体系更可行和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三检制是一种有效促进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监督措施。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提高三检制的实施效率,降低质量检测漏洞,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更好地促进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如今,通过法律法规增强三检制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提高施工团队对于三检制的认知,是推进全国水利工程发展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