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亚东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31)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需求不断增加,对电网建设的需求日益强烈,电网工程具有覆盖区域广阔,地理环境复杂等特点,因此需要利用不受地理条件限制、能够高效准确获取大范围地表三维空间坐标信息的测量方法,实现快速、精确的输电线路勘测设计[1]。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系统集激光扫描、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由飞行平台、激光扫描仪、GNSS设备、惯导设备、控制单元等组成,通过向被测目标发射一束激光,然后测量反射或散射信号到达发射机的时间、信号强弱程度和频率变化等参数,从而确定被测目标的距离、运动速度以及方位,获取被测目标点云数据。利用机载激光雷达进行输电线路设计,相比传统摄影测量技术,不受天气、光照、植被等条件制约,能够快速、低成本、高精度地获取三维地形地貌、航空数码影像等空间地理信息数据。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系统以飞机为飞行载体,基于激光测距、GNSS定位、惯导测量及航空摄影测量原理,快速、低成本、高精度的获取三维地形地貌、航空数码影像等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系统示意如图1所示。
图1 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示意
机载激光雷达系统获取的点云数据能够穿透植被的叶冠,相比传统摄影测量技术,数据获取更迅速,绝对精度更高。
激光雷达可穿透植被,快速获取地表的三维信息。激光雷达获取的点云数据经过内业处理可以得到DEM、DSM 数据,通过点云分类可以将地物分类成地面、建筑物、植被等类别,数码相机拍摄的影像可以得到高分辨率DOM[2],将这些数据叠加在一起,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搭建的大场景进行数字化选线。路径更加优化合理。主要应用优势有以下5个方面。
激光雷达是主动发射激光,接收地物回波而获取地表信息,作业时间不受限制,可以全天候作业,相比于传统摄影测量对天气要求更低,作业有效时长更长。LIDAR 集成POS系统,外业布设像控点数量少,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相比传统摄影测量通过立体采集地面点高程,激光点云可以多次回波穿透植被,获取地面信息,同时也可以获取树冠高程,得到树木高度。
LIDAR 系统成果数据是三维点云数据,目前点云数据处理软件很成熟,使用计算机自动进行点云去噪、滤波后,能够直接获取DEM 数据,同时基于三维点云的建模与空间分析等也能快速实现[3]。
结合DSM、DEM、DOM 构建高分辨率的三维场景,能够让设计人员在计算机上看到真实的线路走廊,对村落、文物区、林区进行合理避让,避开不良地形条件,优化路径长度,提高线路经济性并且降低对生态环境影响。
经过点云分类后的点云数据包括地面层,植被层,建筑物层等,能够在图上快捷进行三维量测。通过三维量测,可以估计林木高度,林木面积,优化跨越塔塔高,设计出更加合理的塔高,同时避免林木砍伐。
线路走廊的房屋可以通过三维量测,得到与线路的三维空间距离,更加合理的避让房屋及更加精确计算拆迁房屋面积,使线路经济更优。
通过DSM 和DOM 搭建三维场景。可以迅速、高精度的获取线路路径断面图,相比传统航空摄影效率高、精度高,提高了选线定位设计效率。
利用高精度点云构成的DEM,可以对选线阶段初排塔位,提取塔基地形图,结构专业在内业初判塔基合理性,在施工图阶段可以工测一部分点,结合地面点云,生成塔基地形图,节省作业时间,减少劳动强度。
(1)制定飞行计划,包括航带划分、航向重叠度、旁向重叠度、激光波长、扫描角、航高、相机拍照间隔等内容。
(2)架设地面基准站,基准站要均匀分布,避开水域、房屋、高压线等,保证航飞时飞机航线上每30 k m 内至少有一个基站[4]。
首先将激光扫描测量数据、GPS测量数据、飞行姿态数据、航拍数据进行联合处理;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去噪、滤波,生成正射影像图和三维立体模型[5]。
以三维正射影像数据为基础进行内业线路优化,设计人员可以在图上看到全局真实情况,避开不利因素,线路路径基本确定后,输出平断面数据,同时生成风偏点。杆塔位置确定后,可以生成较准确的塔基断面图,如果不合适,进行塔位调整,如果找不到合适塔位,对线路路径进行调整。同时还可对线路各种指标进行统计。
本文结合“营子-兴隆东220 k V 线路工程”实例,进行精度分析,本线路工程全线位于山区,采用动力三角翼飞行平台搭载机载激光雷达系统完成数据采集。
本工程中,利用激光雷达数据、基准站、惯导数据得到原始激光点云,利用数字绿土软件对点云进行地面点的滤波和植被分类,得到1 m 采样间隔的DEM 和DSM,利用UA Master软件对影像进行正射纠正及镶嵌,得到0.2 m 分辨率的DOM。激光雷达作业方式与传统作业方式获取的数据比较如下。
首先比较单点高程的精度情况。将工程测量的结果(GPS测量成果,将其结果作为真实值)同激光雷达数据(单点的高程根据DEM 内插获得,内插方式采用双线性内插)相比较,得到高程残差,计算其中误差见表1。
经过滤波处理的点云密度为1~2个每平方米,与RTK 实测数据差值在-50~50 c m,内业可以对拟选塔位模拟塔基地形图供结构人员使用,内业预判塔位合理性,测量人员外业只需实测塔位中心桩,4个塔腿位置,与以往工程中RTK 实测20 m×20 m 大大减少了外业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对点云提取断面与工测断面经过线型计算求得差值,经过计算本工程参与检测断面点高程中误差为0.28 m,符合GB 50026-2020《工程测量标准》要求。激光雷达数据同工程测量数据基本吻合,激光雷达数据测得的断面图精度满足线路断面要求见表2。
表2 断面精度
新建电力线,导线激光反射面较好点云数据能够拟合出线型。多年老线,导线反射面较差,难以返回脉冲激光,无法得到连续点云。10 k V 及以下电力线,地上通信线导线截面较小,无法返回脉冲激光,航测内业无法辨识。可辨识出的电力线高程见表3。
表3 线高测量
经过计算,本工程中电力线点云拟合高程与工测高程中误差为0.18 m,可满足电力选线精度要求。完成选线工作后,利用点云数据解析跨越点线高,供线路电气专业排塔使用,与以往工程需到现场实测线高相比节省了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
利用机载激光雷达系统进行电力线路设计,只需少量的地面控制点和外业调绘工作,就能获取高精度的地面点三维坐标。设计人员可以在三维场景进行全线漫游,对地物进行三维量测分析,能够更好的避让重要地物,更合理的选择线路路径和塔位,提高全线经济指标,缩短了勘测设计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