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强 刘晔轩
(淄博永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淄博255100)
刻瓷是中国传统的陶瓷装饰工艺技法之一,它是绘画艺术、陶瓷艺术的巧妙结合。简单地说,刻瓷就是用刻刀代笔,在上过釉并烧制好了的瓷器表面,镌刻出山水、花鸟、动物、人物和书法等花纹,再赋以墨彩,形成完整画面的过程。俗语云:“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指的就是刻瓷艺术。刻瓷艺术是一种集美术和雕刻于一身的艺术,不但要求作者具有较高的诗、书、画、印水平,而且要有高超的雕刻技艺,能融汇中国工笔画重彩线条的构图与技法,使刻瓷作品画面浓淡相间,形象生动,线条流畅,色彩清丽粉阔,苍古、雅致。创作刻瓷作品,只有采取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将绘画艺术、雕刻艺术、陶瓷艺术巧妙结合,才能创作出有自己特色的陶瓷艺术作品。
笔者创作过鲁青瓷刻瓷“五岳之首”的泰山、鲁青瓷刻瓷嶙峋险峻的“华山”、鲁青瓷刻瓷独具风格的“恒山”,就有一个心愿,将黄山的景色栩栩如生地刻到一个陶瓷大瓶上。为此,笔者三赴黄山写生并体验生活,每次爬黄山都有不同的收获和体会,特别是有一次在山顶上遇到下小雨,放眼望去,氤氲的云气升腾翻滚,群峰忽隐忽现,蔚为壮观。穷极想象,却总有穷极之外的惊喜,此时的黄山宛如巨幅水墨画般美到了极致,使笔者产生了创作“黄山烟云”的冲动和灵感(见图1)。
图1 刻瓷《黄山烟云》
刻瓷创作所用的是烧制好的白瓷原瓶,柱形,高1.8 m,最大直径0.5 m。笔者先创作出草稿,反复修改调整,画面基本成熟后,在陶瓷大瓶上绘出草图,然后一刀一刀地精雕细刻。先以扁凿大刀阔斧地刻出松干松枝,使树干生出如在宣纸上作画时墨色向外扩散的气韵,再以尖凿刻出松针松花,使松叶的纤细与树干的苍劲形成鲜明的对比。
刻制山云烟雾则用镌刻法,刻出白灰黑、浓淡浅的多个不同肌理效果,形成一幅大气、自然、和谐、多变、统一的艺术画面。而尤为难得的是,结合陶瓷大瓶的细高及弧面造型,在空白处用微刻刀法,刻上了唐、宋等诗人咏颂黄山的42首诗,如:《登天都峰》(七律)“雾隐天都浮碧翠,云遮醉石守岩门;千寻绝壁松探海,万丈悬梯客掉魂;落魄惊心鱼背迹,登峰造极玉台痕;低头览尽神仙境,翘首能将日月吞。”又如:《鲫鱼背》(七律)“独立天都见翠薇,鲫鱼背上乱云飞;波翻浪涌寻痕迹,石动山摇响闷雷;无意成矼扶旅客,有心作鲠跃龙扉;它年若逊平生愿,搏击长空誓不回。”再加上“身与浮云闲”“乐在其中”和“志存高远”等五副篆刻,更是锦上添花,进一步充实了刻瓷大瓶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自古以来,人们游览黄山、建设黄山、歌颂黄山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表明黄山不仅是一座美丽的自然之山,还是一座丰富的文化艺术宝库。
“黄山烟云”瓶采用平远法构图,自近山而望远山,平视近远山水山势的走向,使人感觉近山的距离一点点往后推,刻出了黄山的山貌和它的精神气质。远山的推远使人感觉到咫尺之间展万里之遥的意境。远山的渲染,又能衬托出近山的纹理和立体感。
全图分为前景、中景、后景。前景,主要描写几棵造型奇特的葱郁的松树,期间点缀着块块挺立的岩石,采用枯笔勾勒绘制,苍劲生动,活灵活现;悠闲飘逸的雾气凝固在空静、优美的山水中,就像一琴师弹奏出了一曲优美动人的乐章,与疏密有致的层层的树木,与一座座高入云端造型各异的山峰映衬出中景;还有后景隐约可见的远山,给人进入仙境中的感觉。
视角虽位于山脚,却又可见远处座座山峰堆叠而连,绵延悠长,烟云飘渺,掩映于山峰之间,令人感到有心胸开阔、藏天下于心中的豪气。欣赏此幅山水大作,可以品味到黄山既有大山大水的雄伟壮阔,又有云雾的灵动之美,清新隽永且又不失活泼生动,酝酿出悠悠韵味!
整个“黄山烟云”用线的语言描述了黄山浑然雄壮的艺术境界。山上的奇松、怪石、云海和险峰等常人熟悉的景观,在笔者的刻刀下取得了让人怦然心动的艺术效果:黄山之势跌宕起伏,黄山之石怪异峭拔,黄山之松坚挺孤傲,黄山之云海变幻无常。“三分真实,七分想象”,只有从真实进入虚幻,才能打开思维的空间,每一处景观都能充分激发起你的想象力,让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最妙的是山间扑面而来流动着的一望无际的云雾,分不清是云彩还是水雾,浓浓流动着,暖意传神,增添了黄山的神秘魅力。
线条有的干枯,有的湿润,有的饱满,有的飘逸;形状大小各异,浓淡有别。再加上刀法清晰到位,力度有轻有缓。刀法粗狂时偶见绷瓷,刀法精细时细致入微,细细品味,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望中汹涌如惊涛,天风震撼大海潮。有峰高出惊涛上,宛然舟揖随波漾。风渐起兮波渐涌,一望无涯心震恐。山尖小露如垒石,高处如何同泽国。”站在刻瓷大瓶前,一幅立体的“天下第一奇山”——黄山“天开图画,松海云川”所携的磅礴恢弘之气跃入眼帘,使人恍如走进了云壑林泉、层峦叠嶂、乱云飞渡的黄山,顿感激情奔泻,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不言而喻。
“黄山云烟”表现出了大山大川、飞云流雾的黄山自然美景,展现出了笔者在领悟自然、体验自然、欣赏美景的心境,体现出强烈的人文气息。让观赏者感受到了青山对峙、绿树葱葱、奇峰遮天的景观,显现出作品独有的艺术丰彩。笔者在创作“黄山云烟”过程中也有很多感悟。
作品整体既淋漓尽致展现了黄山的自然风貌,又展现了黄山的文化底蕴,更与篆刻相互应,整个大瓶精气神顿时显现了出来。靠着娴熟的雕刻技巧,将自然名山、历史名山和文化名山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挖掘出了黄山的内涵美。创作源于自然,经过艺术提炼加工,又高于自然,升华到美的意境,让观赏者精神为之一振,赏心悦目,陶醉于欣赏美、追求美的意境之中。
作品既表现出了金石艺术的各种刀法,又体现出了中国画的线条笔墨功力和韵味。雕刻大山大水用镌刻法,粗犷奔放;雕刻诗句则用微雕方式,那些怪石与云雾交融碰撞,呈现出斑斑驳驳而又迷迷蒙蒙的肌理效果;又有篆刻点缀,产生了类似3D电影所独有的视觉冲击力。
“黄山云烟”中的山峰、松木有类似套色印刷的手法,由一层层浓淡不同的墨叠加而成,前景、中景、后景自然和谐,相得益彰,重笔处破瓷,淡墨处温润清澈,立体感画面油然而生。
“黄山云烟”虚实构图处理力求丰富充实,靠云雾的穿插使近景、远景都得到恰如其分的安排。“峰是云之家,云是峰之衣。黄山的烟云,也是黄山一绝。”虚处比实处更精彩,呈现出流动的美,那若隐若现的远山,飘渺不定的云雾,无一不是出神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