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我国教育的发展趋势,满足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对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做出了修订,增加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育人价值目标,思维品质便是其中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从可行性与实践路径论述了中小学英语学科的思维品质的培养途径,以期提高思维品质教学效果。
关键字: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核心素养;思维品质;实践路径;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对思维品质的组成和英语教学目标进行了修整,这就要求广大师生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教育实际,将思维品质的培养落实到语言课堂上。由于思维的形成与我们所使用的语言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相关的理论基础能够加深我们对于核心素质培养可行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一、理论基础
1.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萨丕尔关于语言方面的理论形成了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该理论的核心是语言能够影响人们对世界的感知。该假说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假说强式认为语言是可以决定人们的思维习惯与方式的,所处不同语言社区的人,拥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如果孔子不是出生在中国而是英国,如果他不生于动乱的春秋时期而是和平稳定的现代社会,那么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也就不再是“仁”与 “礼”。同时,萨丕尔认为语言不仅决定着人们的思维,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经验。
(2)假说弱式认为语言会影响人们的经验、思维方式或是行为习惯,进而形成对于环境和世界的看法。这种影响已经被人们当作了自然而然的东西,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
2.思维品质的内涵
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逻辑性思维是指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不仅了解语言现象,还能进一步归纳、梳理、主动构建语言体系,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进行间接、概括地反映;批判性思维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是思维合理化、反思化的体现形式,是正确地评判与选择;创新性思维是指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从新的角度、新的方式去思考,具备多元思维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既然中小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已经通过课标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就说明英语课堂具备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这一功能。
3.维果茨基语言与思维关系理论
维果茨基认为,将语言和思维看作是统一的整体或者是完全独立的系统都是有失偏颇的,他认为思维的产生和塑造来源于低级心理机能,在思维这一高级心理技能形成的过程中,语言作为关键的中介发挥着作用。那些先天或者自然亦或者是通过遗传表现出来的,比如人们的感觉、知觉或者是情绪等,都属于低级心理机能。而人们的认知、思维、逻辑等是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建立的,被视作高级心理机能。
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我们认为语言与思维存在关联、相互影响;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是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思维品质的,这也是课程标准修整的基础。
二、培养途径
1.转变教学思维
语言是文化和思维的载体, 环境、文化和思维也会影响人们语言形式、风格和形式。因此,不同的语言体现的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中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对比的方式,介绍中式思维和英式思维的区别。例如,小学英语课本在第一单元会介绍打招呼的方式,“Good morning! ”“How are you?”等;而中国人,则会问“吃了没”,或者是“去哪儿”,这些寒暄在外国人看来却是不愿回答的隐私。实际上,这些差异与各国国情和人民的性格有关,中国人认为民以食为天、 热情好客是中国人的待客理念;而西方奉行个人主义,喜欢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当挖掘教材體现的中西思维和文化差异,引导学生对比两种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2.对比中西文化
文化与思维是不能分割的,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应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了解各国文化,体会文化之间的差异,首先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在拓宽知识面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文化包容性;其次,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自己的判断;再次,我们应当博采众长、美美与共,不能因为“乱花渐欲迷人眼”而故步自封。同时,通过文化的学习和对比,我们还会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等各方面有全面的了解,形成整体又客观的认知。在实际教学中,师生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已有内容,从单词开始,逐步建立学生完整的思维模式。
3.赋予学生自主权
每个人的思维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培养思维品质时要尽可能兼顾到每个学生,让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教师应当尽可能设置开放性或者探究性的问题,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会有着较高的求知欲,并且积极构建自身的认知结构。此外,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也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应当提供适当的帮助与指导,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三、总结
思维品质维度较多,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学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老师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探索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途径,以帮助学生培养思维品质,形成良好的英语素养和跨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鲍文.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07.
[2]刘慧;许多.基于英语阅读教学的高中生思维品质培养策略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08):223-224.
[3]莫琼,陈筱.”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理论观照下的外语教学[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02):103-105.
[4]尹玲飞.浅谈新课改下中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J].新课程·下 旬,2018,(3):220.
作者简介:刘子涵(1996-),女,汉族,山东泰安人,教育学硕士,单位:聊城大学,研究方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