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营
(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山东菏泽 274000)
分泌性中耳炎是指咽鼓管阻塞后,以鼓室积液与传导性聋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听力下降、耳闷等症状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目前,早期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无效时往往需要行外科手术,以抑制疾病进程,改善患儿的听力阈值[1]。鼓膜置管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手段,虽然能够维持鼓室内外气压平衡,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但因多数患儿伴有腺样体肥大,导致单纯鼓膜置管的效果仍有欠缺[2]。腺样体切除术可以有效处理鼓室积液,纠正积液对咽鼓管的机械性压迫作用,通过彻底清除鼻孔周围与鼓管圆枕旁的腺样体,促进咽鼓管生理功能恢复。本文旨在分析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男性患儿28例,女性患儿23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56±2.45)岁;病程3~16个月,平均病程(8.2±1.3)个月;单耳29例,双耳22例。研究组男性患儿27例,女性患儿24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50±2.48)岁;病程3~16个月,平均病程(8.3±1.2)个月;单耳28例,双耳23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医学审批通过。患儿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儿童中耳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3]中的诊断标准并经鼓气电耳镜与声导抗检查;②具有手术指征。手术指征包括:病程>3个月;伴有高危因素;反复发作且有症状的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观察期间耳听力为40 dB或更差;③鼻咽部检查发现腺样体肥大。排除标准:①中耳外伤、头部外伤、脑膜脑膨出所致的分泌性中耳炎;②中内耳畸形、慢性化脓性中耳炎;③伴严重先天性与遗传性疾病;④伴先天性纤毛功能障碍综合征;⑤伴肝肾功能不全。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行鼓膜置管术。方法:气管插管全麻,选用直径2.7 mm的耳内窥镜,在鼓膜前下象限将患病鼓膜切开,以微型吸引器吸除积液,若积液为黏稠状或胶状,可使用5 mg盐酸地塞米松注射液(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0723,规格:1 mL∶5 mg)进行冲洗,再以吸引器吸出积液;向鼓膜内置入哑铃形通气管,将其固定在鼓膜切口边缘。通常情况下,通气管在3~6个月时自行脱出,若未脱出术后6个月时到院取出。研究组患儿应用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方法:气管插管全麻,使用电动切割器实施腺样体切除术,充分暴露出后鼻咽、后鼻孔的侧壁与顶壁,咽鼓管圆枕与管口。通过电动切割器与吸引器吸割腺样体组织,将其吸除,最大程度地切除咽鼓管圆枕四周腺样体组织,注意避免咽鼓管咽口、咽隐窝与双侧圆枕损伤,以免发生瘢痕狭窄。完成腺体切除后实施鼓膜置管术,操作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两组患儿术后均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即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山东益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417,规格:0.125 g),空腹口服,20 mg/kg,3次/d,持续治疗1周;同时,对患儿与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包括:避免用力擤鼻、预防感染、保持耳内干燥、咀嚼口香糖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定期复查等。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显效:鼓膜愈合,积液消失,鸣耳闷消失,听力恢复正常;有效:鼓膜愈合,积液减少,鸣耳闷好转,听力明显改善;无效:积液未减少,仍有鸣耳闷,听力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术前与术后14 d的听阈指标。方法:通过听力计(丹麦Medsen公司,型号:Midiman 602型)检测患儿骨导听阈与气导听阈。③并发症情况。并发症包括鼓膜穿孔、鼓室硬化、中耳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所有数据均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满足方差齐性。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例(%)]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患儿术前与术后14 d时的听力指标对比 术前两组患儿骨导听阈与气导听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研究组患儿骨导听阈与气导听阈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儿术前与术后14 d时的听力指标对比(±s,dB)
表2 患儿术前与术后14 d时的听力指标对比(±s,dB)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骨导听阈 气导听阈术前 术后14 d 术前 术后14 d研究组 51 46.25±2.89 36.42±2.03* 47.52±4.53 28.65±3.02*对照组 51 46.30±3.02 41.32±2.05* 47.49±4.58 39.45±4.52*t值 0.085 12.129 0.033 14.188 P值 0.932 0.000 0.974 0.000
2.3 两组患儿并发症对比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并发症对比[例(%)]
分泌性中耳炎是导致儿童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给其生活、学习与成长发育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尚未明确,临床普遍认为与免疫反应、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4]。咽鼓管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通气功能障碍后,中耳的气体被黏膜吸收,形成中耳负压,继而导致中耳黏膜静脉扩张,增加其通透性,引起黏膜渗出、水肿等问题,最终造成中耳积液[5]。
目前临床认为,重新开放阻塞的咽鼓管、恢复中耳内外气压的平衡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关键。鼓膜置管作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手段,能够有效维持鼓室内外气压平衡,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然而,单纯鼓膜置管无法完全恢复患儿的咽鼓管功能,治疗效果仍有所欠缺[6]。腺样体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其作为咽淋巴环中的重要组成单元,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萎缩。有研究发现,鼻咽部、腺样体或周围部位的不良炎症刺激能够介导腺样体增生肥大[7]。同时,腺样体肥大细胞增多可以促进炎症介质分泌,加重局部炎症反应,导致咽鼓管生理功能紊乱,继而促进中耳炎积液形成。虽然腺样体是机体中重要的免疫器官,但分泌性中耳炎腺样体发生病理性肥大后,难以通过非手术方式解除肥大部分对于咽鼓管咽口的机械性压迫作用[8]。因此,针对合并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开展腺样体切除术十分必要。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及术后14 d骨导听阈与气导听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付高尚等人[9]研究结果相似。可见,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能够改善咽鼓管的阻塞与机械性压迫;且术中扩大了视野,利于保护咽鼓管咽口与圆枕等组织,促进咽鼓管生理功能恢复,继而提升患儿的听阈,保障其日常学习与生活质量。从安全性来看,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技术联合应用并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概率,安全性较佳。
综上,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采用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效果可靠,能有效改善患儿听阈,适于临床推广应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关于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的远期应用效果与复发情况仍有待长时间的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