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华林,费震江,王红波,郑兴飞,殷得所,胡建林,查中萍,徐得泽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4)
母本EK2S 是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抗稻瘟病光温敏核不育系[1],该不育系是以E 农1S[2]为母本、EK1S[3]为父本杂交选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人工低温池加压选择,培育成株型好、优质抗病、繁殖制种产量高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2021 年7 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21095。父本福稻88 是武汉隆福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黄华占/广丰香8 号的后代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常规早熟中稻品种,表现品质优、丰产性较好、中抗稻瘟病。2018 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8018。
E两优28 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籼新品种,组合来源:EK2S×福稻88。2017 年春季在海南省陵水县用福稻88 与EK2S测配组合,正季在武汉市种植TF1观察,表现较好;2017 年夏季在武汉市复测,2018 年在武汉市参加小区比产试验,田间表现生育期较早,转色好,株型适中,同年试制种。2019 年推荐参加湖北省种业创新联合体麦茬稻区域试验,2020 年续试并参加生产试验。2021 年7 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21080。
2018 年在武汉市参加小区比产试验,折合单产9.15 t/hm2,比黄华占增产9.70%;2019年参加湖北省种业创新联合体麦茬稻区试,平均折合单产9.30 t/hm2,比对照五优308 增产0.78%;2020 年第二年区试,平均单产9.11 t/hm2,比对照五优308 增产3.08%;2 年区试平均单产9.21 t/hm2,比对照五优308增产1.91%。2020 年由湖北省种子协会安排多点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19 t/hm2,比对照五优308 增产4.70%。
E两优28 属早熟中籼杂交稻,湖北省作麦后稻种植,全生育期117.4 d,比对照五优308 短1.0 d。该品种株型适中,植株较矮。叶色绿,剑叶较挺,生长势强,分蘖力较强,后期转色较好。穗层整齐,穗数较多,粒型中长,颖尖无色。株高107.5 cm,区试中有效穗300 万/hm2,平均穗长23.7 cm,每穗总粒数172.5 粒,实粒数144.2 粒,结实率83.5%,千粒重24.4 g。
2019—2020 年湖北省种业创新联合体麦茬稻区试取样,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米质检测,结果见表1。该组合主要理化指标达到部标三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NY/T 593-2013)。
表1 E两优28 区试中米质分析结果
2019—2020 年区试抗病性鉴定由恩施州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宜昌农业科学研究院等试点执行,汇总结果为:E两优28 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2.5,稻瘟损失率最高级1 级;白叶枯病7 级;纹枯病5级。总体表现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和中感纹枯病。
E两优28 作麦后稻可以育秧移栽或直播种植。在鄂中北麦后稻区育秧移栽播种时间在5 月20 日前后,直播在6 月1 日前后;在江汉平原、鄂东南等地一般较鄂中北稻区推迟5~10 d 育秧或直播。育秧移栽大田用种量15.0 kg/hm2,秧龄20 d 左右,移栽密度以16.7 cm×20.0 cm 为宜,直播种植大田用种量22.5 kg/hm2。
播种前浸种时用咪鲜胺进行种子消毒,播种后2 叶1 心及时施断奶肥,施尿素75 kg/hm2,培育壮秧。大田施肥按总用肥量70%作基肥施入,另外30%为追肥,N、P、K 配合使用,大田总施N 量187.5 kg/hm2。基肥施复合肥600 kg/hm2;早施分蘖肥,移栽后5~6 d或直播后25 d,施尿素120~150 kg/hm2作返青分蘖肥,晒田复水后施氯化钾120~150 kg/hm2,根据田间长势适量补施尿素作穗肥。水分管理:移栽田要求浅水插秧,寸水活苗返青,分蘖期薄水促蘖,苗够晒田,后期干湿交替;直播田要求湿润出苗,薄水促蘖,够苗晒田,适当重晒促根下扎防止倒伏,后期干干湿湿。
苗期主要虫害为稻蓟马,防治不及时会造成僵苗黄苗,同时也要注意防治螟虫,移栽前苗田喷施甲维盐和阿维菌素等可以有效降低螟虫基数。大田前中期注意防治三虫一病,即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和纹枯病,后期注意防治稻飞虱和稻曲病等病虫害。直播种植时还要注意防治草害,尤其苗期草害重会影响秧苗生长和分蘖,因此要选择合适的苗期除草剂适时施用。
根据不同制种区合理安排父母本播插期,以保证两系不育系育性安全和父母本花期相遇。在武汉制种花期原则上安排在8 月20—25 日,这期间气温一般较为温和,有利于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和保证母本不转育。两期父本间隔约7 d,第一期5 月27 日播,母本于6 月2 日播种。
父母本行比2∶14 为宜,父本采用大双行移栽,一行一期以利于父本去杂。父本、母本均采用水播育秧,父本用种量6 kg/hm2,分两期播种;母本一期播种,用种量22.5 kg/hm2。插秧时要求母本基本苗75 万/hm2,有效穗数达到225 万/hm2。
大田施肥应注意“前重、中控、后补”。重施底肥以促低位分蘖,看生长状况施追肥,后期适当补施穗肥。水分管理做到浅水插秧、寸水活苗返青、薄水分蘖、适时晒田、深水打苞抽穗、灌浆期干湿交替直到黄熟。
制种关键环节是父母本花期相遇。因此在进入幼穂分化期后,应及时多次田间观察,剥检幼穂,预测父、母本幼穗发育进度。该组合最佳花期相遇标准以母本早父本1~2 d 始穂为宜,如果差异较大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采取肥水调节、药剂和生长调节剂等方式调节花期[4],确保父、母本盛花期相遇。
该组合父母本对“920”均较敏感,要适时适量精准喷施“920”。用量:正常情况下制种田“920”总用量一般在225 g/hm2左右即可,如遇低温阴雨天气,需适当增加或补施“920”,确保父母本抽穗顺畅。施用时间:在田间始穗时开始喷施“920”,首次用量略轻以75 g/hm2为宜,父母本同时施用。隔天后喷施第二次,用量150 g/hm2,父本稍微加大喷施量以促进父本快速抽高,有利于父本花粉散开。
种子生产全过程应严格防止生物学和机械性混杂。首先制种田要严格隔离,可以采用时间或空间隔离,防止串粉;其次田间需及时去杂,在始穗前后及收割前安排专业制种技术人员认真剔除各类杂株。在母本黄熟85%左右时可抢晴先割除父本,再收杂交种,以避免混杂父本,同时注意收获机械及晒场清洗清扫,严防机械性混杂,以确保种子纯度和净度。
在全生育期注意防治螟虫、纹枯病等病虫害。在抽穗期注意防治稻粒黑粉病和稻曲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