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见英 曾海鹏 黄卓禹 吴艳林 刘臻婧
(1 娄底市气象局,娄底 417000;2 冷水江市气象局,娄底 417500;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南京 210044)
娄底市辖娄星区,涟源市,冷水江市,新化县,双峰县,东西宽度为160 km,南北长度为102 km,总面积为8117 km,位于云贵高原向江浙丘陵递降的过渡带,介于27°12′31″—28°14′27″N,110°45′40″—112°31′07″E。境内有山地、丘陵、冈地、平原四种地形,呈山地成片、冈丘交错成串,冈地如波、平地绵展特点,以丘陵为主,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倾斜,平均海拔为170 m。
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域内自然风光无限。市内有清代名臣曾国藩故居等人文景观,大熊山、龙山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及梅山龙宫、紫鹊界梯田、波月洞和湄江国家地质公园等各类风景名胜精品旅游点70多处,是中国旅游大市。2018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40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2%,实现旅游总收入300亿元,同比增长19%;2019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总收入分别增长34%,28%。
气候与旅游有着密切关系,开展娄底市生态旅游气候资源区划分析,充分利用独特气候资源优势,确定各旅游景点的性质、特征和地位,为制定与实施中长期旅游发展战略提供气候依据,对促进旅游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T
、U
、V
;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荷叶(曾国藩故居、荷花基地)、双江(洪家山森林公园)、湄江(湄江风景区)、桥头河(博盛博盛生态体验园)、杏子(水府庙)6个景点设有自动气象观测站,观测项目有T
、V
,但缺少U
;双林(古桃花园)、九峰山(森林公园)、古台山(林场),水车(紫鹊界梯田)、农家乐(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油溪(梅山龙宫),甘棠(甘棠芍药花基地)、归古(归古旅游景点)、锁石(锁石油菜花基地)9个景点设有自动气象观测站,观测项目有T
,但缺少U
、V
资料。故采用ERA5 0.1°×0.1°全球格点10 m的U
、V
数据,利用格点数据对15个区域站(景)点位置进行插值U
、V
数据处理。采用湖南省地方标准,娄底各台站舒适度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K
是人体舒适度指数,T
是平均气温,RH
是平均相对湿度,V
是平均风速,将逐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风速直接代入人体舒适度计算公式(部分区域自动站缺少相对湿度资料或风数据,用6个站(景)实测温度和风+模式模拟湿度资料以及9个站(景)实测温度+模式模拟湿度和风数据),计算出辖区22个主要旅游景点逐日、月舒适度指数值。考虑了气温、湿度、风等气象因子对人体的综合作用,一般人群对外界气象环境感受到舒适与否及其程度,共分9级(表1)开展旅游适宜性分析。
表1 人体舒适度分级描述及适宜旅游的程度 Table 1 The description of human comfort level and the degree of travel suitability
娄底市地处湘中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基本特征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风速较小,气候宜人,春秋季旅游舒适期长。山区面积为4013 km,占总面积的49.4%,山地气候占有重要地位,海拔高度相差悬殊,决定了光,热,水等气候要素的重新分配。
海拔为300 m以下的山谷盆地及溪河沿岸平原,平地面积为874 km,占全市总面积的10.8%,主要分布在涟源市杨家滩,新化县横阳、冷水江市禾青、娄星区杉山、双峰县梓门等;丘岗面积(含丘陵和岗地)占全市总面积的36.3%,主要分布在新化县中部、涟源东南部、娄底市北部以及双峰县北部和南部。年平均气温17.6(冷水江)~18.2 ℃(双峰),年平均降水量1344.8(双峰)~1581.3 mm(新化),年平均相对湿度77%(新化)~80%(涟源),年平均风速l.2(涟源)~1.9 m/s(冷水江),出现日极端最高大于35℃的高温天气为33(冷水江)~45 d(双峰)。
境内归古乡村旅游度假区,是集山水体育运动,生态农业观光,特色乡村体验,主题乐园,休闲度假等旅游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甘棠芍药花文化旅游为湖南省旅游特色名镇;梅山龙宫、波月洞的溶洞,洞中奇形怪状钟乳石悬垂,洞外风光迤逦,或瀑布飞泻,或奇峰峭壁,形成独具特色自然景观。
在海拔为300~500 m 的低山丘陵山地,年平均气温为15.9~17.5 ℃,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4~4.4 ℃。境内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涟源市西北部,总面积为128 km,拥有3处国家级地质遗迹,20处省级地质遗迹,其岩溶地质遗迹规模、种类、内涵均具有全国乃至世界性意义;洪家山森林公园由120多座山头组成洪家大山,林木苍翠,空气清新,景致独特,集山,水,洞,林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另有险幽奇深的圣仙洞,保存完好的华池洞,是春秋季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好去处。
在海拔为500~1500 m的中高山林区,境内山脉纵横,巍巍大熊山屹立西部边陲,绵亘百余里,主峰九龙池为全区之巅;中部龙山雄踞,峰回雾锁,巍为壮观;东南九峰山俊拔挺秀,林壑优美,三山有2个国家级(新化大熊山和涟源龙山)和1个省级森林公园。年平均气温为13.4~15.4 ℃,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4.0 ℃,年降水量为1700.0~2000.0 mm左右。冬季严寒期长,极端最低气温可达-10.0 ℃左右,小于0 ℃天数为20 d左右,大于35 ℃高温天气少。冬季严寒,积雪冰冻多,夏季少酷热,春末夏初多雨,山地云雾多湿度大,气候凉棚效益显著,具有明显的春迟,夏短,秋早,冬长的山地气候特点,适宜旅游天气较多。
境内立体气候明显,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梯田,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气象景观,尤以云海,雾海,冬雪、雾凇、雨凇和日出,晚霞极为壮观;紫鹊界梯田观赏季节在秋季,是一年中最佳的观赏季节,正好是丰收季节,金黄色梯田壮观美丽;大熊山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大熊山的“十里杜鹃”,是湖南境内著名的踏青赏花圣地,每年4月底—5月初,当各处杜鹃花己谢,大熊山杜鹃赫然开在峰峦上伟岸处,一簇一簇,浩浩荡荡,激情如火,五一长假是赏花最佳日期。高山山顶常年雾凇,雨凇日数较多,一般从11月—次年3月初均可出现,尤以12月—次年2月出现次数最多,天气变化多姿多彩,由雾凇、雨凇组成的冰花,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光彩照人,游人仿佛步入大自然的艺术殿堂,其乐无穷。
在海拔为1600 m以上的高寒山区冬季长而寒冷,所占面积相对偏少,不是人类主要聚居活动地。
根据娄底市历年气候资料分析,影响旅游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低温雨雪冰冻、雷暴、高温、大风、大雾等,对交通安全出行影响较大且易破坏旅游景观。
(1)暴雨
年平均暴雨日为 3.5(涟源)~3.9 d(新化),最多达10 d/a,以4—6月最为集中(占全年60 %以上);最大日降水达290.2 mm(1998年5月22日,娄星区)。
(2)雷暴、大风、冰雹
年平均雷暴日为39.7(娄星区)~52.3 d(新化),主要在3—9月,尤以 4、7、8 月最多,最多达19 d/m(新化)。年平均大风日为1.1(涟源)~3.6 d(冷水江),最多达 32 d/a。冰雹灾害相对较少,年平均为1~2 d,多发生在4—8月。
(3)低温雨雪冰冻
年平均降雪日在11.7(涟源)~15.8d(新化),最大积雪深度为 290 mm(1989年1月19日,新化)。年平雨凇日数在1.6(涟源)~4 d(冷水江),多出现在12月—次年2月,北部山区多于东部;2008年1月13日—2月4日历时23 d 低温冰冻灾害,过程气温、冰冻、严寒期的多项评估指标均创娄底历史极值。
(4)高温
年平均高温日数在19.7(冷水江)~26.8 d(双峰),主要集中出现在7—8月,东南部多于西部,最多达59 d/a(2013年,双峰),最长连续高温日达 36 d(2013年7月6日—8月10日,双峰),极端最高气温41.2 ℃(2003年8月2日,娄星区)。
(5)雾霾
年平均大雾日在 14.6(娄星区)~35.4 d(新化),年平均霾日在 17.9(双峰)~67.0 d(新化),新化为雾霾多发区,2008年达214 d,冬半年明显多于夏半年。
由于特殊地形地貌,局地山谷风热对流作用,有丰沛水汽蒸发,在午后常因对流发展旺盛,气流沿山坡上升,在山的南坡常产生局部地区雷降雨等强对流天气,山地基础设施薄弱,救灾能力不足,是大雾、雷电、低温冻害、冰雹以及暴雨山洪地质灾害高风险区。
从人体舒适度等级划分(表1)可知,当指数范围在51~75(即-1~1 级)时,人体普遍感觉舒适,适宜或非常适宜旅游活动。从娄底市各景点人体舒适度指数等级天数表(表2)可知,舒适度指数在-1~1级的天数在194(蔡和森纪念馆)~232 d(古台山,紫鹊界等地),大部分景点适宜旅游天数达200 d 以上,基本适宜旅游天数为100 d 左右,不适宜天数为29(曾国藩故居)~82 d(矿山)。不同气候区域不适宜旅游(即指数为3、-3级)天数,中山山地以上略多(寒冷日数较多),为61~82 d,低山丘陵山地在50~56 d,其余各地均在30~40 d。
表2 2016—2019年娄底市各景点人体舒适度指数等级天数表 Table 2 Days table of Human Comfort Index of various scenic spots in Loudi during 2016-2019
5月和10月的舒适指数(-1~1级)分别在28(湄江)~31 d(仙女寨);24(渠江源)~31 d(曾国藩故居),温度适宜,光照率充足,是本地最适宜旅游季节,加之“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出游高峰,为旅游旺季。
不同区域最佳旅游时段差异较大,海拔300 m以下低山及沿江平原带在7月和8月天气炎热,35 ℃以上高温天气较多,舒适指数(-1~1级)小于10 d以下,不舒适(即指数为2、3级)天数分别为19~26 d,16~25 d;12月下旬—2月下旬天气寒冷(即指数为-2、-3级)天数为28~31 d(12月、1月),2月为22 d,不适宜旅游,其他为适宜时段。
中山山地以上林业区在11月下旬—次年3月上旬天气寒冷不适宜旅游,其余时段气候均较舒适,适宜户外旅游。炎夏也有许多避暑胜地,7月和8月的渠江源、龙山、矿山、大熊山、古桃花园、九峰山等地夏季大于35 ℃以上高温天气少,舒适指数(-1~1级)分别为29~31 d,31 d左右。
根据旅游舒适程度及生理活动关系研究成果,将人体舒适度分为9级。并按照适宜旅游月份所在的时段作为旅游适宜度区划主要指标,按照春秋季休闲运动型(3—5月,9—11月)、夏季避暑型(6—8月)、冬季观赏型(12—次年2月),来体现各旅游景点的气候资源特征。娄底是湖南省气象灾害种类多、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故在选择旅游景区、旅游时间时,需要避防灾害天气影响。
春秋两季气候宜人,绝大多数景点春季和秋季舒适度指数为-1~1级,适宜开展旅游的日数占全季70%以上(图1),表明娄底市各旅游景点都属于春秋季休闲运动型,出现时间主要集中4—5月和9—10月;其中5、9、10月是最为适宜月份。位于海拔500 m以上中山和高山地区(古桃花园、九峰山等),在早春3月和晚秋11月天气较冷,较不适宜旅游活动。
图1 娄底市旅游景点春季(a)、秋季(b)适宜开展旅游日数的百分比(单位:%) Fig. 1 The percentage of tourism days suitable for the tourist attractions in Loudi City in spring (a) and autumn (b) (unit: %)
6—8月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九峰山、渠江源、龙山、矿山、大熊山、紫鹊界、古台山和古桃公园的适宜旅游舒适度日数占全季的90%以上,古桃花园、紫鹊界梯田高达100%,渠江源、百里龙山及九峰山森林公园也均在95%以上(图2)。即海拔高度在500 m以上的景点,都较适宜夏季避暑,适宜到九峰山、紫鹊界等地观日出,看晚霞、观云海雾海等美丽气象景观,且各有风趣。而其他地区,温高风小,相对比较炎热,较不适宜开展旅游。
图2 娄底市旅游景点夏季适宜开展旅游日数的百分比 (单位:%) Fig. 2 The percentage of tourism days suitable for tourism in Loudi City in summer (unit: %)
冬季是娄底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也是旅游淡季,各景点适宜旅游时长为3~14 d(图3),特别是海拔高度在500 m以上的古桃花园、渠江源、锡矿山、大熊山及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九峰山森林公园,冬季寒冷潮湿,平均气温在4 ℃左右,最低气温在-5 ℃左右,不适宜旅游,但在海拔1300~1600 m山顶,冬雪、雨凇、雾凇景观独具特色。观赏奇特冬景成元旦、元宵节假日旅游观赏亮点,部分身体素质好的游客可适当安排旅游活动。
图3 娄底市旅游景点冬季气候分型(阴影为舒适度指数为-1~1级的日数) Fig. 3 Winter weather classification of Loudi City tourist attractions (shaded is the number of days with a comfort index of -1 to 1)
海拔位于200 m以下的低山平原地区的曾国藩故居、湄江地质公园、甘棠特色名镇、水府庙水库和青树坪镇归古旅游景点,气温相对温暖,即便在严冬季节,最低气温很少降至0 ℃以下,基本适宜开展冬季旅游,曾国藩和湄江均有4 d较适宜开展旅游,适合开展时期为2月,其次是12月,晚冬气温逐渐上升,适宜开展旅游日数逐渐增多。
1)娄底市各景点舒适度指数在-1~1级天数在194(蔡和森纪念馆)~232(古台山、紫鹊界等地)d,适宜旅游天数达200 d以上,基本适宜旅游天数100 d左右,不适宜天数在29(曾国藩故居)~82 d(矿山)。
2)娄底市适宜旅游的季节集中在春、夏、秋三季,5月和10月的舒适指数(-1~1级)分别在28(湄江)~31 d(仙女寨)和24(渠江源)~31 d(曾国藩故居),温度适宜,光照率充足,是最适宜旅游季节。7月和8月的九峰山、渠江源、龙山、矿山、大熊山、古桃花园等中高山地林区夏季≥35 ℃以上的高温天气极少,舒适指数(-1~1级)分别为29~31 d、31 d,为本地避暑胜地;也是冬雪、雨凇、雾凇独特景观区。
3)娄底市旅游气候等级区划为春秋季休闲运动型,夏季避暑型、冬季观赏型区。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