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探讨·
面向新时代水利新形势的水利类本科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思考
姜弘道1:(1)
湟水干流西宁段河流健康评价模型
王鹏全,吴元梅,张丽娟,杨旭亮,苏志伟1:(9)
雅鲁藏布江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韩先明,左德鹏,李佩君,徐宗学,高晓曦1:(16)
基于原型观测的输水渠道糙率取值及变化分析
张雨山,王双银,臧聪敏,尚毅梓,白云岗1:(24)
混凝土坝服役性态监测效应量安全监控指标拟定方法
顾昊, 曹文翰, 汪程, 顾冲时,黄潇霏1:(30)
基于PTD和改进曲面拟合的高山区水电工程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滤波方法
朱依民,田林亚,毕继鑫,林松1:(35)
基于改进粒子群-逐次逼近法的水库调度图多目标优化
黄显峰,吴志远,李昌平,刘志佳,颜山凯2:(1)
基于水力水文学法的大渡河上游生态流量确定
金纯,姜翠玲,吴为2:(8)
东平湖氯化物质量浓度演变机理分析及预防对策
吴宸晖,姜翠玲2:(15)
配水井单侧过流下连续侧堰的过流特性
章艳,卞彬,徐辉,钱尚拓2:(23)
极端条件下堆石坝溃坝风险及应急预案
张贵金,罗舸旋子,朱博渊,陈会芳,王振华,周芳军2:(28)
高坝泄洪诱发场地振动响应分析及传播规律
许志雯, 赵兰浩, 杜帅群, 朱晗玥, 张陆陈 2:(36)
渗流侵蚀作用对岩石裂隙剪切特性的影响试验
盛金昌,高鹏,王珂,郜会彩,田晓丹2:(42)
区域水资源代谢效率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
孟丽红,丁之勇,李成阳,莫小丽,田进明3:(20)
嫩江下游洪水演进及对洪泛区植被影响分析
毛思媛,贾艳红,假冬冬,郑祥民,范宝山,张佳欣3:(27)
基于真空联合水平电渗法的水力冲挖淤泥脱水量计算方法
杨洋,陈人瑗,邱珍锋,王俊杰,武立清3:(34)
流凌条件下弯道水力特性数值模拟
李民康,冀鸿兰,罗红春,郜国明,张宝森3:(41)
基于粒子滤波的一维非恒定流模拟多变量校正方法
顾炉华,赖锡军3:(50)
水泥改性膨胀土基本特性试验
王佩,宋新江,徐海波,周文渊3:(56)
河道调整研究现状及其对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调整的启示
李军华,许琳娟,张向萍,江恩慧4:(1)
基于信息熵与改进极限学习机的中长期径流预测
岳兆新,艾萍,熊传圣,宋艳红,洪敏,于家瑞4:(7)
基于IAHP扩展TOPSIS法引水隧洞实时风险识别
张社荣,尚超,王超4:(15)
对俄罗斯水工建筑物安全生产及监管现状的思考
陆源淡水流量对海岸水库海水入侵的影响
陈鹤翔,金光球,谢天云,张广明,李凌4:(29)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湛江组黏土触变性强弱分级
汤斌,赵盛男,周标和,沈建华4:(35)
输水管线启动填充过程含滞留气团瞬变流数值模拟
周领,刘静,黄坤,刘德有5:(1)
Ⅱ型和H型立柱对排沙漏斗水沙分离性能的影响
李琳,穆卓昀,谭义海5:(8)
大流量进水工况下主隧系统水气运动特性
王希晨,张健,许听雨,俞晓东,陈胜5:(15)
钙质絮凝剂对高含水率吹填淤泥自重沉积特性的影响
宋苗苗,王正宏,徐桂中,张丹,翁佳兴,唐鹏5:(22)
高分子固化剂-植被复合改良砂土抗冲刷特性
吴忠,刘瑾,何勇,魏继红,宋泽卓,孙少锐5:(28)
基于水分亏缺率的贵州地区烟草干旱指标
朱晓萌,张泽中,袁义杰,慎东方,商崇菊,李彦彬5:(34)
基于GP-XGBoost的大坝变形预测模型
徐韧,苏怀智,杨立夫5:(41)
基于水资源综合模拟与调配一体化模型的北京市水资源模拟分析
曹永强,李玲慧6:(25)
倾斜挡浪板桩基透空堤水动力特性
桂劲松,夏曦6:(32)
多层堤基结构管涌动态发展的数值模拟
王霜,陈建生,钟启明6:(39)
细颗粒含量对极细砂渗透性的影响规律和细观机理
唐凯,郭丹,沈才华,乔晓龙,王业钊6:(46)
江苏沿海滩涂地下水埋深及矿化度变化规律
王丽娟,宋翘楚,吴为,曹善宇6:(52)
气垫式调压室热力学特性及其对围岩应力变形的影响
蒋中明,邓自源,唐栋,万发,欧阳钰榕6:(58)
·工程技术·
复配缓释凝胶吸附处理剂的制备及其除磷释氧性能
夏德春,郑翔,吕树光,郑立新1:(41)
考虑人类活动用水的土壤含水量神经网络反演
段浩,朱彦儒,赵红莉,郝震,靳晓辉,蒋云钟1:(49)
高速潜水轴流泵大流量工况的空化特性
曹卫东,张骞,徐玉敏1:(55)
考虑动态摩阻的管道泄漏水力瞬变数值模拟
李赟杰,周领,欧传奇,刘德有1:(62)
缺陷和损伤土工膜的拉伸特性试验
岑威钧,波兰汗·开肯,刘凤茹1:(69)
砂砾石地基上水闸底板弯矩预测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
孙淑华,王建,何露,王梓优1:(74)
感潮河道桥梁和码头工程群对行洪累积影响
陈珺,于明田,邓丽华,陆迎香2:(49)
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液滴撞击移动液膜过程模拟
袁浩,黄宏宝,郭平措,何小泷2:(57)
基于OpenFOAM的挡板透空式防波堤水动力特性数值分析
王国玉,顾新红,秦世杰,于明,张恩铭2:(63)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框架式海堤稳定性分析…郑安兴,毛前
2:(70)
基于水化度的泵送混凝土温升模型及参数反演
程井,魏李威,张玉鑫,胡晓辉2:(75)
一种固结桩式薄板丁坝及其桩体的抗倾覆能力
廖艺康,李富春,黄本胜,张民曦,喻国良2:(82)
污染淤泥固化稳定化处理及种植性能试验
史燕南,占川,张超杰,吴文华,杨炜2:(89)
基于树木年轮的弯曲河流河湾迁移速率估算
刘桉,刘成,何耘3:(61)
基于改进ACMPSO并行算法的土石坝本构参数反演
陈家琦, 岑威钧, 李邓军, 潘正阳3:(66)
基于电渗法的新近吹填土快速结壳试验
周亚东,张超,李琳,尚伟3:(72)
疏浚泥浆在线脱水的工艺设计及试验
高扬,杨栋,倪守高,罗荣彪,王晓英3:(77)
硫酸盐侵蚀作用下水泥砂浆水力劈裂特性
李凌,徐力群,吴琼,杜坤,林文3:(83)
基于EEMD-RVM的土石坝渗流量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刘永涛,郑东健,孙雪莲,曹立林3:(89)
太湖流域大尺度洪涝淹没仿真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徐天奕,刘克强,李琛,刘增贤4:(40)
前置突扩突跌掺气设施曲线阶梯水流掺气特性数值计算
李贵吉, 张建民4:(46)
泵站进水池翼型导流板整流特性数值模拟
罗灿,雷帅浩,陈锋,刘浩,成立4:(53)
基于改进云模型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效益评价
杨子桐,黄显峰,方国华,叶健,陆承璇4:(60)
地下厂房岩体蚀变带现场调查研究与稳定控制
钟谷良,周勇,潘兵,褚卫江,刘宁4:(67)
考虑损伤的混凝土非线性徐变模型
郑丹,蔡昊男,李鑫鑫4:(75)
某抽水蓄能电站高面板堆石坝坝体分区优化
王樱畯,赵琳,雷显阳5:(47)
尼雅水库坝料动力特性研究及三维地震反应分析
何建新,王景,杨海华5:(53)
考虑水化热影响的混凝土坝位移监测统计分析模型及其解析
华倩宇,苏怀智,杨立夫5:(62)
高密度电法在堤坝渗漏监测中的模拟及应用
刘晓,彭友文,袁志辉,唐春,黄诚5:(71)
基于LabVIEW+VDM的混凝土坝裂缝检测方法
王一兵,包腾飞,高治鑫5:(76)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混凝土坝裂缝检测方法
张小伟,包腾飞,高兴和5:(83)
桩周饱和黏土非齐次渗流固结解
高子坤, 傅长荣5:(89)
基于雨滴谱仪的降雨雨滴特征分析
蔡钊,刘九夫,廖爱民,廖敏涵,刘宏伟,王欢,马涛,卓鹏5:(93)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刘聚涛,温春云,韩柳,胡芳,楼倩,杨平6:(65)
供水能力相关概念及计算方法辨析
游进军,林鹏飞,蒋云钟,付敏6:(7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桥墩局部冲刷深度预测模型
潘志刚,林祥峰,张继生6:(78)
突扩式跌坎消力池掺气特性试验
张红梅,刘经强,于新雨,高媛,李树宁6:(82)
改进缩减基法在框架结构中的应用
李永红,梁振6:(88)
基于离散元的高陡堆石边坡失稳过程模拟
郑成成,龙小刚,胡广柱,袁祥,马春辉,李高超6:(92)
·专题综述·
城市洪涝试验研究进展
郝晓丽,穆杰, 喻海军,黄绵松,吴滨滨1:(80)
水工建筑物初生空化数及其比尺效应研究进展
郑雪玉,吴时强,杨家修1:(87)
土石坝力学参数反演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袁俊平,邱豪磊,胡有方,朱俊高,何宁3:(1)
流域水文、水动力、水质模型联合应用研究进展
张婷,徐彬鑫,康爱卿,郑彦辰,李建柱3:(11)
河道采砂管理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丁继勇,林欣,卢晓丹,丁雷杰,杨志勇4:(81)
滑坡失稳时间预测方法研究综述
武鑫,郑东健,刘永涛,左君谣,王丽蓉4:(89)
·大坝安全专栏·
水工混凝土裂缝的压电智能骨料感知试验与模拟
陈波,刘庭赫,初文婷,周博6:(1)
基于无人机的坝面裂纹缺陷智能检测方法
陈荣敏,王皓冉,汪双,冯春成,李永龙6:(7)
基于多测点云相似的混凝土坝变形性态关联分析
李子阳,李涵曼,李政勰,杨源行6:(13)
大坝变形实测数据的多重分形特征解析方法
周兰庭,柳志坤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