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红薯生产概况

2022-01-07 12:01:46吕荣华谢春斌陈雷刘淑仪TRANVANQUANG吕佳茗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生态区平原红薯

吕荣华,谢春斌,陈雷,刘淑仪,TRAN VAN QUANG,吕佳茗

(1.广西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处,广西 南宁 530007;2.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07;3.越南国家农业大学农学院,越南 河内 100803;4.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红薯,又名番薯(学名:Ipomoea batatas(L.)Lam.),一年生草本植物,红薯是一种高产而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块根除作主粮外,也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精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根、茎、叶又是优良的饲料,在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红薯喜温、怕冷、不耐寒,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30℃,温度低于15℃时停止生长。红薯耐旱适应性强,耐酸碱性好,土壤环境适应性强[1]。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的东部,北与中国的广西、云南为邻,西和老挝、柬埔寨交界,面积约33万km2,总人口9 300万。越南地形纬度从北纬8º30′到北纬23º30′,南北全长1 650 km;越南的山地和高原占国土面积的2/3,平原占国土面积的1/3,大部分是由河流泥沙冲积而成[2-3]。

1 越南气候及农业生态概况

1.1 气候

越南纬度跨越大,气候条件各地差异大,总的特点是气温高,湿度大,风雨多,越南属热带季风地区,北部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明显,多数地区平均气温23~25ºC,北方的气温变化较大,最热为7月,月平均气温约29ºC,最冷为1月,月平均气温约15ºC,但终年不下雪;南部则只分旱季(10月至次年3月)和雨季(4月至9月),多数地区年平均气温26~27ºC,南方靠近赤道,年温差很小,最热的时间为4月,月平均气温约29ºC;最冷的12月,月平均气温26ºC左右。越南海岸线长达3 200 km,除西北部外,越南气候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显著。每年7—11月沿海地区常遭台风袭击。越南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达1 800~2 000 mm,南方的一些地区甚至高达3 000~4 000 mm。在河内地区,全年下雨天数在150 d以上,雨季的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4-5]。

1.2 农业生态区的划分

越南农业依据地形、土壤和气候条件把该国分成六个农业生态区。

红河平原11个省市:河内(Ha Noi)、永福(Vinh Phuc)、北宁(Bac Ninh)、广宁(Quang Ninh)、海洋(Hai Duong)、海防(Hai Phong)、兴安(Hung Yen)、太平(Thai Binh)、河南(Ha Nam)、南定(Nam Dinh)和宁平(Ninh Binh)。

北部丘陵山区14个省:河江(Ha Giang)、高平(Cao Bang)、北件(Bac Kan)、宣光(Tuyen Quang)、老街(Lao Cai)、安沛(Yen Bai)、太原(Thai Nguyen)、谅山(Lang Son)、北江(Bac Giang)、福寿(Phuc Tho)、奠边(Dien Bien)、莱州(Lai Chau)、山罗(Son La)、和平(Hoa Binh)。

中北部及中部沿海地区14省市:青化(Thanh Hoa)、义安(Nghe An)、河静(Ha Tinh)、广平(Quang Binh)、广治(Quang Tri)、承天-顺化(Thua Thien Hue)、岘港(Da Nang)、广南(Quang Nam)、广义(Quang Ngai)、平定(Binh Dinh)、富安(Phu Yen)、庆和(Khanh Hoa)、宁顺(Ninh Thuan)、平顺(Binh Thuan)。

西原地区5省:昆嵩(Kon Tum)、嘉莱(Gia Lai)、多乐(Dak Lak)、多农(Dak Nong)、林同(Lam Dong)。

东南部6省市:平福(Binh Phuoc)、西宁(Tay Ninh)、平阳(Binh Duong)、同奈(Dong Nai)、巴地-头顿(Ba Ria-Vung Tau)、胡志明市(TP.Ho Chi Minh)。

九龙江平原13个省:隆安(Long An)、前江(Tien Giang)、槟知(Ben Tra)、茶荣(Tra Vinh)、永隆(Vinh Long)、同塔(Dong Thap)、安江(An Giang)、坚江(Kien Giang)、芹苴(Can Tho)、后江(Hau Giang)、朔庄(Soc Trang)、薄寮(Bac Lieu)、金瓯(Ca Mau)[5-6]。

2 越南红薯生产

2.1 越南全国红薯种植面积及总产量

越南种植红薯历史比我国早,红薯原产美洲,其野生种群起源于美洲的热带地区,由印第安人人工种植成功,后由西班牙水手将红薯传至吕宋(今菲律宾),葡萄牙水手则将红薯传至交趾(今越南),红薯传入亚洲之后再传入中国。在抗法抗美时期,粮食缺乏,红薯是越南重要的粮食作物。

依据越南2019年农业年鉴[7]、越南2015年农业年鉴[8]、越南1997年农业年鉴[9],统计显示越南红薯生产情况见表1。1995年越南红薯种植面积30.46万hm2,产量168.58万t,后来由于水稻种植扩大,大部份种植在平原的红薯地方逐渐改种水稻,红薯作为主粮也逐渐淡出越南餐桌;目前全越南红薯种植面积超过12万hm2,近几年红薯种植面积略有下降,2019年种植面积不足11.65万hm2;总产量相对稳定,平均产量每年在140万t左右[7]。

表1 红薯生产情况Table 1 Situation of sweet potato production

2.2 越南各生态区红薯种植面积情况

红薯是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耐旱性强,耐酸碱性好,土壤环境适应性强,可在平原及丘陵山区种植;根据越南农业年鉴,按农业生态区来看,越南红薯种植主要集中在北部丘陵山区、中北部地区,这两个地区占全越南红薯面积三分之一强。如表2所示,按北部南部来分,2019年越南北部红薯种植面积6.54万hm2,南部红薯种植面积5.11万hm2[10],红河平原主要集中在广宁省和太平省种植,年平均种植红薯面积都在3 000 hm2以上,上世纪来太平省红薯以品质驰名,红河平原种植面积减少原因主要是改种水稻;北部丘陵山区太原市、北江省、和平省种植面积较大,但种植面积呈逐年减少趋势,原因是该地区丘陵山区改种水果等高经济价值经济作物,而地势平的省份改种水稻,北江省平原较多,1995年曾是越南第三大红薯种植大省,种植面积2.12万hm2[9];2019年种植面积4 000 hm2以上有北江省和和平省,分别是4 800 hm2和4 400 hm2[7];中北部及中部沿海地区种植红薯主要集中在青化省、义安省、河静省、广平省,上世纪90年代前后,青化省、义安省是全越南种红薯面积最大的省份,这两个省1995年有记录面积是3.41万hm2和3.40万hm2[9];近几年青化省种植面积减少,2019年为6 600 hm2,减少原因主要是改种水稻及花生等其他经济作物;西原地区种植红薯主要集中在嘉莱省、得乐省、得农省,嘉莱省;得乐省种植面积逐年上升,得农省则略有下降;九龙江平原主要集中在永隆省和同塔省,其中永隆省是全越南红薯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2018年和2019年种植面积分别是14 700 hm2和13 800 hm2,但1995年永隆省种植面积只有1 900 hm2,现增加的种植面积主要是引进国外新品种,有不少企业和个人在当地承包土地种植红薯,产品出口[7-9]。

表2 各生态区红薯种植面积(万hm2)Table 2 Planted area of sweet potato in various ecological zones(×104 hm2)

2.3 越南各生态区红薯总产情况

越南红薯总产相对90年代是减少的,从2009年以来越南红薯总体上是逐年增产,总产量增加原因是引进国外新品种,选育新的品种,采用新的栽培技术,增加肥料和植物保护的投入,还有当地政府对农业扶持,国家对农业税收减免政策等措施。但2016年有所减少。产红薯地区集中在九龙江平原地区,几乎占全越南一半产量,2019年全越南产量是140.23万t,而九龙江平原产量达55.63万t[7]。

表3 各生态区红薯总产(万t)Table 3 Production of sweet potato in various ecological zones(×104t)

从越南统计局数据来看,产红薯第一大省是永隆省,2019年产量38.14万t,从各生态区来看,太平省在红河平原产量是最大,2019年产量为3.94万t;北江省是北部丘陵山区产量最大的省份,2015—2018四年都超过6万t,2019年下降为5.56万t,1997年北江产量达7.16万t,呈略有下降趋势,减少原因改种水稻等,种植面积而减少;青化省是中北部及中部沿海地区产量最大省份,2015—2018四年都超过5万t,2019年下降为4.48万t,亦呈下降趋势;西原地区的多乐省产量一直上升,从2015年不到4万t到2019年接近10万t,发展趋势猛,另外得农省也是该地区产红薯大省,2015—2016两年接近10万t,2018-2019年有所下降,只有8.71万t;东南部地区几乎不种薯;九龙江平原除了永隆省为全国最大产量省份外,同塔省产量也较大,除了2016年量不到7万t外,2015年接近9万t,2018—2019年都超过9万t[7,9]。

从北部和南部来看,2019年越南北部种红薯产量51.56万t,南部是88.67万t。全越南红薯平均单产为12.04 t/hm2,北部红薯单产7.88 t/hm2,南部红薯单产17.35 t/hm2[10],南部比北部单产高,因南部是热带地区,红薯喜温,南部管理比北部精细,农业投入相对多。

3 结论与分析

3.1 结论

越南纬度跨越大,北方主要属于亚热带气候,南方属于热带气候。红薯不仅是粮食、饲料的重要来源,也是工业原料,在粮食不足年代,红薯曾经作为主粮的补充。红薯是越南主要种植农作物之一,上世纪越南种植红薯超过30万hm2,后来由于水稻种植扩大,或改种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渐减少,目前种植面积在12万hm2左右,总产量相对稳定,平均产量在140万t左右。越南红薯种植主要集中在北部丘陵山区、中北部及中部沿海地区及西原地区。永隆省是全越南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面积在1.4万t左右;由于引进国外新品种,选育新的品种,采用新的栽培技术,增加肥料和植物保护的投入,还有当地政府对农业扶持,国家对农业税收减免政策等措施,越南红薯总体上是逐年增产,产红薯地区集中在九龙江平原地区,产红薯第一大省是永隆省,2019年产量38.14万t。

南部是热带地区,红薯喜温,南部管理比北部精细,农业投入相对多,越南北部种植面积比南部多,产量则是南部比北部高,单产是南部比北部高[11]。

3.2 越南红薯发展研究分析

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由于使用当地品种和只种植单一作物的经营方式,越南的红薯产量不高。到八十年代,由于国际半干旱热带研究所(ICRISAT)改良中心(CIMMYT)国际粮农组织(FAO)的帮助,越南科研院所选育群体改良品种,先进育种技术和理念的引进,应用先进的栽培技术,促进和刺激了越南红薯育种研究的发展,使越南国内红薯研究机构的育种水平得到了很快提高,目前越南红薯属于稳步发展阶段。

3.3 合作展望

我国广西等西南地区与越南相邻,有比较相似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合作的空间和潜力有广阔的前景,可以开展新品种或新组合领域的鉴定和评估的合作研究;红薯种质资源的合作鉴定研究和交流;育种技术交流与科研人员培训。目前可利用栽培技术优势,帮助越南提高红薯的产量,2020年越南政府官员希望中方尽快批准越南榴莲和红薯对华出口,合作促进广西红薯产业在越南的影响力,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猜你喜欢
生态区平原红薯
那一片平原
黄河之声(2022年6期)2022-08-26 06:48:50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平原的草
安徽文学(2020年10期)2020-10-26 06:57:16
蒸红薯,学一招
海峡姐妹(2019年11期)2019-12-23 08:42:16
浪起山走
滇池(2019年1期)2019-02-14 02:36:54
坚强的红薯
学与玩(2018年5期)2019-01-21 02:13:12
红薯
大灰狼(2018年11期)2018-12-15 00:16:14
大都市生态区综合规划思路研究
江西建材(2018年4期)2018-04-10 12:36:58
打造社区O2O生态区 彩生活住宅新模式问世
IT时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49
红平原上的“小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