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芍,李明涵,邓 超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四川 宜宾 644000)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作为主要侵犯脊柱,并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一种慢性炎性疾病[1-2],发病年龄多为20 ~30 岁,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其病情往往呈进行性发展,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还没有有效的根治方法。我院采取柳氮磺吡啶、沙利度胺联合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 年5 月—2020 年2 月于我院就诊的52 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1984 年修订的有关强直性脊柱炎的纽约标准[3-4]。男性40 例,女性12 例。年龄14 ~53 岁,平均年龄为(29.68±7.41)岁。病程为9 ~115 个月,平均为(6.12±3.53)年。纳入标准:①初治或入组前未曾采取改变病情抗风湿药正规治疗;②肝肾功能无严重异常;③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入组前1 个月服用改变病情抗风湿药;②合并有严重内科疾病或者严重感染;③合并有出血倾向的疾病;④肝肾功能显著异常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6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沙利度胺治疗。具体方法:柳氮磺吡啶(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口服给药,2 片/次,2 次/d。沙利度胺(常州制药有限公司)口给药,50 mg/次,1 次/d。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赛普(上海中信国健药业有限公司)皮下注射给药,起始剂量:25 mg/次,2 次/周。以上两组均坚持治疗3 个月。
1.3.1 观察项目 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12 周时腰背痛、夜间痛及晨僵的程度及时间;测量患者的扩胸度;采用Schober 试验检查患者的腰椎活动度。治疗期间,密切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监测患者的肝功能。
1.3.2 评定项目 治疗前及治疗6、12 月时采用Bath 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BASDAI)评分表评定患者的病情,分数越低,病情越轻;采用Bath 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s Function Index, BASFI)评分表评定综合功能状况,分数越低,功能越好。
1.3.3 测定项目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tate, ESR):治疗前及治疗6、12 周时分别于清晨空腹时采集患者前臂静脉血,经抗凝后装入血沉管中,采用魏氏法进行测定;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治疗前及治疗6、12 周时分别于清晨空腹时采集患者前臂静脉血,肝素抗凝分离血清,使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严格遵照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
1.3.4 疗效评定[5]临床缓解:关节疼痛及晨僵消失,功能恢复,ESR 及CRP 等指标正常;显效:以腰背痛、夜间痛、晨僵、疼痛关节数、扩胸度、Schober 试验、ESR 以及CRP 等指标改善≥50%作为有效的标准,至少有5 项达到有效标准;有效:3 项≤达到有效标准的项目<5 项;无效:达到有效标准的项目<3 项。
1.3.5 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6 ASAS 20 评价 利用BASDAI、BASFI、ESR、CRP 4 个指标评价ASAS 20。3 个指标以上(含3 个指标)改善20%以上,且VAS 评分值绝对数至少有1分的进步,没能达到20%改善的一项与基线相比无恶化。
采用SPSS 15.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及百分率(%)表示以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 周后,两组患者腰背痛及晨僵持续的时间明显缩短,关节疼痛的个数明显减少;且研究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临床指标对比( ± s)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临床指标对比( ± s)
注:与治疗前相相比,aP <0.05;与对照组相比,bP <0.05。
组别 例数时间腰背痛/min晨僵/min 疼痛关节数/个研究组 26治疗前 67.28±15.95 117.03±17.94 3.44±1.23治疗6 周 17.06±7.01ab 42.19±10.22ab 1.12±0.15ab治疗12 周 9.17±3.89ab 18.31±11.72ab 0.89±0.05a对照组 26治疗前 67.01±15.18 116.97±28.56 3.43±1.15治疗6 周 20.13±7.47a 88.25±22.43a 1.25±0.11a治疗12 周13.02±6.27a 33.37±10.36a 1.01±0.15a组别 例数时间扩胸度/cmSchober 试验/cm研究组 26治疗前1.25±0.273.86±1.04治疗6 周2.49±0.173.92±1.14治疗12 周3.51±0.213.93±1.23对照组 26治疗前1.17±0.223.84±0.93治疗6 周2.61±0.473.87±1.05治疗12 周3.69±0.563.93±1.19
治疗6、12 周后,两组患者BASDAI、BASFI、ESR 以及CRP 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好转;且研究组的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病情活动指标对比( ± s)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病情活动指标对比( ± s)
注:与治疗前相相比,aP <0.05;与对照组相比,bP <0.05。
组别 例数时间BASDAIBASFI研究组 26治疗前7.05±1.3275.99±21.48治疗6 周2.19±0.15ab42.75±13.16ab治疗12 周1.07±0.27ab22.38±9.19ab对照组 26治疗前6.68±1.2775.95±21.53治疗6 周3.69±0.86a53.26±21.07a治疗12 周2.10±0.58a32.31±11.77a组别 例数时间ESR/(mm·H-1)CRP/(mg·L-1)研究组 26治疗前51.57±1.2720.09±8.41治疗6 周21.18±0.99ab12.20±3.24ab治疗12 周11.16±0.67ab6.18±1.15ab对照组 26治疗前50.22±1.1319.24±8.96治疗6 周29.35±0.85a16.27±6.29a治疗12 周25.51±0.62a10.69±4.57a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n(%)]
对照组患者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为15.38%(4/26);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11.54%(3/26);研究组患者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为7.69%(2/26);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11.54%(3/26),头晕的发生率为3.85%(1/26),指端麻刺感的发生率为3.85%(1/26)。两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6 周后,两组ASAS 20 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 周后,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ASAS 20 评价对比[n(%)]
强直性脊柱炎作为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侵犯部位主要以中轴关节为主,不少患者骶髂关节、外周关节亦可受累,在我国,45%左右的患者自外周关节起病[6-7],呈进行性发展,出现髋部或腰背部疼痛、晨僵,休息时加重,活动后减轻,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脊柱融合以及关节破坏,少数患者伴有发热、倦怠、消瘦等全身症状。由于本病多发于青壮年,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积极有效地治疗尤为重要。本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十分复杂,尚不十分清楚,治疗方法通过非药物、药物和手术等综合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8-10]。
我院采取柳氮磺吡啶、沙利度胺联合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96.15%,与柳氮磺吡啶、沙利度胺治疗的总有效率76.92%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更好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的关节疼痛、晨僵等症状均明显好转,ESR及CRP 指标改善说明受累关节的炎性反应有所减轻,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故BASDAI 指标明显改善。扩胸度及Schober 试验未发生明显好转,主要考虑与关节破坏关系密切。不过由于病情及炎性反应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的综合功能仍然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柳氮磺吡啶、沙利度胺联合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并且效果显著。